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發條橘子—隱藏在暴力美學下的善惡效益論

2022/07/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於1962年寫出了《發條橘子》這本反烏托邦的近未來小說。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則於九年後將其改編為一部極具爭議的電影並上映,還間接引起了數起性犯罪事件,就連這部作品的發源地英國都將其打入禁片名單,封印數十年之久,台灣更是直到2017年才解禁上映。而《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的傳神演出,更曾將本作納入參考。那麼這部作品究竟有什麼魅力呢?為何會被譽為7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之一呢?(以下微雷)

強烈的藝術對比

  《發條橘子》中的演出可說是相當浮誇,觀眾彷彿隔著螢幕欣賞一齣舞台劇,劇中演員的說話方式也更像在舞台上情感強烈地朗誦。此外,故事背景中近未來的設定,帶我們一窺庫柏力克所想像的未來會是什麼光景,其中為此打造的服裝、室內裝潢同樣讓人耳目一新,建構出一個荒誕的倫敦
《發條橘子》中的主角亞歷克斯。這類鏡頭被稱為庫柏力克凝視(The Kubrick Stare)用於營造不安與威脅感
  在這些陪襯之上,整部作品最為突出的藝術氛圍無疑是將交響樂與暴力、性互相交融與反襯的強烈對比。在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演奏下,故事的主角亞歷克斯(Alex)同樣受到了美的啟發,但他心中的美卻是暴力與性的樂章。

善惡的思想實驗

  故事講述主角亞歷克斯是位透過犯罪獲得純粹快樂,甚至是完成美感追求的猖狂青年,但在一場意外後他犯下重罪入獄。一心想出獄的他參與了特殊療程,讓身體只要感受到暴力與性,就會產生無盡的反胃。儘管亞歷克斯順利出獄,卻遇上了先前欺負過的流浪漢、幫派夥伴、作家,並在這一次次的下墜後到達了極度諷刺的反轉高潮
  整部電影將兩個思想實驗拋給觀眾。第一,將絕對的惡人洗腦成無法從惡,究竟是否正當?(效益論);第二,當一個人失去了選擇從善/惡的能力,他還算是人嗎?(自由意識)。面對這些問題,導演將自己的答案放在劇情當中。
亞歷克斯選擇透過"療程"加快自己出獄的時間,沒想到卻迎來更加痛苦的創傷
  針對第一個問題,導演其實沒有給出答案,但還是將線索散落在情節裡。從出獄後亞歷克斯碰上的家庭問題、暴力相向的警察、將人視為政治工具的政客,這些都是結構性暴力的一員,而究竟是它們造就了亞歷克斯,還是亞歷克斯造就了他們?我們並不清楚。但這樣的社會還有評判別人善惡的正當性嗎?
  至於第二個問題,其實有較為明確的答案。當神父在獄中試圖說服亞歷克斯不要嘗試療程時,他這麼說道:「善良是發自內心的,善良是種選擇,當一個人無法選擇,他也不再爲人。」就如同上了發條的人。但這又衍伸出了另一個議題,在沒有上帝(以神父借指)的引導後,人還能夠自主地尋得善嗎?

結語

  這部電影的結局相當震撼,需要慢慢反芻導演的心思才得以領會。在看完後查了一下小說結局,發現兩者的收尾竟然有如此差距。雖然故事皆停在一個耐人尋味的開放式結局,但小說的最終章,卻帶到主角希望能如朋友一樣組成家庭。是他終於願意承擔自身責任,擺脫對惡的執念?抑或只是一時的羨慕,偽善的軀殼仍就完美地包裝在外?我們無從得知,只知道原作者對導演的詮釋相當有意見。
  希望大家有機會也能來欣賞一下這部有著獨到見解的電影。另外,不得不提這部作品摻雜著許多的暴力與性的畫面,可能會引起部分觀眾的不適。而最後也必須說一下,如果說看了這部電影就會讓社會大眾變得更具暴力傾向,同那些當初電影上映後犯下罪刑的民眾。那我只能說,他們都忘記了自己是能夠選擇的,而這又象徵著什麼我想也不必多說了。
感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為你帶來的思想流動,歡迎按讚、分享、留言回饋或是贊助,
這些鼓勵都將成為我繼續寫作的養分!
掘內
掘內
你好,我是掘內! 創作是一趟自我深掘的旅程。 一位多愁善感,淚腺發達的男子,希望能透過遊戲、影劇、書等等相關的評論分享,將更多的好作品分享給大家,或是避免踩雷!也正在嘗試不同類型的創作,敬請期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