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望清單】技職競賽節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個點子是我很久以前看到別人提出來,覺得很有趣就默默記下。我到現在依然覺得這是一個很可以發展的主題。
我想像中的節目形式就像選秀節目,歌唱、舞蹈、廚藝、髮型設計、服裝設計、彩妝設計都已經有相關的節目,不知道其他技職,例如板金、烤漆、配電、木工、泥作等項目,有沒有機會也拍成競賽節目呢?
我自己也沒深入了解各個技職領域,不知道一項技能有沒有足夠的內容可以撐起多集節目。(足夠內容是指畫面夠多變化、拍起來好看)如果不足,一種技能只拍一集,整季拍下來,攝影棚set景以及道具的費用應該超高吧。如果選手只出現在觀眾面前一集,觀眾對他會很無感吧。雖然這類技職的本質好像不必像歌手或偶像選秀那類有培養選手粉絲的必要性,然而若不像現行選秀節目,觀眾可以對選手從陌生到熟悉,看到他的成長,被他的表現與努力所感動、被圈粉,跟著選手的情緒一同起伏的渲染力。這樣的節目會好看嗎?會紅嗎?
同時也能夠想見,這些項目不如歌唱、舞蹈、廚藝、髮型設計、服裝設計、彩妝設計等項目直覺,用聽的、看的,觀眾就可以表達出自己的喜好,而是要有相當的背景知識,才能判斷好壞。不過,我覺得如果有節目能帶著觀眾認識這些生活中不可或缺,我們卻不知道的技職內容,是很棒的一件事。

如果真的可以實行

推薦可和 Skills For U 合作!他們是關注技職教育的非營利組織,創辦人就是技職體系出身,在技職與教育領域有一定的人脈。
Skills For U 曾辦過技職國手巡迴演講的活動(圖片取自 Skills For U 粉專)

Murmur

我滿喜歡「知識型」、「推廣」事物,我認為影視節目有雄厚資源只聚焦「娛樂」有點可惜。我這樣的想法其實不見得好,因為就製作方的商業立場,最重要的是節目好不好看、吸不吸引人,教育意義反倒是其次。節目中講了再多道理,不好看、無聊,沒人看也是白搭。所以期待有厲害的製作團隊,可以取得平衡,達成我的願望清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31內容數
觀察分析節目、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所有的「學習」都一樣,想要學習有成果,一定要先設定目標,而且是可達成的階段小目標。 有許多懷抱聲音表演想像的人,參加聲音培訓,並不是為了成為職業配音員,但無論是否成為職業,基本要學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在挑選配音班前,我認為應該要先有以下的認知: 配音或是聲音表演,是一種「技藝」,技術+藝術。而
Thumbnail
一、天賦才能與硬技能關係 天賦,通常指的是個人先天具備的才能或潛力,是一種自然的優勢。 硬技能指某個領域的專業能力。可以被學習和教授的技能,通常是透過教育、培訓或實踐獲得的。這些技能往往與特定工作或職業相關聯,例如程序設計、會計、機械操作等。 天賦常被視為成功的基礎。擁有天賦的人在特定領域中可
Thumbnail
紐約大部分的編舞者對公開甄選舞者(open audition)通常沒有什麼耐性,所以他們往往會先請自己的團員引薦是否有適合的朋友可以來參加私底下的甄試(private audition) 當你推薦自己認識的人時,編舞者或團長通常第一個問題不外乎是「他/她的舞蹈技巧如何?」接下來的問題一定是「這位舞
Thumbnail
追求音樂、表演或創作的夢想是否需要為自己設定一個停損點呢?不同的諮詢師或許有不同的見解。身為諮詢師,我建議讓夢想和生存脫鉤,不要將所有期望都放在同一個職業上。
最近在引導孩子選填志願一事上備感困擾,到底是依從興趣,還是依從分數的強項,到底怎樣選才對呢? 姊夫分享"工作應該是你能力的強項,不一定是自己很喜歡的事。自己很喜歡的事是嗜好,不是工作。 只有很少幸運的人的嗜好也是工作。 "我老公她從小愛打電動,長大成了寫game的工程師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給憧憬文創產業的你 喜歡看展覽/逛獨立書店/買文創品牌/看舞台劇的你,是否對文創產業有份憧憬? 但非相關科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更擔心興趣變成工作後失去熱情。 不如先放下種種擔心,讓我們先來認識文創產業有哪些職業領域吧!
Thumbnail
《廣播製播人才培訓》 小時候夢想著當廣播人員, 會跟同學約好週末在家一起玩廣播,當時會拿錄音機,錄下聲音。 我們會唱歌, 也會講故事, 更會聊生活。 求學時, 有個機會上廣播電台時, 老師告訴我把機會讓給同學, 我很乖的聽話了, 不過也有深深的失落, 但我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所有的「學習」都一樣,想要學習有成果,一定要先設定目標,而且是可達成的階段小目標。 有許多懷抱聲音表演想像的人,參加聲音培訓,並不是為了成為職業配音員,但無論是否成為職業,基本要學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在挑選配音班前,我認為應該要先有以下的認知: 配音或是聲音表演,是一種「技藝」,技術+藝術。而
Thumbnail
一、天賦才能與硬技能關係 天賦,通常指的是個人先天具備的才能或潛力,是一種自然的優勢。 硬技能指某個領域的專業能力。可以被學習和教授的技能,通常是透過教育、培訓或實踐獲得的。這些技能往往與特定工作或職業相關聯,例如程序設計、會計、機械操作等。 天賦常被視為成功的基礎。擁有天賦的人在特定領域中可
Thumbnail
紐約大部分的編舞者對公開甄選舞者(open audition)通常沒有什麼耐性,所以他們往往會先請自己的團員引薦是否有適合的朋友可以來參加私底下的甄試(private audition) 當你推薦自己認識的人時,編舞者或團長通常第一個問題不外乎是「他/她的舞蹈技巧如何?」接下來的問題一定是「這位舞
Thumbnail
追求音樂、表演或創作的夢想是否需要為自己設定一個停損點呢?不同的諮詢師或許有不同的見解。身為諮詢師,我建議讓夢想和生存脫鉤,不要將所有期望都放在同一個職業上。
最近在引導孩子選填志願一事上備感困擾,到底是依從興趣,還是依從分數的強項,到底怎樣選才對呢? 姊夫分享"工作應該是你能力的強項,不一定是自己很喜歡的事。自己很喜歡的事是嗜好,不是工作。 只有很少幸運的人的嗜好也是工作。 "我老公她從小愛打電動,長大成了寫game的工程師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給憧憬文創產業的你 喜歡看展覽/逛獨立書店/買文創品牌/看舞台劇的你,是否對文創產業有份憧憬? 但非相關科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更擔心興趣變成工作後失去熱情。 不如先放下種種擔心,讓我們先來認識文創產業有哪些職業領域吧!
Thumbnail
《廣播製播人才培訓》 小時候夢想著當廣播人員, 會跟同學約好週末在家一起玩廣播,當時會拿錄音機,錄下聲音。 我們會唱歌, 也會講故事, 更會聊生活。 求學時, 有個機會上廣播電台時, 老師告訴我把機會讓給同學, 我很乖的聽話了, 不過也有深深的失落, 但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