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經時應注意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念經時應注意什麼

念經時應注意什麼

念經和念佛、打坐、拜懺一樣,要專心念,其他不作二想。

盡量讓整個人融入經裡,和經相應,那麼經義自然與你的自性相應。

因為經義本來就在每個人的自性中,你只是與它相應,證明它而已。一證明到,就會深入經義,智慧如海。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賢如來

普賢如來


普賢如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od cast的沙龍
5會員
57內容數
pod cas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3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2023/01/03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2022/07/29
若有人堅持要吃素,你可引用「牛肉麵」公案,若真的不行就「默擯」,不要與人對立。 你可以請問他:「在佛教歷史上,有哪一個人是僅靠吃素證道的?」沒有人是因為僅靠吃素而證道的,「吃素」只是一種慈悲「相」。 吃素無所謂,但並不表示吃素就可以證道;證道只有一條路,就是心清淨,別無他法。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9
若有人堅持要吃素,你可引用「牛肉麵」公案,若真的不行就「默擯」,不要與人對立。 你可以請問他:「在佛教歷史上,有哪一個人是僅靠吃素證道的?」沒有人是因為僅靠吃素而證道的,「吃素」只是一種慈悲「相」。 吃素無所謂,但並不表示吃素就可以證道;證道只有一條路,就是心清淨,別無他法。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8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8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修,自性自渡,幫他唸經只是助緣,決定權在他自己。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 2. 人要修行,心性才會光明,才會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修,自性自渡,幫他唸經只是助緣,決定權在他自己。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 2. 人要修行,心性才會光明,才會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1.不管路多遠,有走才會到。 2.靜坐重要的是心要靜。 3.修行是在修清淨心,非修境;心不悟到那裡都一樣,因為心識未轉,若心未修清淨,到淨土心也不會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1.不管路多遠,有走才會到。 2.靜坐重要的是心要靜。 3.修行是在修清淨心,非修境;心不悟到那裡都一樣,因為心識未轉,若心未修清淨,到淨土心也不會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自稱為佛教徒,就必須學習佛陀的開示, 依著經典的道理,做為行為的準則。 如何將經典的開示活用, 並且沒有「離經一字」(師心自用), 「依文解義」(錯認經意)的過失呢? 只有透過「聞、思、修」的次第,才能或免此過患。 因此,首先必須透過法師的開示引導, 了解何為如來的真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自稱為佛教徒,就必須學習佛陀的開示, 依著經典的道理,做為行為的準則。 如何將經典的開示活用, 並且沒有「離經一字」(師心自用), 「依文解義」(錯認經意)的過失呢? 只有透過「聞、思、修」的次第,才能或免此過患。 因此,首先必須透過法師的開示引導, 了解何為如來的真
Thumbnail
以《華嚴經》為主,《華嚴經》是佛所講的經典之中,最了義、最究竟、最圓滿的經典,其他的經典無法如此究竟、圓滿。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賢如來
Thumbnail
以《華嚴經》為主,《華嚴經》是佛所講的經典之中,最了義、最究竟、最圓滿的經典,其他的經典無法如此究竟、圓滿。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賢如來
Thumbnail
念經和念佛、打坐、拜懺一樣,要專心念,其他不作二想。 盡量讓整個人融入經裡,和經相應,那麼經義自然與你的自性相應。 因為經義本來就在每個人的自性中,你只是與它相應,證明它而已。一證明到,就會深入經義,智慧如海。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賢如來
Thumbnail
念經和念佛、打坐、拜懺一樣,要專心念,其他不作二想。 盡量讓整個人融入經裡,和經相應,那麼經義自然與你的自性相應。 因為經義本來就在每個人的自性中,你只是與它相應,證明它而已。一證明到,就會深入經義,智慧如海。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賢如來
Thumbnail
看經書要懂得如何看,有人看經書看到有一些境界,但是很少有人看經書看到開悟的,這是他不懂得看經書,其實看經書和念佛是完全一樣的。 看經書時,只要很專注地看就可以,瞭不瞭解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例如《心經》的經文很短,你可以把它背得很熟,然後再看我們出版的《金剛經要旨與般若心經妙義略述合集》。 普現如來
Thumbnail
看經書要懂得如何看,有人看經書看到有一些境界,但是很少有人看經書看到開悟的,這是他不懂得看經書,其實看經書和念佛是完全一樣的。 看經書時,只要很專注地看就可以,瞭不瞭解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例如《心經》的經文很短,你可以把它背得很熟,然後再看我們出版的《金剛經要旨與般若心經妙義略述合集》。 普現如來
Thumbnail
《心經》要擺在最上面,《金剛經》其次,《六祖壇經》再其次。因為心經與金剛經都是佛親口宣說的。若全部都是佛親口宣說的經,就要按照它的層次來擺。其實,這就是如何種善因、結善緣的問題。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現如來
Thumbnail
《心經》要擺在最上面,《金剛經》其次,《六祖壇經》再其次。因為心經與金剛經都是佛親口宣說的。若全部都是佛親口宣說的經,就要按照它的層次來擺。其實,這就是如何種善因、結善緣的問題。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現如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