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郵筒(散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郵筒不僅僅是暫置信件的器物,它是思念的中繼站。在車水馬龍間的一紅一綠,靜靜佇立,雖然體型並不甚大,可它卻帶給人們無限的安全感,只消將思念投入其中,假以時間浸釀,便可能釀成一段情。可能是父母予子女的寒冬問暖;可能是多年不見的友人,閒時來信。又或者是有情人們,在夏季的暖燠裡,談情說思念。
對我而言,郵筒,又代表著什麼呢?理著信件我思索——最上頭的是上週國小老師寄來的問候信,第二封是去年的事了,那是營隊的通知信,第三封,第四……五……邊看邊數著,時而抓幾粒瓜籽放入口中。此時已是夜半,窗外秋風颯颯一陣陣拂著院外老柳。一封殘破的信將我從恍惚中抽離,臘黃的信紙上,撕痕將過了時的言文字從中剖開。看著已無法辨識的字跡,一道道痕跡像催狂魔般,將我吸入了回憶的漩渦間。
十五歲那年,我搭上了青春的列車,那是一位音樂班的女孩,我都叫她青青。青青國二轉進學校的,聽人說是因為她們母女倆要躲避負債、家暴的父親。而我首次見到她,是在音樂班的表演上——體育館裡的鬧哄,在主持人上台後,漸漸降低了分貝。因為青青個子較高且又在第一部,坐下後目光便不由自主的被她吸了去。嘔啞調音聲中,好像有一剎那青青的目光和我對上。也不知怎麼,青春的響炮在我內心炸了開來。於是,交響音樂會便好似成了個人獨奏表演,青青美妙的樂音,正可用「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來形容。隨著布幕拉下,心靈之窗巧巧地打了開來。
依著朋友的幫忙我們認識了,也因為青青是轉學生,以此為借我帶著她到校園各處,漸漸的我們的關係熱絡了起來,儘管放學要打工,青青還是會在假期週末抽出空來,騎著自行車,在加冬橋、在白沙岸。感情的升溫,本該是開心才對,可是青青的眉頭,卻一天比一天重。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直到人去樓空,直到雙鯉魚來敲門。
就這樣,在一個夏日的年後,青青悄悄的走了。門叩得再猛烈、腳踏板踩得再快,都再也追不上。總曾以為青春是無堅不摧的,可現實的當頭棒喝讓我明白,青春連螳臂都不如。
幾週後,郵差慣常的摩托車聲,將我從週六的早晨喚醒。拿著信回到屋內,稀奇的是收件欄上寫著我的名字,是青青寄來的。原來,又是為了躲父親而再度遷移。不過這次的地點距我幾百公里,見面是不可能的事了,我想。絕望的深谷中,透進來的只有寄信一束光,畢竟那時不像如今網路發達、通訊便捷。於是郵筒成為我生活的慰藉,不管刮風暴雨,一有閒時便會騎著單車上鎮投信,而郵筒始終在那兒靜靜的等著我。
時間推移,上了高中我們持續以書信來往,可在高一下的寒假後,郵差敲門的喊聲中卻只剩下母親及兄長。而我就像一隻待巢的幼鳥,呦呦張嘴待餵食,可母鳥,卻總空嘴而歸,便縱有千種風情,已無人可說訴。
年後,投了最後一封信,就最後一封,我告訴自己。也就是這最後一封,等到了回信。那是一封絕別的信,青青告訴我她已另有歸宿……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親眼看見時,即使拚力欲挽狂瀾,我的心終究潰堤了。衝出家門,在大雨的夜狂奔著。捶打著郵筒,「都是你這破東西害的!馬的」我不停叫罵著,但是郵筒始終一言不發,靜靜的看著我。直到血、淚混雨而流,我昏倒在郵筒旁……
所以,郵筒於我又是什麼呢?在它之中,滿溢著我的青春。同時卻也藏著最深的痛。手機的時代降臨,郵筒、書信漸漸從生活淡去,僅管信件都已褪色,但我會將這回憶,打包進人生筆記。取下眼鏡拉熄燈,在夢中,我偷偷將回憶裝進信封、塞入郵筒。目的地——來生。
avatar-img
3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給年輕流浪詩人的信〉給未來的我,〈給年輕流浪詩人的信封〉是此時節的過去訊息,這首〈年輕流浪詩人的信〉則是即興創作。這是個「輪迴詩」,也就說可以從頭至尾地讀,也可以從尾至頭地讀。亦可隨意從中間閱讀,或是重新排列意義。重新認知後又是幾首新的詩。詩的無序排列代表「現在性」。
Thumbnail
女兒在學校求學時因搬家轉學,依然念念不忘與好友的情感故事。她學會了注音,寫下了人生第一封信,純真的情感溢於言表。在充滿愛的園地中度過美好時光,感謝園方轉達這份美好。
小時候認識一個女孩,很小很小的時候。 每天期待著與她見面,從一早坐校車開始, 校車的路線總是先繞過台南名醫診所的她家之後,才會來到我的搭車地點。 我上車之後總會用眼角餘光偷偷找她是否也在車上。 我一直躲在一旁悄悄地注意著她,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一直。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竟然被她發覺了。
Thumbnail
聽說某處大草原有個神奇郵筒,叫做「天國郵筒」, 能幫助人們把想寄往天國的信送到情緣未了思念的人手中。 趙荷娜(韓孝周 飾演)的男友遇到意外事故死亡,她一直無法走出悲痛情傷, 更多是對他的怨恨,恨他留下她獨自面對沒有愛的世界, 雖然那個男人有妻兒,又跟她在一起,是個渣男,可是,愛情是不講道理的
Thumbnail
「如果每一次拆信,都能感受到當時的良善、光亮、熱度,那麼,我們還能捨棄嗎?」 一年年的,朋友只能是越來越少,再也記不起衝動去認識朋友,保持良好的往來的青春時代是怎樣的熱鬧。 手邊能細數仍然擁有的朋友:對話框框最後停留在一年、兩年、三年之前、畢業後再也不聯絡的。 單方便覺得失落、孤寂。無可挽救的
Thumbnail
眼角掛著淚,在備忘錄裡打下:「青春嘎然而止的那刻,就是認知到自己對青春一無所知,肆意揮霍,不知道時光飛逝,不知道光陰無情,青春不會忽然結束,當我們看見它的時候,早就告別青春好久好久了。」 「結束了。」我傲慢地對青春下了無情又殘酷的註解,但與青春恍然相逢的剎那,看見了時間的溫柔與慈悲。
Thumbnail
我在人群看到她,12歲的年紀,第一次,懂得什麼叫心動的感覺。 關於為什麼國小畢業後,要上國中的那個暑假就需要上暑期輔導?我已經忘了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台灣讀者們對郵筒的印象多數來自中華郵政的綠紅方形外觀,那生活中再日常不過的公共設備,藏身於郵局或街道上,很少會特別去關注,記得唯一獲得關注的一次,是某一年因颱風風力過強而把郵筒柱桿吹彎,造成的特殊彎掀起一股彎腰郵筒風潮。 然而,這看似平常不過的郵筒在他國卻是一國歷史與文化的顯現。 這篇所要介紹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給年輕流浪詩人的信〉給未來的我,〈給年輕流浪詩人的信封〉是此時節的過去訊息,這首〈年輕流浪詩人的信〉則是即興創作。這是個「輪迴詩」,也就說可以從頭至尾地讀,也可以從尾至頭地讀。亦可隨意從中間閱讀,或是重新排列意義。重新認知後又是幾首新的詩。詩的無序排列代表「現在性」。
Thumbnail
女兒在學校求學時因搬家轉學,依然念念不忘與好友的情感故事。她學會了注音,寫下了人生第一封信,純真的情感溢於言表。在充滿愛的園地中度過美好時光,感謝園方轉達這份美好。
小時候認識一個女孩,很小很小的時候。 每天期待著與她見面,從一早坐校車開始, 校車的路線總是先繞過台南名醫診所的她家之後,才會來到我的搭車地點。 我上車之後總會用眼角餘光偷偷找她是否也在車上。 我一直躲在一旁悄悄地注意著她,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一直。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竟然被她發覺了。
Thumbnail
聽說某處大草原有個神奇郵筒,叫做「天國郵筒」, 能幫助人們把想寄往天國的信送到情緣未了思念的人手中。 趙荷娜(韓孝周 飾演)的男友遇到意外事故死亡,她一直無法走出悲痛情傷, 更多是對他的怨恨,恨他留下她獨自面對沒有愛的世界, 雖然那個男人有妻兒,又跟她在一起,是個渣男,可是,愛情是不講道理的
Thumbnail
「如果每一次拆信,都能感受到當時的良善、光亮、熱度,那麼,我們還能捨棄嗎?」 一年年的,朋友只能是越來越少,再也記不起衝動去認識朋友,保持良好的往來的青春時代是怎樣的熱鬧。 手邊能細數仍然擁有的朋友:對話框框最後停留在一年、兩年、三年之前、畢業後再也不聯絡的。 單方便覺得失落、孤寂。無可挽救的
Thumbnail
眼角掛著淚,在備忘錄裡打下:「青春嘎然而止的那刻,就是認知到自己對青春一無所知,肆意揮霍,不知道時光飛逝,不知道光陰無情,青春不會忽然結束,當我們看見它的時候,早就告別青春好久好久了。」 「結束了。」我傲慢地對青春下了無情又殘酷的註解,但與青春恍然相逢的剎那,看見了時間的溫柔與慈悲。
Thumbnail
我在人群看到她,12歲的年紀,第一次,懂得什麼叫心動的感覺。 關於為什麼國小畢業後,要上國中的那個暑假就需要上暑期輔導?我已經忘了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台灣讀者們對郵筒的印象多數來自中華郵政的綠紅方形外觀,那生活中再日常不過的公共設備,藏身於郵局或街道上,很少會特別去關注,記得唯一獲得關注的一次,是某一年因颱風風力過強而把郵筒柱桿吹彎,造成的特殊彎掀起一股彎腰郵筒風潮。 然而,這看似平常不過的郵筒在他國卻是一國歷史與文化的顯現。 這篇所要介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