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配樂補帖】配樂不只是陪襯,《星際效應》電影配樂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由國際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科幻鉅作《星際效應》於今日在Netflix上架,不少台灣影迷都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這項難得的喜悅。觀賞過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星際效應》絕對不是一部簡單的科幻電影,這部電影不但擁有扎實的劇情、壯麗的視覺效果,諾蘭更在本片「配樂」的部分下費苦心,找來了合作過《全面啟動》、《黑暗騎士》三部曲的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為這部科幻電影製作扣人心弦的配樂。因為他不希望把音樂當作最後一道上色的顏料,他希望音樂能深入文本結構,使其成為電影的另一主軸,而非淪為陪襯劇情的工具。

raw-image

有趣的是,諾蘭在聘請漢斯·季默為電影譜曲時,並沒有詳細告訴他電影的類型、劇情、角色等等細節,漢斯·季默只有被告知這部電影是關於一位父親留下一個孩子,以及隨之而來難以想像的失落感。因此漢斯季默花了一天的時間,創作了一首關於「親子」的樂曲,直到完成作曲並向諾蘭展示之後,諾蘭才向他透漏電影的故事內容,但漢斯·季默明白了大致劇情後,強烈反對將描繪親情的樂曲,套用在以磅礡宇宙為主的科幻電影中,但也是因為漢斯·季默高度私人化的創作,一改以往諾蘭作品「過度理性」的形象,為這部看似冷酷的科幻電影增添一層人性,更放大了電影裡庫柏對家人的愛與牽掛,讓《星際效應》不只是一部蘊含豐富知識的科幻電影,更是一部由親子之情出發、以私人情感為核心的催淚作品。

raw-image

〈Cornfield Chase〉到〈Dust〉: 從推向極限到趨向毀滅

電影裡的〈Cornfield Chase〉,是套用在庫柏一家追趕無人機的場景,庫柏想利用電子設備來操控無人機,因此將駕駛的任務託付給兒子湯姆,自己則與女兒墨菲合作連線無人機。歌曲由無人機飛越庫柏頭頂開始,配樂結構從簡單的合成器音色,逐漸融入磅礡的管風琴,最後再以細膩的合成器點綴旋律。整段樂曲是以漸強的形式演奏,恰好比喻庫柏一家追趕無人機時,渴望征服科技的那股熱切,隨著車輛與無人機越來越近、車速越來越快,〈Cornfield Chase〉的音色也越來越響亮,音軌層次也越來越多,到最後甚至可以說越來越「混亂」。

raw-image

從另一個角度看,電影畫面搭配上〈Cornfield Chase〉的漸強,也像是在諷刺人類忙著追尋遙不可及的夢想,卻不顧為求達成目的所作的犧牲,這也是〈Cornfield Chase〉到後期會逐漸變得混亂的原因。我們看到庫柏不斷要求駕駛車輛的湯姆「開快一點」以及「別停」,就算湯姆差點撞上拖拉機、衝破玉米田圍欄、甚至將車輛駛向懸崖,庫柏仍沒有出聲阻止,反倒是專注於手上的儀器與空中的無人機,直到湯姆提出帶有警告性的疑問,忙於追尋的庫柏才發現一家人置身的危險處境。也就是在這裡,險些墜谷的車輛及時停下,原本磅礡的樂曲也戛然而止,一切就像是楚門的小船行進到了盡頭。但找尋答案的楚門最終獲得了真相、追趕無人機的庫柏征服了科技,那不斷升級進步的人類最後獲得了什麼?下一首歌〈Dust〉隨即回答了這個問題。

raw-image

在逐漸洪亮的〈Cornfield Chase〉描繪了人類文明不斷發展及進步,但到了〈Dust〉,樂曲的氛圍變的寂靜淒涼,上一秒還在沉浸於探索未知的迫切,下一秒卻被無窮的黯淡埋沒。合成器的效果也從上一段的充滿希望,改為以尖銳弦樂為基底的陰沉音色。就好像人類在美麗的地球上進行無止境的開拓後,前所未有的人口壓力壓得地球喘不過氣,這顆星球無法永遠承受人類對它的踐踏,總有一天它也會承受不住,變得像《星際效應》裡所述:「你想不到給予你食物的土地,會在轉瞬之間背叛你,將你推向毀滅邊緣。」正當我們一步一步在毀滅地球,地球也在背後一步一步毀滅我們,曾經讓我們衣食無憂的家園,最後終將成為殲滅人類的元兇。

raw-image

〈Mountains〉與〈No Time For Caution〉以及〈Detach〉

〈Mountains〉是套用在庫柏來到米勒星時的配樂,這首歌也使用了分明的漸強效果,只不過這次漸強的用意不是表達主角內心的激動,而是未知領域帶給人類的龐大壓力。這首配樂雖然是與先前類似的和弦進行,但管風琴在之前營造的磅礡感,在這裡隨著巨浪的增高增厚,卻變成如《全面啟動》般危機重重的強大音牆。而〈No Time For Caution〉是接續永恆號失控旋轉的危機,套用在庫柏竭力執行對接的任務上,這首樂曲以交響樂團為底,在以細碎的合成器音效修飾,〈Detach〉則是藉由為了減少永恆號質量,將漫遊者號彈射出去時的配樂,以明顯的管風琴構成了整首樂曲,漢斯季默更是選用了倫敦聖殿教堂的管風琴,透過密閉空間的回音營造出樂曲的空間感,也激發了不少宗教感以及對宇宙的敬畏之心。

raw-image

這三首樂曲同樣以管風琴的遞增作為危機的堆疊,主要在描繪主角在極力脫險時的情況,同時讓觀眾在這些段落不禁為處於險境的庫柏感到緊張。前兩首樂曲都以悲壯的低頻音效收尾,而〈Detach〉卻採用了漸弱式的收尾,就好像是庫柏在分離永恆號後,一個人在浩瀚宇宙中漂泊,隻身一人進入神秘莫測的黑洞,越飄越遠、越飄越遠…卻永遠也飄不到無垠宇宙的終點。但這個段落不是要談論管風琴的旋律組合或結構配置,那這些不同時段、不同場景的音樂為何要相提並論?

raw-image

因為這三首樂曲在猛烈的管風琴轟炸下,還悄悄插入了秒針移動的滴答聲,且三首樂曲的拍速剛好都是120BPM,正好是秒針在時鐘上移動的速度。漢斯季默這樣設計的用意也很明顯,就是要告訴觀眾時間一直在走。我們不像科幻電影主角可以穿越時空,重溫生命中的美好或彌補人生中的遺憾,只能任由時間在眼前一步步流逝。也因此,不管是〈Mountains〉的危機、〈No Time For Caution〉的急迫,亦或是〈Detach〉的驚險,配樂中不停滴答作響的時間無情的流逝,都在一分一秒的剝奪庫柏對女兒許下的承諾,讓他離心心念念的家庭、家人越來越遠。

raw-image

〈Stay〉到〈S.T.A.Y.〉

〈Stay〉是一首很微妙的樂曲,曲名的意思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留下」,但在電影裡卻是套用在離別時的配樂,這首樂曲是以女兒墨菲的角度出發,描繪她如何苦苦哀求父親留下。主旋律以一個位於濃厚低頻的長音符開始,創造了一個有廣闊感的音程,同時暗示了庫柏最終仍會離去,將會與墨菲相隔萬里。整首樂曲以滄桑的合成器為基底,恰巧搭配墨菲再三請求庫柏留下來的片段,然而庫柏為了拯救女兒世代的人類,必須穿越危險性極高的蟲洞,兩人也在沒有完成道別的情況下,原本脉脉相通的心從那刻一起逐步漸行漸遠。

raw-image

雖然主題從大調開始,暗示了兩人試圖維持住彼此之間的信任和愛,但緊隨其後的是小調的插入,暗示墨菲因父親的鐵了心要離去而懷恨在心。而樂曲後段瀕臨崩潰的管風琴聲,「馬勒式」(Mahleresrue)的高潮,悲壯的低頻就像是女孩對父親的哀號,對父親拂袖而去的斥責,但再怎麼哭喊都追悔莫及,毅然決然拯救人類的父親早已遠去,只留下一項遙不可及,且極為脆弱的承諾。而〈Stay〉樂曲的結尾是在庫柏飛向太空時畫下句點,因此管弦樂隊在樂曲結束時,像是火力全開般將低音樂器催到最大聲,賦予了人類對星際環境應有的敬意,並從簡單的音調中形成一種對宏觀宇宙的潛在敬畏感。除此之外,漢斯·季默更透過帶有宗教感的管風琴,搭配上火箭升空的劇烈衝擊,放大了庫柏離開熟悉的家園,即將被浩瀚宇宙包覆的恐懼,也喚起了每個人對未知事物的期待和不安。

raw-image

而〈S.T.A.Y.〉則是套用在庫柏進入五維空間後,所以很明顯的,這首樂曲改為從庫柏的角度出發,但配樂在這裡的作用,除了再次烘托庫柏與女兒之間的情感,更多的是這位父親對當時的離去感到自責。〈S.T.A.Y.〉充分發揮了漢斯·季默的極簡主義,不難發現整首樂曲從頭到尾都是以相同的和弦進行,往後的旋律沒有變得更為複雜,反而利用相同的旋律無限延伸。但也正是因為它的簡單、直接,讓這首樂曲傳達出的真摯情感能夠深植人心,人類的情感往往都不需要過度渲染,反而是越樸實、越平凡的情感表現,才越顯得真實,也越能貼近觀眾的心。而從〈Stay〉到〈S.T.A.Y.〉,不僅是讓庫柏理解事情的真相,明白所謂的「他們」是誰,兩首樂曲是建立在這對父女之間的愛身上,更能印證了布萊德博士說的那句話:

「愛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事物」

raw-image

最前衛的作品,最大膽的實驗

總結來說,《星際效應》的配樂式非常前衛且具實驗性的。還記得上一篇文中提到,導演諾蘭並沒有透漏電影細節,只告訴他關於父子的劇情大綱嗎? 漢斯·季默得知後創作的第一首樂曲就是〈Stay〉的雛型。電影配樂家大多都是在影像完成後才開始譜曲的工作,但諾蘭希望這部電影的配樂也能獨自「說故事」。因為沒有得知太多電影資訊,使漢斯·季默的創作能夠更自在、更大膽,能夠天馬行空去譜出自己腦海中的音符,而不受劇情約束。漢斯·季默能夠未本片譜出動人的曲目,也要歸功於導演諾蘭對漢斯·季默的信任,沒有劇本讓他依循,只有簡單幾句話的描述。也是因為漢斯·季默不受拘束的「實驗性」創作,給予了諾蘭拍攝時更多的想像空間,同時也是讓《星際效應》的情感能夠如此真摯、迷人,卻同時令人痛徹心扉,感受到庫柏身上永無止盡的心碎。

raw-image

不少觀眾對《星際效應》壓倒性的配樂感到不滿,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諾蘭導演和漢斯·季默在確立合作關係後,一開始的意圖就是要創作出與普遍好萊塢大片不同的電影配樂。諾蘭的計畫正如本文標題所述:「配樂不只是陪襯」。對諾蘭來說,配樂必須是構成電影的其中一種基本成分,而不是撒在煮熟飯菜上的調味品。故此,《星際效應》與大多數科幻電影不同,本片的核心是父女之間的情感故事,恰如其分地,漢斯·季默將墨菲和庫柏之間的情感放在了配樂的中心,因此電影裡的父女關係通過漢斯·季默的創作得到了體現,它使用簡單而具情感共鳴的樂器組合,讓樂曲有時是宏大而廣闊的,有時卻同時容納了溫和良善與些許的焦躁不安。

raw-image

配樂通過在各種事件、角色動機和視覺效果之間建立情感聯繫,為電影提供了有效的黏著劑,否則這些事件看起來會相當不連貫。簡而言之,漢斯·季默的配樂有助於更清晰的傳達電影的情感癥結。《星際效應》的配樂不一定像其他好萊塢電影配樂家那樣複雜、詳細或多變,但對人類情感的刻畫,仍然能帶給觀眾無限的迴響和感動,溫暖的劇情和對愛情與親情的著墨,都在那無微不至的細緻中,渲染出扣人心弦的震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avid C.-avatar-img
2022/08/09
幾年前重映有幸去看了,這部在電影院看真的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太空站爆炸以後的No Time For Caution 讓整個影廳都進入庫柏駕駛的太空梭,在他身邊看著G力下的手動對接
萊特看電影-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09
那段在影廳看真的會起雞皮疙瘩
子穎-avatar-img
2022/08/08
感謝分享!看完本文又得以重溫整套電影配樂囉!
萊特看電影-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08
這部電影的配樂真的動人且有深度,趁Netflix還沒下架趕快多刷幾遍!
avatar-img
萊特看電影的沙龍
24會員
32內容數
正經評論電影
2025/02/14
儘管史蒂芬這位復仇者聯盟領袖已宣告退役,但美國隊長的故事尚未完結。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結尾,年邁的史蒂芬親手將盾牌交給摯友「獵鷹」山姆威爾森,象徵精神的傳承與新篇章的開啟,未來將由山姆接下「美國隊長」的重任,帶領復仇者聯盟續寫無限傳奇。
Thumbnail
2025/02/14
儘管史蒂芬這位復仇者聯盟領袖已宣告退役,但美國隊長的故事尚未完結。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結尾,年邁的史蒂芬親手將盾牌交給摯友「獵鷹」山姆威爾森,象徵精神的傳承與新篇章的開啟,未來將由山姆接下「美國隊長」的重任,帶領復仇者聯盟續寫無限傳奇。
Thumbnail
2025/01/13
本片並不是一個簡單的Whodunit架構,也非翁導作品常見的Whydunit走向,本片更像是一部以「參與觀察法」為主的紀錄片,從旁捕捉父親永年如何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並從中展開一場愛情、親情和責任交織的自我救贖。
Thumbnail
2025/01/13
本片並不是一個簡單的Whodunit架構,也非翁導作品常見的Whydunit走向,本片更像是一部以「參與觀察法」為主的紀錄片,從旁捕捉父親永年如何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並從中展開一場愛情、親情和責任交織的自我救贖。
Thumbnail
2024/12/18
好消息是,在這個續集當道的年代,一部全新英雄的起源故事登上了大銀幕;而壞消息是,這是一部索尼電影。
Thumbnail
2024/12/18
好消息是,在這個續集當道的年代,一部全新英雄的起源故事登上了大銀幕;而壞消息是,這是一部索尼電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諾蘭自《敦克爾克》開始,就有個很嚴重的壞習慣(《天能》沒有看所以不清楚是不是有延續這個狀況) 就是 沒有在管觀眾的觀影體驗,只顧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像是在《奧本海默》這部電影裡面 就可以看到兩個主要的大問題 第一是「不停在不同的視點以及時間線跳來跳去」 第二是「只拍自己想拍的情節以及衝突」
Thumbnail
諾蘭自《敦克爾克》開始,就有個很嚴重的壞習慣(《天能》沒有看所以不清楚是不是有延續這個狀況) 就是 沒有在管觀眾的觀影體驗,只顧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像是在《奧本海默》這部電影裡面 就可以看到兩個主要的大問題 第一是「不停在不同的視點以及時間線跳來跳去」 第二是「只拍自己想拍的情節以及衝突」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大作,終於在2023年7月上映。從記憶拼圖的自我欺騙、頂尖對決的幻影交錯、黑暗騎士的正邪矛盾、全面啟動的夢境虛實、星際效應及天能的時間旅行,這位崇尚寫實手法、實景拍攝的導演,卻總選擇不確定性的主題,而諾蘭也一慣以開放性的電影語彙,描繪各種交纏細膩的人性,就這點來看,《奧本海默》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大作,終於在2023年7月上映。從記憶拼圖的自我欺騙、頂尖對決的幻影交錯、黑暗騎士的正邪矛盾、全面啟動的夢境虛實、星際效應及天能的時間旅行,這位崇尚寫實手法、實景拍攝的導演,卻總選擇不確定性的主題,而諾蘭也一慣以開放性的電影語彙,描繪各種交纏細膩的人性,就這點來看,《奧本海默》
Thumbnail
我每次看諾蘭的電影,總覺得像是一封寫給地球人的警語信,理智殘酷而---溫柔。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了人們。」這是電影一開始黑畫面的字幕。偷來了的火種,就不能再從人類的手中拿走了。
Thumbnail
我每次看諾蘭的電影,總覺得像是一封寫給地球人的警語信,理智殘酷而---溫柔。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了人們。」這是電影一開始黑畫面的字幕。偷來了的火種,就不能再從人類的手中拿走了。
Thumbnail
電影中有許多讓人感動難忘的父親,有照顧身心的父親,有拯救生命的父親,也有拯救靈魂的父親;有在外太空思女哭泣的父親,有化身甲蟲一路陪伴兒子冒險的父親,也有宛若駭客只想拯救女兒的父親。父親節到了,一起來複習這些大螢幕上最讓人感動的父親們。
Thumbnail
電影中有許多讓人感動難忘的父親,有照顧身心的父親,有拯救生命的父親,也有拯救靈魂的父親;有在外太空思女哭泣的父親,有化身甲蟲一路陪伴兒子冒險的父親,也有宛若駭客只想拯救女兒的父親。父親節到了,一起來複習這些大螢幕上最讓人感動的父親們。
Thumbnail
演化 在伊卡利號航向其他星系尋找外星生命的途中,遇上了停擺的飛行器。裡面承載了20世紀的人類。他們死於生化武器與氧氣的爭奪。太空行員不屑的說:「這些才不是人類,這些是禽獸。」我瞬間憶起在〈星際救援〉中,也同樣在途中接收到陌生飛行器的求生信號,船艙內卻載滿了類似人猿的嗜血不明外星物種。 與生命相遇
Thumbnail
演化 在伊卡利號航向其他星系尋找外星生命的途中,遇上了停擺的飛行器。裡面承載了20世紀的人類。他們死於生化武器與氧氣的爭奪。太空行員不屑的說:「這些才不是人類,這些是禽獸。」我瞬間憶起在〈星際救援〉中,也同樣在途中接收到陌生飛行器的求生信號,船艙內卻載滿了類似人猿的嗜血不明外星物種。 與生命相遇
Thumbnail
失業2m12d 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 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應該是在電影院 那時滿腦子都驚訝於眼前的這一切 從沒想像過有人能把宇宙的畫面如此具體地呈現在我眼前 蟲洞、黑洞、事件視界、多維空間、反重力、深空、未知行星🪐、重力波 一切的一切 好像穿越時空一般 夢想實現一般 看著看著
Thumbnail
失業2m12d 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 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應該是在電影院 那時滿腦子都驚訝於眼前的這一切 從沒想像過有人能把宇宙的畫面如此具體地呈現在我眼前 蟲洞、黑洞、事件視界、多維空間、反重力、深空、未知行星🪐、重力波 一切的一切 好像穿越時空一般 夢想實現一般 看著看著
Thumbnail
由國際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科幻鉅作《星際效應》於今日在Netflix上架。這部電影不但擁有扎實的劇情、壯麗的視覺效果,諾蘭更在本片「配樂」的部分下費苦心,找來了合作過《全面啟動》、《黑暗騎士》三部曲的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為這部科幻電影製作扣人心弦的配樂。
Thumbnail
由國際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科幻鉅作《星際效應》於今日在Netflix上架。這部電影不但擁有扎實的劇情、壯麗的視覺效果,諾蘭更在本片「配樂」的部分下費苦心,找來了合作過《全面啟動》、《黑暗騎士》三部曲的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為這部科幻電影製作扣人心弦的配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