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10 位追蹤者
淨土門: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歡迎一起來探索-討論-分享 ! 關乎輪迴與涅槃的大事,多聞熏習,建立"念佛往生淨土成佛"教機行益。若有疑問,可討論,或有心得,可分享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釋尊成道,臘八喝粥(象山慶25.1.4) 「彌陀誕(11/17)」之後20天,是「釋尊成道」日(12/8),對念佛人的意義是「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阿彌陀佛於十劫之前修行成佛並建立淨土,這是阿彌陀佛與極樂淨土之「誕生」的本義。然而,長劫輪轉於六道的眾生,如何得聞、信受這不可思議的法事,從而奉
Thumbnail
往生與今生(象山慶25.1.2)     或問:念佛人有沒有來生? 若有,要不要出家? 今生若沒兒沒孫,是否遺憾?     略答:來生有二義:1.(業報)輪迴六道的「(業種)後有」;2.(念佛)往生極樂的「(蓮花)化生」。《釋淨土群疑論》:「穢土受生,凡夫唯用現行煩惱(用煩惱種子,以潤有支,令生
千經萬論,千言萬語 ,入一法句:南無阿彌陀佛(<象山慶-淨念>.13) 1.具體總結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一法句、是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2.【無阿彌陀佛】這一清淨法句,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說:包含極樂淨土依正「三嚴29種(淨土17種、佛8種、菩薩4種)莊嚴功德成就」,與修「五念門
Thumbnail
放下乃道場,隨緣是家鄉(象山慶24.12.30)     今生曾為不同的宗派道場而效命,寫了許多文章與書籍;此事被灌輸說是「法施」--護持正法、利益眾生—因而很認真的引經據典,破邪顯正。當時的確是熱血沸騰,為法獻身,有某種使命感與成就感。而今,淡出這些道場幾年之後,「熱情」消失,「崇拜」不再,偶爾
Thumbnail
團體與個人(象山慶24.12.5) 象山慶【淨念】 37-在弘法上,團體有其多元之功能,個人亦有其專案之方便,約時被機、因事置宜,不必拘泥一格,互為障礙。  39-世間團體之上位者,多半為了行政上方便,而組成小圈子,以便於專斷獨裁;難以察納圈外建言,或體恤大眾需求,故不知變通,也不順民意;在下
歷盡劫波恩義在,相逢一笑阿彌陀(象山慶24.12.4) 我們(戰後嬰兒潮)這一代或許較命苦,上孝父母,下養兒女,似乎理所當然,也不想給別人壓力,凡事往肚裡吞,臉上若無其事。小孩長大了,父母要站到一旁,讓他走自己的路,做得好,公開為他鼓掌;做不好,私下替他收拾。他對父母若有一絲感恩,是他的福德;或視
功德迴向與自他因果(象山慶’24.11.21)  有人說「迴向、讓與、轉施、分享」,詞異而義同[1]。佛教的迴向有二:     自利:迴向於自修成就的二乘涅槃與大乘菩提,如「迴因向果、回事向理、迴生死向涅槃」;這是自業自受,合乎「因果三柱」的通則,較無爭議。     利他:迴向於救濟眾生或淨佛
Thumbnail
阿彌陀佛「不棄」惡人(慶’23.6.23) 娑婆眾生或皆是不同形式之重刑(刑期十年以上者)犯,一輩子的身口意三業,無惡不造(五逆十惡),傷己又傷人,只是有些並未觸犯世間刑法,或雖犯而未被發現提告。然而,我輩對自己的作惡成習,似乎無所察覺,或刻意忽略,乃至設法遮掩(覆藏)。但是,看到警察而緊張,黑夜
Thumbnail
念佛人與數字(象山慶24.11.17)           念佛人不要在[數字]上自我計較,甚至與人競較,每天念佛幾千(萬)聲,這輩子勸信了幾個人……,數字是虛妄的,計數也是方便,若(錯)用心在算術上,引生不必要的煩惱,就本末顛倒了。上盡一形,重在持之以恆的相續心,下至十念,則是全力以赴的迫切心,
Thumbnail
果地覺-因地心(象山慶24.11.19)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印光大師<無量壽經頌>云: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於一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