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通路採購談漲價的5個不敗秘訣!

跟通路採購談漲價的5個不敗秘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曾經我在一個社團,看到這樣的一則故事:一個供應商,跟通路採購談了漲價後,隔天商品就被下架,直接退貨了...」


很多供應商們,心中都有個問號:「到底跟通路合作,能不能漲價?漲價後商品就真的會被下架嗎?」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供應商肯定要準備,跟通路採購談漲價,若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評估現況,規劃策略,就貿然通路採購說要漲價,那這供應商就是自尋死路了!

分享跟供應商談漲價5個方法 :

  1. 避免漲價 : 漲價前,想清楚,是否一定要漲價呢? 還有甚麼可能性? 事實上,大部分通路對商品漲價十分敏感,除了直接漲成本,供應商可以評估用加大包裝、組合包...等的不同產品包裝方式,讓商品採購肉眼看得到,成本是額外加上去,所以漲價是合理的。
  2. 新品上架 : 若商品採購和供應商為了商品的漲價而爭執不休,無法退讓。那換一個可能性,下架原來要漲價的商品,改上架其他新商品,那麼就技術上避免了「漲價」!
  3. 做好準備 : 若真一定要漲價,那麼供應商就要準備好完整的資歷,例如:競爭品牌商品,在市場上價格同步漲價的資料,及公開新聞資料,來說服商品採購,同意漲價。這些資訊讓商品採購知道,漲價必非出自供應商的意願,而是迫於市場環境,原物料及勞工成本上漲所導致。
  4. 漲價前,先進貨 : 漲價前,可以跟通路商品採購確認,通路是否需要一段緩衝期,先用原本的成本再進最後一批貨,再漲價。給通路採購有主導權決定要進多少貨,這批庫存可以賣多久。對通路採購來說,當市場價格上漲,通路還能靠就庫存,維持有競爭優勢價格多一點時間。對供應商來說,至少又是消化一筆庫存!
  5. 不得不漲: 若上面四個方法,通路的商品採購及供應商們都沒有共識。至少可以確認一件事,對通路商品採購來說,沒有非要把這個商品留在貨架上不可;而對供應商,這個通路肯定也不是一定要上架的。若其中有一番還在這個產品的業績表現,還渴望消費者來這個通路,能夠持續買到這個商品,那就會有商量的空間。

以上,就是我常用跟供應商談漲價的方法。歡迎零售業的朋友,來找我聊聊。



avatar-img
Lynn的沙龍
61會員
79內容數
過去我擔任 Costco及 Walmat…等零售通路採購經理,曾經把業績從0的產品,包裝上架成賣場內的明星商品。但更多的是,我看到許多供應商的產品真的很好, 可是,卻不懂如何精準跟通路採購提案,因此錯過成為明星商品的機會。 我決定將過去經驗分享給有自己產品,幫助不知道如何上架到實體通路的賣家、廠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yn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專業籃球員進入零售業 - 掌握職場轉彎的3C原則 大家都聽過COSTCO,也逛過COSTCO,但你知道台灣COSTCO的亞太區總裁張嗣漢嗎?他不僅是台灣好市多的第一位員工,也是重要的靈魂人物之一。在大學時期,張嗣漢還曾經是一位專業籃球員,並曾來台灣打球,這段經歷讓他與台灣結下了深厚的緣分。今天,
回顧我過去當通路採購的經驗,總是喜歡到處逛逛:從百貨公司、量販店、展覽,到網路團購社群,都有我的足跡。當時擔任通路採購的我,每次出門我都扮演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色,其實背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掌握市場的脈動,找到最熱賣、最有潛力的商品,好讓它們上架到我負責的通路,創造熱銷。 我是否願意掏錢買單 身為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從專業籃球員進入零售業 - 掌握職場轉彎的3C原則 大家都聽過COSTCO,也逛過COSTCO,但你知道台灣COSTCO的亞太區總裁張嗣漢嗎?他不僅是台灣好市多的第一位員工,也是重要的靈魂人物之一。在大學時期,張嗣漢還曾經是一位專業籃球員,並曾來台灣打球,這段經歷讓他與台灣結下了深厚的緣分。今天,
回顧我過去當通路採購的經驗,總是喜歡到處逛逛:從百貨公司、量販店、展覽,到網路團購社群,都有我的足跡。當時擔任通路採購的我,每次出門我都扮演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色,其實背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掌握市場的脈動,找到最熱賣、最有潛力的商品,好讓它們上架到我負責的通路,創造熱銷。 我是否願意掏錢買單 身為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