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配樂跟音效會如此的惱人──淺談《奧本海默》的技術缺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諾蘭自《敦克爾克》開始,就有個很嚴重的壞習慣(《天能》沒有看所以不清楚是不是有延續這個狀況)

就是
沒有在管觀眾的觀影體驗,只顧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像是在《奧本海默》這部電影裡面
就可以看到兩個主要的大問題

第一是
「不停在不同的視點以及時間線跳來跳去」

而且在大多數的轉跳,前後都沒有什麼銜接
讓觀眾不明白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不知道想要達到什麼效果

第二是
「只拍自己想拍的情節以及衝突」

可是那些情節跟衝突沒有鋪陳,沒有前置
光靠演員的演技
或是磅礡的具有史詩感的配樂在撐


所以觀眾在看的時候

首先會因為視點時間線跳來跳去,而且這麼做並沒有堆疊起什麼情緒或是認知
導致很難進入狀況

再來很多情節跟衝突
都因為沒有事先建構好認知
好去明白各個角色在想什麼,在捍衛什麼或是在閃躲什麼

或是因為角色的狀態,以及轉變過程,在電影裡面並沒有被好好交代
(像是奧本海默本人對於核彈的想法,還有他跟他老婆的關係,以及他老婆為什麼會一直叫奧本海默去戰鬥去對抗等等)

或是即使有交代,也因為第一點的視點時間線太過跳躍而銜接不起來

導致每一段情節每一個畫面每一段配樂每一個音效出來的那個當下
只能藉由前幾分鐘開始所看到的演出
去猜測電影現在要呈現的是什麼


所以拉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為什麼配樂跟音效會如此的惱人?

那是因為

「在聽到的那個當下,沒有讓觀眾可以順利進入的情境或是前提」

像是群眾跺腳的音效
總共出現了兩次

而這兩次觀眾都沒有足夠的資訊
去理解奧本海默這時候在想什麼,在擔心什麼顧慮什麼

所以那個音效就只剩下,生理上令人不適的壓迫感

或是反過來
核彈爆炸的那一瞬間,所有的聲音都消失
只聽得見奧本海默本人的呼吸聲

那個情節
同樣是不知道奧本海默在想什麼,在期盼什麼

所以這段的聲音留白,對於觀眾來講就只是留白

同時進而導致了
後面爆炸聲出來的那個當下
沒有辦法讓觀眾,跟著角色在情緒上有什麼爆發

只剩下單純的
很大聲很嚇人的感覺


另外是
諾蘭在這部片所選擇的拍攝手法,也同樣是沒有在管觀眾的觀影體驗

在這部片裡面,從頭到尾幾乎都是貼著角色的臉在拍
這會導致整個觀影過程中
會感到壓迫感很重,很有負擔,而且容易審美疲勞

我會認為這也是導致觀眾無法進入狀況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官方預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lise Yu-avatar-img
2023/08/15
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看不懂的觀眾即是論者本人。開頭雖然說是「技術缺失」但是通篇充滿了感情。諾蘭敘事跳躍,而令人難以輕易看懂這是一直以來的特色。所以好像在這部片也沒有什麼好特別批評的(反而這部片故事比天能好懂多了)這部片貼臉拍攝,跟審美疲勞什麼關係?不太理解。因為在這部片每個人都是矛盾的(製造核彈但討厭死亡、加入計畫但不認同計畫、喜歡主角但是不跟主角在一起)演員除了台詞之外,更多的是從細微表情和動作去表達與台詞矛盾的真實想法。而爆炸的畫面正是種種的矛盾(希望和平卻製造更大的武器)的爆裂,正因為所有人的想法和行為都是矛盾的所以在爆炸畫面後,也可以對應當下每個人表情(震驚、喜悅、興奮)和之後譴責或支持主角的反差。(先無聲爆炸後巨響就是類似打雷的物理現象不解釋)
張囧-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5
Elise Yu >>>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看不懂的觀眾即是論者本人。明白你的意思,不過跟你想的不太一樣的是我會說,是因為我知道這部電影在某些演出跟處理,想要傳達出什麼意思才有辦法指出說我覺得他沒有處理好因為他沒有做到(我認為的)他想要做到的事情>>>開頭雖然說是「技術缺失」但是通篇充滿了感情。這我就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了還麻煩你再多解釋>>>諾蘭敘事跳躍,而令人難以輕易看懂這是一直以來的特色。所以好像在這部片也沒有什麼好特別批評的(反而這部片故事比天能好懂多了)哈哈剛好天能我沒看,所以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比較好也可以明白你說的,跳躍就是諾蘭的特色所以我在文中才有再解釋說,是因為這次的跳躍,會讓人混亂感覺不到敘事的美感或者說是必要性>>>這部片貼臉拍攝,跟審美疲勞什麼關係?不太理解。意思是說,一直都是很近很近的鏡位,那個壓迫感會一直都很強久了之後會讓觀眾麻痺或是疲累對於那個壓迫感的營造以及維持會有反效果>>>因為在這部片每個人都是矛盾的(製造核彈但討厭死亡、加入計畫但不認同計畫、喜歡主角但是不跟主角在一起)演員除了台詞之外,更多的是從細微表情和動作去表達與台詞矛盾的真實想法。這部分完全沒問題呀,我的問題是在因為這部片的跳躍敘事以及零碎的剪接會讓觀眾沒辦法累積起情感或是認知等於每一個情節或是畫面都要看當下電影呈現出了什麼有時候會需要去猜(因為不確定前面發生了什麼)然後我在這篇文章裡面,沒有說到台詞耶不知道為什麼你會突然提到>>>而爆炸的畫面正是種種的矛盾(希望和平卻製造更大的武器)的爆裂,正因為所有人的想法和行為都是矛盾的所以在爆炸畫面後,也可以對應當下每個人表情(震驚、喜悅、興奮)和之後譴責或支持主角的反差。我也明白你這邊說的事情不過有個地方我確實覺得沒有處理好(甚至沒有處理)就是主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支持製作核彈」轉向「反對製作核彈」的?要說主角一開始就支持和平(因為他一直捐錢給西班牙內戰),那他中間為什麼會這麼積極與投入呢?所以才會說因為敘事太跳躍,剪接太零碎對於主角內心的矛盾,沒有堆疊起來只會看到他各種彼此矛盾的面向但沒有一個完整的角色個性或是說價值觀被建立起來
HY Lyu (羊肉)-avatar-img
2023/08/13
真的是半瓶水響叮噹的人可以寫出這種垃圾文章欸特別登入就只為了這篇垃圾文
張囧-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3
HY Lyu (羊肉) 你覺得我哪邊說的不對的話很歡迎提供你的理解或是看法來指正我喔~不然我會不清楚你覺得我哪裡講得不對,或是跟你的理解有什麼出入
avatar-img
⚡️龍子電波⚡️
16會員
26內容數
這是我身為編劇顧問,專門拿來放研究創作物(漫畫、電影、小說、舞台劇......)的筆記區。
2024/08/10
驀然回首【創作筆記】【上】by 阿修羅賴把
Thumbnail
2024/08/10
驀然回首【創作筆記】【上】by 阿修羅賴把
Thumbnail
2024/08/10
驀然回首【創作筆記】【下】by 阿修羅賴把
Thumbnail
2024/08/10
驀然回首【創作筆記】【下】by 阿修羅賴把
Thumbnail
2023/12/27
今年我們團隊有幸能協助穀子老師,完成他的新作《T子%%走2》! 在目前新書正在火熱宣傳的期間,我們也希望能夠分享跟穀子老師的合作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創作者側寫。
Thumbnail
2023/12/27
今年我們團隊有幸能協助穀子老師,完成他的新作《T子%%走2》! 在目前新書正在火熱宣傳的期間,我們也希望能夠分享跟穀子老師的合作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創作者側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有幸寫下一萬字的影評之後,這部史詩般的電影又讓個人產生多種聯想- 1,首先是電影爭議性的聲音運用-人類話語不斷被打斷 2,再來是電影細密隱藏的精神結構-【愛因斯坦-波耳-奧本海默】競合體系 3,最後,電影出現的閃電雷霆剪接,一秒鐘的艾略特詩集《荒原》影像,成為一個未來有待開發的奧本海默研究
Thumbnail
有幸寫下一萬字的影評之後,這部史詩般的電影又讓個人產生多種聯想- 1,首先是電影爭議性的聲音運用-人類話語不斷被打斷 2,再來是電影細密隱藏的精神結構-【愛因斯坦-波耳-奧本海默】競合體系 3,最後,電影出現的閃電雷霆剪接,一秒鐘的艾略特詩集《荒原》影像,成為一個未來有待開發的奧本海默研究
Thumbnail
這可能是諾蘭迄今最好懂也最難懂的作品。不是玩文字遊戲,好懂,在於這個故事不像多數諾蘭作品屬於燒腦原創,而是取材已知的歷史事件、真實人物為主軸,看片前後各種資料解析都足以補完脈絡;至於難懂,也並非艱澀的科學理論對一般觀眾多麼不友善─可能對諾蘭來說時常接收「看不懂」的反饋真沒那麼重要,不論他的作品大量取
Thumbnail
這可能是諾蘭迄今最好懂也最難懂的作品。不是玩文字遊戲,好懂,在於這個故事不像多數諾蘭作品屬於燒腦原創,而是取材已知的歷史事件、真實人物為主軸,看片前後各種資料解析都足以補完脈絡;至於難懂,也並非艱澀的科學理論對一般觀眾多麼不友善─可能對諾蘭來說時常接收「看不懂」的反饋真沒那麼重要,不論他的作品大量取
Thumbnail
諾蘭自《敦克爾克》開始,就有個很嚴重的壞習慣(《天能》沒有看所以不清楚是不是有延續這個狀況) 就是 沒有在管觀眾的觀影體驗,只顧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像是在《奧本海默》這部電影裡面 就可以看到兩個主要的大問題 第一是「不停在不同的視點以及時間線跳來跳去」 第二是「只拍自己想拍的情節以及衝突」
Thumbnail
諾蘭自《敦克爾克》開始,就有個很嚴重的壞習慣(《天能》沒有看所以不清楚是不是有延續這個狀況) 就是 沒有在管觀眾的觀影體驗,只顧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像是在《奧本海默》這部電影裡面 就可以看到兩個主要的大問題 第一是「不停在不同的視點以及時間線跳來跳去」 第二是「只拍自己想拍的情節以及衝突」
Thumbnail
一部長達三小時的片子。跟星際效應看完的感想類似: 是好電影,有缺點,但瑕不掩瑜。實際上不需要拍到三小時這麼久,除了挑戰進電影院的觀眾膀胱,以及要維持長期的專注力之外,有些橋段其實本是多餘而可刪減的。
Thumbnail
一部長達三小時的片子。跟星際效應看完的感想類似: 是好電影,有缺點,但瑕不掩瑜。實際上不需要拍到三小時這麼久,除了挑戰進電影院的觀眾膀胱,以及要維持長期的專注力之外,有些橋段其實本是多餘而可刪減的。
Thumbnail
《奧本海默》(Oppenheimer)是克里斯多福.諾蘭(hristopher Nolan)的第一部人物傳記類電影,也是諾蘭的作品中文戲最多的,在這樣的第一次就選擇談「原子彈之父」、「美國普羅米修斯」,想必非常挑戰,因為必須面對其中的爭議與複雜性。
Thumbnail
《奧本海默》(Oppenheimer)是克里斯多福.諾蘭(hristopher Nolan)的第一部人物傳記類電影,也是諾蘭的作品中文戲最多的,在這樣的第一次就選擇談「原子彈之父」、「美國普羅米修斯」,想必非常挑戰,因為必須面對其中的爭議與複雜性。
Thumbnail
諾蘭為何人?想必不需要我多做介紹,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接觸過其獨樹一幟的影像美學。然而,今年推出的《奧本海默》卻有別於諾蘭的作品,沒有令人大開眼界的世界觀、沒有令人雙眼為之一亮的科幻奇想、沒有曲折離奇的燒腦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出場角色和對白互動,並透過有條不紊的文戲鋪陳,建構出鉅細靡遺的傳記故事。
Thumbnail
諾蘭為何人?想必不需要我多做介紹,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接觸過其獨樹一幟的影像美學。然而,今年推出的《奧本海默》卻有別於諾蘭的作品,沒有令人大開眼界的世界觀、沒有令人雙眼為之一亮的科幻奇想、沒有曲折離奇的燒腦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出場角色和對白互動,並透過有條不紊的文戲鋪陳,建構出鉅細靡遺的傳記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