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豬隊友到神隊友】

【從豬隊友到神隊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昨天與朋友聊到夫妻在育兒上合作的話題

憶起我剛當媽不久後,曾與國中好姐妹開玩笑:

「直到生了孩子妳才會知道妳嫁的是豬還是人」

這篇我來為老公們平反一下

親愛的老婆們,若您期待老公成為神隊友

請學習信任他、也給他練習的機會



回想起4年前剛在家庭端執行正向教養時

我自己也曾是個豬隊友

當時只是試著運用正向教養的工具,卻不解其意

有時叫不動孩子時,我也會跟孩子說

「你再不趕快去,等一下爸比來你就知道!」

說的當下自己也覺得哪裡怪怪的

後來才知道這叫「情緒勒索」

而且還用先生的名義來勒索

一次被老公聽見了,老公跟我抗議

怎麼會我想要「正向教養」、想要不威脅孩子

可是卻拿他來威脅孩子呢?!!!

根本是偽正向教養xd



某日,換我聽見爸比對著孩子們說

「你們快點去洗澡,不然媽咪等一下要生氣了!」

哇靠!

聽到的當下,一秒理解

這完全是「別人家小孩死不完」的概念

好人自己當、卻抓配偶來當壞人威脅孩子

居然是這麼讓人傻眼的感覺啊!

我與先生促膝長談後,

我兩就再沒說過類似的話了。



就像這樣,在育兒路上

我跟先生也曾經是彼此的豬隊友

一路慢慢磨、慢慢修、互相討論、彼此包容提醒

加上學習越深入、落實執行、不斷修正調整

我們越來越理解教養的核心意涵

許多「教養工具」才慢慢地

不會用著用著…又用到歪樓了xd



媽齡6年9個月,一路磨到現在

我與先生在教養孩子時

偶爾意見相左,已能彼此尊重、互相討論

多數時候我們則是能夠合作、且有默契的



至於要怎麼讓豬隊友變神隊友?

這是我的一點點經驗分享,tip如下

一、不比較,只欣賞

不比較誰做的多、誰做得少

不比較誰做得好、誰亂七八糟

謝謝配偶的願意、謝謝配偶的付出

一句真心的感謝

「你工作辛苦了」

「妳帶小孩辛苦了」

能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心靠近



二、不抓配偶當壞人

一個能夠合作的家庭,是不需要有壞人的

若現實生活還是難免有威脅孩子的狀況

自己當壞人就好,別抓配偶當劊子手

身教言教!善哉善哉!



三、給老公照顧孩子的機會

放低標準、放低標準、放低標準

包容他的笨手笨腳、忘東忘西、和所有小失誤

我們都曾第一次當媽媽,會緊張也會做不好

爸爸其實也和我們一樣,需要多練習才會進步



四、信任和放手

當選擇把孩子交托給先生時,請信任他

好好地去放風、好好照顧自己

就算先生帶小孩去吃炸雞喝可樂或看平板

也請相信先生的這些行為是出於對孩子的愛

也許先生表達愛的方式與您期待的不同

那是,但並沒有錯。

只要隊友不是會蓄意傷害孩子的人

學習閉兩隻眼,天下就太平。



五、放大優點各司其職

例如我們家,主要由我陪孩子們:

聊天、對話、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貼近孩子的感受想法、修正孩子的內在系統和價值觀、執行常規、訓練自理能力…等。

先生的育兒工作主要則是:

搞笑、練肖維、抱高高、陪孩子玩我看不懂的遊戲、付錢、與我討論教養議題、還有最重要的:在任何媽媽累了或沒耐心的狀況下,接手處理孩子!

爸爸的強項,一定會有部份和媽媽不同。

請為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創造一個獨特的位置,即使有些時候那個位置的價值感看起來「高」過於自己的位置。要相信,媽媽的自我價值感其實並不來自於我們為孩子做了什麼,而是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相信和看見。

我們不需要把所有的事都包攬下來,因為我們不是跪婦,若是累壞自己,就沒有好的情緒和心靈空間來照顧孩子了。

我們是家庭CEO:讓家庭成員發揮功能、各司其職、以合作而非競爭的方式一起朝目標前進,整個家庭的運作,慢慢地有機會變得相對順暢和輕鬆。


→允許讓更多的愛進到孩子的生活中

會為孩子帶來更豐富的生活經驗及資源。

如果您身旁的還不是神隊友

請相信他只是戴著豬面具

不坊試試這5個tip

看看青蛙是否會變回王子吧!

一下說隊友是豬一下又說是青蛙

當我的隊友也不容易啊xddddd

#總之非常謝謝我的隊友

也祝大家的豬隊友都能變成神隊友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39會員
26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與孩子的療癒對話 前天我們在親戚家吃飯 燁提到鞋子的底部有一小塊塑膠皮開口笑了 爸比請我在餐後帶燁去買雙新鞋 接著爸比就回公司忙了 買完鞋我們一家四口上車會合後 爸比開心地欣賞著燁的新鞋 也問了一下舊鞋的去向 問了以後才知道 舊鞋的膠底已經整條被撕下來 而且,丟掉了! 也就是說,想黏也沒得黏了。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誤會的起源 昨天晚上用完餐後,燁後突然跟我分享: 「媽咪,我跟妳說哦,我們班有一個同學也把別人講的好話聽成是壞話耶!」 兩個月前我開始與燁練習打羽球 一次我們去公園某處有屋頂的空間練習 燁難得接到我的球,並且打得很高 我興高采烈地答:「燁!你打到天花板了耶!」 問怎麼了燁也不回,只是持續不高興,
每天我都會在孩子們下課後與他們聊天,今天也不例外。標配問候第一句就是: #你今天過得好嗎? 不知怎的燁今天心血來潮,用分數來形容他的心情: 燁:「我今天過的好是9分、過不好是6分。」 接著開始說一說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換翎分享時,她也學燁用分數來說: 「我過得好10分,過不好3分」 . . . .
晚上燁完成所有routine時,已經21:01 我:「超過9點囉,我下班了,今天沒有陪睡囉!」 燁突然崩潰狂怒! 聽見這好久不見的heavy metal哭聲 我淡淡的說:「你可以去冷靜角(小孩房)哭,如果你要在這哭,會吵到我,那我要進書房了。」 這句惹怒我了! 不過這個哭聲真的讓我敬而遠之
#深夜覺察 最近在準備長耳兔師培班的報告 我很幸運~有兩位會畫畫的夥伴同組 剛剛我在線上說了一句: 「突然覺得...不會畫畫做ppt真是有點不方便」 夥伴A鼓勵我『我這程度的你也可以啦!』 我:「我真的連這種程度都畫不出來啊啊啊啊啊」 S夥伴突然冒出一句 『畫不出來是你心裡想的嗎?』
#與孩子的療癒對話 前天我們在親戚家吃飯 燁提到鞋子的底部有一小塊塑膠皮開口笑了 爸比請我在餐後帶燁去買雙新鞋 接著爸比就回公司忙了 買完鞋我們一家四口上車會合後 爸比開心地欣賞著燁的新鞋 也問了一下舊鞋的去向 問了以後才知道 舊鞋的膠底已經整條被撕下來 而且,丟掉了! 也就是說,想黏也沒得黏了。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誤會的起源 昨天晚上用完餐後,燁後突然跟我分享: 「媽咪,我跟妳說哦,我們班有一個同學也把別人講的好話聽成是壞話耶!」 兩個月前我開始與燁練習打羽球 一次我們去公園某處有屋頂的空間練習 燁難得接到我的球,並且打得很高 我興高采烈地答:「燁!你打到天花板了耶!」 問怎麼了燁也不回,只是持續不高興,
每天我都會在孩子們下課後與他們聊天,今天也不例外。標配問候第一句就是: #你今天過得好嗎? 不知怎的燁今天心血來潮,用分數來形容他的心情: 燁:「我今天過的好是9分、過不好是6分。」 接著開始說一說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換翎分享時,她也學燁用分數來說: 「我過得好10分,過不好3分」 . . . .
晚上燁完成所有routine時,已經21:01 我:「超過9點囉,我下班了,今天沒有陪睡囉!」 燁突然崩潰狂怒! 聽見這好久不見的heavy metal哭聲 我淡淡的說:「你可以去冷靜角(小孩房)哭,如果你要在這哭,會吵到我,那我要進書房了。」 這句惹怒我了! 不過這個哭聲真的讓我敬而遠之
#深夜覺察 最近在準備長耳兔師培班的報告 我很幸運~有兩位會畫畫的夥伴同組 剛剛我在線上說了一句: 「突然覺得...不會畫畫做ppt真是有點不方便」 夥伴A鼓勵我『我這程度的你也可以啦!』 我:「我真的連這種程度都畫不出來啊啊啊啊啊」 S夥伴突然冒出一句 『畫不出來是你心裡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