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們在親戚家吃飯
燁提到鞋子的底部有一小塊塑膠皮開口笑了
爸比請我在餐後帶燁去買雙新鞋
接著爸比就回公司忙了
買完鞋我們一家四口上車會合後
爸比開心地欣賞著燁的新鞋
也問了一下舊鞋的去向
問了以後才知道
舊鞋的膠底已經整條被撕下來
而且,丟掉了!
也就是說,想黏也沒得黏了。
是燁的阿姨撕的,撕之前還問了媽媽我的意思
是我同意的。
但此刻我沒多說明
只是觀察著爸比與燁之間的對話
看著一場家庭成員之間(包括我)
因事情交代不清、溝通不明而產生的誤會
及隨之衍生而來的攻防互動
爸比驚訝地對燁說:「什麼?丟掉了?那就沒辦法黏了!」
爸比有點懊腦:「燁燁~~,我不是有跟你講了嗎??」
燁語氣著急:『阿又不是我撕掉的、也不是我丟的啊!』
爸比緩和地說:「那我有跟你講了,你就要注意一下啊!」
但燁卻更著急了,用快要哭了的口吻:
『啊我又不知道是誰、在什麼時候,把它撕下來丟掉了啊!』外加一堆解釋
身為旁聽者,我認為爸比的語氣沒有責怪
我想,爸比只是可惜了一雙還能穿的鞋
最後爸比問燁:
「那鞋子少了一塊膠底,你後來穿著去買鞋,走路感覺會有影響嗎?」
『還好,不會不舒服』
「所以也還能穿,是嗎?」
『對』
「好啊,那也只能這樣了,還能穿就好了!」
接著,車上一片沉默。
整理了一下自己,確認內在穩定
我開口關心燁:
「燁,剛才爸比問你的時候,你的語氣聽起來感覺有點激動,好像也快哭了。爸比剛這樣問你,會有被責怪的感覺嗎?」
燁:『有…』
我:「好像被責怪了,你有什麼感覺呢?」
燁:『挫折、討厭、難過、傷心』
「你難過什麼啊?」
『我覺得我做錯事』
「爸比剛才跟你說話時,有對著你說,你做錯事嗎?」
『嗯…沒有…』
「爸比沒有這樣說你,那你怎麼會覺得自己做錯事呢?」
『因為我忘記爸比說的話了』
「你覺得做錯事的自己怎麼樣?」
『不好』
「燁,你是故意忘記爸比說的嗎?」
『不是,是我沒聽到』
我:「哦~你是沒聽到啊!忘記跟沒聽到是不一樣的!你是忘記?還是沒聽到?」
燁:『都一樣啊,反正都是做錯事啊』
「可是我覺得忘記跟沒聽到是不一樣的耶」
我花了一些時間解釋兩者的差異,也確認燁究竟是忘記了,還是沒聽到?
我:「所以你是沒聽到,才造成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忘記了。那這樣你還會覺得自己不好嗎?」
燁:『會』
「可是你根本就沒聽到爸比說的話,當然就不會記得啊!怎麼還是覺得自己不好呢?」
『因為我沒專心聽』
「你覺得自己沒專心聽爸比講話是嗎?」
『對,所以還是我不好』
看見孩子又給自己扣上一頂帽子,身為媽媽的我,一方向心疼,一方面也欣慰,還好我開啟了對話,燁也願意說,於是大我們有了機會,去鬆動和調整孩子對自己的看法。
我轉頭問爸比:「爸比,你有覺得燁做錯事嗎?」
爸比很溫柔地答:「沒有啊」
我轉問燁:「燁,爸比不覺得你做錯事呢!」
燁沒有回答,不過表情似乎鬆一些了。
我再問爸比:「爸比,你跟燁說的時候,是怎麼說的? 你還記得嗎?」
爸比說:「我想起來了,我講完後,其實也沒跟燁做確認他是否聽到我交代的事。」
我:「聽起來是爸比在交代事情時也忘了確認,所以這件事,也不完全是燁的責任。那…爸比,你會因為這樣,覺得自己不好嗎?」
爸比:「不會啊,下次知道怎麼改進就好了!我下次會多做一個確認的動作,問一下燁是否聽到我說的話。」
我:「燁,你看爸比,爸比也會有失誤、或事情做不好的時候,但是爸比沒有責怪自己,只是從錯誤中學習而已。你想要像爸比一樣嗎?」
燁:『想』
「那現在你還會覺得是自己不好嗎?」
『不會了』
「怎麼剛才會、現在不會啊?」
『因為我想像爸比一樣~』
「那你要原諒自己嗎?就是關於晚上爸比講話你沒在聽的事?」
『要』
「那你現在覺得燁燁怎麼樣?」
『很棒』
「哪裡棒?」
『因為我原諒自己了,所以我很棒!』
我笑了!
「燁,每個人都會有犯錯、或事情沒做好的時候。鞋子的塑膠底丟了就丟了,最差的結果就是鞋子不能穿了,不能穿就不穿吧,沒關係的。你比鞋子重要多了,知道嗎?」
孩子的價值感,比起一雙千元舊鞋
可是貴重多了呀!
下車後,我抱著燁
一個6歲多的孩子
在心理上真的就是會這樣
無意識地扛了這麼多在身上啊!
何況舊鞋還可以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