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卓越建設文化資產類銀獎-布農族佳心舊部落地景再現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重返部落 復興家園
文化傳承 發揚永續

佳心舊部落石板家屋

佳心舊部落石板家屋

計畫邀集Istasipal家族後裔及族人重返祖居地
透過耆老訪談、現地資源盤點
重建石板家屋及附屬家屋
設置植物解說步徑、文化體驗竹工寮
建構布農山林文化的解說及教育傳承基地

地點位於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
耳聞景色優美已久
終於有機會一窺廬山真面目

山風一號吊橋

山風一號吊橋

出發當日毛毛細雨
讓人有點小小擔心
上午7時從花蓮市區出發
車程約3小時抵達卓溪鄉

眾人齊聚瓦拉米步道登山口
布農族作家沙力浪Salizan擔任導覽員
並於登山口擺設鹹豬肉、
小米酒及檳榔等供品
祈唸祝禱詞 敬告祖靈入山儀式

瓦拉米步道登山口

瓦拉米步道登山口

raw-image
布農族作家沙力浪Salizan敬告祖靈入山儀式

布農族作家沙力浪Salizan敬告祖靈入山儀式

此行路線
瓦拉米步道登山口→山風駐在所遺址
→山風一號橋→山風二號橋
→佳心駐在所 →佳心舊社布農族石板屋
全程4.9公里 單趟步行約2.5小時
爬升高度392公尺

自登山口步行約500公尺
抵達<山風駐在所遺址>
係為西元1920年由日本警察設立目前僅存留半圓形的大理石平台

山風駐在所遺址

山風駐在所遺址

前行約500公尺
墨綠色的鋼索吊橋橫亙於溪谷深壑
漂亮的弧線搭配四周山林岩層
令人聯想到全世界最長的吊橋
加拿大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卡皮拉諾吊橋
二者相比 <山風一號橋>絲毫不遜色

目前開放行走的一號橋建於2020年
原始吊橋受長年風雨侵襲
損壞變形已拆除
留下一側橋墩延伸作為觀景平台

加拿大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卡皮拉諾吊橋

加拿大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卡皮拉諾吊橋

山風一號橋橫亙溪谷深壑

山風一號橋橫亙溪谷深壑

鋼索吊橋堅固,行走平穩。

鋼索吊橋堅固,行走平穩。

山風一號橋於2020年新建完成

山風一號橋於2020年新建完成

原始吊橋留下一側橋墩延伸作為觀景平台

原始吊橋留下一側橋墩延伸作為觀景平台

雲霧繚繞於群山間

雲霧繚繞於群山間

回程雲霧瀰漫,彷彿通往仙境。

回程雲霧瀰漫,彷彿通往仙境。

繼續前行約700公尺
<山風二號吊橋>出現眼前
橋體保留原始的古樸風格
長度較短 景色小巧精緻

石砌橋名柱

石砌橋名柱

山風二號橋景色優美

山風二號橋景色優美

步行於吊橋,一旁的山風瀑布帶來些許清涼。

步行於吊橋,一旁的山風瀑布帶來些許清涼。

山風瀑布流瀉而下

山風瀑布流瀉而下

raw-image

自山風二號橋
前往佳心駐在所、石板屋
路徑開始變得越來越窄
越來越崎嶇蜿蜒

瓦拉米步道以生態多樣性聞名
擁有「蕨類故鄉」、「台灣黑熊的故鄉」美名
園區保留原始闊葉林相
林下蕨類密集生長

蕨類計有165種
成為布農族人的食材與藥材
野生動植物種類眾多
包含臺灣黑熊、山羌及野豬等
周邊的青剛櫟木常發現黑熊的爪痕

前往佳心駐在所的步道狹窄

前往佳心駐在所的步道狹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步行約3公里
眼前出現綿延的木棧階梯
拾階而上即為佳心警察駐在所舊址

佳心駐在所腹地平坦
規劃涼亭一座供休憩
可遠眺拉庫拉庫溪谷景觀
一旁設有洗手台與簡易廁所

細雨迷濛增添步道飄渺虛幻的氛圍

細雨迷濛增添步道飄渺虛幻的氛圍

遠眺拉庫拉庫溪谷

遠眺拉庫拉庫溪谷

1930年代日本政府為求方便統治
強制布農族人遷移下山 家園荒頹
歷經近八十年的時間
對家園的歷史記憶出現斷層
佚失搭建石板屋的知識與技藝
重建之路越顯困難重重

佳心舊家屋結構施作技術指導林宏益老師
非部落原民子弟卻對原民文化有濃厚興趣
運用專業知識及技術
帶領族人共同再造石屋
得到大家的認同及敬重

年逾花甲的林宏益老師
當日也隨行擔任導覽員
看著老師眉飛色舞
解說在地動植物生態及石板屋技法
充分感受到老師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竹工寮位於石屋旁,工班級族人休憩場所。

竹工寮位於石屋旁,工班級族人休憩場所。

佳心石板屋

佳心石板屋

建造一座家屋的材料總計約22噸
20名族人工班土法煉鋼
徒步從山腳背運到舊社佳心
距離約4.5公里 歷經1個月完成搬運

眾志成城 費時一年
終於在2018年12月竣工
石板刻有所有參與者的名字
代表榮譽及感恩

raw-image
屋頂石板縫隙嚴密,滴水不漏。

屋頂石板縫隙嚴密,滴水不漏。

為重現布農族山林場域
附屬家屋架構材採用現地「櫸木」
木構架搭接處則使用藤料纏綁

附屬家屋架構材採用現地「櫸木」

附屬家屋架構材採用現地「櫸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mico的沙龍
9會員
159內容數
生命是場未知的旅行,你以為此生自傳大抵如此。原來,只是動魄驚心前的醞釀。
kemic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6
首屆2023 Meet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圓滿落幕,創意無限、築夢踏實,青年創業現正茁壯中,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
Thumbnail
2023/08/16
首屆2023 Meet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圓滿落幕,創意無限、築夢踏實,青年創業現正茁壯中,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
Thumbnail
2022/11/09
百年歷史集會空間「中山堂」,2020年改建為「花蓮鐵道電影院」,東部唯一專業配備非商用電影院
Thumbnail
2022/11/09
百年歷史集會空間「中山堂」,2020年改建為「花蓮鐵道電影院」,東部唯一專業配備非商用電影院
Thumbnail
2022/09/13
花好月圓 雨過天晴
Thumbnail
2022/09/13
花好月圓 雨過天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錐麓古道】 一看就懂的錐麓古道攻略! 錐麓古道高懸在錐麓斷崖,從古道上鳥瞰太魯閣峽谷,壯麗又震撼。然而,提到這條驚險的山徑由來,就不得不說到百年前的一場戰役。 美麗的斷崖背後乘載著日治時期原住民部落征戰的辛酸血淚史。走在斷崖上,除了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也可以感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悲歌。
Thumbnail
【錐麓古道】 一看就懂的錐麓古道攻略! 錐麓古道高懸在錐麓斷崖,從古道上鳥瞰太魯閣峽谷,壯麗又震撼。然而,提到這條驚險的山徑由來,就不得不說到百年前的一場戰役。 美麗的斷崖背後乘載著日治時期原住民部落征戰的辛酸血淚史。走在斷崖上,除了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也可以感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悲歌。
Thumbnail
這一生一定要來的路,探訪台灣最深山的美麗部落。 單車,但我領略更多我未曾見過的風景,也讓我感覺的自己的渺小。
Thumbnail
這一生一定要來的路,探訪台灣最深山的美麗部落。 單車,但我領略更多我未曾見過的風景,也讓我感覺的自己的渺小。
Thumbnail
這是先甘後苦的行程,就是一路下到目標,然後再爬回去。因高義吊橋已毀損,過往從吊橋走鷹山的路線就有危險性。從海拔1300的雪霧鬧農場下至亂石堆稜線到鷹山。地圖上標示登山步道已荒廢,碎石陡下的之字步道,仍有疊石的浮築橋,伴隨校園鐘聲來到高義蘭駐在所,領隊得到了想念已久的鷹山基石,我則得到駐在所。
Thumbnail
這是先甘後苦的行程,就是一路下到目標,然後再爬回去。因高義吊橋已毀損,過往從吊橋走鷹山的路線就有危險性。從海拔1300的雪霧鬧農場下至亂石堆稜線到鷹山。地圖上標示登山步道已荒廢,碎石陡下的之字步道,仍有疊石的浮築橋,伴隨校園鐘聲來到高義蘭駐在所,領隊得到了想念已久的鷹山基石,我則得到駐在所。
Thumbnail
20220730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和萩坂山無緣,去年10月蛋花小隊和探索户外的隊友千里迢迢探訪萩坂,但因為颱風剛過,站在滾滾翻騰的瓦黑爾溪旁,只能仰望著對岸萩坂山和天上的鶯橋,說好帶著遺憾下次再來。蛋花小隊-萩坂山未竟20211016 雖說開玩笑是耍廢路線, 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哦~
Thumbnail
20220730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和萩坂山無緣,去年10月蛋花小隊和探索户外的隊友千里迢迢探訪萩坂,但因為颱風剛過,站在滾滾翻騰的瓦黑爾溪旁,只能仰望著對岸萩坂山和天上的鶯橋,說好帶著遺憾下次再來。蛋花小隊-萩坂山未竟20211016 雖說開玩笑是耍廢路線, 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哦~
Thumbnail
初訪錐麓細雨紛飛,雲霧繚繞,有種雲深不知處的飄渺之感。
Thumbnail
初訪錐麓細雨紛飛,雲霧繚繞,有種雲深不知處的飄渺之感。
Thumbnail
布洛灣(山月)吊橋歷時2年9個月完工,橫跨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峽谷綠意環繞,上方藍天白雲,下方溪流潺潺。
Thumbnail
布洛灣(山月)吊橋歷時2年9個月完工,橫跨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峽谷綠意環繞,上方藍天白雲,下方溪流潺潺。
Thumbnail
地處景色優美的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計畫邀集Istasipal家族後裔及族人重返祖居地,透過耆老訪談、現地資源盤點,重建石板家屋及附屬家屋,設置植物解說步徑、文化體驗竹工寮,建構布農山林文化的解說及教育傳承基地。
Thumbnail
地處景色優美的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計畫邀集Istasipal家族後裔及族人重返祖居地,透過耆老訪談、現地資源盤點,重建石板家屋及附屬家屋,設置植物解說步徑、文化體驗竹工寮,建構布農山林文化的解說及教育傳承基地。
Thumbnail
全程4.1公里 海拔60公尺/景觀型步道/五顆星推薦
Thumbnail
全程4.1公里 海拔60公尺/景觀型步道/五顆星推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