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經書應該怎麼看?要念出聲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看經書要懂得如何看,有人看經書看到有一些境界,但是很少有人看經書看到開悟的,這是他不懂得看經書,其實看經書和念佛是完全一樣的。

看經書時,只要很專注地看就可以,瞭不瞭解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例如《心經》的經文很短,你可以把它背得很熟,然後再看我們出版的《金剛經要旨與般若心經妙義略述合集》。

當你對《心經》很熟了,又能了解那一點點的意義,只要定力夠,透過定,就可以和般若相應。

《心經》愈熟,瞭解愈多,定力愈高,相應就愈快,而且層次也愈高。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從初地菩薩入門,也可以從二地、三地、八地入,入手處就看你的見地、定力有多高來決定。

如果你已經到了八地的瞭解,那就像鉤子一樣,透過定力,一下就可鉤到八地裡面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要你們背六大心法的原因,因為六大心法就是成佛的工具。
  至於要不要念出聲,就看你出聲容易定,還是不出聲容易定為主。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raw-image

普現如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od cast的沙龍
5會員
57內容數
pod cas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3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2023/01/03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2022/07/29
若有人堅持要吃素,你可引用「牛肉麵」公案,若真的不行就「默擯」,不要與人對立。 你可以請問他:「在佛教歷史上,有哪一個人是僅靠吃素證道的?」沒有人是因為僅靠吃素而證道的,「吃素」只是一種慈悲「相」。 吃素無所謂,但並不表示吃素就可以證道;證道只有一條路,就是心清淨,別無他法。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9
若有人堅持要吃素,你可引用「牛肉麵」公案,若真的不行就「默擯」,不要與人對立。 你可以請問他:「在佛教歷史上,有哪一個人是僅靠吃素證道的?」沒有人是因為僅靠吃素而證道的,「吃素」只是一種慈悲「相」。 吃素無所謂,但並不表示吃素就可以證道;證道只有一條路,就是心清淨,別無他法。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8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8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心如明鏡一塵不染,心若有雜念就會模糊不清,會蒙蔽世間的事物相,容易起惑造業。 2.業障不還,未來世還是累。 3.初學者看《金剛經說甚麼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心如明鏡一塵不染,心若有雜念就會模糊不清,會蒙蔽世間的事物相,容易起惑造業。 2.業障不還,未來世還是累。 3.初學者看《金剛經說甚麼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修,自性自渡,幫他唸經只是助緣,決定權在他自己。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 2. 人要修行,心性才會光明,才會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修,自性自渡,幫他唸經只是助緣,決定權在他自己。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 2. 人要修行,心性才會光明,才會
Thumbnail
專修淨業與讀誦大乘(象山慶2022.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第八:「是般若波羅蜜,若聞、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 《金剛經》云:「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印光大師云:
Thumbnail
專修淨業與讀誦大乘(象山慶2022.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第八:「是般若波羅蜜,若聞、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 《金剛經》云:「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印光大師云:
Thumbnail
念經和念佛、打坐、拜懺一樣,要專心念,其他不作二想。 盡量讓整個人融入經裡,和經相應,那麼經義自然與你的自性相應。 因為經義本來就在每個人的自性中,你只是與它相應,證明它而已。一證明到,就會深入經義,智慧如海。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賢如來
Thumbnail
念經和念佛、打坐、拜懺一樣,要專心念,其他不作二想。 盡量讓整個人融入經裡,和經相應,那麼經義自然與你的自性相應。 因為經義本來就在每個人的自性中,你只是與它相應,證明它而已。一證明到,就會深入經義,智慧如海。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賢如來
Thumbnail
看經書要懂得如何看,有人看經書看到有一些境界,但是很少有人看經書看到開悟的,這是他不懂得看經書,其實看經書和念佛是完全一樣的。 看經書時,只要很專注地看就可以,瞭不瞭解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例如《心經》的經文很短,你可以把它背得很熟,然後再看我們出版的《金剛經要旨與般若心經妙義略述合集》。 普現如來
Thumbnail
看經書要懂得如何看,有人看經書看到有一些境界,但是很少有人看經書看到開悟的,這是他不懂得看經書,其實看經書和念佛是完全一樣的。 看經書時,只要很專注地看就可以,瞭不瞭解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例如《心經》的經文很短,你可以把它背得很熟,然後再看我們出版的《金剛經要旨與般若心經妙義略述合集》。 普現如來
Thumbnail
《心經》要擺在最上面,《金剛經》其次,《六祖壇經》再其次。因為心經與金剛經都是佛親口宣說的。若全部都是佛親口宣說的經,就要按照它的層次來擺。其實,這就是如何種善因、結善緣的問題。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現如來
Thumbnail
《心經》要擺在最上面,《金剛經》其次,《六祖壇經》再其次。因為心經與金剛經都是佛親口宣說的。若全部都是佛親口宣說的經,就要按照它的層次來擺。其實,這就是如何種善因、結善緣的問題。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現如來
Thumbnail
抄經在許多虔誠信徒眼中,也許是件非常隆重又殊勝的大事,好處很多,但總歸一句話就是累積功德,可我並非虔誠教徒也沒想要累積功德,抄經之於我就是個實驗,沒有那麼多附加目的,我只想知道抄經能體驗到甚麼?
Thumbnail
抄經在許多虔誠信徒眼中,也許是件非常隆重又殊勝的大事,好處很多,但總歸一句話就是累積功德,可我並非虔誠教徒也沒想要累積功德,抄經之於我就是個實驗,沒有那麼多附加目的,我只想知道抄經能體驗到甚麼?
Thumbnail
一個尋求解脫的人,必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面對令人心動的訓示教誨,仍別忘記深思而後行。盲目的服從絕對無法帶領我們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 ——佛爾克‧佐慈《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
Thumbnail
一個尋求解脫的人,必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面對令人心動的訓示教誨,仍別忘記深思而後行。盲目的服從絕對無法帶領我們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 ——佛爾克‧佐慈《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看到師兄姐們都有自己的讀經高峰,一直希望自己也能找時間試試看。昨天星期日,從早上8點30分左右開始一直讀《金剛經》,讀到晚上10點多,總共讀了92部《金剛經》。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看到師兄姐們都有自己的讀經高峰,一直希望自己也能找時間試試看。昨天星期日,從早上8點30分左右開始一直讀《金剛經》,讀到晚上10點多,總共讀了92部《金剛經》。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