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買了一台電子書閱讀器|kobo Libra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跳坑成電子書的一員。

書本的質感、厚度、封面設計,書本除了知識的閱讀,更多的在於欣賞的愉悅。但今年生活遇到了蠻大的變動,爸媽生病、搬家、工作,明顯深感自己閱讀量不足,特別是撰寫了青年長照專欄 Missing Days,覺得自己跟文字的距離太遙遠了,非常需要重拾書本。也因為自己工作、跟爸媽同住,可能會需要搬家,每次搬家最痛苦的莫過於搬書了,所以打算入坑電子閱讀器。

當初在觀望的時候,主要在readmoo讀墨跟Kobo兩家挑選,我明白英文自己的英文已經許久不用,想要累積閱讀量,要讓事情變得容易進行,先從閱讀中文的書籍開始,不考慮外文書,以中文書籍為主的兩家品牌來挑選。

對電子書的要求是體積小可以隨身攜帶,希望有翻頁按鍵。在誠品看了好幾次電子書的實體,讀墨換頁時,總有一種畫面閃爍的感覺,我自己使用起來不太習慣。試用kobo機型之後,覺得一切順眼,最後選了kobo Libra2。



raw-image

電子書閱讀器越用越喜歡。開始使用之後,有幾點是使用之後才發現的好處分享:

不知不覺養成的閱讀習慣

我是一個很宅的人,長年使用Ptt,所以很習慣閱讀網路文章,電子書閱讀起來,會向閱讀網路文章滑頁一樣,會自然地按下按鈕,一頁一頁的閱讀下去,不知不覺就讀了很多篇章了。

電子書的體積不大,如果不裝殼,他的重量會很輕巧,也很薄。出門的時候,放在包包裡,如果有自覺(就是在說我),是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累積一點閱讀量的。電子書也防水,泡澡的時候,也很適合在泡澡時看書。


純粹的文字體驗

有次推薦了給朋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朋友給我的反饋是書很大本看起來很辛苦。

我才察覺到對電子書閱讀來說,除去了書本的重量、體積、壓力感,讀者最直接感受的是文字裡面描述的內容。電子書很純粹,不論任何的書本到了電子書裡面,都會變成差不多的格式,同樣的大小,會讓人更專注在文字內容。

也曾經有一本書,我已經讀到我覺得好厭倦,有點讀不下去了,我更換了字體、行距,又變成了一本新書感覺,可以繼續唸下去了。


藏起不想被看到的書

照顧爸媽之後,感覺到錢像流水一樣的,一直從手上消失。我們租房子、安養中心、生活開銷、癌症藥物的費用,有一次建立了Excel檔,把大筆的項目寫下來,金額之驚人,才意識到理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想要建立一些觀念,希望能夠透過閱讀建構理財的知識。

但這類理財、股票的工具書,看起來太世俗,實在不想擺在家裡被看見,在美麗的工作室裡面,應該只能擺上kinfolk、侘寂、Casa等有品味的書,若是出現關於股票、華爾街、ETF字眼的書籍,瞬間會覺得自己俗氣,而電子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並不會有人知道自己究竟買了什麼書。


做筆記

過去在閱讀書籍的時候,我很討厭在書上作記號,也不喜歡畫過記號的書。我覺得做了記號之後,視線會被做記號的地方吸引,而沒有好好的看完理解整段文章的意思,有點像在看英文字典的時候,若是能一個字一個字看完例句解釋,會更能體會感受到那個詞的使用情境,畫重點就像英翻中字典一樣,粗暴地給了一個解釋。

但這幾年記憶力並不好,回想大學時期閱讀的書,一點印象都沒有,才意識到做筆記的重要。電子書的記號是可逆的,如果不想看見記號可以刪除,而且在做完記號之後,直接匯出註記於電腦,省下了謄寫或是重新打字的不便。

大腦是善於思考,並不擅長記憶,電子書畫完重點之後,能夠匯出至電腦管理,我在notion裡面建了一個檔案命名為自己的圖書館,過一陣子可以重新來檢視自己的筆記,看看原先那本書帶給自己的收穫是什麼。




當然電子書也有一些缺點,但理解了他的缺點之後可以自己做取捨。

不適合圖類書籍跟彩色書籍

目前彩色的電子閱讀器並不盛行,我是用的依舊是黑白的電子閱讀器,如果是圖文類的書籍,依舊建議購買實體書本。

反而現在會想購買實體書的時候,會更注意那本書除了書本裡的文字內容,還會更注重他所選用的紙質、所配的插圖。我會把想要買的實體書放進購物車,再等一陣子,看看是不是真的非常想買,畢竟買回家那本書真的會陪我好長的一陣子。


過度買書

在擁有電子閱讀器的半年內,我購買了43本書,每週打折、週年慶、還有買閱讀器時送的購書金、每日99選書,都是很大的誘因。使用電子書沒有體積的問題,有時候會滑到書庫後面突然發現自己有買哪本書,但經過半年多的使用跟購買,我已經大概可以再買書跟自己的閱讀習慣中抓到一點平衡。每日99的書大多偏向一時衝動買的,一開始並沒有特別對那個主題有興趣,之後就知道,就算他非常便宜,但我若是沒有將書本閱讀完就是一種浪費。


我對自己新買的電子閱讀器,雖然一開始買的時候,對於自己會使用電子書多久,都是個很大的問號,好在使用了八個月之後,大多是正向的評價,也是我去年購買的物品當中,最值得的其中一項。這幾個月重新撿起閱讀習慣,覺得能夠重新學習的感受很美好,尤其時三十歲之後,其實所有生活的難度都增加了,持續的學習才能跟得上三十歲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製衣的沙龍
12會員
6內容數
關於縫紉版型書的心得筆記,適合縫紉新手自學的系列。會將版型書本分難易度,挑選其中的幾件出來製作,並分享製作過程的心得。
一口製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我很喜歡參觀各種工作室,加上大學唸工藝設計系的關係,身邊的朋友大多從事陶藝、金工...的工作。每次到了大家的工作室都會很好奇這些場地原先的樣子,跟他們是如何被建構出來的。 回想自己一整年也買了不少的東西,目標都是希望讓自己做東西的時候更順手一點,工作的時候更舒服一點,購入的東西未必都是縫紉用品。
Thumbnail
2025/02/19
我很喜歡參觀各種工作室,加上大學唸工藝設計系的關係,身邊的朋友大多從事陶藝、金工...的工作。每次到了大家的工作室都會很好奇這些場地原先的樣子,跟他們是如何被建構出來的。 回想自己一整年也買了不少的東西,目標都是希望讓自己做東西的時候更順手一點,工作的時候更舒服一點,購入的東西未必都是縫紉用品。
Thumbnail
2023/09/07
這篇是女裝丙級的考試紀錄,是我作為一個考生的的心得分享。包含了職訓局的課程、考試內容簡述、常見問題QA。 我的考試年份是2020年,這篇的照片蠻陽春的,都是自己隨手紀錄的內容。 考試科目:丙級女裝技術士 考試費用:1400 元 術科考試時間:3.5 小時(包含剪版型、剪襯、裁布、車縫、手縫、整燙
Thumbnail
2023/09/07
這篇是女裝丙級的考試紀錄,是我作為一個考生的的心得分享。包含了職訓局的課程、考試內容簡述、常見問題QA。 我的考試年份是2020年,這篇的照片蠻陽春的,都是自己隨手紀錄的內容。 考試科目:丙級女裝技術士 考試費用:1400 元 術科考試時間:3.5 小時(包含剪版型、剪襯、裁布、車縫、手縫、整燙
Thumbnail
2023/04/06
服裝版型書籍的製作心得,透過版型書來解析手作品牌的風格與版型設計,讓新手在學習時能夠有配色依據、製作提醒、布料選擇建議。這是系列文的第一篇,給縫紉新手的前置作業教學,了解怎麼取得日文縫紉版型書、選擇布料、準備工具,還有一些基礎的常見問題解答如開釦眼、拷克機、縫紉機等。
Thumbnail
2023/04/06
服裝版型書籍的製作心得,透過版型書來解析手作品牌的風格與版型設計,讓新手在學習時能夠有配色依據、製作提醒、布料選擇建議。這是系列文的第一篇,給縫紉新手的前置作業教學,了解怎麼取得日文縫紉版型書、選擇布料、準備工具,還有一些基礎的常見問題解答如開釦眼、拷克機、縫紉機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了閱讀特地買電子閱讀器,就好比為了嘗到酥香脆口的烤吐司而買吐司機。如果閱讀書籍已經是你的日常,那麼電子閱讀器或許會帶給你更便利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為了閱讀特地買電子閱讀器,就好比為了嘗到酥香脆口的烤吐司而買吐司機。如果閱讀書籍已經是你的日常,那麼電子閱讀器或許會帶給你更便利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喜歡看書,出門時猶豫帶哪本比較好嗎?討厭等待網購書,又不想出門去書店找嗎? 那試試電子書吧!
Thumbnail
喜歡看書,出門時猶豫帶哪本比較好嗎?討厭等待網購書,又不想出門去書店找嗎? 那試試電子書吧!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跳坑成電子書的一員。 書本的質感、厚度、封面設計,書本除了知識的閱讀,更多的在於欣賞的愉悅。但今年生活遇到了蠻大的變動,爸媽生病、搬家、工作,明顯深感自己閱讀量不足,特別是撰寫了 Bios Monthly 的專欄 Missing Days,覺得自己跟文字的距離太遙遠了,非常需要重拾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跳坑成電子書的一員。 書本的質感、厚度、封面設計,書本除了知識的閱讀,更多的在於欣賞的愉悅。但今年生活遇到了蠻大的變動,爸媽生病、搬家、工作,明顯深感自己閱讀量不足,特別是撰寫了 Bios Monthly 的專欄 Missing Days,覺得自己跟文字的距離太遙遠了,非常需要重拾
Thumbnail
圖文版請點此 使用電子閱讀器至今將近半年了,分享不專業使用心得~ 考量紙本書沉重又佔空間,讓我每次搬家吃盡苦頭,去年五倍券發放後馬上無痛入手了KOBO Libra H2O,本來是想買更迷你更便宜的nia,但Libra開始才有白色機身,既然是要用很久的產品,外觀要完全符合我的審美才行,個人認為白色在視
Thumbnail
圖文版請點此 使用電子閱讀器至今將近半年了,分享不專業使用心得~ 考量紙本書沉重又佔空間,讓我每次搬家吃盡苦頭,去年五倍券發放後馬上無痛入手了KOBO Libra H2O,本來是想買更迷你更便宜的nia,但Libra開始才有白色機身,既然是要用很久的產品,外觀要完全符合我的審美才行,個人認為白色在視
Thumbnail
嗨,我是Kobo電子閱讀器重度使用者,使用年資約兩年,使用過的型號:Clara HD、Libra 2。 在購入使用電子閱讀器以前,其實我一年的閱讀量大概一隻手就可以數出來了,但今年一月我的閱讀量是十本書。嚇死你們了吧。 我來分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好了: 超省空間:不用擔心書櫃或是包包爆掉!
Thumbnail
嗨,我是Kobo電子閱讀器重度使用者,使用年資約兩年,使用過的型號:Clara HD、Libra 2。 在購入使用電子閱讀器以前,其實我一年的閱讀量大概一隻手就可以數出來了,但今年一月我的閱讀量是十本書。嚇死你們了吧。 我來分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好了: 超省空間:不用擔心書櫃或是包包爆掉!
Thumbnail
前陣子工作之餘比較有時間,開始積極閱讀 non-fiction。於是本文紀錄一下自己這一陣子重新探索閱讀的心路歷程,包括: 1)為什麼我愛上電子書 2)我看電子書用什麼設備/平台—順便聊聊厲害的微信讀書 3)中文讀者閱讀翻譯書的困境
Thumbnail
前陣子工作之餘比較有時間,開始積極閱讀 non-fiction。於是本文紀錄一下自己這一陣子重新探索閱讀的心路歷程,包括: 1)為什麼我愛上電子書 2)我看電子書用什麼設備/平台—順便聊聊厲害的微信讀書 3)中文讀者閱讀翻譯書的困境
Thumbnail
自從疫情三級警戒開始後,為了做好防疫,當然就無法像平常一樣去逛書店。 擁有一個高品質、高容量的好書櫃必然是個閱讀人的必備家具之一,但剛出社會的我想想礙於空間跟金錢,我應該用更有效率、更省空間及時間的方式,於是我踏入了電子書的行列。 其實我早就買過電子書,也早在三四年前就有用過不論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的
Thumbnail
自從疫情三級警戒開始後,為了做好防疫,當然就無法像平常一樣去逛書店。 擁有一個高品質、高容量的好書櫃必然是個閱讀人的必備家具之一,但剛出社會的我想想礙於空間跟金錢,我應該用更有效率、更省空間及時間的方式,於是我踏入了電子書的行列。 其實我早就買過電子書,也早在三四年前就有用過不論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的
Thumbnail
比起實體書,我會習慣用電子書閱讀器嗎?腦袋的吸收效果好嗎?先來一場紙本與電子的讀書實測吧。 不過,滑了好幾年的手機,倒也沒出現過的內容難吸收的問題(突破盲點)。隨後,又要如何在閱讀器市場海中,撈選出最適合自己的eReader?
Thumbnail
比起實體書,我會習慣用電子書閱讀器嗎?腦袋的吸收效果好嗎?先來一場紙本與電子的讀書實測吧。 不過,滑了好幾年的手機,倒也沒出現過的內容難吸收的問題(突破盲點)。隨後,又要如何在閱讀器市場海中,撈選出最適合自己的eReader?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