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孝親、普渡,專稱彌陀佛名 (淨慶22.7)
這是又一個印度佛教與中國(儒)道教在文化及信仰上融合的節日。既有佛教的度亡,又有道教的赦罪,又有儒家的孝親,整個農曆七月,都在三教法會的氣氛下,印度的
佛歡喜日[1]、眾生報恩月[2],在中國又稱為
孝親月。
印順法師〈
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云,農曆七月,中國佛教界的超度法會有三:
「盂蘭盆」會(目犍連尊者為救母離餓鬼道,於七月十五日供佛供僧)、
「地藏」法會(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薩應化中國的涅槃日)、
瑜伽燄口(佛為阿難開示,救濟地獄、餓鬼之法);此三種法會,在中國七月糅合為一[3]。
七月半又是道教「地官」的生日,於此日行道求赦罪、普渡[4],故稱為中元節。
南宋《武林舊事》:「七月十五日,道家謂之中元節,各有齋醮等會;僧寺則於此日作盂蘭盆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茹素者幾十八九。」由此可知,這是一個多元而豐富的民間節日,活動主於「三惡道」亡靈的救度與拔升,從一家之私的親人,擴及一切無主的孤魂。若作節慶之比較,則「清明」祭祖先(親其親),偏在獨善其身,「中元」度亡靈(仁其民),進而兼利天下。佛、道二教於農曆七月共舉法事,在唐代已為常例而載入史冊,唐.韓鄂《歲華記麗·中元》:「道門寶蓋,獻在中元;釋氏蘭盆,盛於此日。」後世民間有道士仿行佛教之法會,即由於這種三教融合的環境。
(一).中元節:秋嘗、祭鬼、赦罪
按《春秋繁露・四祭》云:「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過時不祭,則失為人子之道也。」七月孟秋,萬物結成,古人以新收成黍稷,祭奠祖先,並祈求年豐。又,七月「申」,為陰之始,於是有望日「祭鬼」之俗;夏商周已有此「鬼節」,民間稱為七月半。古人於是在七月十五日薦新於祖先並祭奠於鬼魂。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儒家「孝」融入鬼節,祭祖薦新乃成了漢族深遠的傳統。
中元初秋這個慶豐收、祀祖先、祭鬼魂的節日,後來有了宗教的內涵(道教的「三官」、「三元」說)。
《儀禮.覲禮》云:「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這是皇帝的權利,庶民只能祭祖祀灶。東漢張陵天師道,以<三官手書>請禱治病:「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三官俗稱「三界公」;後世亦有堯、舜、禹三賢之說[5],且其位僅次於玉皇大帝;此或源於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此信仰盛於魏晉,而存其緒於唐宋。又,北魏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為「三元」日;到了南北朝,天地水「三官」與上中下「三元」合二為一。《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云:「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又,「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道教「中元祭」的由來,可從《
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6]得知:
一切眾生,生死命籍,善惡簿錄,普皆繫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過,毫分無失。……中元道,攝上下二元,其功最重。故玄都獻法,拔度先亡,……唯中元地官。地官處中,中是正色,故舉中元,以攝上下。又萬物至秋,皆悉成結,所以取其方金即熟。故以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以為供養。又一切餓鬼罪魂,今日皆蒙釋放。
中元地官大帝, 隸屬上清境。
由元洞混靈之氣、結黃之清凝結而成,掌管
五嶽大帝、
五嶽諸真人及惜地神仙已得道者。在元始天尊體內結成靈胎聖體,於中元七月十五日吐出,住在「九土無極世界洞空清虛之宮」,總主五嶽、九地、四維、八極。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後隨中元節興起,其自然神性漸弱,轉為減輕罪業、超度孤魂的地府神。「中元節」乃地官生日,民間於此日禱求,赦免其祖先之罪業,並普濟一切孤魂。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 4:「道經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人間,分別善惡,諸天聖眾,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傳錄,餓鬼囚徒,一時皆集。」中元節最遲在初唐已成,地官之校勾餓鬼,與「盂蘭盆節」類似。南宋《夢梁錄》:「
七月十五日,…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諸宮觀設普度醮,與士庶祭拔。宗親貴家有力者,于家設醮飯僧薦悼,或拔孤魂。」唐.令狐楚〈中元日贈張尊師〉云:「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元都永日閒。寂寂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唐.盧拱〈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雲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李唐皇室尊崇道教,將「三元齋」定型化,後代則有
《三元滅罪水懺》《三元賜福寶懺》為祖先(亡魂)「赦罪」「祈福」的活動。
(二).盂蘭盆:目連救母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佛藉目連之問而說此經,以成就目連救母之孝心,以結夏安居之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十方眾僧威神之力」的功德之力,代救其母離餓鬼道;其內容為供佛齋僧。此事此法亦可每年奉行,預做準備:
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宗密之《盂蘭盆經疏》:「斯由尊者之親,魂沉闇道,載饑且渴,命似倒懸。縱聖子之威靈,無以拯其塗炭。佛令盆羅百味,式貢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
按,「結夏安居」始於印度古婆羅門教,為佛教所採用。亞熱帶的印度,燠熱多雨,夏天雨季三個月,蟲蟻繁殖,草木生長,出家人為免外出托缽而誤傷於蟲蟻與新芽,引人譏嫌 ,於是規定於雨季中聚居一處,安心修道。中國「安居」承襲於印度,姚秦之時《十誦律》《廣律》的傳譯,中國僧人依之結夏;但按氣候及風俗有部分變通,《荊楚歲時記》云:「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剎掛褡,謂之結夏。」唐宋以後,漸為禪宗的叢林清規之一,《百丈清規》云,中國「地廣暑寒霖潦,氣候之弗齊,故結制有以四月、五月、十二月,然皆始以十四、五、六日,因地隨時,惟適之安,或曰坐夏。」中國寺院建築之初,已慮及佛陀所制不宜安居的內容,故而僧人平日定居於寺院自耕自食,結夏亦在原處,所需之用品、食物請他人供養。中國安居,偏於加功用行及惜命護生,《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正法念經》云,夏中除大小便,餘則加趺坐。故知護命為重,佛深制之。」安居九十日的最後夜,僧眾齊聚一堂,檢討各人言行是否違犯戒律,也可互指過失。有犯者,當眾懺悔;故稱為「僧自恣日」或「佛歡喜日」;也是施主設齋供僧、臘佛,及施食餓鬼的盂蘭節。
佛寺是盂蘭盆會,超度亡魂;民間則祭祀鬼神,消災避禍。隨著時代更迭,民俗多方需求下,佛道融合為多元風貌。其實,佛陀欲藉「盂蘭盆會」對眾生揭示世間多苦之因果,盂蘭盆會雖藉「目連救母」而發起,乃為了普救未來一切苦眾生,「事」上為救母,「理」上示「解脫」;《
梁皇寶懺》[8]言:
無始已來,至於今日,或於天道、人道,起諸怨結;或於阿修羅道、地獄道,起諸怨結;或於餓鬼道、畜生道,起諸怨結。願以佛力、法力、諸菩薩力、一切賢聖力,令四生六道,三世眾怨,三界苦果,永不復受。……一切眾生,輪轉生死,不得解脫者,皆由意業,結集牢固,十惡五逆,必由意造,故佛誡言:不得貪欲.瞋恚.愚癡.邪見,後墮地獄,受苦無窮。
漢傳寺院於農曆七月十五日的法事,簡稱「蘭盆會」,參與者衆,且擴展到社會,也融入一些娛樂與商業,成了「盂蘭盆節」。南齊已廣泛傳播並有了相應的節日活動。唐·法琳《辯正論》云齊高帝「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養三百名僧。」宋.志磐《佛祖統紀》卷37,梁武帝大同四年(538) 幸同泰寺,設盂蘭盆會,供養衆僧。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寺。」《顏氏家訓》「終制」囑云:「四時祭祀,周禮所教,欲人勿死其親,不忘孝道也。……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有時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隋.杜台卿《玉燭寶典》:「盂蘭盆經云,大目犍連見其亡母生餓鬼中,皮骨連柱。目連悲哀,即缽盛飯,往餉其母。……故今世因此廣為華飾,乃至刻木剖竹、飴蠟剪綵、摸華葉之形、極工巧 之妙。」
宋代的中元祭祖,焚燒供品的種類繁多,「目連救母」編為雜劇演出,《尊勝目連經》印刷成冊販賣,促進了目連孝行在民間的傳播;秋收新糧以供養祖先,延續了古代祈求先人以豐收的習俗;官方以「水陸法會」超度戰死將士、祭拜無主孤魂。明初推行佛法,規範宗教,促成水陸儀軌的定型。明世宗崇奉道教,中元節也被重視,尤其福建、江浙、廣西等地。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傳地官赦罪之辰,人家多持齋誦經,薦奠祖考,攝孤判斛。屠門罷市,僧家建盂蘭盆會,放燈西湖及塔上、河中,謂之照冥。官府亦祭郡厲、邑厲壇[9]。」清代沿襲了明俗,清.顧祿《清嘉錄》云:「中元節俗稱七月半,官府亦祭郡厲壇。……人無貧富,皆祭其先。新亡者之家,或倩釋氏羽流,誦經超度,至親亦往拜靈座,謂之新月半。」官府所設「厲壇」是祭祀孤魂野鬼,農家則祭田神:「各具粉團雞黍瓜蔬之屬,於田間十字路口,再拜而祝」;有錢人或集僧眾設「盂蘭盆會」。此特殊之日,融合了盂蘭盆、中元、鬼節的習俗。祭祖薦新、普渡孤魂成了七月半的主旨。
中國教界及民間,初時依佛法制而設齋供佛及僧,求其滅罪增福,隨歷代風俗之演變,成了中元祭之施鬼供食,《
釋門正統》論云: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初因救所生母為緣,終以施自恣僧為本。惟人有凡聖,故供有等差。在佛,則以盡世甘美為勤,彼俗情則以百味飲食為重,經文具載,學者不分,迨久流傳,浸成訛舛。……又近見庸僧,假此會設,以規利養,至沒蘭盆之名,乃稱中元之會,以媚俗子,戕名毀實。
「盂蘭盆會」被漢地接納並普及,或因「目連救母」報恩之孝行,並涉及中國的「鬼神」信仰;而密宗的「燄口」施食,尊勝陀羅尼、地藏十王說,《父母恩重經》的流行,融合了儒道的相關思想,帶動了薦亡追福的活動。於是,目連入鬼道、救其母之事,契應了中國孝道與祭禮,在漢地成全國例行性節日。南北朝以後,盂蘭盆會是中元節的固定法事,寺院與民間也共營盆齋供養,及誦經、演戲、放河燈、放焰口之類的民俗。[10]目連救母被傳述為故事,或編演為戲劇而流傳於民間,其原樣乃西晉.竺法護《佛說盂蘭盆經》;唐代寺院「俗講」將佛經轉繹為「目連變文」[11],在人物塑造、地獄景觀之描繪上,更複雜而立體;經中宣揚的「盂蘭盆會」,成為目連救母的努力之一。「變文」增添了許多《佛說盂蘭盆經》沒有的內容:目連有了中國名字—羅卜,其家世背景及出家緣由(崇奉大乘的在家行者,父母死後,為了報恩而出家);其母青提夫人墮地獄的原因,及歷盡三途的痛苦,目連在地獄尋母及救母所遇的種種困難,向地藏王請教母親落在何處……;「入冥救母」及「盂蘭盆會」,跨越了天堂與地獄,往返其中,救渡亡親,解脫於六道。所增的情節,結合了儒家的孝道、並傳達了佛教的教義,有助於融入中土的文化,並轉向出世的修行。
宋以後,由於市井、瓦子《目連經》與「目連戲」的流行,中元盆節的孝行、普渡更本土化,明.曲家
鄭之珍改編之
《目連救母勸善戲文》[12],不再藉由供佛及僧之功德力,而是目連手持佛祖禪杖(
借十二鐶錫杖,七寶之缽盂,方便又賜神通),打開了地獄之門,不只救出母親,也放走了孤魂野鬼;又由此衍生「地藏菩薩」悲憫於惡道受苦的亡魂,於每年七月讓餓鬼到人間受施,農曆七月「鬼門」開,成了鬼月;這是中國民間的信仰與傳說。
自盂蘭盆經流傳以來,歷經了一千七百年,既結合了我國的傳統倫理與民間信仰,又藉由變文、變相、寶卷、佛曲、鼓詞、雜劇……地方戲文,敷衍為曲折多樣的表演。然而,其契經之本意,仍在於藉由供養三寶眾僧之功德力,做法會以報答親恩,並普渡眾生,解其惡道「倒懸」之苦,得以超升天界或往生淨土。蕅益大師《
靈峰宗論.
建盂蘭盆會疏》云:
世出世至德要道,皆無有勝於孝慈者也。世閒非孝慈,無以成聖賢。出世非孝慈,無以作佛祖。……七月十五日,為大目犍連度母設供之辰。夫目連果證應真,六通第一,而欲報慈恩,尚須三寶眾僧之力,況吾輩乎。吾輩生匪空桑,心非頑石,念罔極之深恩,懷終天之永慼。自非托事盂蘭,曷以略伸積悃。所言盂蘭盆者,此翻解倒懸器。蓋冥塗之苦,不啻倒懸。……儻於此日,懸懸致望子若孫之福濟,而竟置之漠然,於心安乎。且經又言之矣,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
自在化生,入天華光,此則功德利益,又不止於僅解倒懸而已。
昔日有位目連尊 開天眼 見到去世老母親 腹如甕 口如盆 咽喉細如針 飢渴難忍 火向口中噴 母親呀 你不信因果 哪知因果真 犧牲犧牲衝進地獄門 不怕刀山高 不怕奈河深 不怕寒冰冷 不怕猛火焚 甘願碎骨粉身 誓要救母親 縱出地獄苦 不算報大恩 再仗三寶力 超度脫苦輪 母親不成佛 還是兒虧心
(三).地藏王聖誕(圓寂)
地藏菩薩之名號及法門,在西秦聖堅/譯《佛說羅摩伽經》已有提及;北涼《大方廣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及唐.玄奘《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實叉難陀《地藏菩薩本願經》譯出之後,確定了地藏菩薩的經典身分(生長/孕育土地及萬物[13])。其在中國傳播之過程,始於姚秦(384-417 年),經隋.信行(540-594)「三階教」的提倡(唯念「地藏菩薩」,並擷取《十輪經》為教義);晚唐《十王經》出現,冥府地獄由地藏菩薩及十王共同執掌,並有「地藏王菩薩」的稱號;宋代,地藏菩薩被視為「幽冥教主」。地藏信仰包含了因果報應、六道輪迴及各種地獄;明代中葉,地藏菩薩與目連故事連結,由民間俗講、文學戲劇的地獄描述,更為流行;晚明,九華山道場的確立,地藏菩薩成了中國「四大菩薩」之一。地藏菩薩及其「如何不墮地獄」的法門之所以傳行中土,或因民間及大德的推重。[14]八世紀初,新羅金喬覺,渡海入唐至九華山,住山苦行;據云其生前篤信地藏菩薩,容貌也酷似,因此被視為地藏菩薩乘願再來,促成其大眾信仰之流行,僅次於觀世音菩薩。
釋尊宣說《地藏經》,始於「忉利天為母說法」,是「孝親成佛」的典範;而地藏菩薩過去世為婆羅門女、光目女以大願功德力,救拔當生之母超脫地獄之苦,並擴及過未多世的父母,乃至普潤於他人父母;由此本跡之孝,而發下「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的弘願。或云,「大願」乃「大孝」的延伸,是地藏菩薩的特德,菩提心的體現;其誓願之深廣,導引眾生斷惡修善,故名「善安慰說者」;又詳述「地獄」之名號與相狀,彰顯「業報」之因果與相應,以此勸令眾生「如法懺悔、發願迴向」,以免於墮入地獄。因此,釋尊將其駐世一期未能度盡之眾生,囑咐於地藏菩薩,以無邊大願之功德力,普救一切罪苦有情及彼多生父母;也就是紹承釋尊以身示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的無上願行。<囑累人天>云:
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地藏菩薩的救拔「幽冥」,在早期印度或中亞的佛典中雖有涉及,但到了中國佛教才被強化並成型。地藏信仰中國化的過程中,衍生了許多故事,廣見於佛教典籍、僧撰靈驗錄、文人筆記及民間創作中。
其次,《盂蘭盆經》及《地藏經》,皆以孝子報恩為宗趣,同為佛門「孝經」,其「救母」情節也類似;「盂蘭盆」供佛齋僧的功德,可使當世父母消災延壽,並惠及過去七世父母;《地藏經》以因果、地獄、罪福、救苦、懺悔等說孝,且行文流暢、易懂,故普受民間之信仰與流通。二經所說佛門之孝,既契應儒家「慎終追遠」的思想,亦符合道家「地官赦罪」的觀念,及擴充為建醮設壇,普施餓鬼的風俗。時至今日,每年於農曆七月,民間依例籌設祭典,以追薦先祖;佛教則藉由《慈悲道場懺法》、《三時繫念》[16]、施放「瑜伽燄口」,或以《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修齋儀軌》等儀軌,開展了思親報恩的大孝,並普惠於六道眾生。在目連尊者與地藏菩薩「入冥救母」的故事流傳下,佛儒道三教之信仰摻糅融攝,成了中國特有的全民性「薦親度亡」活動。
中國民間每將地藏菩薩與目連尊者混同,或認為目連尊者輔佐地藏菩薩,普救
枉死城眾生;乃至云地藏菩薩乃目連尊者轉世,明.《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卷七云:「幽冥教主,十地閻君,率朝賀成禮。相傳王舍城傅羅卜,法名目犍連,嘗師事如來,救母於餓鬼群叢,作盂蘭勝會,歿而爲地藏王。」目連之信仰及故事在中國傳播較早,而地藏菩薩是漢譯佛經中
「現聲聞身,度穢土眾」,勇發「我不成佛,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之誓願,北涼譯《大方廣十輪經》云:「
是地藏菩薩作沙門像,現神通力之所變化;有如是等大莊嚴事,亦是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以其大悲本願、惡趣救苦的形象,為中國人所信仰。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地藏因「救母」而與「冥途」有了連結,更由發願「度盡三途(罪苦)衆生」之後成佛,確立了幽冥教(救贖)主的地位。
(四).孝的擴充:從救拔「亡母」到普渡「孤魂」
目犍連入冥救母與《本願經》中婆羅門女、光目女救母出地獄,基本情節相似:三人皆藉佛力之助而入地獄;其母墮惡(餓鬼、地獄)道,多因嗜欲殺生、常輕三寶,及相關之惡習[17]:
其母信邪,常輕三寶。是時聖女,廣說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
我母所習,唯好食噉魚鼈之屬。所食魚鼈,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
救母的過程中,雖然有些曲折,最後皆得脫地獄,成滿所願;然而,三個事件都由「救母」而澤及衆生:目連故事要人們每年七月十五日供養僧衆,以救拔今生及七世父母、六親眷屬皆出三途;地藏本生則引發「衆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願[18]。這樣的思想與行為,符合中國儒家孝道的擴充,《孟子》云:「凡有
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
目連得成羅漢之後,不入無餘涅槃,而入冥救母,似乎回小(解脫道)向大(菩薩道) 回報父母之重恩,兼而普渡世間之眾生。而舉辦盂蘭盆會必辦之鮮花素果、齋食茶水,及施食普渡的祭品,除了以此功德迴向過世的親人,也讓與會信眾及時破除了財物的慳吝;類似的佈施行善、扶貧濟難之活動,佛教之慈悲與儒家之仁孝相結合。[19]
《地藏經》雖以婆羅門女及光目女之「救母」出惡道為主,然其行孝的對象,從當生的父母推及已逝的多世父母,且擴及六道眾生。地藏菩薩因地救母的過程,目睹其他眾生受地獄之苦,而不忍獨善,發起「普濟」一切的大願,然側重於佛教的「出世」大孝,親人在世,則勸比敬信三寶;若來不及消業滅罪而死墮惡道,則代為修善作福或捨身入冥以救贖之,這種使命必達的決心與能力,遠超乎儒家「生養--死葬--追祭」的世間之孝,故為後世中國人所接受與取法。
然而,《地藏經》中,換成潛心修佛的女性,面對敗德破戒而入地獄的母親,同樣是一片孝心,讓母親離地獄、得救贖。這種模式在中國較難認同,因此「母子」型的救母故事大放異彩,「母女」型僅存於典籍中。光目女救母的事蹟,流傳較晚 ,敘事結構與目連救母類似,她虔敬修行與至誠孝親是相互增上的,但他既未出家、也未入冥,其情節的感染力似乎較弱。[21]
又云:從《盂蘭盆經》的敘事,到目連的傳說,建立了一個「救母出苦」的主題,衍生了《雷峰塔》、《寶蓮燈》的類型故事。其孝行以「母親」為主,不同於儒家,重構了中國人「孝」的認知。而女人生產之痛苦與危險而有「母難」,提醒了兒女回報、拯救母親的責任。目連「救母」是佛教的救贖與業報的解脫;《雷峰塔》則改
由兒子許鮫(士麟)的中狀元而回鄉祭塔,救出白蛇母親[22];《寶蓮燈》則由兒子
沉香煉成仙術而打敗二郎神,斧劈(華)山,救出仙女母親。[23]
又或云:中國「救母」的主題,有三個類似的民間故事,目連、華光、沉香;相較之下,「目連」敘事未經漢化改造,保持了佛教的思想與行持,以供養僧眾普做功德,並勸化母親改邪歸正[24],代替了儒家的祭拜祖先及
承歡膝下[25]。這種由私其親而澤其民的普世性布施,展現了對一切眾生(無限)同理心的悲憫與慈愛,類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襟懷。
初、酬宿因者,悉達太子,不紹王位,捨親去國,本為修行得道,報父母恩。然菩薩用心,不務專己,故開盂蘭法會,以福自他二親。
二、酬今請者,謂大目犍連因心之孝,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故,出家修行,神通第一,觀見亡母墮餓鬼中,自救不能,白佛求法;佛示盆供,救母倒懸,繇愛其親,施及一切故。
三、彰孝道者,……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第四、示勝田者,……今盂蘭供會,具三種肥田,故云勝也;謂佛歡喜日,供養自恣淨戒大德,敬田勝也;報父母恩,恩田勝也;父母在厄難中,悲田勝也。
此文陳述了佛說《盂蘭盆經》的緣起,及開設「盂蘭盆會」的功能,釋尊及目連出家修行,皆為了報父母恩;且佛法的行孝,不限於「個人、今世、生前」之父母,而須「福及自他二親」,「孝順父母、師僧、三寶」,也就是「由愛其親」而「施及一切」;雖因剃髮出家,於世俗之承順、奉養,或有虧缺,但因其修行成就之功德,普能拔濟「多生」父母及「無邊」眾生,永離三惡道,乃至皈依三寶,修學佛法。因此,「盂蘭供會」兼具(敬、恩、悲)三種福田,於此日行孝布施,尤其殊勝也。
以我佛將熄應火,昇忉利天,為母談經,令見道跡,正以示出世之大孝,其在我釋氏歟。……(地藏菩薩)因地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發僧那,與我佛之心同聲合響。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序>:
地藏菩薩實為羣生所依,福田之根本也,若能歸敬此菩薩者,則眾苦悉除,諸願滿足。……其慈山願海,實過於諸大菩薩者,日劫相倍矣!是以釋迦世尊將人天眾,囑此大士。
<地藏經.綸貫>:
若準今經,婆羅門女及光目女,皆為母發心,而救六道,則以孝行為大士本時之別願也。……諸大菩薩,佛滅度後,各各分散,隨至所應度眾生國土,彌勒還兜率天上,文殊亦至所應度眾生處,唯地藏發願,為幽冥教主,悲心偏向南閻浮提。
釋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示範了出世之大孝;而地藏菩薩之因地,也為了救母,而發大願「為母發心,而救六道」,「偏向受苦眾生,永作幽冥教主」,此心此行,與釋尊同聲相應;且於佛滅之後,特別關注「南閻浮提」的惡業眾生;因此,釋尊以「物機所在,故特囑之」,永為娑婆羣生之所依,一切福田之根本。若能一念歸依地藏菩薩,現世得安隱,將來必解脫。如經中鬼王對婆羅門女云:「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又清淨蓮華目如來對光目女說,因為她的悲心、大願,其母親受盡惡報之後,輾轉生於「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證道成佛之後,所度眾生「如恒河沙」不可數。光目女乃於佛前發願:「若得我母永離三塗,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却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據《盂蘭盆經》及《地藏經》所示,學佛人的行孝,不止於現世父母,更為七世父母造冥福,乃至「愍眾生如赤子」而普濟於六道有情。因此,啟建「施食、懺儀」諸佛事中,以僧俗同心的功德力,為累世之「父母眷屬」修福,祈求諸佛菩薩加被,拔出苦地,接往樂處。
《靈峰宗論.孝聞說》云:「地藏大士、目連尊者,發僧那願,地獄頓同解脫;設盂蘭供,亡母即得生天。繼先人未有之志,述先人必應之事,此出世第一達孝也。」
(五).孝親、度鬼皆念佛
《盂蘭盆經》云:「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其具體方法是:「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因為「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也就是藉由解夏自恣一切聖眾的功德力,使「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現在父母,六親眷屬,(乃至七世父母)得出三途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27]
慧淨法師<
2020中元法會開示>說,舉辦「盂蘭盆會」有五勝:定勝時、發勝意、設勝供、讚勝田、獲勝果。但,今時末法,要怎麼做,才能超度我們的祖先?一般的法會,只能讓親人「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福樂無極」;或「出三途苦」,或自然「化生天界」,享受香華與光明。若要進而超離六道輪迴,唯有憑靠阿彌陀佛本願而他力念佛,最方便、直接、殊勝。如印光大師云:「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餘皆場面好看而已。」何況,淨土宗人每天念佛,阿彌陀佛的功德力就能超度我們的祖先、庇蔭我們的子孫、化解我們的冤親,等於隨時在超度他們往生極樂,而且是「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因此,現代有些道場所辦的就是「中元普渡:
盂蘭盆會暨念佛共修」法會,或
「供僧及超薦」法會以念佛大迴向。
其次,農曆七月各佛教寺院亦多開辦「地藏菩薩聖誕」法會,如云:
《地藏菩薩本願經》有<稱佛名號>品,宣說「念佛救度」的利益,可知其於地藏法門的重要性,也易與淨土門連結。地藏經是以「末法眾生」為緣,因其「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如何讓這樣的眾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最簡要而有效的:「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若信心不退,臨命終時「十念相續」,即可仰仗佛力,順利往生。「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生死之際,能確切念佛,皆可得利。「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淨土之於地藏,因緣最深。蓮池大師撰《地藏本願經》序,勸贊流通。藕益大師一生奉事讚揚地藏菩薩,自稱「地藏之孤臣」。並勤禮地藏懺儀,常持地藏真言,以懺除業障:「捨身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彌陀,歷事諸佛,親蒙授記,回入塵勞,普會群迷,同歸秘藏。」印光大師刊印《地藏本願經》數萬冊,弘傳流布,令淨業學者讀誦行持。
有人說:地藏菩薩誓願宏深,不捨眾生受輪迴苦,其行法由淺入深、由易而難,廣開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慈悲法門;兼具彌陀、兜率、妙喜諸佛淨土的特色,捨報之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最為圓融無礙。[28]而
《念佛鏡》卷2云:
念阿彌陀佛功德,多於念地藏菩薩百千萬倍。何以得知?……《十輪經》云:「一百劫念觀世音,不如一食頃念地藏菩薩。」《群疑論》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薩,不如一聲念阿彌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薩為法臣,如王出時,臣必隨從,大能攝小。佛是覺滿果圓,超諸地位,所以積念者功德最多,過於地藏百千萬倍。菩薩未屬佛地,果未圓滿,故功德最少。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及諸大菩薩度眾之別願,皆是入佛學法之途徑,可依個人最有緣、最相應的法門而擇一專修,以此消業障、得受用。而歷代祖師大德所作之教相判釋、功德校量,或有其約時被機之深意,非我德薄智淺之凡夫,所能理解體會,故不宜轉引其說而互相競較。且阿彌陀佛與地藏菩薩有三項近似:皆廣發弘誓大願、皆普度地獄(下品)眾生,皆於惡逆重罪有(未造)抑止與(已造)攝取;且都於娑婆眾生特有法緣。《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卷四云:
「佛愍眾生,妄想執著,而不證得。」猶是稱法界性,說念佛門,儻得其門,則等諸佛於一朝;不得其門,則徒修因於曠劫。「故凡眾生,於生死時,果能念佛,或一佛,或多佛,各自得諸大利,終不墮於惡道。」但此是大士所值之佛,親承供養,得諸利益者。然諸經論,唯讚西方阿彌陀佛,接引娑婆,願力偏重;是以普賢行願,獨指彌陀為至。若人於生死時,果能真誠稱念,感應尤多,所謂:不動步而歸淨土,安俟階梯;非思量而證彌陀,豈存言念。
法門無量,各有深淺,各度有緣,非我輩所能通曉,何況比較? 重點在依「機法」二信,自審根器、自察時節,若確然三福無分、定觀不成,而罪業深重,無力自拔,則應全然放捨身心,老實念佛,乘佛本願力,往生極樂國。《
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又云:
今夫諸佛名號,名實皆真,故纔舉鴻名,萬德全備,一稱嘉號,眾罪齊消。……諸經皆讚阿彌陀佛,以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若專念阿彌陀佛,即與稱諸佛等,亦隨人所樂,豈可局定?良由諸佛名號,皆是萬行萬德所成,若念若稱,或事或理,盡脫苦輪,同生淨土者矣。故云〈稱佛名號品〉第九,稱佛名號,固為成佛根本。
有人說:阿彌陀佛與地藏菩薩,因地皆發廣度眾生之悲願;阿彌陀佛攝受念佛眾生來淨土,永離於六道輪迴而不退於光壽成佛;地藏菩薩是深入三惡道救拔苦眾生,安置於「生天、涅槃之道」。[29]這是願行與教化的不同,《大智度論》云「願為導御,能有所成」,佛菩薩以願導行而成就道果,功德普施於眾生,我輩凡夫應至誠信受其願行,歡喜領受其果德,以此薰發善根、滅除惡業,並一心稱念彌陀名號,往生彌陀淨土,這必也是親受釋尊付囑(以道力擁護善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現無邊身救拔惡人「遣令生天,受勝妙樂」)的地藏菩薩之所樂見也。
慧淨法師云:超度,就是要當下超越三惡道,到一個光明安樂的國土。《
念佛超薦儀軌》五段開示,說明了阿彌陀佛的悲無限、極樂世界的清淨無為,「念佛」的功德無量,是極簡易而殊勝的超薦法會。又
「念佛度亡」有三勝:
念佛是最直接的超度、彌陀一切時處都在、彌陀救度都無障礙[30]
。若針對三惡道眾生的超拔,則《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偈>:「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又稱為「
破地獄偈」[31];這可說是阿彌陀佛總功德之文,誦唸此偈,能救墮地獄者;然而,「千經萬論,導歸極樂;一句彌陀,三根普被;統三藏、攝經咒」,因此,千偈萬咒,不如直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若人造多罪,應墮地獄中,才稱彌陀名,猛火為清涼」;「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名號)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不僅自身離地獄、生極樂,也能普救惡道眾生出苦境。
中元節,盂蘭盆會,地藏菩薩聖誕,農曆整七月,若發至誠心、清淨心,求天官賜福,或請拔濟親人,擴而充之,祈願於普度一切冤債主、遍濟三途苦眾生,除了隨喜、參贊各種報恩(孝親)法會,領受三寶加持的恩澤,此外,更簡易、更普及的還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以此乘佛本願力之殊勝功德,迴向自/他多世父母,乃至於「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阿彌陀佛之名號光明,普照四聖六凡十法界,無所障礙,亦無遺漏,三途眾生聞名稱念,即時得救拔,接引生極樂,從此永離六道生死,速得加持成佛,所謂:「家親眷屬永團聚, 光壽如同大願王」!
[1]
農曆七月十五 “
佛歡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眾夏安居九十日,清淨守護、實踐戒法的圓滿之日。三個月的精進用功,僧眾弟子向佛陀報其修行體悟及證果,令諸佛菩薩欣喜,又名“解夏”。
[3]民國五十二年中元節講於慧日講堂
[6]
《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古靈寶經」之一,成書於南北朝。唐.釋玄嶷《甄正論》稱為「道士劉無待造,以擬盂蘭盆」。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另有敦煌唐寫本(S3061)「太上洞玄靈寶中元玉京玄都大獻經」。乃元始天尊與太上道君問答,地獄餓鬼受種種苦痛,皆因前世不見明教,不聞法音,作惡犯罪。欲脫苦,「當依玄都大獻法」。於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日夜燒香燃燈,治備珍奇異物,供獻諸方大聖及道士,日夜講誦此經。
[11]敦煌寫本中,講述目連故事的十二種,可分四類:《目連緣起》、《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目連變文》及《盂蘭盆經講經文》。文人對該故事也很熟悉,如孟棨《本事詩》云,張祜說白居易的〈長恨歌〉是《目連變》。
[13]地藏菩薩(KSITIGARBHA),地謂土地、大地;藏是含藏、秘藏。地能生、能育、能持、能載,能藏珍寶,能為萬物所依、所住。華果樹木,五穀蔬菜,無不生長於大地;名貴珍品,治病眾藥,無不孕育於大地;一切七寶,無不蘊藏於大地;一切種子,無不攝持於大地。
何成基《地藏信仰思想探微─以大孝與大願為中心》:地藏菩薩有如大地、寶藏之德,並藉「地」能生、能載、能持、能依、堅牢不動,喻地藏菩薩之功德:一、令眾生善根增長,「能生」。二、負載眾生到彼岸,了生脫死,「能載」。三、總持妙法善根,令眾生功德增長,「能持」。四、受佛囑託,於彌勒佛降世之前,救度一切未來人天眾生,「能依」。五、悲愍眾生,於釋迦牟尼佛前四次發弘誓,拯救無間地獄之眾生,其心量廣大、願力堅牢如金剛山,不可搖撼,「堅牢不動」。又,地藏菩薩與眾生皆有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祕藏,具足如來藏性,未來皆可成佛。地藏菩薩以將所證如來藏性及庫藏功德,利濟一切眾苦交煎、沉溺六道的眾生,為彼之依怙,得以滅除無量之煩惱,增長一切之善法;進而開發自性如來藏,證得涅槃之佛果。
[16]元朝中峰國師所提倡,超薦亡靈往生西方極樂,永離茫茫業海。三時,或云早晨、日中、日沒,或詮一切有、空、中。後世皆三時合一,於日沒前後做完。繫念,乃觀《阿彌陀經》經文等而繫念往生彌陀淨土。又,第一時開示,具深信、發切願,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一心不亂。第二時開示,發露懺悔,洗除業垢,增長善根,捨此報緣,往生淨土。第三時開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功德,能坐斷六根,滅除八萬億劫生死重罪。如此三時繫念彌陀洪名,行願既深,功無虛棄,必能托質蓮胎,永離業海,直證阿鞞跋致,圓滿無上菩提。
[17]《盂蘭盆經》未說目連之母墮入「餓鬼道」的原因,只說「汝母罪根深結」。而《
佛說鬼問目連經》記錄了17則「目連與諸餓鬼,說往昔因緣」的問答,可參考。民間的
「目連變文」則說是「
在世慳貪,多饒殺害……家內恣情,朝朝宰殺,日日烹庖,……逢師僧時,遣家僮打棒;見孤老者,放狗咬之。…… 我設咒誓,願我七日之內命終,死墮阿鼻地獄。」總括是:開葷殺生;「無心念子,豈知善惡」;棒打師僧;放狗咬乞老;欺瞞親子,粉飾太平;不思改過,自發咒誓。而其母死墮惡道之事,是目連之父(往生天界)說的:「我昔在於世上,信佛敬僧,受持五戒八齋,得生天上。汝母在生慳誑,欺妄三尊,不能捨施濟貧,(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欺凌三寶),現墮阿鼻地獄。夫妻雖然恩愛,各修行業不同。天地路殊,久隔互不相見。雖則日夜思憶,无力救他。願尊〔者〕起大慈悲,速往冥間尋問。」
[25] 宋.宗澤 《陳八評事墓誌銘》:「母年九十餘,公下氣怡聲,左右承順,起居飲食必躬省視。」承其親並順其意,所謂「
尊親順親意,恭敬勝佳餚」。
[27]何謂「入天華光」?一般而言,是「在天上自然化生,香華光明,快樂之相。」也有從理體上深究的,如
顯明法師云:「分言之,萬行因華,般若為光,第一義曰天,三德秘藏為之宅。」慈舟法師云:「
天為法身、華為般若、光為解脫,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今以齋僧故,就路還解脫家,及般若法身家矣。」
益西彭措云:「使父母入於法身、般若、解脫的涅槃三德,是最究竟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