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死刑為什麼這麼難?死刑案件不能一審就定讞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提到跟騷法的誕生,絕對不能忽視發生在2020年10月底的馬籍女大生命案。一名來台灣讀大學的24歲馬來西亞籍女性大學生獨自走回租屋處時,被埋伏在一旁的梁育誌性侵殺害。
  由於案發時只有當事人最清楚狀況,也沒人知道女大生究竟是在性侵過程中被勒斃,還是先死亡才被性侵。但無論是何種方式,梁男的手段都相當兇殘。
  據梁育誌的說法,他性侵女大生載上車時,她似乎還有呼吸心跳,在半路上才沒了氣息。一時慌亂才載著屍體開車19小時,最後棄屍在山上。

  三月中旬,一審法官認為梁男犯罪手段殘忍、毫無悔意、再犯率高、對社會有重大危害,又是預謀犯案,將其判處死刑,但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本案件必須上訴高等法院。所以最後會怎麼判依然是個未知數。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罪犯再犯機率的判斷標準

  將來是否會再犯誰也說不準,畢竟是還沒發生的事。只能從過往的經驗來鑑定是否會再犯。梁育誌在這段過程中,無論是對警方、檢察官、法官,都不太願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態度相當封閉。對於自己犯下的罪刑也不願面對,完全沒有記取教訓或反省的跡象。這樣的人往後回歸社會後,還是有可能給他人帶來危害。

  梁育誌並非一時興起犯罪,他早已預謀許久。在女大生遇害前,他就曾有強制性交未遂的紀錄。為了這次的犯罪,他還預先準備了麻繩和望遠鏡等工具,簡直不把自己這些不該有的想法及行為當一回事。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死刑案件一定要上訴嗎?

刑事訴訟法第344條

  1. 宣告死刑之案件,原審法院應不待上訴依職權逕送該管上級法院審判,並通知當事人。

 

  如果被告一心求死、檢察官也對判決結果滿意,為什麼又要冒著二審可能逆轉的風險繼續上訴呢?
  死刑案件屬於強制上訴案件,無論原審法官和當事人有多麼不願意,上訴是無法避免的。即使是一個罪大惡極之人,死刑所帶走的終究是一條生命,僅用一次審判就決定一個人的生命是否該結束,確實有點太過草率。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好文推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律師咖啡廳的沙龍
55會員
302內容數
有婚姻方面的煩惱嗎? 想寫離婚協議書卻無從下手? 老公外遇不知道該怎麼用侵害配偶權來對付小三? 被監護權、探視權、扶養費弄得焦頭爛額? 孝親費到底要給多少才算合理? 不想為了遺產問題和家人兄弟姊妹撕破臉? 您所關心的問題,就由我們來一一為您解答!
2024/06/17
本文介紹了在交往中有人被愛沖昏頭,對方拿著私密照片進行恐嚇的情況。內容涵蓋法律諮詢推薦、散播私密照片可能觸犯的罪責,以及相關專業律師建議。文章提供了免費法律諮詢的連結,讀者可以點擊進行諮詢。是否能提告,怎麼保護自己,以及面臨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都在本文中有所提及。
Thumbnail
2024/06/17
本文介紹了在交往中有人被愛沖昏頭,對方拿著私密照片進行恐嚇的情況。內容涵蓋法律諮詢推薦、散播私密照片可能觸犯的罪責,以及相關專業律師建議。文章提供了免費法律諮詢的連結,讀者可以點擊進行諮詢。是否能提告,怎麼保護自己,以及面臨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都在本文中有所提及。
Thumbnail
2024/06/12
電話上的辱罵行為大多無法提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可以成立公然侮辱罪。此外,即使無法成立公然侮辱罪,仍可能觸犯強制罪、跟騷法或家庭暴力防治法。然而,建議除非是很頻繁被罵或很嚴重的羞辱,否則不建議浪費時間糾結。
Thumbnail
2024/06/12
電話上的辱罵行為大多無法提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可以成立公然侮辱罪。此外,即使無法成立公然侮辱罪,仍可能觸犯強制罪、跟騷法或家庭暴力防治法。然而,建議除非是很頻繁被罵或很嚴重的羞辱,否則不建議浪費時間糾結。
Thumbnail
2024/06/12
本文提供了保人的角色定義以及與連帶保證人的差異,同時解釋了保人需要承擔的債務清償責任。透過法律諮詢,作者建議擔任保人者應該小心瞭解自己的法律責任,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2024/06/12
本文提供了保人的角色定義以及與連帶保證人的差異,同時解釋了保人需要承擔的債務清償責任。透過法律諮詢,作者建議擔任保人者應該小心瞭解自己的法律責任,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成年精障男子的綁架案,警界武斷往自行走失的方向偵辦。黃家達對於案件倒背如流就是曾與這家庭打過照面,失蹤者李永新在未成年時虐貓致死、傷人前科、裸女學生殺手唯一嫌犯,但因法律層面的技術問題無法緝拿定罪、延宕多年成懸案。今天同樣要找出李永新的下落,黃家達內心五味雜陳、覺有蹊蹺。
Thumbnail
成年精障男子的綁架案,警界武斷往自行走失的方向偵辦。黃家達對於案件倒背如流就是曾與這家庭打過照面,失蹤者李永新在未成年時虐貓致死、傷人前科、裸女學生殺手唯一嫌犯,但因法律層面的技術問題無法緝拿定罪、延宕多年成懸案。今天同樣要找出李永新的下落,黃家達內心五味雜陳、覺有蹊蹺。
Thumbnail
林于如案,在臺灣社會對死刑存廢充滿爭議的此刻,正是支持死刑方的最適案例。沉迷六合彩,積欠大批賭債,企圖詐領保險金,八個多月內連續謀殺母親、婆婆及丈夫。如果台灣法律沒有死刑,如何讓此類極惡之人罪刑相符? 林身上的三起殺人罪,在臺灣司法的意義上大概就止與此,直到此書出版......
Thumbnail
林于如案,在臺灣社會對死刑存廢充滿爭議的此刻,正是支持死刑方的最適案例。沉迷六合彩,積欠大批賭債,企圖詐領保險金,八個多月內連續謀殺母親、婆婆及丈夫。如果台灣法律沒有死刑,如何讓此類極惡之人罪刑相符? 林身上的三起殺人罪,在臺灣司法的意義上大概就止與此,直到此書出版......
Thumbnail
作者:胡慕情 一直以來我對於死刑這樣的議題是覺得殺人要償命那一派的,沒道理殺人後不果用甚麼形式還可以好好活著。讀完這本書後會讓這樣的理念有所動搖,深思到底"處死"是否真的有意義。 作者胡慕情利用林于如弒親一案講述"罪惡從來就是人與環境交織影響而成的現實,若僅以死或永久隔絕作為手段,對社會
Thumbnail
作者:胡慕情 一直以來我對於死刑這樣的議題是覺得殺人要償命那一派的,沒道理殺人後不果用甚麼形式還可以好好活著。讀完這本書後會讓這樣的理念有所動搖,深思到底"處死"是否真的有意義。 作者胡慕情利用林于如弒親一案講述"罪惡從來就是人與環境交織影響而成的現實,若僅以死或永久隔絕作為手段,對社會
Thumbnail
將來是否會再犯誰也說不準,畢竟是還沒發生的事。只能從過往的經驗來鑑定是否會再犯。梁育誌在這段過程中,無論是對警方、檢察官、法官,都不太願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態度相當封閉。對於自己犯下的罪刑也不願面對,完全沒有記取教訓或反省的跡象。這樣的人往後回歸社會後,還是有可能給他人帶來危害。
Thumbnail
將來是否會再犯誰也說不準,畢竟是還沒發生的事。只能從過往的經驗來鑑定是否會再犯。梁育誌在這段過程中,無論是對警方、檢察官、法官,都不太願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態度相當封閉。對於自己犯下的罪刑也不願面對,完全沒有記取教訓或反省的跡象。這樣的人往後回歸社會後,還是有可能給他人帶來危害。
Thumbnail
推薦度:★★★☆劇本太過說教,劇組也沒能說服自己關心與理解死刑犯,自然無法說服觀眾。
Thumbnail
推薦度:★★★☆劇本太過說教,劇組也沒能說服自己關心與理解死刑犯,自然無法說服觀眾。
Thumbnail
最近的台南殺警案,雖然在監視器的協助下,短短的十七小時就破案了,但是因為嫌犯太兇殘,卻也激起社會大眾討論一些「老議題」,比如警察用槍時機、死刑該廢止還是保留這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犯人是否有教化的可能……
Thumbnail
最近的台南殺警案,雖然在監視器的協助下,短短的十七小時就破案了,但是因為嫌犯太兇殘,卻也激起社會大眾討論一些「老議題」,比如警察用槍時機、死刑該廢止還是保留這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犯人是否有教化的可能……
Thumbnail
與蚵子寮漁村紀事一樣,同樣是在Giloo這個平台觀看,也是南方影展的電影。 這部片是公共電視的一個系列其中之一,記錄臺灣司法史上發生過的眾多死刑冤案。這一集講述的是盧正的故事。
Thumbnail
與蚵子寮漁村紀事一樣,同樣是在Giloo這個平台觀看,也是南方影展的電影。 這部片是公共電視的一個系列其中之一,記錄臺灣司法史上發生過的眾多死刑冤案。這一集講述的是盧正的故事。
Thumbnail
在這之間,對於廢死——殺與不殺之間,她最知名的作品,即是二〇一〇年所出版的《殺戮的艱難》,從思考、行動、見證三個部分,從價值選擇、死刑議題到司法制度的檢核與媒體觀察,讓讀者了解到,臺灣的死刑制度,並非只是「殺與不殺」的問題,而是,倘若國家要代為殺人,是否確定,殺對了人? 同場加映|
Thumbnail
在這之間,對於廢死——殺與不殺之間,她最知名的作品,即是二〇一〇年所出版的《殺戮的艱難》,從思考、行動、見證三個部分,從價值選擇、死刑議題到司法制度的檢核與媒體觀察,讓讀者了解到,臺灣的死刑制度,並非只是「殺與不殺」的問題,而是,倘若國家要代為殺人,是否確定,殺對了人? 同場加映|
Thumbnail
感謝漫閱讀的推薦,《被殺了三次的女孩》是一本很好看的報導文學。請試著用當事人的心情閱讀本書,感受一個天天對抗著恐懼的女孩,仍拚命過著每一天的心情;請試著用當事人家屬的心情閱讀本書,感受當你向人求援卻四處碰壁的心情。隱藏在社會結構中的暴力,是我們與我們的孩子都有可能遇上的問題,沒有人應該置身事外!
Thumbnail
感謝漫閱讀的推薦,《被殺了三次的女孩》是一本很好看的報導文學。請試著用當事人的心情閱讀本書,感受一個天天對抗著恐懼的女孩,仍拚命過著每一天的心情;請試著用當事人家屬的心情閱讀本書,感受當你向人求援卻四處碰壁的心情。隱藏在社會結構中的暴力,是我們與我們的孩子都有可能遇上的問題,沒有人應該置身事外!
Thumbnail
一部成功的懸疑片好像必須在最後收束整個故事前面鋪陳的線,這部電影最後雖然案子有了判決,但故事不僅沒有結局且彎成了一個更大的問號,但對我來說,他絕對是一部成功的懸疑作品,重點從來都不是謎底揭曉的剎那,而是在那陣五里霧中,我們摸到了什麼?
Thumbnail
一部成功的懸疑片好像必須在最後收束整個故事前面鋪陳的線,這部電影最後雖然案子有了判決,但故事不僅沒有結局且彎成了一個更大的問號,但對我來說,他絕對是一部成功的懸疑作品,重點從來都不是謎底揭曉的剎那,而是在那陣五里霧中,我們摸到了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