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美元指數高峰已過英鎊歐元有望復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6月26日,市場分析師Gary Howes撰文稱,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元峰值”可能即將到來。貨幣市場價格走勢顯示,對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加息次數和總量的預期可能已於上周達到峰值。 相關數據顯示,投資者對央行收緊政策規模的預期持續回落。

首席投資分析師Raffi Boyadjian表示,儘管經濟衰退不可避免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但所有的厄運和悲觀情緒已經讓市場參與者下調主要央行積極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投資者已從加大加息押注轉向下調對終端利率的預測。

美元一直是利率預期上升的主要受益者,因為美聯儲為應對美國通脹飆升而率先加息。 但加息只會降低通脹,因為它會減緩經濟增長。 此外,投資者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加劇,這可能導致經濟衰退,從而降低了他們的預期。 因此,人們押注美聯儲將在近期進一步大幅加息,然後在再次降息前結束加息週期。

市場分析師Gary Howes認為,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再次升溫之前,美元可能難以建立上行動力,從而讓英鎊和歐元等貨幣得以復蘇。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G10貨幣策略部門主管Valentin Marinov稱:“美元一直在努力擴大其近期的漲幅。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美國利率和UST收益率同樣未能創下新高看起來。市場似乎已經得出結論,美聯儲的鷹派姿態終於達到了頂峰。如果這在未來幾周得到證實,它將證實我們的信念,即許多與美聯儲相關的積極因素都體現在超買和高估美元的價格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ssica chi的沙龍
0會員
15內容數
jessica ch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10
週三,英鎊兌美元在歐洲交易時段的前半部分小幅走高,並攀升至1.2100附近,或在過去一小時內創下單日新高。 此外,英国央行的经济学家预计,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英国经济将陷入长达四个季度的衰退。
Thumbnail
2022/08/10
週三,英鎊兌美元在歐洲交易時段的前半部分小幅走高,並攀升至1.2100附近,或在過去一小時內創下單日新高。 此外,英国央行的经济学家预计,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英国经济将陷入长达四个季度的衰退。
Thumbnail
2022/08/04
總結美股的7月表現會發現,在美聯儲第二次上調基準利率0.75厘的背景下,華爾街的三大股指7月仍大幅上漲,創下了2020年以來的最大漲幅,但是今年以來股市仍然是大幅下跌的。 讓我們先來看看7月市場發生了什麼: 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放緩的跡象; 俄烏衝突仍然久久未能平息;
Thumbnail
2022/08/04
總結美股的7月表現會發現,在美聯儲第二次上調基準利率0.75厘的背景下,華爾街的三大股指7月仍大幅上漲,創下了2020年以來的最大漲幅,但是今年以來股市仍然是大幅下跌的。 讓我們先來看看7月市場發生了什麼: 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放緩的跡象; 俄烏衝突仍然久久未能平息;
Thumbnail
2022/07/28
大華銀行集團(UOB Group)的外匯策略師Lee Sue Ann和Quek Ser Leang指出,進一步的下行壓力有可能在短期內將美元兌日元拉至135以下。
Thumbnail
2022/07/28
大華銀行集團(UOB Group)的外匯策略師Lee Sue Ann和Quek Ser Leang指出,進一步的下行壓力有可能在短期內將美元兌日元拉至135以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美聯儲(FED)一如市場廣泛的預期宣布升息25個基點並對未來潛在的進一步收緊保持開放態度後,美元下跌...
Thumbnail
美聯儲(FED)一如市場廣泛的預期宣布升息25個基點並對未來潛在的進一步收緊保持開放態度後,美元下跌...
Thumbnail
2023.02.08 美元還會漲嗎? 一樣先說結論,我認為,美元高點應該已經過了,下降趨勢已經漸漸形成,要重返巔峰頗有難度,但市場仍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讓美元指數得以維持高檔震盪一小段時間,後續將隨著通膨與衰退疑慮逐漸淡化而往下掉。 為何美元不漲了呢? 有很多朋友一直在問,現在不是還在升息嗎?通膨不
Thumbnail
2023.02.08 美元還會漲嗎? 一樣先說結論,我認為,美元高點應該已經過了,下降趨勢已經漸漸形成,要重返巔峰頗有難度,但市場仍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讓美元指數得以維持高檔震盪一小段時間,後續將隨著通膨與衰退疑慮逐漸淡化而往下掉。 為何美元不漲了呢? 有很多朋友一直在問,現在不是還在升息嗎?通膨不
Thumbnail
目前,在通脹顯示降溫的情況下,美聯儲對於加息拖累經濟表現的擔憂有所上升,有意放緩加息步伐;由於擔憂借貸成本過高施壓經濟增長,其他一些央行也前後“鬆開了剎車”。今年,在經過一系列的激進加息以後,各大央行鷹派政策似乎即將走到盡頭,這也給今年飽受緊縮政策折磨的市場帶來了“一絲曙光”。
Thumbnail
目前,在通脹顯示降溫的情況下,美聯儲對於加息拖累經濟表現的擔憂有所上升,有意放緩加息步伐;由於擔憂借貸成本過高施壓經濟增長,其他一些央行也前後“鬆開了剎車”。今年,在經過一系列的激進加息以後,各大央行鷹派政策似乎即將走到盡頭,這也給今年飽受緊縮政策折磨的市場帶來了“一絲曙光”。
Thumbnail
11月會議紀要顯示,聯邦基金利率的最終目標已變得比加息速度更重要。 美聯儲公佈的11月會議紀要進一步證實,投資者可能很快就會看到加息步伐放緩。因為『絕大多數』官員認為,放緩加息步伐『很快將是合適的』。
Thumbnail
11月會議紀要顯示,聯邦基金利率的最終目標已變得比加息速度更重要。 美聯儲公佈的11月會議紀要進一步證實,投資者可能很快就會看到加息步伐放緩。因為『絕大多數』官員認為,放緩加息步伐『很快將是合適的』。
Thumbnail
6月26日,市場分析師Gary Howes撰文稱,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元峰值”可能即將到來。貨幣市場價格走勢顯示,對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加息次數和總量的預期可能已於上周達到峰值。 相關數據顯示,投資者對央行收緊政策規模的預期持續回落。
Thumbnail
6月26日,市場分析師Gary Howes撰文稱,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元峰值”可能即將到來。貨幣市場價格走勢顯示,對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加息次數和總量的預期可能已於上周達到峰值。 相關數據顯示,投資者對央行收緊政策規模的預期持續回落。
Thumbnail
全球通脹如火如荼,對主要央行收緊政策的預期不斷升溫。市場完全反映出美聯儲3月加息和2022年共升息四次的前景,路透調查對收緊政策步伐的預測也較之前大幅提升。 **美元料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許多分析師預測,盡管最近走勢出現震蕩,但随着美聯儲開始緊縮政策,美元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英鎊**
Thumbnail
全球通脹如火如荼,對主要央行收緊政策的預期不斷升溫。市場完全反映出美聯儲3月加息和2022年共升息四次的前景,路透調查對收緊政策步伐的預測也較之前大幅提升。 **美元料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許多分析師預測,盡管最近走勢出現震蕩,但随着美聯儲開始緊縮政策,美元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英鎊**
Thumbnail
2021年美聯儲最後一場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貨币政策會議落幕。北京時間12月16日03:00,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不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随後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從明年1月起每月減少購債300億美元,較今年11月和12月少購債水平提高一倍,稱可能根據經濟前景繼續調整速度。會後公布的點陣圖顯示,多
Thumbnail
2021年美聯儲最後一場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貨币政策會議落幕。北京時間12月16日03:00,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不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随後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從明年1月起每月減少購債300億美元,較今年11月和12月少購債水平提高一倍,稱可能根據經濟前景繼續調整速度。會後公布的點陣圖顯示,多
Thumbnail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宣佈保持基準利率不變,短期內不會加息,通脹問題預計將會在2022年二、三季度回落。
Thumbnail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宣佈保持基準利率不變,短期內不會加息,通脹問題預計將會在2022年二、三季度回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