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爸爸》:他不壞,他是我兒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只想做爸爸該做的事

 

紀錄片般的寫實

在2015年以犯罪驚悚片《踏血尋梅》一舉成名的導演翁子光,於一次田野調查中,深深受到「荃灣享和街弒母殺妹案」當事人的故事感動,決定再度挑戰自己擅長的奇案題材,以這起2010年轟動香港的弒親案為題,透過細膩而真摯的視角,深入探索案件背後的角色心理。因此,《爸爸》並不是一個簡單的Whodunit架構,也非翁導作品常見的Whydunit走向,本片更像是一部以「參與觀察法」為主的紀錄片,從旁捕捉父親永年如何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並從中展開一場愛情、親情和責任交織的自我救贖。

raw-image

就像2015的《踏血尋梅》,《爸爸》的劇情也未追求戲劇化的呈現,反而著眼於許多人習以為常的生活經驗,結合主角永年不久前的悲痛經歷,不帶一絲憐憫的敘述「世界不會因為誰的悲傷而停止轉動」的概念,使全片瀰漫著一股沉重的無力感。雖然這讓《爸爸》在兩個小時的篇幅中缺乏顯著的情緒起伏,可能導致沉悶的觀影體驗,但也正是這種貼近現實的內容,賦予了電影寫實性和紀錄片般的真實感,並透過角色細膩且克制的情感表達,讓觀眾在這無聲的共鳴中感受到生命的無常與個體的渺小。

raw-image

回憶過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

而倒敘和插敘,是翁子光導演作品中常見的敘事技巧,這種手法多數時候是交代劇情用的黏著劑,能夠為角色的行為和情感提供更多解釋,像導演2015年的《踏血尋梅》,便是藉由不同時間點的劇情交織,層層剖析錯綜複雜的案件真相和兇手動機。但《爸爸》裡跳躍式插敘的使用,更像是在將父親的內心狀態具象化,一段段回憶毫無徵兆的切入且不著痕跡的淡出,使觀眾切身感受到永年無法從傷痛中抽離的狀態,並讓我們透過片段式的回溯,伴隨永年在平淡無奇的回憶中,拼湊出導火線被點燃的根本原因。

raw-image

然而,隨著故事推進,這些閃回並未承載任何解謎的功能,插敘的瑣碎和平淡,也似乎是導演有意為之,旨在以零散的閃回,讓觀眾感受到父親反覆掙扎,卻始終無法拼湊出真相的迷惘和痛苦。厚明的弒親行為究竟是精神分裂症作祟,還是父母親的管教方式在潛移默化中釀成悲劇?抑或是其他無法察覺的原因?《爸爸》既未將矛頭指向任何一方,也無心深究犯罪心理或因果推理,甚至無意延續導演作品中的一貫視角,即對香港當代社會現象進行批判,反而將鏡頭聚焦於父親永年,刻劃他在事件之後所經歷的碎裂與重建。

raw-image

肉眼可見的痛

影帝劉青雲的表演當然是功不可沒,「市民劉先生」在這裡展現極為樸實的形象,呈現的情緒乍看之下是單一的悲傷,實則蘊藏著豐富層次的憂愁,精準詮釋如行屍走肉般獨活於世的狀態。而本片的抑鬱情感不僅表現在劇情和角色,更體現在視覺影像,藉由靜謐的畫面和固定的長鏡頭捕捉細微的情感波動,並利用重複的鏡位安排,喚起角色與觀眾因睹物思人而產生的情感共鳴。適度的畫面留白,也有效讓父親的掙扎與無奈更顯立體,使角色的複雜情感得以餘韻悠長的傳遞,連帶推動電影情緒張力的昇華。

raw-image

此外,《爸爸》也在視覺上設計了許多「隔絕」的符號,無論是車窗、嬰兒室的玻璃窗,還是法庭上被告與群眾之間的圍欄,父親入監探視兒子時,亦是隔著玻璃對話,這些透明卻無法穿越的障礙,象徵著父子之間的隔閡與疏離,即便永年能看穿玻璃後的景象,感受到兒子隱約流露的情緒,卻仍無法實際真正接觸、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而特別選用的4:3長寬比,一方面模擬觀賞家庭錄影帶的體驗,另一方面也透過銀幕空間的壓縮,強化永年在事件後的孤獨和無助,讓片中的陣陣哀愁,如涓涓細流般滲進每一幀畫面。

raw-image

放不下也得放下

多數時候,我們理智上理解死亡的必然,情感上卻往往無法輕易釋懷,特別是《爸爸》中的父親永年所面對的,並非僅是妻女死亡的事實,還有案件過後隨之而來的情感糾結,畢竟厚明既是殺害妻子和女兒的兇手,同時也是自己親手養大的兒子。永年身為受害者,當然無法原諒這宗慘案的兇手;但身為父親,更無法割捨內心對兒子的愛。故此,永年在事發之後致力於解開心中的困惑,彷彿那個答案能撫平內心的傷痛,然而,真相的缺席卻讓悲劇留下的痛苦更顯無情,「放下」對他來說也無疑是項難上加難的課題。

raw-image

但《爸爸》在刻劃父親心理矛盾的同時,也藉由結尾的安排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結果都有原因可尋,有時再怎麼放不下,唯一的出路也只有放下。片中的父親永年雖深陷無盡的痛苦和困惑,但最終也不再讓回憶牽扯自己,選擇靜靜的與兒子共享一頓簡單的午餐。這裡漫長又無奈的放下,並不意味著理解或原諒,而是一種深刻的自我寬恕,學會在愛與痛之間找到平衡。電影的結尾便是透過永年多年後的行為和態度,傳達出一個殘酷但現實的訊息,即不必對所有的問題尋得解答,唯有適時放手,痛苦才得以隨風消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萊特看電影的沙龍
24會員
32內容數
正經評論電影
2025/02/14
儘管史蒂芬這位復仇者聯盟領袖已宣告退役,但美國隊長的故事尚未完結。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結尾,年邁的史蒂芬親手將盾牌交給摯友「獵鷹」山姆威爾森,象徵精神的傳承與新篇章的開啟,未來將由山姆接下「美國隊長」的重任,帶領復仇者聯盟續寫無限傳奇。
Thumbnail
2025/02/14
儘管史蒂芬這位復仇者聯盟領袖已宣告退役,但美國隊長的故事尚未完結。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結尾,年邁的史蒂芬親手將盾牌交給摯友「獵鷹」山姆威爾森,象徵精神的傳承與新篇章的開啟,未來將由山姆接下「美國隊長」的重任,帶領復仇者聯盟續寫無限傳奇。
Thumbnail
2024/12/18
好消息是,在這個續集當道的年代,一部全新英雄的起源故事登上了大銀幕;而壞消息是,這是一部索尼電影。
Thumbnail
2024/12/18
好消息是,在這個續集當道的年代,一部全新英雄的起源故事登上了大銀幕;而壞消息是,這是一部索尼電影。
Thumbnail
2024/11/29
在長達24年的等待後,他再次推出了一部超級英雄電影,甚至還是眾所矚目的續集,帶領觀眾重返因娛樂至上而衰落的羅馬帝國。但《神鬼戰士》除了有震撼的戰鬥場面外也結合了深刻的角色塑造和主題探討,締造巨大的票房成功更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殊榮,究竟老雷能否在前作奠定的基礎下突破續集魔咒呢?
Thumbnail
2024/11/29
在長達24年的等待後,他再次推出了一部超級英雄電影,甚至還是眾所矚目的續集,帶領觀眾重返因娛樂至上而衰落的羅馬帝國。但《神鬼戰士》除了有震撼的戰鬥場面外也結合了深刻的角色塑造和主題探討,締造巨大的票房成功更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殊榮,究竟老雷能否在前作奠定的基礎下突破續集魔咒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爸爸》是一部改編自2010年香港真實刑案的電影,劇情描繪了父親阮永年在失去妻女後,面對長子犯下大罪的心路歷程。透過非線性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影片探索了悲傷的接受過程以及家庭的破碎。儘管聚焦於悲劇,電影卻沒有將父親塑造成悲劇英雄,而是以真實而自然的方式揭示了父親內心的掙扎與無奈。
Thumbnail
《爸爸》是一部改編自2010年香港真實刑案的電影,劇情描繪了父親阮永年在失去妻女後,面對長子犯下大罪的心路歷程。透過非線性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影片探索了悲傷的接受過程以及家庭的破碎。儘管聚焦於悲劇,電影卻沒有將父親塑造成悲劇英雄,而是以真實而自然的方式揭示了父親內心的掙扎與無奈。
Thumbnail
近年香港有不少改篇自真實故事的電影上映,其中由劉青雲和谷祖琳主演的《爸爸》是改編自2010年香港的一宗倫常慘劇,導演翁子光以沉重的筆觸刻畫了劉青雲飾演的父親阮永年在家庭悲劇後的心理狀態與情感掙扎。這部電影並非傳統的奇案片,而是一部以情感為核心的作品,通過非線性敘事方式,帶領觀眾深入探索家庭的愛與傷痛
Thumbnail
近年香港有不少改篇自真實故事的電影上映,其中由劉青雲和谷祖琳主演的《爸爸》是改編自2010年香港的一宗倫常慘劇,導演翁子光以沉重的筆觸刻畫了劉青雲飾演的父親阮永年在家庭悲劇後的心理狀態與情感掙扎。這部電影並非傳統的奇案片,而是一部以情感為核心的作品,通過非線性敘事方式,帶領觀眾深入探索家庭的愛與傷痛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你知道有件事是時間到了一定得去做、但它又沒有具體的意義。這倒像是一種慣性,時間到了你就有相對應的行為出現。這種行為在外人眼中似是家人間的凝聚力,但參與其中的人只當是盡責任。
Thumbnail
你知道有件事是時間到了一定得去做、但它又沒有具體的意義。這倒像是一種慣性,時間到了你就有相對應的行為出現。這種行為在外人眼中似是家人間的凝聚力,但參與其中的人只當是盡責任。
Thumbnail
巧妙的是,在我先後觀看《日麗》和《我的鯨魚老爸》時,我都能看見那株逐漸萎靡的生命之花。
Thumbnail
巧妙的是,在我先後觀看《日麗》和《我的鯨魚老爸》時,我都能看見那株逐漸萎靡的生命之花。
Thumbnail
在2020年上映的電影《父親》在當年的各大影展獎季大放異彩,作為導演的Florian Zeller大銀幕首座便一鳴驚人,更可以說是近年舞台劇改編劇本的強勢典範,而導演有意選擇一脈相承的精神續集《愛‧子》卻在北美評價意外的滑鐵盧,究竟是抱持錯誤期待進場觀賞,還是它有難以掩蓋的致命缺陷?
Thumbnail
在2020年上映的電影《父親》在當年的各大影展獎季大放異彩,作為導演的Florian Zeller大銀幕首座便一鳴驚人,更可以說是近年舞台劇改編劇本的強勢典範,而導演有意選擇一脈相承的精神續集《愛‧子》卻在北美評價意外的滑鐵盧,究竟是抱持錯誤期待進場觀賞,還是它有難以掩蓋的致命缺陷?
Thumbnail
這是數月前看的一部電影了。或者沒有太多人聽過,因為這相對是一齣小眾的電影,可能又應驗了票房毒藥的傳說。對於講父子情的電影,我是沒有抵抗力的。沒有理由不看,也沒有理由不想太多。本身又想講講自己對父子關係的想法,後來都是不了,就看看我會講些什麼有的沒的吧。
Thumbnail
這是數月前看的一部電影了。或者沒有太多人聽過,因為這相對是一齣小眾的電影,可能又應驗了票房毒藥的傳說。對於講父子情的電影,我是沒有抵抗力的。沒有理由不看,也沒有理由不想太多。本身又想講講自己對父子關係的想法,後來都是不了,就看看我會講些什麼有的沒的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