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作文作業-什麼是詩、最喜歡的詩

2022/06/2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2021年初時的作品,是當時文學史課程的作業。「最喜歡的詩」指的是當時上課進度狀況下,在那學期課堂中讀到的詩裡最喜歡的一首。雖現在想法和當時有所不同,但仍然放上來作為紀錄。
什麼是詩
詩歌是人們表達與紀錄的工具,並且有一定的規則韻律。詩在每個人手裡都會是不同樣貌。白居易認為詩該是敘說現實,且對社會有所幫助,如:三代以還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透過詩描述社會狀況或自己的想法,反映給其他人士及當時天子以改善社會現狀。
而詩更常用來抒發情感,紀錄當下的感慨、心底的悲喜,如范仲淹「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思鄉;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別情,我們能從不同的抒情詩看到不同朝代、不同人的特色,以及當時人們的狀態,這些都融為「文化」的一部份。
詩還是建立不同階級或年齡人交情的橋樑,年齡相差十一歲的李白和杜甫因詩才在洛陽一見如故,身分差距頗大的韓愈和賈島為詩一起「推敲」詞語,現代的人欣賞或熱愛古代的詩。詩歌是能搭在任何距離間的橋,跨越了年代、跨越了身分。
古代詩歌多數優美些。比起現代詩更加精簡。現代詩隨意自由,多數古詩歌則有嚴格的規律,需要對著平仄、韻腳來寫。尤其是詞的規律最為嚴格,因其原為歌的填詞,這也使詞讀起來更有節奏感。
詩可以是一個景色的紀錄、一種情感的刻印、一個時代的縮影,也可以是一位詩人生命的精華與痕跡。
最喜歡的詩
目前在課程上所學,我最喜歡的詩是孟浩然的「留別王維」。
寂寂何所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前兩句的「寂寂」和「空自歸」讓我很能對於詩人的空虛與失望感同身受,「何所待」甚至帶了點迷茫的樣子。
第三四句,讓我聯想到以前準備自學的時候,因為捨不得與在校的朋友離別,猶豫了整整一年。最後決定離開時仍然感到些許悲傷,雖然不是永遠見不到,但我的存在感在班級上不免漸漸淡去,只空掛著一個姓名和座號。
第六句,我在自學後朋友與同儕並不多,常常聊天或興趣相同的更是完全沒有,也很難找到,果然「知音世所稀」所以每每看到這類型詩詞的時候都會稍稍感嘆。
最後兩句雖然過於淒涼和自哀,但以當時的處境,孟浩然本是無可奈何的。來到京城,一番努力後被迫空手而歸。但回到故居後,他調整心態,靜靜的生活在山水間,找回快樂與平靜。
或許在塵世中無容身之地,但在高山上深林間暇意自由。願我日後也能在一方天地中活得自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詩童寫詩
詩童寫詩
這裡是我記錄詩詞、文章的天地, 我會盡情的分享筆下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