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理由⋯⋯暫時放棄了閱讀器,跳槽 iPad mini 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需求是隨著使用情境、自身狀態隨著時空轉變,每個階段都是過渡。

對於像我這種 3C 愛好者,以及作為閱讀器的先驅嘗試者至今,從水貨Amazon Kindle 一路使用,參與 Readmoo 募資階段的 mooInk 第一台閱讀器,到後來 Kobo 的 Clara,其實以輕巧易攜的六吋左右的閱讀器體驗,原先我以為大概應該會一直停留在 Kobo Clara,畢竟在翻閱速度流暢上、版面安排、尺寸與重量上,甚至外觀與握感上它都是相當出色地滿足我的大部分需求——舒適、專注且順暢地閱讀體驗。

在此不談論大尺寸 (10吋以上)閱讀器,因為大尺寸的需求通常是針對 pdf 檔的手冊、雜誌,因為需通常都有彩色的需求,而我已經脫離研究生時的論文閱讀需求,自然也沒有需要論文閱讀的需要,但若作為學生時,有大尺寸閱讀器真的是滿香的噎!

那為什麼在經歷了一年的使用後,我決定棄用將 Kobo Clara 拍賣掉呢?我想有幾個主要原因衝擊導致我作出了更換:

  1. 在累積放入了較多的未保護的 ePub 書籍之後,超過原先裝置容量的一半(>4GB),它開始出現無法同步標註、開檔變慢的現象。閱讀時標註對我而言是閱讀上相當重要的習慣,甚至出現購買後無法同步的狀況。後來藉由裝置重置與恢復購買解決,但同時我所有過往閱讀的「歷史標註」也一同消失了(此針對非購買的未保護 ePub 書籍)。對於常需要回顧並寫閱讀筆記的人而言是場災難⋯⋯。mooInk 也發生過書籍如果超過一半容量的話,打開每本書與每翻一頁那個需等上幾秒的遲滯是件令人難以接受的體驗。 非 Clara 的問題,因為若僅作為 在 Kobo 上購買的書籍來閱讀的話不成問題,因為購買的書籍可不佔太多裝置容量,均在帳號內,僅需視當下需要再下載要看的書籍即可。
  2. 因為我有越來越多的非 Kobo 書籍與未保護的 ePub 書籍,佔比已經超過 20 : 1,需求已經顛倒,這些非購買自 Kobo 的書籍已經成為我的主流,具備影響閱讀體驗的關鍵因素。
  3. 雲端的書庫存放與取用需求,跨裝置同步的需求。可以說從閱讀器轉回 iPad mini 6 的關鍵來自於使用需求的比重轉變為——越來越大量的非 Kobo 書籍的累積,使用時間越來越多在這上面,導致的需求轉移。

我跳回了 iPad mini 的懷抱,因為 iPad mini 6 減低了以往平板作為閱讀使用的諸多缺點

雖然這已不是什麼新出的機種,畢竟去年已發表,但對於作為「閱讀」所需已經相當足夠。

  1. 輕量:重量來到 293g-297g。螢幕此吋卻來到 8.3吋。單手持握已經不再負擔太重而無法持握太久,重量的配重相當平均,不會有角動量太大的問題。19.5 x 13.5 x 0.6 cm 的尺寸相當適合放進大部分隨身背的小側背包內,方便度上雖沒有放在隨身外套內來的高,但也足夠。
  2. 順暢地標註:總算可搭配 Apple Pen 2代,無疑地讓標註更如同在紙書本上 Highlight。
  3. 效能平板的流暢操作:流暢的閱讀、不論開書、翻頁或捲動,
  4. 類紙膜霧面保護貼:降低反光、眩光的干擾,更優以往使用在前幾代 iPad mini 上。
  5. 夜光與夜晚模式:夜晚模式大幅改善了夜晚白光的不適,使白底色變得偏黃而舒適。以及適合微弱光線下的夜光模式。
  6. iOS 的升級,增加了勿擾模式:閱讀模式可以自訂開啟指定閱讀 App 後自動啟動,避免通知造成干擾閱讀。當然這都可自訂,因人而異。
  7. 雲端+閱讀 app 的開放式平台: iCloud 空間與內建書籍 app、Neat Reader app 搭自家 Neat 雲端,擺放無保護 ePub 書籍或 pdf;各線上書店 Kobo、Readmoo、Kindle、博客來雲端書櫃、HyRead 3 借書平台等等,隨時能將所擁有的書籍打包帶著走,卻不佔裝置空間。當然更重要的是,標註不會在無故因為裝置緣故被消失了。
  8. 基本容量已足夠:64GB 的最小容量來做為單一目的「電子閱讀」已足夠。
  9. 手機額外的裝置:減少訊息與提醒干擾、不受視訊或電話而中斷,不用擔心都用手機閱讀,而吃光需維持整天所需最重要的電量。
  10. 更高於以往的螢幕解析度:不論是對比、或是字體的銳利度都更勝於以往 iPad mini。
  11. 更長的續航力:若僅作為閱讀使用,閱讀期間不開 wifi,一天閱讀兩小時,續航至少可超過兩天。
  12. 長寬比偏長:更適合橫擺以兩欄顯示地閱讀書籍、漫畫直立單頁與橫擺全幅。
  13. 文字書本中的圖表:擁有較大螢幕尺寸與輕鬆縮放。
  14. 可以增加防水殼達到水邊閱讀。
  15. 雙欄顯示:其實我愛橫擺攤開像是在閱讀實際書本般的方式閱讀,iPad mini 6 上實際體驗字體不會過小。內建書籍 app 與 Readmoo app 均有支援。


raw-image
raw-image



當然,缺點不是沒有。

  1. 最切身的就是手裡荷包的大失血,畢竟一台 iPad mini 6 的價位相對與之接近大小的閱讀器而言,真是貴上不少呀!單純以閱讀器這樣的「載具」功能來說太貴重。重量雖然已經低於 300g,作為一台功能強大的小平版是令人驚豔的,但對於閱讀器而言還是稍重,與 10吋左右的閱讀器重量相當。金屬霧面光滑的背板與不耐摔:建議另外保護殼來增加防護與手持掌握度。當然同時也增加了重量。難以避免的合併其他用途。畢竟 iPad mini 實在是太強大了。但我們可以主動地讓它變單純些,僅作為某幾類目的使用。除樂閱讀外,最主要地就是作為工作、生活與閱讀筆記使用。如 Notion app、Obsidian app、XMind app 等等。
  2. 重量雖然已經低於 300g,作為一台功能強大的小平版是令人驚豔的,但對於閱讀器而言還是稍重,與 10吋左右的閱讀器重量相當。尺寸大小也無法放進口袋。
  3. 金屬霧面光滑的背板與不耐摔:建議另外保護殼來增加防護與手持掌握度。當然同時也增加了重量。
  4. 難以避免的合併其他用途。畢竟 iPad mini 實在是太強大了。但我們可以主動地讓它變單純些,僅作為某幾類目的使用。除樂閱讀外,最主要地就是作為工作、生活與閱讀筆記使用。如 Notion app、Obsidian app、XMind app 等等。
  5. Kobo app 的較缺乏版面自訂選項,沒有直橫閱讀切換、沒有雙欄選擇、跨頁標註⋯⋯等。iOS 書籍 app 同樣也是叫缺少自訂選項與字體選擇。

但,我想若作為一台能幫助你暢快閱讀,增進閱讀快感、隨時可閱讀,快速切換不同閱讀平台的開放式裝置。當然,經過使用超過半年 iPad min 6 的閱讀體驗,讓我順利地增加閱讀量,我想目前已足矣。

目前使用方式

  • iOS 內建的書籍 app 搭載 iCloud+,能提供更高的雲端書籍擺放容量,對於有大量的非保護書籍,我認為是相當划算的,相對 Neat Reader app 的 cloud 付費服務而言。Neat Reader app也相當棒,支援幾乎所有裝置使用。
  • iPad mini 6 作為我取代原先 6-8 吋的閱讀器需求,主要是作為文字閱讀、有聲書的書籍為主。另外搭載 Notion、Obsidian 與 XMind app 也用於隨身筆記、靈感紀錄之用。
  • iPad Pro 11吋目前作為我看 A4 尺寸的工作操作手冊、文件與雜誌,搭載可手寫標註的 app 如 GoodNotes 相當滿意,可將標註編輯過的 pdf 檔轉進「書籍 app」或其他雲端 app 來瀏覽。

閱讀器或用 iPad mini 作為小尺寸的閱讀載具,沒有絕對的非誰莫屬,均須視「當下」各自的需求或情境為主,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沒有原先需求被顛倒,也不會有目前這樣的轉換。

後記

電子紙的閱讀器與開放式閱讀器的未來依舊在我的關注上,也可能再次吸引我跳進去使用。

也許在那不就的將來,可全彩顯示的電子紙閱讀器並且成功擺脫封閉系統侷限、開放系統克服跨平台 app 相容性、切換後不同 app 的調適時間與系統資源耗電等問題,我們終於能夠更享受閱讀當下、不受不適感的干擾。再來,剩下的只有⋯⋯需彌補紙本書籍與電子書的間最重大的差異——人類學習與記憶內容的關鍵,以類比來輔助記憶。人類還是習慣於透過觸感、書籍厚度重量,與固定頁面帶來的心中明確位置感的記憶建構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ffrey Chou的沙龍
13會員
9內容數
Jeffrey Ch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08
這真的是獲得滿滿收穫的一本個人職涯旅程的故事書,卻也真確地、清晰地條列出面對職涯選擇時的詳細方法,佳句滿點的職涯指引手冊。如書面所說——一本重新思考人生與工作的改變之書。 工作應該是表現自我的媒介,也是幫助你在這世上成為自己的一種藝術形式,其中有美妙之處。可將工作視為珍愛自己的最高表現。 珍愛自己
Thumbnail
2022/04/08
這真的是獲得滿滿收穫的一本個人職涯旅程的故事書,卻也真確地、清晰地條列出面對職涯選擇時的詳細方法,佳句滿點的職涯指引手冊。如書面所說——一本重新思考人生與工作的改變之書。 工作應該是表現自我的媒介,也是幫助你在這世上成為自己的一種藝術形式,其中有美妙之處。可將工作視為珍愛自己的最高表現。 珍愛自己
Thumbnail
2022/03/24
極簡、斷捨離與零廢棄 走在「極簡、斷捨離與零廢棄」的學習路上,關於空間、物品、時間、金錢,工作與生活的重新檢討 因為所有事物攤開在眼前,你會在意,你會賦予它意義。決定它的擺放方式、心目中位置,以及提醒自己已經擁有多少。 到攸關工作與生活的相容之道《如何過你想要的生活?》 《黑馬思維》 《一人公司》
2022/03/24
極簡、斷捨離與零廢棄 走在「極簡、斷捨離與零廢棄」的學習路上,關於空間、物品、時間、金錢,工作與生活的重新檢討 因為所有事物攤開在眼前,你會在意,你會賦予它意義。決定它的擺放方式、心目中位置,以及提醒自己已經擁有多少。 到攸關工作與生活的相容之道《如何過你想要的生活?》 《黑馬思維》 《一人公司》
2022/03/24
閱讀器它不該是個干擾,它僅應該是個載具,作為讓你從書本轉換成電子書時,保持你的閱讀舒適感,並讓你的閱讀流暢性變好的工具。閱讀與使用上都不該為它傷腦筋或是增加負擔。它應該要是不費力的。 空間下的取捨 三大平台的較勁 內容:繁體中文書數量最為豐富的電子書銷售平台。缺少原文書籍。 </aside>
Thumbnail
2022/03/24
閱讀器它不該是個干擾,它僅應該是個載具,作為讓你從書本轉換成電子書時,保持你的閱讀舒適感,並讓你的閱讀流暢性變好的工具。閱讀與使用上都不該為它傷腦筋或是增加負擔。它應該要是不費力的。 空間下的取捨 三大平台的較勁 內容:繁體中文書數量最為豐富的電子書銷售平台。缺少原文書籍。 </asid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跳坑成電子書的一員。 書本的質感、厚度、封面設計,書本除了知識的閱讀,更多的在於欣賞的愉悅。但今年生活遇到了蠻大的變動,爸媽生病、搬家、工作,明顯深感自己閱讀量不足,特別是撰寫了 Bios Monthly 的專欄 Missing Days,覺得自己跟文字的距離太遙遠了,非常需要重拾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跳坑成電子書的一員。 書本的質感、厚度、封面設計,書本除了知識的閱讀,更多的在於欣賞的愉悅。但今年生活遇到了蠻大的變動,爸媽生病、搬家、工作,明顯深感自己閱讀量不足,特別是撰寫了 Bios Monthly 的專欄 Missing Days,覺得自己跟文字的距離太遙遠了,非常需要重拾
Thumbnail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電子閱讀器以 Amazon Kindle、Kobo、Readmoo 為主。而自己主要閱讀的取向還是以中文為主,故 Amazon Kindle 就優先剃除。樂天 Kobo 書籍量比 Readmoo 多,所以最終在樂天 Kobo 的電子閱讀器中做選擇。
Thumbnail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電子閱讀器以 Amazon Kindle、Kobo、Readmoo 為主。而自己主要閱讀的取向還是以中文為主,故 Amazon Kindle 就優先剃除。樂天 Kobo 書籍量比 Readmoo 多,所以最終在樂天 Kobo 的電子閱讀器中做選擇。
Thumbnail
需求是隨著使用情境、自身狀態隨著時空轉變,每個階段都是過渡。
Thumbnail
需求是隨著使用情境、自身狀態隨著時空轉變,每個階段都是過渡。
Thumbnail
閱讀器它不該是個干擾,它僅應該是個載具,作為讓你從書本轉換成電子書時,保持你的閱讀舒適感,並讓你的閱讀流暢性變好的工具。閱讀與使用上都不該為它傷腦筋或是增加負擔。它應該要是不費力的。 空間下的取捨 三大平台的較勁 內容:繁體中文書數量最為豐富的電子書銷售平台。缺少原文書籍。 </aside>
Thumbnail
閱讀器它不該是個干擾,它僅應該是個載具,作為讓你從書本轉換成電子書時,保持你的閱讀舒適感,並讓你的閱讀流暢性變好的工具。閱讀與使用上都不該為它傷腦筋或是增加負擔。它應該要是不費力的。 空間下的取捨 三大平台的較勁 內容:繁體中文書數量最為豐富的電子書銷售平台。缺少原文書籍。 </aside>
Thumbnail
嗨,我是Kobo電子閱讀器重度使用者,使用年資約兩年,使用過的型號:Clara HD、Libra 2。 在購入使用電子閱讀器以前,其實我一年的閱讀量大概一隻手就可以數出來了,但今年一月我的閱讀量是十本書。嚇死你們了吧。 我來分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好了: 超省空間:不用擔心書櫃或是包包爆掉!
Thumbnail
嗨,我是Kobo電子閱讀器重度使用者,使用年資約兩年,使用過的型號:Clara HD、Libra 2。 在購入使用電子閱讀器以前,其實我一年的閱讀量大概一隻手就可以數出來了,但今年一月我的閱讀量是十本書。嚇死你們了吧。 我來分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好了: 超省空間:不用擔心書櫃或是包包爆掉!
Thumbnail
關於閱讀,我想紙本書和電子書都是閱讀。一直抗拒數位化這回事似乎有違「出版」本身的意義。我一直相信「紙書不會輕易地被取代」,但「閱讀」及「出版」不能一直停留在紙本。
Thumbnail
關於閱讀,我想紙本書和電子書都是閱讀。一直抗拒數位化這回事似乎有違「出版」本身的意義。我一直相信「紙書不會輕易地被取代」,但「閱讀」及「出版」不能一直停留在紙本。
Thumbnail
前陣子工作之餘比較有時間,開始積極閱讀 non-fiction。於是本文紀錄一下自己這一陣子重新探索閱讀的心路歷程,包括: 1)為什麼我愛上電子書 2)我看電子書用什麼設備/平台—順便聊聊厲害的微信讀書 3)中文讀者閱讀翻譯書的困境
Thumbnail
前陣子工作之餘比較有時間,開始積極閱讀 non-fiction。於是本文紀錄一下自己這一陣子重新探索閱讀的心路歷程,包括: 1)為什麼我愛上電子書 2)我看電子書用什麼設備/平台—順便聊聊厲害的微信讀書 3)中文讀者閱讀翻譯書的困境
Thumbnail
自從疫情三級警戒開始後,為了做好防疫,當然就無法像平常一樣去逛書店。 擁有一個高品質、高容量的好書櫃必然是個閱讀人的必備家具之一,但剛出社會的我想想礙於空間跟金錢,我應該用更有效率、更省空間及時間的方式,於是我踏入了電子書的行列。 其實我早就買過電子書,也早在三四年前就有用過不論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的
Thumbnail
自從疫情三級警戒開始後,為了做好防疫,當然就無法像平常一樣去逛書店。 擁有一個高品質、高容量的好書櫃必然是個閱讀人的必備家具之一,但剛出社會的我想想礙於空間跟金錢,我應該用更有效率、更省空間及時間的方式,於是我踏入了電子書的行列。 其實我早就買過電子書,也早在三四年前就有用過不論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的
Thumbnail
比起實體書,我會習慣用電子書閱讀器嗎?腦袋的吸收效果好嗎?先來一場紙本與電子的讀書實測吧。 不過,滑了好幾年的手機,倒也沒出現過的內容難吸收的問題(突破盲點)。隨後,又要如何在閱讀器市場海中,撈選出最適合自己的eReader?
Thumbnail
比起實體書,我會習慣用電子書閱讀器嗎?腦袋的吸收效果好嗎?先來一場紙本與電子的讀書實測吧。 不過,滑了好幾年的手機,倒也沒出現過的內容難吸收的問題(突破盲點)。隨後,又要如何在閱讀器市場海中,撈選出最適合自己的eReader?
Thumbnail
台灣的電子書平台已經出現多家爭鳴的現象,而我始終保持觀望態度,一直不願購入閱讀器是因為我不喜歡翻頁跳轉時的抖動,以及無法呈現彩色圖片的電子紙。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我的書架終於到了完全飽和的狀態,只能下定決心將書籍分流,純文字書盡量買電子書,有特殊裝幀、彩圖的書再買紙本。
Thumbnail
台灣的電子書平台已經出現多家爭鳴的現象,而我始終保持觀望態度,一直不願購入閱讀器是因為我不喜歡翻頁跳轉時的抖動,以及無法呈現彩色圖片的電子紙。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我的書架終於到了完全飽和的狀態,只能下定決心將書籍分流,純文字書盡量買電子書,有特殊裝幀、彩圖的書再買紙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