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殺人一定要拿刀?【洞實習律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

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

用鐵尺殺人,也會成立殺人罪!

刑法第271條規定:「殺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殺人與傷害人致死之區別,應以下手加害時有無死亡之預見為斷,其受傷之多寡、輕重,及是否為致命部位,不能據為剖判罪情之絕對標準。上訴人追擊OOO跌撲高墈之下以後,復行縱步踏其身上,用鐵尺猛擊其右脅肋第三、四、五、六節肋骨致斷,旋即因傷身死業經驗明屬實,並為其所不爭之事實,按其追擊之初,雖難證明已懷殺意,然在縱步踏壓,並以鐵尺猛擊之際,究不能謂無死亡之預見,是其逞急一時使人必死情節昭然,原審基此認定其為故意殺人,依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三十七條第二項論處主從各刑,尚難謂有違誤。」最高法院26年度上字第484號刑事判決參照。

從上面這則法院判決,可以知道成立殺人罪的重點,並不在於行為人使用什麼工具(武器),而在於行為人行兇當時能不能想像得到這個行為會致被害人於死地,至於被害人受傷的「部位」、「輕重」僅能作為參考之用,所以下一次看到殺人案件時,千萬不要以被害人的傷勢決定行為人成立哪一條罪。

不小心害死人,也可能成立犯罪!

刑法第276條規定:「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刑法第277條第2項前段規定:「犯傷害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這裡的「不小心」,必須參考刑法第14條,對於「過失犯」的規定。刑法上的過失分為二種,第一種比較常見,是「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第二種比較難想像,是「想像上能發生,但相信不會發生」。

舉例來說,開車應該要隨時注意路況,在沒有天災等不可抗力的因素介入,表示能注意的情況,如果沒有注意路況,導致車禍撞死他人,那麼就是第一種過失;超速駕駛,即屬於第二種過失,因為一般人在超速駕駛時,雖然可以想像到超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但因為發生交通事故的話,駕駛人也會受到損害,所以駕駛者主觀上應是抱持著僥倖的心態,相信事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在認識故意與過失的差別後,以下用三個問題,簡單測驗自己是否能區分「故意殺人」與「過失致死」。

一、假如行為人在毆打被害人的當下,能想像到被害人可能會因其行為而死亡,行為人仍繼續毆打,最後被害人死了,請問行為人會成立哪一條罪名呢?

答案是殺人罪,因為行為人主觀上已經想像到自己的行為會導致被害人死亡,仍不停手,那麼主觀上就有殺人的故意。

二、假如行為人在毆打被害人的當下,未能想像被害人可能會因其行為而死亡,但最後被害人死了,請問行為人會成立哪一條罪名呢?

答案是傷害致死罪,雖然行為當下,行為人主觀上沒想像到其行為會導致被害人死亡,但一般人是可以想像到的,所以仍有過失。

三、假如行為人在毆打被害人的當下,未能想像被害人可能會因其行為而死亡,且最後被害人的死,是因其他原因所致,請問行為人會成立哪一條罪名呢?

答案是傷害罪,因為行為人或一般人都無法想像到被害人的死亡與行為人的毆打行為,所以行為人不需要對被害人的死亡負責。

如果還是分不清楚,可以參考下面這則法院判決。

「加重結果犯,以行為人能預見其結果之發生為要件,所謂能預見乃指客觀情形而言,與主觀上有無預見之情形不同,若主觀上有預見,而結果之發生又不違背其本意時,則屬故意範圍;是以,加重結果犯對於加重結果之發生,並無主觀上之犯意可言。」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50號刑事判決參照。

最簡單的記法是,如果行為人在行為當下,主觀上可以想到結果,仍決意行之,那麼就要為結果負責;反之,如果行為人在行為當下,主觀上沒想到結果,且一般人也無法想像得到,那麼行為人才不需要為結果負責。

作者介紹:
Dom
努力成為一位高效率和零失誤的訴訟律師
研究 #性侵害犯罪#創傷後壓力症
處理 #家事案件#民刑事案件
— — — — — — — — — —
提供 #免費法律諮詢,有需要的人可以聯繫我
https://portaly.cc/attorney_l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洞實習律師和安心理諮商小小碩士的沙龍
2會員
13內容數
2022/09/10
明明人是他殺的,為什麼還有律師要幫他說話?明明火是他放的,為什麼還有律師願意陪同偵訊?明明車是他開的,為什麼還有律師要說他沒酒駕?你以為我會認真從憲法上的權利義務開始談起嗎?不會啦,我擔心講這種太抽象的,大家會直接滑下一篇,這邊文章將以實習律師的角度討論這件事情。
Thumbnail
2022/09/10
明明人是他殺的,為什麼還有律師要幫他說話?明明火是他放的,為什麼還有律師願意陪同偵訊?明明車是他開的,為什麼還有律師要說他沒酒駕?你以為我會認真從憲法上的權利義務開始談起嗎?不會啦,我擔心講這種太抽象的,大家會直接滑下一篇,這邊文章將以實習律師的角度討論這件事情。
Thumbnail
2022/09/03
刑法第19條怎麼適用?什麼是辨識能力?什麼是控制能力?本文將透過鐵路殺警案,向讀者介紹刑法第19條之法律規定。
Thumbnail
2022/09/03
刑法第19條怎麼適用?什麼是辨識能力?什麼是控制能力?本文將透過鐵路殺警案,向讀者介紹刑法第19條之法律規定。
Thumbnail
2022/08/27
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違建這個名詞,那麼違建在法律上有什麼注意的地方呢?本文將介紹違建在法律上必須知道的10件事。
Thumbnail
2022/08/27
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違建這個名詞,那麼違建在法律上有什麼注意的地方呢?本文將介紹違建在法律上必須知道的10件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什麼? 告訴我啊,為什麼不能殺人阿?!」 主角久能整不小心被捲入巴士劫持中,此時此刻,綁匪拿著刀,瘋狂的嘶吼,希望人質們能給他一個答案。 「這是理所當然的!」退休的上班族大叔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記者小姐的看法。 「留下來的家人會悲傷。」研究生-翔的看法非常有道理,但綁匪還是
Thumbnail
「為什麼? 告訴我啊,為什麼不能殺人阿?!」 主角久能整不小心被捲入巴士劫持中,此時此刻,綁匪拿著刀,瘋狂的嘶吼,希望人質們能給他一個答案。 「這是理所當然的!」退休的上班族大叔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記者小姐的看法。 「留下來的家人會悲傷。」研究生-翔的看法非常有道理,但綁匪還是
Thumbnail
將來是否會再犯誰也說不準,畢竟是還沒發生的事。只能從過往的經驗來鑑定是否會再犯。梁育誌在這段過程中,無論是對警方、檢察官、法官,都不太願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態度相當封閉。對於自己犯下的罪刑也不願面對,完全沒有記取教訓或反省的跡象。這樣的人往後回歸社會後,還是有可能給他人帶來危害。
Thumbnail
將來是否會再犯誰也說不準,畢竟是還沒發生的事。只能從過往的經驗來鑑定是否會再犯。梁育誌在這段過程中,無論是對警方、檢察官、法官,都不太願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態度相當封閉。對於自己犯下的罪刑也不願面對,完全沒有記取教訓或反省的跡象。這樣的人往後回歸社會後,還是有可能給他人帶來危害。
Thumbnail
刑偵類小說,特別是從真實案例改編的,特別受市場歡迎,好的演播讓聽眾有參與感,有親臨案件現場、參與推理過程的感受。 刑偵題材的內容不只在podcast、影視劇中受到歡迎,在小說和有聲書中也同樣受到粉絲的追捧。 一、刑偵的稿件常見場景和人物的播讀分析 刑偵題材的小說中,常見的人物有兇手,被害人、嫌疑人、
Thumbnail
刑偵類小說,特別是從真實案例改編的,特別受市場歡迎,好的演播讓聽眾有參與感,有親臨案件現場、參與推理過程的感受。 刑偵題材的內容不只在podcast、影視劇中受到歡迎,在小說和有聲書中也同樣受到粉絲的追捧。 一、刑偵的稿件常見場景和人物的播讀分析 刑偵題材的小說中,常見的人物有兇手,被害人、嫌疑人、
Thumbnail
日影,2018。 不知道為什麼,加入片單時,冒出過,這個殺人,指的是否是在法庭上的被判決者。電影看完以後,自己解讀是吧,他犯過兩次案,而他自己是第三次。 這部的對話跟論點都很有意思。我要再好好看一次、好好記錄。 發現導演是是枝裕和的時候,內心哦~了一聲。他很擅於這種緩慢步調、細細鋪陳、不給答案、家
Thumbnail
日影,2018。 不知道為什麼,加入片單時,冒出過,這個殺人,指的是否是在法庭上的被判決者。電影看完以後,自己解讀是吧,他犯過兩次案,而他自己是第三次。 這部的對話跟論點都很有意思。我要再好好看一次、好好記錄。 發現導演是是枝裕和的時候,內心哦~了一聲。他很擅於這種緩慢步調、細細鋪陳、不給答案、家
Thumbnail
刑法第19條怎麼適用?什麼是辨識能力?什麼是控制能力?本文將透過鐵路殺警案,向讀者介紹刑法第19條之法律規定。
Thumbnail
刑法第19條怎麼適用?什麼是辨識能力?什麼是控制能力?本文將透過鐵路殺警案,向讀者介紹刑法第19條之法律規定。
Thumbnail
瞎子摸象—《第三次殺人》 前言 許久沒有打點東西,覺得自己文筆有點下滑,所以想做個30天挑戰。 每天觀賞一部電影並寫出自己的感想,藉以練習自己的寫作和抒發。 註:每篇感想皆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若有見解不同不對的地方還請鞭策小力一點。 電影作品名:《第三次殺人》三度目の殺人 內容大綱: 預告
Thumbnail
瞎子摸象—《第三次殺人》 前言 許久沒有打點東西,覺得自己文筆有點下滑,所以想做個30天挑戰。 每天觀賞一部電影並寫出自己的感想,藉以練習自己的寫作和抒發。 註:每篇感想皆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若有見解不同不對的地方還請鞭策小力一點。 電影作品名:《第三次殺人》三度目の殺人 內容大綱: 預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