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2022/07/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小青龍湯方
麻黃3、芍藥3、乾薑2、細辛1、桂枝3、五味子3、炙甘草2、半夏3
注意: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三兩、細辛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炙、桂枝三兩、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沬,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芫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若噫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
一般正常人得到傷寒,用「麻黃湯」、「葛根湯」就可以去掉了,但是素虛之人得到傷寒,就變成「小青龍湯證」了,一樣是有表寒,但是因為「裡寒」很盛,得到傷寒時症狀就比較嚴重。另一種情況是得到「麻黃湯證」,但是一直沒有治療好,從「麻黃湯證」轉成「小青龍湯證」,如果再沒有治好,就會轉成「十棗湯證」,肺會嚴重積水,那就很危險了。所以「麻黃湯」證失治,而變成「大小青龍湯」證的,大或小則視病人身體的症狀而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6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