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裡,效能重於效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天我都會在孩子們下課後與他們聊天,今天也不例外。標配問候第一句就是:

#你今天過得好嗎?

不知怎的燁今天心血來潮,用分數來形容他的心情:

燁:「我今天過的好是9分、過不好是6分。」

接著開始說一說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換翎分享時,她也學燁用分數來說:

「我過得好10分,過不好3分」

接著一樣聊著學校發生的事。

聊完後,燁反問我:

「媽咪,那妳呢?妳今天過的好嗎?」

我想了一下:「嗯,我呀,我今天過得好是9分,過不好是1分」

然後我也與孩子們分享我的今天。

突然,燁說:「如果是爸比的話,爸應該會說過得好是1分、過不好1分」

我好奇燁為何心裡會有這樣的分數,認真地問:

「你怎麼會這樣覺得呢?」

燁說:「因為……」

.

.

.

.

.

.

.

「因為爸比很愛開玩笑啊!」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心裡OS,孩子啊,爸比這不叫愛開玩笑,這叫愛練肖為好嗎?!!!xddddd

---

<與成功有約>一書中,提到:效率和效能不一樣。

當我們把追求效率的節奏放在關係中,往往會帶來更多衝突,反而失去了關係中最重要的事。

像這樣與孩子們相處時的慢節奏日常

看似慢,其實在關係中,才是快的。

我不禁想,除了在當媽媽這一個角色時,得學習放下對效率的追求,在學習的旅程上,似乎也是如此。

對於這些急不得的事,太過於追求效率,最後往往適得其反。

#放下當一個追求效率的媽媽

#轉為當一個有效能的媽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0會員
273內容數
2025/04/29
#放下對方有讀心術的幻想 妞每天都用小紙條向我表達愛 像是提醒我記得睡前要抱抱她 偷偷在我筆記本裡夾小卡片、小愛心 送我她珍藏的貼紙、親手設計的咕卡、作品… 我身邊,隨處可見妞的愛 前天睡前溫聲時光 妞問我:「媽咪,我問妳一個問題哦」 我:好呀。 妞:「為什麼我寫那麼多紙條給妳,妳
Thumbnail
2025/04/29
#放下對方有讀心術的幻想 妞每天都用小紙條向我表達愛 像是提醒我記得睡前要抱抱她 偷偷在我筆記本裡夾小卡片、小愛心 送我她珍藏的貼紙、親手設計的咕卡、作品… 我身邊,隨處可見妞的愛 前天睡前溫聲時光 妞問我:「媽咪,我問妳一個問題哦」 我:好呀。 妞:「為什麼我寫那麼多紙條給妳,妳
Thumbnail
2025/04/18
#談因材施教中的公平與責任 昨天晚餐後,燁吃完飯就跑去看漫畫了。 妞看見了,皺著眉問我: 「媽咪,為什麼燁可以看漫畫、我不行?」 一位母親提問:「Lulu老師,如果我給2個孩子不同的標準,孩子會感覺到困惑和不公平。但是很多時候又覺得他們適合不同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呢?」 這一題,你
Thumbnail
2025/04/18
#談因材施教中的公平與責任 昨天晚餐後,燁吃完飯就跑去看漫畫了。 妞看見了,皺著眉問我: 「媽咪,為什麼燁可以看漫畫、我不行?」 一位母親提問:「Lulu老師,如果我給2個孩子不同的標準,孩子會感覺到困惑和不公平。但是很多時候又覺得他們適合不同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呢?」 這一題,你
Thumbnail
2025/04/17
承上篇,孩子們完成了此生第一次自己去超市買東西的任務後,晚上我邀請他們坐下來,一起聊聊當天的過程。 #阿薩母教養七字訣  #停課同伴問鼓棒 實用版 #同 同理 我:燁,早上你看到妞折衣服很慢,你的感覺是什麼? 燁:「我覺得很煩很煩。」 我:所以你要她折快一點、還幫
Thumbnail
2025/04/17
承上篇,孩子們完成了此生第一次自己去超市買東西的任務後,晚上我邀請他們坐下來,一起聊聊當天的過程。 #阿薩母教養七字訣  #停課同伴問鼓棒 實用版 #同 同理 我:燁,早上你看到妞折衣服很慢,你的感覺是什麼? 燁:「我覺得很煩很煩。」 我:所以你要她折快一點、還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養兒育女的過程,讓我們有機會變成更好的大人。然而,並不是當了父母後,自然就會變得成熟,而是給了我們一個變成熟的機會而已。有時候,反過來甚至會看見自己最幼稚的一面。誠如黑暗的背後是光明,幼稚也必然伴隨著成熟,一切都是選擇而來的。為了你,我可以變成更好的大人嗎?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做到,但我知道,我願意。
Thumbnail
養兒育女的過程,讓我們有機會變成更好的大人。然而,並不是當了父母後,自然就會變得成熟,而是給了我們一個變成熟的機會而已。有時候,反過來甚至會看見自己最幼稚的一面。誠如黑暗的背後是光明,幼稚也必然伴隨著成熟,一切都是選擇而來的。為了你,我可以變成更好的大人嗎?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做到,但我知道,我願意。
Thumbnail
很多一起學習的媽媽們 在知道我一打二還能21:00下班時 都表示羨慕 而最讓大家驚訝的不是身為媽媽的我 而是我的兩個孩子! 我經常被驚奇的地問道: 「妳的孩子好乖哦,我家的好好講都聽不懂人話啊!燁跟翎怎麼能這麼合作?」 這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只能說 燁翎現在呈現出來的「良好行為」: 在餐廳可以坐
Thumbnail
很多一起學習的媽媽們 在知道我一打二還能21:00下班時 都表示羨慕 而最讓大家驚訝的不是身為媽媽的我 而是我的兩個孩子! 我經常被驚奇的地問道: 「妳的孩子好乖哦,我家的好好講都聽不懂人話啊!燁跟翎怎麼能這麼合作?」 這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只能說 燁翎現在呈現出來的「良好行為」: 在餐廳可以坐
Thumbnail
兒子補習下課回家,才進家門。 「媽~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可以啊~」 「我有一個同學,她理化考76,她跟她爸媽說,她爸媽說怎麼考這麼差,可以再考好一點。她國二的妹妹英文考97分,她爸媽很高興,叫她要多跟妹妹學。我同學很傷心啊!她說想乾脆全部放棄算了。」
Thumbnail
兒子補習下課回家,才進家門。 「媽~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可以啊~」 「我有一個同學,她理化考76,她跟她爸媽說,她爸媽說怎麼考這麼差,可以再考好一點。她國二的妹妹英文考97分,她爸媽很高興,叫她要多跟妹妹學。我同學很傷心啊!她說想乾脆全部放棄算了。」
Thumbnail
這陣子連上了6天工作坊 我的心思偏重於自己的學習上 在孩子的生活層面 就相對落了一些 這陣子孩子上學經常晚到 老師都寫聯絡簿提醒了 被老師關切後,媽媽我也感到有點壓力 意識到需要為生活重新找回平衡 - 這天,翎一樣是動作最慢的那個 我和燁準備好後,又等了翎15分鐘 先送燁,到校時已是9:05
Thumbnail
這陣子連上了6天工作坊 我的心思偏重於自己的學習上 在孩子的生活層面 就相對落了一些 這陣子孩子上學經常晚到 老師都寫聯絡簿提醒了 被老師關切後,媽媽我也感到有點壓力 意識到需要為生活重新找回平衡 - 這天,翎一樣是動作最慢的那個 我和燁準備好後,又等了翎15分鐘 先送燁,到校時已是9:05
Thumbnail
不當完美的爸媽,對孩子來說才是件好事。人生中的每一次挫折,反而變得更加珍貴, 因為這些挫折,會變成失敗經驗談,以身作則地告訴孩子: 「失敗了也沒關係喔!再爬起來就好」 「媽媽也曾經考不好過呢!」 我不會告訴孩子分數不重要, 但重要的是,帶孩子看見比分數更重要的事, 那就是,不管怎樣,愛都會在。
Thumbnail
不當完美的爸媽,對孩子來說才是件好事。人生中的每一次挫折,反而變得更加珍貴, 因為這些挫折,會變成失敗經驗談,以身作則地告訴孩子: 「失敗了也沒關係喔!再爬起來就好」 「媽媽也曾經考不好過呢!」 我不會告訴孩子分數不重要, 但重要的是,帶孩子看見比分數更重要的事, 那就是,不管怎樣,愛都會在。
Thumbnail
每天我都會在孩子們下課後與他們聊天,今天也不例外。標配問候第一句就是: #你今天過得好嗎? 不知怎的燁今天心血來潮,用分數來形容他的心情: 燁:「我今天過的好是9分、過不好是6分。」 接著開始說一說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換翎分享時,她也學燁用分數來說: 「我過得好10分,過不好3分」 . . . .
Thumbnail
每天我都會在孩子們下課後與他們聊天,今天也不例外。標配問候第一句就是: #你今天過得好嗎? 不知怎的燁今天心血來潮,用分數來形容他的心情: 燁:「我今天過的好是9分、過不好是6分。」 接著開始說一說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換翎分享時,她也學燁用分數來說: 「我過得好10分,過不好3分」 . . . .
Thumbnail
#一顆長得畸形怪異甚至醜陋的樹 前幾天早上燁在我一起床時就跟我說: 「媽咪,爸比說我如果動作快一點,他可以先載我去學校哦!」 我看了一下時間,有點疑惑 只見燁動作很快在穿衣、收碗 老公坐在書房使用電腦 我問:「你今天不用上班嗎?」 老公:「要啊」 我:「那你來得及載燁先去上學嗎?」 我:「哦…」
Thumbnail
#一顆長得畸形怪異甚至醜陋的樹 前幾天早上燁在我一起床時就跟我說: 「媽咪,爸比說我如果動作快一點,他可以先載我去學校哦!」 我看了一下時間,有點疑惑 只見燁動作很快在穿衣、收碗 老公坐在書房使用電腦 我問:「你今天不用上班嗎?」 老公:「要啊」 我:「那你來得及載燁先去上學嗎?」 我:「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