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我的出走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集點開十分鐘大概就可以決定你要不要看完這部劇。十分鐘的劇情大致呈現女主角一家人的生活背景,真的是秒懂為什麼劇名要叫我的「出走」日記,也很好猜大致的劇情走向。

前三集沉重到我差點棄劇,一開始就知道會是個很壓抑的開場,但是我沒想到壓抑這麼久。主角一家是住在郊區的農家,三個小孩每天都要通勤到首爾上班,整體感覺有點像是一個住基隆八斗子附近的家庭,小孩每天要到台北市上班。而生活在郊區的無聊感加上對大城市的嚮往,以及多少對自己家境不好懷有的一點怨懟,所以一家人之間幾乎不聊天的,每句對談都是生活必要對話。

一家人的性格分配加上小孩彼此在公司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那種辦公室文化的呈現,看起來就跟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一樣,劇中有個曾經想當編劇的角色,她放棄當編劇的原因,詳細內容我忘了,大意是「我要描述一個人很努力地試圖突破現況,最後還是失敗的故事,但那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啊?那還當甚麼編劇?」大概就是這種「我平常抬頭看看四周就能看到的景象,幹嘛還要你演給我看?」的氣氛,讓我差點棄劇吧。

真正讓我有整部戲「活」起來的感覺,是具先生的那一跳。想一想具先生真的是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果不是他出現在這一家人的生活中,或許這個極其無聊而穩定的狀態永遠不會被攪亂。而這個角色的背景與相關故事線也為整部劇添加了戲劇性,如果把他的部分拿掉,可能整部劇真的就會是很普通的日常生活記事,也難怪具先生的人氣這麼高。

二哥的角色蠻有趣的,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人,總是頭頭是道地說著很多你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邏輯可言的道理,也許很努力,但還是常常想著能一步登天,受到挫折就開始怪罪是周遭氣場不對,自己出身不好,無時無刻在抱怨這個世界埋沒了自己,但有時你也真的不能回應他甚麼,因為他真的很認真,只是那張嘴總是不停的碎念到你很想把它擰下來。想到之前大人學有一集podcast在說抱怨這件事,你對於工作或周遭世界的埋怨,就像是一股氣,不斷抱怨會讓這股氣不斷散失掉,而你並不能真的得到甚麼,不如將這股氣累積起來轉化為讓你離開這個處境的動力。也許隱約呼應了二哥最後領悟的道理,當一段話到了嘴邊而你選擇不說出來讓它嚥回去,那時候你就是成熟的大人了。

不過二哥的碎嘴雖然很煩,但有時候也覺得他很可愛,像是當他看到勞斯萊斯的勝利女神緩緩升起時的表情,感覺像是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不敢輕易顯現的某種羨慕崇拜的情感,藉由二哥的表演完全展現出來一樣。而二哥不斷的接觸各種臨終場景,正當我想著「你應該去當禮儀師吧」,沒想到他還真的誤打誤撞地走進禮儀師訓練課堂,他恍然大悟明白自己的天賦所在時,那時的神情讓人會心一笑。

直到最後這都還是個平淡的故事,主角群們沒有突然大紅大紫,或天降奇運飛黃騰達,仍舊像一般人一樣地過著各自的生活,雖然他們已經從以往的蛋白區出走到蛋黃區,但出走的旅程也不會就這樣結束。只是這樣的故事真的很看觀眾的喜好,頻率對上了,你會有很多感觸,也許劇中角色會讓你聯想到一些生活的困境與解方;頻率對不上,就只是看著自己身邊的日常生活由明星們演繹出來而已,更何況你可能已經經歷過那樣掙扎的環境,他們的解決方法對你來說只是理所當然的過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yone Wang的沙龍
20會員
358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Dyon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雖然不如女傭浮生錄那樣寫實, 但很多片段還是會讓人想起自己的日常生活, 一部看完心情相當沉重的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雖然不如女傭浮生錄那樣寫實, 但很多片段還是會讓人想起自己的日常生活, 一部看完心情相當沉重的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如果不是看到《我的出走日記》如此好口碑,多人甚至將此劇奉為人生韓劇,我大概不會追看吧,畢竟看故事簡介只感到莫名其妙,完全吸引不到我的注意。 有太多金句值得一再回味,如果你搜尋《我的出走日記》金句,真的多到令人嚇一跳,好多金句都令人咀嚼再三,結合自己的人生境況,總能引發共鳴。 故事講甚麼呢?
Thumbnail
如果不是看到《我的出走日記》如此好口碑,多人甚至將此劇奉為人生韓劇,我大概不會追看吧,畢竟看故事簡介只感到莫名其妙,完全吸引不到我的注意。 有太多金句值得一再回味,如果你搜尋《我的出走日記》金句,真的多到令人嚇一跳,好多金句都令人咀嚼再三,結合自己的人生境況,總能引發共鳴。 故事講甚麼呢?
Thumbnail
這部劇還有另一個名字是〈我的解放日志〉,這是比較貼切原著精神的。因為劇中的社畜都想要解放,明明在公司跟上司相處不愉快,還是日復一日前往辦公室,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堅持什麼偉大計劃。或是明明家住地點就是桃園觀音到台北的距離,而且還三個成年子女都沒有車,日復一日公車轉捷運通勤,回到家中又是耕田種菜…
Thumbnail
這部劇還有另一個名字是〈我的解放日志〉,這是比較貼切原著精神的。因為劇中的社畜都想要解放,明明在公司跟上司相處不愉快,還是日復一日前往辦公室,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堅持什麼偉大計劃。或是明明家住地點就是桃園觀音到台北的距離,而且還三個成年子女都沒有車,日復一日公車轉捷運通勤,回到家中又是耕田種菜…
Thumbnail
希望等我們走到那個地方,蒐集的不只是五分鐘的幸福
Thumbnail
希望等我們走到那個地方,蒐集的不只是五分鐘的幸福
Thumbnail
追這部劇時,是我PCR陽性的隔離時間,花了兩天將全片看完。 不知當是因為隔離期間還是它的給人餘韻,它不是那種會讓他看完即大呼過癮,或是那種追完後會空虛的戲,而是會想細細回味也讓我有種放空也是回味的一種感覺。 其他的金句等戲劇內容歡迎入坑看戲。
Thumbnail
追這部劇時,是我PCR陽性的隔離時間,花了兩天將全片看完。 不知當是因為隔離期間還是它的給人餘韻,它不是那種會讓他看完即大呼過癮,或是那種追完後會空虛的戲,而是會想細細回味也讓我有種放空也是回味的一種感覺。 其他的金句等戲劇內容歡迎入坑看戲。
Thumbnail
⚠️劇透注意 我想獻給每一個內向、孤單、受傷、沉默、邊緣的人。《我的出走日記》讓我回想起某段經歷,原來排泄可以是一種解放的方式、跳遠也可以是解放、爆哭也可以是解放、放下執著也是、牽起他人的手也是,按照本劇的用詞,應該要說:出走....
Thumbnail
⚠️劇透注意 我想獻給每一個內向、孤單、受傷、沉默、邊緣的人。《我的出走日記》讓我回想起某段經歷,原來排泄可以是一種解放的方式、跳遠也可以是解放、爆哭也可以是解放、放下執著也是、牽起他人的手也是,按照本劇的用詞,應該要說:出走....
Thumbnail
在上個月初因為看到前輩朋友推薦,就一路跟至完結。從第一、二集的緩慢開始,中段成功地鋪陳劇中的幽默與主線節奏,到最後卻又像是趕著進度般的推完最後幾集,甚至最後一集亂七八糟,也許可以從這樣的描述概知我的心得──《我的出走日記》不是算是我喜歡的作品,它的情感線溫煦,台詞精緻,但步調卻不太穩定......
Thumbnail
在上個月初因為看到前輩朋友推薦,就一路跟至完結。從第一、二集的緩慢開始,中段成功地鋪陳劇中的幽默與主線節奏,到最後卻又像是趕著進度般的推完最後幾集,甚至最後一集亂七八糟,也許可以從這樣的描述概知我的心得──《我的出走日記》不是算是我喜歡的作品,它的情感線溫煦,台詞精緻,但步調卻不太穩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