21的我_特別的使命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國中時特別喜歡一個台灣男團,他們叫做「SpeXial」,團名是「eXtra Special」的變形單字,意指「與眾不同的特別」,而他們的粉絲名為「特使」,寓意擁有「特別的使命。」
當時的我背負這份使命,成為熱愛他們的女孩,成為使他們發光而得以被照亮的存在,我天真的以為,喜歡他們就是我背負的特別使命,在好久好之後的現在,我才意識到每個人都背負著不同且多樣的使命。
從小,我的父親便告訴我要飲水思源,他常和我說:「你孝順阿公、阿嬤就是在孝順我!」,小時後的我對這句話理解卻無法認同,只能假裝深信不疑,帶著疑惑一路走到現在。
大約是在20歲的時候,我接觸到了「心理界限」的概念,也開始對父親的話有了新的想法:「孝順你的父母是你的責任,不是我的責任,孝順你才是我的責任。」這是我一直想對父親說,但我一輩子都不會說出口的話。
心理界限是什麼呢?在我的認知裡,就是能分清楚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能夠知道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是「不可以的」。像是這是「你的」責任,我不應該為此感到負擔、被這樣對待是「不可以的」,我應該阻止別人這麼對待我……諸如此類。
站在我的角度,我認為孝順爺爺、奶奶是父親的責任,不是我的責任,因為爺爺、奶奶養育了父親,而不是養育了我。同樣的,孝順父母是我的責任,因為他們養育了我,這並不會成為我將來的孩子的責任,除非我有個萬一。
我相信父親絕對不會認同這樣的觀點,因為他是堅信「食果子拜樹頭」的人。就像我不認同孩子應該感謝父母給予自己生命,因為沒有任何的出生是經過當事人同意的,我這輩子很幸福,但能夠選擇的話我還是不想出生,我感謝父母養育我、愛我,但我一點也不感謝他們把我生出來。
這些話讓我父親聽見,估計他非但不會理解,反而還會對我破口大罵吧?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不會告訴他,總之,孝順祖父母是我被賦予的第一個使命。
人們總說,孩子是看著父母這面鏡子長大的,但其實不然,像是我有個會抽菸、喝酒、吃檳榔,湊齊「致癌三件套」的父親,但我討厭菸味和檳榔汁的味道,也幾乎不喝酒,我這個吸二手、三手菸長大的過敏兒,如果有一天得了肺癌,那罪魁禍首顯而易見。
因為有這麼一個老爸,我小時候聽長輩說最多的話就是:「你要叫你爸戒菸/酒/檳榔!」我哪有這個本事啊?這些大人把對我爸的「都是為了你好」壓在我身上,要我用「你再抽/喝/吃我就不理你了!」來要脅我爸,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他若真的能改,早在發現他女兒是過敏體質的時候就會改了。
永遠不要試圖去改變一個人,不是每個人都像蠟筆小新裡的野原廣志,會在看見身懷六甲的老婆美冴後,把胸口的菸盒隨手扔進街邊的垃圾桶裡(和我爸提過一嘴這段劇情,結果被罵了一頓)。向我爸傳達這些大人的「都是為了你好」,是我所背負的第二個使命。
我的第三個使命是什麼呢?仍和我爸有關——開始還想繼續文鄒鄒地稱他為父親,但寫著寫著越發煩了他——我爸總在我的散文裡「陰魂不散」,明明是在陳述事實,卻有種在刻意抹黑他的感覺,常讓我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筆。
我爸在去年(2021年),疫情大爆發的時候,檢查出肝臟有問題,沒意外的話是飲酒過量導致的,一肚子的壞水像要衝破他的肚皮,若不是我放假回家發現異常,讓他趕快去檢查,他不知道還能不能挺到現在。
他的狀況可以用醫生的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再喝(酒)就要沒命了!」,但他又怎麼會乖乖聽話呢?滿是酒氣的客廳、後陽台飄來的酒味、藏在沙發抱枕後的寶特瓶……最開始發現他偷喝酒的時候,我還會哭、會難過,但現在已經不會了,只會嘲笑他拙劣的演技,和無能為力的自己。
隨著他的身體狀況產生改變,背負在我身上的「都是為了你好」,便以嶄新的形式回到我身上,羈押莫須有罪名的我,我聽了太多「你要盯著他不能喝酒」和「你要督促他去看醫生」,但我能有什麼辦法呢?他都能為了酒捨棄健康,又怎麼會為了我捨棄酒精?我再害怕也得接受,我結婚時可能沒人牽我走紅毯的事實。
他總拿我有心律不整問題,卻喝咖啡這件事來反駁我的勸導,但我喝咖啡不會死啊?我沒有每天喝啊?我有定期看醫生啊?他閉口不談這些事,只是繼續和他的酒精小姐約會,醉生夢死。
這是我的第三個使命,也是我媽被強加的使命之一,我們都厭煩極了聽見那些要我們勸誡我爸的話,你們這麼有本事怎麼不自己勸?當然,我們的教養不允許我們這樣回應,只能將那些煩人的話自動消音,拋到九霄雲外去。
這些是我短短二十年的人生中,被強加的使命,我多想回到十幾歲的時候,那段只需要背負喜歡SpeXial的特別使命的日子,但我不能,人生這場遊戲沒有暫停鍵,我只有繼續往前走,直至看見終點。
不知道當年喜歡SpeXial的小孩們,現在都背負著什麼樣的使命?我們都曾一同承擔過這份難能可貴的特別使命,在這群與眾不同的特別的人身上獲得能量,希望我們都能乘著這份回憶,通過接下來的關卡,相信某天回頭時,他們仍是最美好的模樣。
avatar-img
5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亭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斷浮現於腦中的,是恐懼的聲音——它來了,它又來了。
他們是我的青春,無論是每天準時守著電視的小時候,還是使用影音竄流平台重溫的現在……
父母從小都在同一間房子長大,幾十年的時光,是抹也抹不去的痕跡。
這份失格的母親節禮物,估計會在她們心裡烙印好久好久。
尾骨及腰部上的吸盤,正努力刺激著,試圖麻痺我的神經,我被電得沒辦法專心滑手機,只好絕望地盯著地板,不斷回想我此時此刻坐在這裡的原因。
那是送給當時十七歲的自己的一封信。
不斷浮現於腦中的,是恐懼的聲音——它來了,它又來了。
他們是我的青春,無論是每天準時守著電視的小時候,還是使用影音竄流平台重溫的現在……
父母從小都在同一間房子長大,幾十年的時光,是抹也抹不去的痕跡。
這份失格的母親節禮物,估計會在她們心裡烙印好久好久。
尾骨及腰部上的吸盤,正努力刺激著,試圖麻痺我的神經,我被電得沒辦法專心滑手機,只好絕望地盯著地板,不斷回想我此時此刻坐在這裡的原因。
那是送給當時十七歲的自己的一封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父親是我們內在權威的象徵,也是原生家庭中主要的印記課題,如果和父親相處上有某種無法改變的慣性互動或壓力對話,不如來看看,到底內在裡有什麼課題需要看見,以及和爸爸相處上的建議。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父母都是公教,從小就被嚴格要求,所以我都過著循規蹈矩的克制壓抑生活,不要說抽菸喝酒了,我連夜店這些地方都沒去過,來往的友人大多也是我這類型的人,我們都是相約星巴克、速食店這些地方碰面。 我爸也不抽菸喝酒,他會抽但不抽,有可能因此身體比同年紀的人好一點,看起來喔也年輕些,家族有長輩男性從青春期開始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親情,友情,愛情。父親說,我工作大半輩子,就養你和母親。母親說,我洗了大輩子的碗養你們。伴侶,我為你付出這麼多。朋友,我一切都是為你好。 不計代價的付出,是應該的嗎? 簡單的問自己,什麼不是物質的東西,才是重要的?貨幣?感情?宗教?時間? 我之前認識一個人,20來歲,蠻努力賺錢的,可是有天一覺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要和小朋友互動,對我,我感覺到我不會聽大人的話,我父母也沒教過我要怎樣做人。我父親的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我母親沒上過學。但我母親識一點字,據他說,他是聽歌看著歌詞學來的。   父母都是好人,只不過他們的人生要不斷的付出,就是要不斷的工作。好像是我未滿十歲哪年,我的父親大劫來了,就是患上癌症,是
Thumbnail
你的原生家庭怎麼樣呢?我的......有點無奈,如果有空會繼續更新的。
Thumbnail
父親是我們內在權威的象徵,也是原生家庭中主要的印記課題,如果和父親相處上有某種無法改變的慣性互動或壓力對話,不如來看看,到底內在裡有什麼課題需要看見,以及和爸爸相處上的建議。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父母都是公教,從小就被嚴格要求,所以我都過著循規蹈矩的克制壓抑生活,不要說抽菸喝酒了,我連夜店這些地方都沒去過,來往的友人大多也是我這類型的人,我們都是相約星巴克、速食店這些地方碰面。 我爸也不抽菸喝酒,他會抽但不抽,有可能因此身體比同年紀的人好一點,看起來喔也年輕些,家族有長輩男性從青春期開始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親情,友情,愛情。父親說,我工作大半輩子,就養你和母親。母親說,我洗了大輩子的碗養你們。伴侶,我為你付出這麼多。朋友,我一切都是為你好。 不計代價的付出,是應該的嗎? 簡單的問自己,什麼不是物質的東西,才是重要的?貨幣?感情?宗教?時間? 我之前認識一個人,20來歲,蠻努力賺錢的,可是有天一覺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要和小朋友互動,對我,我感覺到我不會聽大人的話,我父母也沒教過我要怎樣做人。我父親的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我母親沒上過學。但我母親識一點字,據他說,他是聽歌看著歌詞學來的。   父母都是好人,只不過他們的人生要不斷的付出,就是要不斷的工作。好像是我未滿十歲哪年,我的父親大劫來了,就是患上癌症,是
Thumbnail
你的原生家庭怎麼樣呢?我的......有點無奈,如果有空會繼續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