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愛爾蘭人》:在影視載體轉型的時代追求傳統觀影美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日前馬丁.史柯西斯因為「漫威系列並非個人喜好以及認知上的電影」的發言,以及接受 Netflix 投資拍攝《愛爾蘭人》、卻道出「不鼓勵觀眾以手機觀賞」的立場,成為不論是電影業人士或者影迷之間樂此不疲的辯論話題。從《紐約時報》針對相關言論專訪馬丁.史柯西斯的報導來看,導演並非將漫威系列視為「非電影」,而是認為漫威系列電影並未提供出「美學、精神、情感」上的啟示,僅僅是將市場觀眾的反應經過數據分析後、重複套用進票房成功公式的產物。至於接受 Netflix 投資,則是在系列大片夾擊的市場上,導演能獲得最大掌控度以及資金的最佳選擇。

然而,沐浴於傳統戲院成長的馬丁.史柯西斯雖然不反對線上串流的發行模式,仍難以忘懷在電影院內觀賞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後窗》時,大銀幕上影片與密閉空間內的觀眾所產生的、如《後窗》劇情般「窺探與被窺探」的迷人關係,那是只有在電影院內才能達到的化學反應。

馬丁.史柯西斯番言論,不禁令筆者思考:《愛爾蘭人》是否真的達到了導演所說的、自身對於電影的前述兩項堅持?

raw-image

在電影啟示上,馬丁.史柯西斯無庸置疑在擅長的黑幫類型中為觀眾帶來一番「美學、精神、情感」上的新啟示。許多對於《愛爾蘭人》的評價都會提到這部史詩級的黑幫電影是如此「行雲流水」,以至於感受不到片長過長時常伴隨的沉悶。以「水」來描述《愛爾蘭人》的美學十分合適,不只是行雲流水般的鏡頭與場域變化互動,以左右橫搖以及推軌來營造仔細打量、且同時思量著回憶的氛圍,更有著水的另一個特性:表面看來無色無味,卻是生命根本的要素,如同《愛爾蘭人》的敘事節奏立足於扎實且有耐心的故事根基上,讓整體作品可以再用另一個水的成語來形容──「細水長流」,平實無華卻有著滴水穿石般的力度。

然其「細水長流」除了體現在節奏上,精神方面也如出一轍。這並非是與(一樣有著緬懷黃金歲月情懷的)《從前,有個好萊塢》一般強烈的緬懷之感──後者以大篇幅的駕車畫面、復刻經典片的沈溺來堆疊,讓角色置身並融入於歷史中甚至扭轉;《愛爾蘭人》則是雲淡風輕地以平淡的角色自白、模糊的劇中電視影像來在角色與回憶中間隔了層薄膜,產生些微疏離。

那層膜彷彿呼應著角色的「自省」,讓角色抽離年少氣盛,以老年的思維來回過頭看待那段風起雲湧的歲月,比起《從前,有個好萊塢》更加灑脫,好像一切只是過去的往日談,也展現了導演有別於《四海好傢伙》、《紐約黑幫》中逞凶鬥狠的血氣方剛,是更深層的內省後的、泰然的人生觀。觀眾也能明顯同時感受到原作回憶錄的價值觀對於導演的影響。

raw-image

情感面上,主角法蘭克有別於原作、較無個性地受大佬們呼之喚去的人設,塑造出了並非黑幫成員才會面對的人生際遇,而是和普世人們在庸碌一生後,回過頭面對人生所看到的一樣五味雜陳的情感,都有看透、有懊悔、有罪惡,加總成為「人生唯有死亡是公平」的體悟。

而片尾的那道門縫,不僅是年老的不安全感,更是在死亡面前,期盼能求得一絲彌補過去的希望。然觀眾均知道,門後可能一無所有,這便是人生需面對的情感課題,馬丁.史柯西斯以最後一顆鏡頭為史詩故事劃下開放式(卻知道結局為何)的巧妙句點,為繁複的黑幫史詩昇華了情感面的層次。

所以在「啟示」的部分,可說是完整達到了馬丁.史柯西斯對於電影的要求,那麼《愛爾蘭人》是否真的必須以大銀幕觀賞?

raw-image

雖然觀賞影視作品的習慣因人而異,人人對於影視娛樂的感官要求大相逕庭,然而《愛爾蘭人》不論角色數量還是繁複的情節,都不適合觀眾置身於環境干擾過多,或者觸手可按暫停的線上串流使用情境下觀賞。一來勢必容易使得劇情因中斷觀賞而難以銜接,二來逐漸加強的情緒以及因角色的年齡增長而緩慢浮現的無奈,也將因此而失去了循序漸進的韻味。

而若拿時常被與電影院空間設計相提並論的柏拉圖「洞穴喻」來看,假如能在密閉的電影院內觀賞《愛爾蘭人》,想必也會有和馬丁.史柯西斯觀賞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後窗》時異曲同工之妙的感受。身處在戲院的觀眾狀態,對應著電影裡頭相同姿態的主角,有著饒富趣味的「觀看者」與「被觀看者」關係:

孤獨終老、坐在輪椅上回顧一生的法蘭克像極了「洞穴喻」故事裡,頭頸和腿部都被綁住的洞穴人,在寂寥的老人安養房裡,在死亡籠罩的黑暗之下只能向前面對著重新擁抱的基督信仰,往上蒼投射出一生記憶的迴光,思索著原諒與懺悔。身旁的電視機就像洞穴中的一隅火炬,熊熊燃燒地映照著外在世界依然邁向前的腳步,同時電影院內的投影機也在運轉,而觀眾在銀幕之外,能將自己置身於被死亡與衰老囚禁的角色上,在紅色的窄小座位上浸淫於中,使得輪椅上的法蘭克與紅椅上觀賞電影的觀眾,有著有別於小螢幕體驗的「錯覺」感知效果。

raw-image

綜觀以上「美學、精神、情感」的啟示以及「電影院體驗」的兩大面向,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無疑能成為日前引起非議的言論的最佳辯證,以此部作品來印證導演對於電影始終如一的堅持,同時在科技日益推進造成觀影習慣改變、以及「系列大作」日漸推擠著藝術電影生存空間的困境之中,仍能保護著自身對於電影藝術的信仰,並且透過作品使得觀眾服膺於其所宣揚的藝術價值,讓人相信電影是必須存在於電影院的藝術。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已知的歷史事件-歐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改編,從維基百科可以得知事件資訊上幾乎與電影如出一轍,而所謂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作者電影觀點:保持著對原住民的關懷,與卻也沒有太過著墨原民文化傳統,以如此有點政治性議題來說已算是有些淡化。
Thumbnail
在已知的歷史事件-歐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改編,從維基百科可以得知事件資訊上幾乎與電影如出一轍,而所謂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作者電影觀點:保持著對原住民的關懷,與卻也沒有太過著墨原民文化傳統,以如此有點政治性議題來說已算是有些淡化。
Thumbnail
所謂史詩,並不是放置在遼闊的歷史文化脈絡下就能成事,而是人物怎麼真實活在時代中,渺小個人與龐大世界衝撞摩擦、影響交織出躍然事件之上的意義;本片有了造就史詩的一切元素,卻只是把它當成謀殺案處理,其實真正的主題正是導演過去作品中反覆描繪的「群體認同」,在本片中竟都忘得一乾二淨,許多大可著墨的切入點,如:
Thumbnail
所謂史詩,並不是放置在遼闊的歷史文化脈絡下就能成事,而是人物怎麼真實活在時代中,渺小個人與龐大世界衝撞摩擦、影響交織出躍然事件之上的意義;本片有了造就史詩的一切元素,卻只是把它當成謀殺案處理,其實真正的主題正是導演過去作品中反覆描繪的「群體認同」,在本片中竟都忘得一乾二淨,許多大可著墨的切入點,如: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近期因不斷抨擊商業電影遭到炎上,由於駁斥漫威電影與主題樂園大同小異,再痛批IP續集與流水生產根本毫無價值,惹了自己一身腥。許多觀眾就藉此反問,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或是需要哪些要素,才符合他眼中所謂的電影藝術(cinema)?我想《花月殺手》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近期因不斷抨擊商業電影遭到炎上,由於駁斥漫威電影與主題樂園大同小異,再痛批IP續集與流水生產根本毫無價值,惹了自己一身腥。許多觀眾就藉此反問,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或是需要哪些要素,才符合他眼中所謂的電影藝術(cinema)?我想《花月殺手》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Thumbnail
史柯西斯實質意義上的第一部西部片,從網飛來到蘋果,從小螢幕回到了大銀幕,兩大愛將狄尼洛、狄卡皮歐跨世紀同台,疫情期間創作時間變多,索性將原著進行大刀擴斧的改編,原著的偵探片視角轉換為當地白人視角的江湖片,娓娓道來講述握有石油權的印第安人是如何相繼身亡。
Thumbnail
史柯西斯實質意義上的第一部西部片,從網飛來到蘋果,從小螢幕回到了大銀幕,兩大愛將狄尼洛、狄卡皮歐跨世紀同台,疫情期間創作時間變多,索性將原著進行大刀擴斧的改編,原著的偵探片視角轉換為當地白人視角的江湖片,娓娓道來講述握有石油權的印第安人是如何相繼身亡。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是美國電影協會終生成就獎的獲獎人,擅長改編史實與歷史小說,導演過多部史詩般的電影,同時也獲獎無數。史柯西斯與勞勃狄尼洛合作九部電影,也有五部以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擔任主角的電影。下面這些史柯西斯電影,已經看過幾部呢?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是美國電影協會終生成就獎的獲獎人,擅長改編史實與歷史小說,導演過多部史詩般的電影,同時也獲獎無數。史柯西斯與勞勃狄尼洛合作九部電影,也有五部以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擔任主角的電影。下面這些史柯西斯電影,已經看過幾部呢?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短感想 【痛苦與榮耀】2019 【愛爾蘭人】2019 【獅子王】2019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短感想 【痛苦與榮耀】2019 【愛爾蘭人】2019 【獅子王】2019
Thumbnail
這是一部以黑幫為主題的電影,加上艾爾·帕西諾和勞勃·狄尼洛主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蘭西斯·柯波拉的教父,在一些事件的描述和處理也有幾分神似之處,但愛爾蘭人並不是純粹的黑幫電影。 它比較像是透過幾位江湖人物來講述人生的電影,鬥爭和槍殺的場面不算少,暴力直白的程度頗有早期電影的硬派氣息......
Thumbnail
這是一部以黑幫為主題的電影,加上艾爾·帕西諾和勞勃·狄尼洛主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蘭西斯·柯波拉的教父,在一些事件的描述和處理也有幾分神似之處,但愛爾蘭人並不是純粹的黑幫電影。 它比較像是透過幾位江湖人物來講述人生的電影,鬥爭和槍殺的場面不算少,暴力直白的程度頗有早期電影的硬派氣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