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郊山]擎天崗霧中尋寶(堡)...有11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活動時間:2022.04.30

天氣:一直霧濛濛,偶有霧雨

參加隊伍:獨行,尋大~秘~寶~

路線行程:冷水坑→冷水坑生態池→雞心崙觀景台(6號堡)→雞心崙→5號堡→冷擎步道→擎天崗草原→3號堡→竹蒿山(4號堡)→擎天崗南峰(2號堡)→1號堡→金包里城門→10號堡→擎天崗東峰→嶺頭喦土地公(7號堡)→8號堡→9號堡→擎天崗遊客中心→1號堡→6號堡→冷水坑

清代河南勇紥營雞心崙,日治時期擎天崗亦為軍事要地,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為了避免敵軍空降在草原上侵襲台北城,就在草原上建立營舍、崗哨,開挖防空壕、建碉堡,駐紮防砲部隊等,而現今擎天崗碉堡樣式則是和國軍在其他地點建置的大致相同。以前去擎天崗只知道有牛,而且現今為了避免人牛衝突(發生過意外),牛還被趕走Q_Q。所以今天不找牛,找不會動的碉堡卡簡單(因為有人先找出來了)。
據說5/1勞動連假天氣不太好,趁著星期六早上還沒變天,走個半天的動一動,陽明山區還是雙北人親近山林的好所在,路線多玩法多。近來流行的擎天崗11碉堡,趁著路跡還未被芒草掩蓋,就來玩大地遊戲吧!
擎天崗尋堡有11個碉堡(含明堡及隱堡),從冷水坑出發走冷擎步道,依序走過6-5-3-4-2-1-10-7-8-9-11-6(有沒有發現6號重複了!這樣知道怎麼更省路了)。

9:07 公車上到冷水坑就是一片白茫茫。能見度有低,連遊客中心都快看不到,這下可好,尋寶活動更有趣了,想到我上次來冷擎這一區就是走魚路南段,也是這種霧雨天氣。剛到遊客中心門口,看到眼前一閃而過的人不就是我此行文字紀錄的提供者:“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嗎?
先至冷水坑遊客中心後方上洗手間後,看起來雖霧但沒下霧雨,就朝冷擎步道走。這次我故意用山友Dennis(航跡提供者)去探路給我的航跡,然後看著陽明山法蘭克的文字記錄來尋找碉堡,兩者的行進方向及路線並不一致,而且Dennis的航跡怎麼繞好大一圈,還跑去瑪礁古道和坪頂古圳,我是不會輕易上當的啦!正好練習搭配同時用兩種媒介來切路找碉堡(我真的是沒事找事做耶!)。

raw-image

9:09 靠近吊橋前,步道兩排整齊的綠樹,我和前方遊客都不禁伸手摸著扁扁的葉子,心想是松柏類的某一種吧!回程時霧稍散較明亮,突然想起,這一排是冷水坑有名的落羽松啊~每當變色時節,就會吸引大批遊客來拍照。

raw-image

菁山吊橋,此時看來超像彼岸橋~~~

raw-image

9:14 冷水坑生態池畔,以前都直接走棧道階梯直接往擎天崗,沒注意這邊有個生態池,此次正好來看看,欸~什麼都看不到,比我以前去八十歲阿嬤的松蘿湖還霧(松蘿湖素有十八歲少女之稱,可是過午通常就會起霧,去幾次因都採取當天往返,到湖邊就是霧罩湖面,所以我們都戲稱只看到八十歲阿嬤)
往雞心崙的神祕小徑叉路口在湖邊某處,我就在湖邊的樹林旁探啊探。

raw-image

9:25 往雞心崙的叉路,為了找這個叉路,我在附近草地三進三出不同樹林缺口...如果三次找不到路要七進七出我就乾脆直接攻上擎天崗了。

raw-image

找到正確入口後,雖然是在樹林裡鑽,但路徑還算清楚,一段上坡後接到芒草區,草雖然比人高,中間還是有一條路。

raw-image

9:31 芒草鑽出來是清楚的小徑,左轉往冷擎步道的觀景台,又轉往雞心崙。觀景台旁邊有碉堡,先左轉去摸一個碉堡在原路回來往雞心崙。
6號堡,雞心崙觀景台旁邊(請注意看旁邊的水泥牆上有寫個6的牌子),此處雖名為雞心崙觀景台,但是雞心崙的基點不在這,所以走回剛剛出來的叉路口往雞心崙(的基點),這個觀景台如果是走冷擎步道,就會路過。

raw-image

這天天氣實在太霧,看不到什麼景(連路況都和平常晴天時看起來不同,更要花一些時間找路)沒景就多多低頭或看看路旁的花草。某種堇菜~如意草(匐菫菜)。

raw-image

走在這條往雞心崙的小徑,路旁經過幾棵開著滿滿白色小花,完全就是爆開的花況,在霧中別有一種優雅。灰木。

raw-image

9:42 雞心崙小草原到了,右前方兩根柱子像是雨量計或氣象觀測的儀器。中間有個隆起物,走過去看是否為基石。此處應該就是河南營的遺址。

raw-image

有幾粒石頭堆放在一起,中間放置有藍天路牌標示:雞心崙河南營。但沒有看到基石。雞心崙此處為河南營的遺址。陽明山國家公園魚路古道沿路有兩處清代軍營的遺址,一處為守硫營,另一處為河南營,守硫營在大油坑附近,河南營早期只知道在擎天崗附近,而陽明山國家公園進行魚路古道研究時,有勘查河南營遺址的紀錄,不過現在已經看不到殘垣遺跡。參考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上的說明,依據殘存的石牆腳,測得河南營遺址大致長30公尺,寬24公尺,是一個長方形的範圍。後來河南營殘存的石塊,都被擎天崗的駐軍,拿去作為建設碉堡的基礎材料。當時軍隊移防,必須越經三重橋 (金山)、大嶺(山卡)(擎天崗)、山豬湖然後到台北,不管是從台北府移防金包里,或自金包里回師台北府,都必須經過這裡,此處剛好是兩地的中心點,又有水源,地形險要,因此設立一個停駐的據點,稱為「河南營」。而他們所走的路,就是「金包里大路」,當時的路需定期維修,或許清廷曾動用「河南勇」的兵力來幫忙,所以金包里大路又有河南勇路的稱呼。(金包里大路等到我的魚路北段時再來介紹)。
牌子上另有寫淡基橫斷古道,清法戰爭時,基隆、滬尾(淡水)成為重要戰場,戰爭暴露出清政府海防很薄弱,因此戰後清廷為加強建設,於1892年闢建淡基橫斷古道,古道的中繼站就在雞心崙。

raw-image

在剛剛踏入雞心崙草原的左側,可以看到樹和雜草中有條小徑,走過去看到路牌,這裡就是往基石和5號碉堡的路。

raw-image

9:45 因路徑被整理得乾淨,入口走上來不久,就能在路邊看到雞心崙基點,H757M,北市精幹點,市201號。

raw-image

9:49 繼續往前順著路走,芒草雖長到路上來,路還是頗清楚,來到一片小空地,是5號堡。稍微看一下,過5號堡後有路徑。

raw-image

9:59 順著土路走,多是雜木林裡的下坡,從這要下去接到絹絲瀑布至擎天崗的路。

raw-image

10:01 有一小段溪谷路,因為霧雨小心石頭濕滑,出來經過攔砂壩,今天水量小小的。

raw-image

攔沙壩出來接回步道,此處為三叉路口,剛好是往冷水坑、絹絲瀑布和擎天崗的叉路,有官方指標路牌,走出來時剛好有青春活潑的人類在拍照,出發至今由於天氣不佳,除了在冷水坑的步道和6號堡的觀景台外,沿途走的多是小徑所以都沒遇到遊客,現在開心看到還是有人會在這種沒景又潮濕的天氣上來冷擎地區遊玩。

raw-image

10:05 走石板步道往擎天崗(因大部分的碉堡都在擎天崗)

raw-image

二斑叉紋苔蛾

raw-image

10:16 步道接上來擎天崗草原,映入眼簾的先是三根避牛樁(以前不記得有這三根)。想想我好幾年沒上來擎天崗了,自從出現了人牛衝突事件,牛都被驅趕至較遠處,整個擎天崗草原也做了圍籬,等於是把人圍在步道裡,我覺得實在太醜就沒來了,來擎天崗是要享受寬廣的草原風景,結果人被圍在裡面,笑~。

raw-image

進入擎天崗環形步道,往竹蒿山方向前,經過陽明山牧場教育解說中心,因為整片都白茫茫,我就不進去展區看了。

raw-image

10:25 來到風擎步道和竹蒿山的叉路口,路口這個是3號堡

raw-image

探頭從碉堡的通風口看往內部,嗯~對我而言還蠻新奇的。接下來應該要往竹蒿山方向,但是周圍一片迷濛我一時走錯,走往風擎步道,走一小段下坡看地圖才發現錯路,又爬回來往竹蒿山。

raw-image

10:34 走在往竹蒿山的步道上,經過左邊有土徑叉路,這是往2號堡的路徑(也是往內寮古道和瑪礁古道的叉路),先上去竹蒿山下來後,要轉這個叉路。

raw-image

10:39 走至竹蒿山,這是4號堡,前面有個不鏽鋼蓋,不知道是不是進入碉堡的入口?

raw-image

依舊蹲下來探看碉堡的窗戶,和剛剛的3號堡大同小異。不過光線從窗戶透進去,裡面長著青苔,卻給我一種古時草廬讀書的感覺。

raw-image

10:50 走回到往內寮/瑪礁古道的叉路,去找2號堡,這條不是擎天崗環形步道的路線,這附近草原多芒草多路又複雜,陽管處在地上有拉了防迷線。

raw-image

雖然今天都沒看到牛,但有新鮮牛糞長菇菇,傳給朋友看,她以為這是另一個碉堡(你...贏...了)

raw-image

10:54 來到叉路口,右邊有防迷線的是往內寮/瑪礁古道,左邊則是新開出來去看2號堡的路,走左邊繼續尋寶。

raw-image

10:57 看到2號堡,不過這邊有個基石,都走到這了,不能漏掉,站在霧中稍微張望一下,原來在右邊的草坡上。

raw-image

此處被命名為擎天崗山南峰,H777M,北市地測精幹點,市199號。

raw-image

11:08 從2號堡後方芒草中有小徑,往下走頗陡,但主要是下過霧雨路變得頗泥濘又滑。

raw-image

11:12 來到溪邊,過溪後往右是內雙溪古道,往左可回擎天崗,往左沿著小溪走。

raw-image

11:24 看紀錄應該要再過小溪一次,但是天色太霧,我看不出比較適合的過溪點,迷路就麻煩了,乾脆看看地圖沿著溪邊有路徑就一直往前走,走出來還是一樣會到風擎步道的石板路上。

raw-image

11:31 步道上有聽到人聲沒看到人影,其實伸手都快看不到自己的手指了。從內雙溪古道的叉路口出來到風擎步道,也搞不清往左還是往右是回擎天崗,反正走一小段看離線地圖,發現方向錯是往風櫃嘴,再回頭修正,走在官方步道上至少路都很明。順著步道走就經過1號堡。

raw-image

11:39 穿過木柵(圍牛的)往遊客中心方向,經過金包里大路的城門,先拍照一下,等下次走魚路北段再仔細看。

raw-image

城門旁有專賣局造林地,第十九號基石,因為是大正十一年六月設立的,大正的基石要收集。旁邊還有比較高的水泥柱,陽明山牧場界碑。

raw-image

11:44 環形步道繼續往遊客中心方向,經過右邊有塊草坡,仔細看有個土徑,往上走穿過草坡,並鑽入芒草中(芒草已被整理出一條路徑)

raw-image

11:48 看到一面水泥牆,上有寫個10字,這是10號堡,周圍和頂部用土及草把碉堡藏起來,是為潛堡。

raw-image

11:54 從10號潛堡的屋頂繼續往上走,來到一處寬敞草坡,繼續往高處走,草坡中仔細看有個洞,地殼變動基準點,GB05。經過這個點後,繼續往上,穿過芒草

raw-image

11:56 上來至高處,被整理出一片小空地,這被命名為擎天崗東峰。此處為高點,天氣好時展望也是很好的。不過這一天反正怎麼看都是霧,其實也省掉我蘑菇拍風景的時間,專心走路找碉堡。

raw-image

台灣省/台北市界基石01號,H784M。剛提到這顆基石被新命名為擎天崗東峰,但是在風擎步道上已經有個擎天崗東峰,所以看相對位置,誰要東峰誰要東南峰之類吧!最近看到正名資料,在風擎步道上那顆台北市三角點49號的基石,正名為"陽明山農場"(藍天隊江隊長回覆山友疑問)。

raw-image

12:04 從那顆不知道是不是擎天崗東峰的山頭要原路下來,又在這片迷霧草坡摸三次才找到路回到環形步道,繼續往遊客中心方向出去。

raw-image

12:11 靠近擎天崗草原入口的土地公廟,嶺頭喦土地公廟(嵒音同岩),今天的碉堡已經找了超過一半,這麼難辨識路的天氣,先感謝土地公沒讓我迷路。

raw-image

然後記得視線移往土地公廟旁邊的涼亭,仔細看涼亭下方寫了個數字"7",這個涼亭底部其實就是7號反空降潛式碉堡(好會藏啊~)

raw-image

在找下一個碉堡的路徑時,走到土地公廟後方,有清楚的路徑,但走上去這條路是錯的,下來繼續找路,看到路口大樹旁有座小廟宇。

raw-image

這是舊土地公小廟,裡面的牌位寫著"山神",舊廟依舊保留,新廟就是前方漂亮的嶺頭喦土地公廟,這個廟宇是往昔魚路古道上重要的保佑信仰囉!

raw-image

12:16 然後土地公就跟我說這條路才對啦~

raw-image

12:18 走上來就能看到8號潛堡,中間的土坡往上走

raw-image

上來鑽入一片芒草原,聽...說...這...裡...風...景...很...棒...要不是沒有牛,我都要唸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此刻沒有藍天,沒有牛羊,就是風吹草低整片野茫茫,撥草找路去。

raw-image

12:27 經過一根台北市保安林界碑後,來到9號潛堡。

raw-image

12:28 從9號潛堡旁,可以上去山頂(基石就在9號堡上方),也可以直接往下。先去山頂再往下,就不用回到8號潛堡。

raw-image

擎天崗山,H802M,台北市都計處四等三角點(No.144)。摸完擎天崗山,直接從9號堡旁陡坡往下走。

raw-image

12:39 從擎天崗山下來是泥濘的土坡,出來到方形水泥水塔,草叢走出去可以到遊客中心。

raw-image

從擎天崗遊客服務中心後的小徑出來,以為可以打完收工,正準備可偷懶在這等公車,打開紀錄一看,嗚嗚~還有一個,踢馬路下去啦~

raw-image

12:44 沿著馬路往冷水坑方向走,最後的碉堡入口在馬路邊,路過就會看到有個缺口,右轉走上去芒草坡就是了。陽明山的暗規矩,有圍起來或是寫禁止進入的,通常都是秘境(剛剛有幾個潛堡也有工事繩圍起來)

raw-image

12:48 芒草坡順著路徑走上來,看到11號潛堡

raw-image

12:59 從11號堡下來到馬路,走馬路接回冷擎步道(如果繼續踢馬路,我大概腦中會冒出史蒂芬金,迷霧驚魂(The Mist)的場景)

raw-image

官方的石板步道路徑很清楚,叉路口都會標示往擎天崗或冷水坑,但是下過雨往下走還蠻濕滑哩!

raw-image

13:10 經過一處石頭牆,這是早期的牧牛牛舍。給牛休息的啦!我還不能休息,繼續霧中前進。

raw-image

13:15 來到雞心崙觀景台,6號堡再訪,咦?那一開始可以不用繞過來,路線規劃可以從冷水坑生態池直接去雞心崙河南營&5號堡。

raw-image

這一段下坡階梯兩旁種著杉樹,以前從這邊走上來都覺得階梯好長啊~這次往下走,可以感覺到和我擦身而過往上爬的人,也喘著有同樣感觸。

raw-image

過菁山吊橋後,回到落羽松之路,按字提醒自己,變葉的季節來看看這排落羽松。

raw-image

13:25 回到冷水坑停車場,連遊客中心都消失了是怎樣!站在公車站牌旁等車時,想著這時公車如果在霧中突然出現就很像幽靈公車,忍不住嗤嗤的笑了。

raw-image

這次的擎天崗尋寶行程,在四顧茫茫,蝦米攏跨謀的情境下,穿梭在冷水坑和擎天崗真的路都不認識了,錯了幾次路又扳回,所有登高望遠風景好展望佳的地方…都沒有,沒有藍天沒有雲,沒有景也沒有牛,牛糞倒是遇到好幾坨,要不是還有牛糞味,以為自己進到恐怖電影迷霧小鎮那一類的畫面。因為沒得拍風景,也不會停太久,11個碉堡和5個基點抓下來大概4小時多,繞一圈O回到冷水坑等公車,公車才下到菁山里地是乾的!地是乾的!窗外的野花也看得很清楚,上次走魚路南段也是這樣,我懷疑冷水坑看擎天崗那一區根本有結界,被迷霧之神統治了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2會員
121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又來到假日,今天是陰天沒有太陽,想來不會太熱,便決定到陽明山走走
Thumbnail
又來到假日,今天是陰天沒有太陽,想來不會太熱,便決定到陽明山走走
Thumbnail
交通 建議不要開車上去,不然上去之後會排隊停車排到天荒地老,而且山路蠻危險的,很多彎道根本就看不到對向有來車,建議就坐小 15 公車上去就好了 小 15 位於捷運劍潭站旁邊,等公車的地方可以看到劍潭大貢丸 冷水坑服務站 小 15 的終點站是冷水坑服務站 下站後旁邊就可以看到冷水坑服務站了 這裡是陽明
Thumbnail
交通 建議不要開車上去,不然上去之後會排隊停車排到天荒地老,而且山路蠻危險的,很多彎道根本就看不到對向有來車,建議就坐小 15 公車上去就好了 小 15 位於捷運劍潭站旁邊,等公車的地方可以看到劍潭大貢丸 冷水坑服務站 小 15 的終點站是冷水坑服務站 下站後旁邊就可以看到冷水坑服務站了 這裡是陽明
Thumbnail
陽明山的大油坑硫磺區,以前是重要的採硫磺礦區。1897年英商德記礦業公司取得大油坑的礦權,開啟大油坑與陽明山區的採硫史。而後因為大小油坑劃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採礦活動因此停止。走一趟挑硫古道,探訪過去的硫磺採礦遺跡。
Thumbnail
陽明山的大油坑硫磺區,以前是重要的採硫磺礦區。1897年英商德記礦業公司取得大油坑的礦權,開啟大油坑與陽明山區的採硫史。而後因為大小油坑劃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採礦活動因此停止。走一趟挑硫古道,探訪過去的硫磺採礦遺跡。
Thumbnail
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擎天崗曾是戰略要地,為避免敵軍空降在草原上侵襲台北城,就在草原上建立營舍、崗哨,防空壕、建碉堡等。現在有前輩根據文史資料把擎天崗的碉堡(含明堡和隱堡)找出來,這陣子北部山友們就在玩尋找擎天崗十一座碉堡的大地遊戲。可惜的是這天很霧,沒景也沒牛,就在各草原中穿梭專心尋寶。
Thumbnail
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擎天崗曾是戰略要地,為避免敵軍空降在草原上侵襲台北城,就在草原上建立營舍、崗哨,防空壕、建碉堡等。現在有前輩根據文史資料把擎天崗的碉堡(含明堡和隱堡)找出來,這陣子北部山友們就在玩尋找擎天崗十一座碉堡的大地遊戲。可惜的是這天很霧,沒景也沒牛,就在各草原中穿梭專心尋寶。
Thumbnail
趁著記憶猶新,天氣也尚冷的時候,趕緊來寫下這篇吧! 這次出遊的契機是因為姐姐的同事提到此處相當熱門,幾乎是一位難求的搶手程度。人嘛,總是越難到達的地方就越想到達! 位於台14甲線上的卡爾小鎮,是合歡山入口的第一站,標高二三○九,除了可以欣賞山林美景外,其無光害、無遮蔽物的優勢更是觀星族的最愛,為
Thumbnail
趁著記憶猶新,天氣也尚冷的時候,趕緊來寫下這篇吧! 這次出遊的契機是因為姐姐的同事提到此處相當熱門,幾乎是一位難求的搶手程度。人嘛,總是越難到達的地方就越想到達! 位於台14甲線上的卡爾小鎮,是合歡山入口的第一站,標高二三○九,除了可以欣賞山林美景外,其無光害、無遮蔽物的優勢更是觀星族的最愛,為
Thumbnail
這次我們不往山裡走,出發到台灣的最北端,面海的雕堡露營區,整個營區主要分成三大塊:草地區、棧板和露營車區。營區內還有觀景草皮廣場區、沙坑、水管隧道和盪鞦韆,孩子有足夠的空間追跑玩樂,每個營位都可以看到海,是100分的露營環境! 碉堡後方的草皮,有階梯可以連接到草皮區營位 草皮區營位的景觀平台 水管隧
Thumbnail
這次我們不往山裡走,出發到台灣的最北端,面海的雕堡露營區,整個營區主要分成三大塊:草地區、棧板和露營車區。營區內還有觀景草皮廣場區、沙坑、水管隧道和盪鞦韆,孩子有足夠的空間追跑玩樂,每個營位都可以看到海,是100分的露營環境! 碉堡後方的草皮,有階梯可以連接到草皮區營位 草皮區營位的景觀平台 水管隧
Thumbnail
20210905 陽明山擎天崗算是台北市近郊最知名的大草原, 記得10幾年前和爸媽到擎天崗玩耍, 我和小姪子在天然的大草皮上翻滾玩球不易樂乎, 偶而見到休息的牛群, 感覺非常新奇, 這算是都市小孩的小確幸.   不過, 108年因為遊客與牛群近距離拍照, 造成攻擊事件,  陽明山國家管理處利用圍
Thumbnail
20210905 陽明山擎天崗算是台北市近郊最知名的大草原, 記得10幾年前和爸媽到擎天崗玩耍, 我和小姪子在天然的大草皮上翻滾玩球不易樂乎, 偶而見到休息的牛群, 感覺非常新奇, 這算是都市小孩的小確幸.   不過, 108年因為遊客與牛群近距離拍照, 造成攻擊事件,  陽明山國家管理處利用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