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郊山]挑硫古道...陽明山硫礦過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活動時間:2022.06.04

天氣:晴天!擎天崗是晴天啊~

參加隊伍:本原蟲&蘇小菁+小高

路線行程:擎天崗→金包里大路→挑硫古道→大油坑山→陽金公路→上磺溪停車場→憨丙厝地→守硫營→擎天崗→冷水坑

陽明山的大油坑硫磺區,以前是重要的採硫磺礦區。1897年英商德記礦業公司取得大油坑的礦權,開啟大油坑與陽明山區的採硫史。挑硫古道就是當時大油坑和魚路古道之間,運輸硫磺、煙煤等煉硫材料的路徑。後來因大小油坑劃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禁止採礦,採礦活動因此停止。

上次踢完魚路古道後,蘇小菁興致勃勃說繼續出來活動吧!那我們就還是在這一區玩耍(反正這一區也玩不完,話說我還有陽明山16草原沒玩哩!)今天還多了位臨時加入的伙伴。
早上一樣在捷運劍潭站搭小15公車上擎天崗,於擎天崗和隊友會合後整裝出發,一開始走的還是魚路古道的一小段。
8:12 進入擎天崗先經過嶺頭喦土地公,這幾集在擎天崗周圍活動的劇情(碉堡巡禮、魚路古道北段、挑硫古道等)這個土地公廟都有出現,土地公的保佑當然不嫌多啊~所以我每次路過還是會拜一下(而且今天出現晴天板耶~不是霧茫茫的土地廟了),而且這位土地公見證了整個擎天崗區域的發展改變歷史耶!也期望土地公能給一些靈感,讓我有新發現,尤其在芒草堆中找路,常常也很需要土地公指個路的。

嶺頭喦土地公

嶺頭喦土地公

站在步道上眺望擎天崗草原,現在為了防牛而在步道旁做了欄杆,此時從這角度看著人們在草地中行走散步,被關起來的是人吧!牛呢?牛都不見了啊~雖說擎天崗名產的牛,也不是此地原生動物,是早年在此放牧而演化成在此生活,晚來的我從第一次到擎天崗就看到牛&牛糞,以後每次來都是理所當然的存在,而認為沒有牛悠閒吃草的擎天崗就不是擎天崗罷了。

擎天崗草原

擎天崗草原

8:24 走到金包里大路的城門,我站在城門前幫蘇小菁拍照後,我們倆感嘆的說,前兩星期來霧大到連城門都快看不到,今天總算給個藍天。更何況我是今年幾次上擎天崗來,第一次好天氣。

金包里城門

金包里城門

穿過城門處,所站之處算是高點(突然理解簡大獅在這邊築城門的原因了,是說體虛的本人,想著以前攻打還要先爬金包里這段陡坡,覺得爬上來腳都軟了),左下方山谷冒煙的那裡,就是我們今日最主要的目的地。

raw-image

左邊的稜線,仔細放大看,山頂上有球球啊~就是神秘的竹子山管制區,竹子山和竹子山北峰。

raw-image

右邊的稜線看起來是兩大塊,我們一直以為冷水大山比較高哩!不過大尖後山H883M,冷水大山H747M,確實是大尖後山比較高的。

raw-image

8:41 隨著金包里大路步道往下走,來到獅子望圓山景點,這真的很需要慧根(想像力)站在解說牌下,回頭看往金包里城門的方向,左邊圓圓的是獅子頭(突然想吃獅子頭了),右邊圓圓山丘是圓山,呃...我們在這幾個階梯爬上爬下,試圖找個角度拍出比較像的照片,但還是覺得很勉強,太勉強獅子了。

獅子望圓山

獅子望圓山

請自行參閱下圖,解說牌上的獅子望圓山照片,免得我們再望下去,獅子都不獅子了。

raw-image

8:48 經過了最高水源處,繼續往下走石階(河南勇路),石階旁的大石頭,也是有故事的。這是土地界線,位於道路的界石-大石公,石頭以南的道路由草山及山豬湖居民維護,以北則由金包里居民維護。

大石公界碑

大石公界碑

8:53 順著石板路走,進入有遮蔭的樹林,此段不再是陡下的石階,而是坡度和緩的步道。

raw-image

經過古道上必備的土地公廟,旁邊的金爐屋頂是磁磚砌的,頗有古早味。

raw-image

8:58 步道旁出現活水溪流,此處為:大路邊田,是先民開闢的梯田。

raw-image

先去步道右邊的草地,說是草地,仔細看其實是梯田耶~大路邊田,是清末至日治以來當地居民開闢的梯田,早期此處由許家耕作,種植水稻、蕃薯、竹筍等作物,收成後擔至金山與八煙等地交換日常生活用品。後來因地主漲租,許家無力負擔租金而遷離此地,後由賴家繼續耕作,隨著產業的轉變,賴家曾將耕地改為牧牛,但最後仍不敵大環境的變化而遷離此處。逐漸荒蕪的耕地看起來就像小草原,但仔細看是有石砌一層層的高低落差

大路邊田(梯田)

大路邊田(梯田)

9:06 從大路邊田此處的步道,找到適合過溪處,對面就是往挑硫古道的入口。

raw-image

但其實路徑早已荒蕪,芒草長很密,就算有航跡也不一定能穿過茂密的芒草,我們在此撥撥找找,找尋可行的路跡,花了一段時間。

raw-image

9:27 穿過芒草區後是茂盛的芒萁,不過至少隱約有路,努力穿過芒萁和芒草交雜的小徑尋找著路。

raw-image

9:38 走出來站在高處,看到冒煙的谷地。我們此行主要的目的地到了,硫磺區地熱口。

raw-image

站在山谷的高點看像竹子山&竹子山北峰。

raw-image

冒煙地熱口的下方,可以看到一些棄置的廢棄圓桶,以及一條清楚的山腰路,要從山坡下去走山腰路經過採硫區。這裡的路是活動的~要走山坡下去及橫向山腰路時,隨時注意滑動的石頭和灰燼、從山坡上流下的小溪流(熱水),尋找安全的踏點。因大油坑周邊的地質相當鬆軟脆弱,空氣中的硫化氫溶於水中形成硫酸而腐蝕岩石,從表面逐漸向內部侵蝕,破壞岩石原本的堅硬質地。遠看也像一幅世界末日的荒涼畫面(加上一直在冒煙)。

raw-image

陽明山區的礦業其實是比農業還早被注意到而開發的,礦業中又以硫磺最有名,金包里社與北投社為當時採硫、販硫的重要社群。清治時期最著名的採硫者是康熙三十六年來台的郁永河,但清廷擔心硫磺帶來的巨大利益及大量火藥可能的危險,林爽文事變後就禁止人民開採硫磺,並定期派員巡視是否有新的硫磺穴產生並毀壞磺穴(不過私採當然還是抓不勝抓啊),光緒初年則再度開放,後來設有腦磺總局管理樟腦、硫磺的製造買賣,就都是官辦。
日治時期台灣的硫磺業改為開放民營,此區礦產由日本礦業株式會社、英國德記洋行、台人自營礦業公司,三方面在經營,然後日本和台灣的因產硫況較差,競爭不過,後來這區的硫磺礦就由德記礦業獨大。二次大戰期間,德記礦業公司因日本政府驅逐外商政策而離開台灣,這區就轉由台灣人經營。國民政府後因開採成本比其他國家高,硫礦開採有一段空白時間,到韓戰時期無法進口硫磺,才又開始開採。但恢復可進口硫磺後,臺灣的硫磺相較下量比較少,開採不易,整個採硫礦業就終止了。
照片中就是日治時期德記礦業公司遺留的生產設備。

raw-image

回看我們走過來的路(從左邊山坡上的小徑一路過來)。
研讀專家的研究報告(註)才知,魚路古道和挑硫古道同時期是有關連的。運硫工人清晨先去山仔后煤炭店領煤,擔到大油坑這邊的礦場,清點煤礦後,由此運送磺塊到北投的磺站領工資。煮磺的薪水則比較高,因為熬鑛要顧鍋爐的火,需日夜看顧,而且還要挖礦花、擔回磺土,自行處理三餐(根本就住在這了吧?),因此來自金山的魚販,經常來到大油坑兜售魚貨。
圓管應該是引硫磺氣的管子,硫磺氣在管內冷卻成磺油後,接到儲硫桶收集。

raw-image

礦區產生的山谷,裡面有些上方流下來的水而且還在冒煙哩!

raw-image

9:56 岩著山腰路記去往前走,左上方有間磚砌工寮,可能是當時採硫作業的辦事處。

raw-image

9:59 路邊看到溫泉露頭,每次看到溫泉基石都覺得基石上有這個溫泉符號很可愛。(上面寫著SE01)

raw-image

10:03 溫泉路頭繼續往前走,右側有通往大油坑山的登山口,往前直走則是可以出去到陽金公路。先去大油坑山(原路來回),下面這張是摸完大油坑山基點回來叉路口的照片。

raw-image

10:08 路徑還算清楚,就是快靠近山頂時芒草多了點。

raw-image

大油坑山,H574M,都市計畫處基石(No.146)

raw-image

站在山頂有些展望,眺望大油坑的景觀。

raw-image

從大油坑山山頂走回叉路繼續往前走,延續著挑硫古道,路旁生長不少雙扇蕨,這邊的雙扇蕨看起來葉片分叉很多。

雙扇蕨

雙扇蕨

這一段的挑硫古道路面寬敞,之字坡緩下,跟我們剛鑽進來的芒草叢林比,根本是康莊大道啊~經過路旁的綠色方形大物體,則是中研院地科所放置的地震觀測儀器。

raw-image

10:34 從木頭柵門旁穿出去往下走就是馬路(陽金公路),對面的公車站很親切的用油漆畫箭頭,往左是台北,往右是金山。
10:39 經過台2甲,9K的牌子。

raw-image

10:40 看到了魚路古道,上磺溪停車場這端的入口標示,決定走魚路回去擎天崗。

raw-image

聯外道旁就是上磺溪

raw-image

11:02 當時的上磺溪步道口是圍起來的,因某路段在整修,整個入口就圍起來。但是兩星期走上面魚路北段時,路徑是沒問題的啊~所以從圍籬旁繞進去石階步道往上,來到頂中股圳(八煙水圳),走魚路時,是在山洞另一端的水道口,這次則是這一端,也是蠻有趣的。

raw-image

11:16 途中遇到修路的工作人員說在整修中無法通行,往前走原來是番坑溪路段在整修,其中某位工作人員就指著說,你們爬山的應該知道有捷徑囉!就在番坑溪前有叉路口,看得出來這是爬上去的原始山路,路徑比較陡滑,不過當天天氣乾爽,我們也習慣走這種路了,順著乾溪溝往上走。

raw-image

11:18 可以接回金包里大路的石板路步道。

接回魚路古道

接回魚路古道

走在木橋上欣賞番坑溪瀑布的上層。

raw-image

番坑溪瀑布。

raw-image

石階旁還落了一地紅葉,雖然是春天,卻帶著秋天的風情。

raw-image

11:26 經過木板棧橋的入口,為了避免遊客走入(下面路段在整修路),木板棧橋已經全部拆除。對了,我2星期前(5/21)走魚路是硬切山腰路爬進去木板梯,那時已經圍起來但還沒拆。寫此文時(9月)看山友說路線整修完畢,都已經可以通行了。

raw-image

11:28 過許顏橋。

raw-image

11:33 回到憨丙厝地。當初研究過地圖,這裡也有路去大油坑...剛剛大路邊田如果摸不到路,就打算從這裡找。既然時間還很充裕,就看探看看。

raw-image

憨丙厝地的亭子,往上走石階是金包里大路回擎天崗,右轉就是往挑硫古道,去找找看守硫營。

raw-image

每每看到魚路沿線的石橋都覺得搭建得頗有樸拙古典美。

raw-image

11:41 來到一處路徑旁整片空地,但有層次,很像梯田的地方,繼續往內走

raw-image

11:43 看到石頭砌的橢圓形結構,儲水槽?

raw-image

旁邊則有一面石牆,守硫營遺址,一大片空地旁(空地中如今也長了些樹木)僅存的一面石砌圍牆,此處為清朝的守硫營遺址(空地大概就是營區內)。
所謂的"守"硫營,看資料才知是看守的意思(我本以為是守護),清朝是禁止開採硫磺的,但陽明山區自近代史時期,這區的硫磺就被居民當作資源,有和西班牙人、荷蘭人等換取飾品、衣物等物資的活動,採硫活動熱絡也促使採硫、運硫步行道路出現。清代因此在磺坑附近築營地駐守,防止偷採硫。

守硫營遺址

守硫營遺址

牆面的尾端是竹林,在竹林四處繞找,才看到這根柱子,德記礦界5號

德記礦業

德記礦業

守硫營過後再往前是一片芒草,芒草中有蠻明顯的小徑,順著走應該可以去到剛剛的硫礦區,我們眺望一下沒再往前就回頭,回去憨丙厝地。
11:56 回到憨丙厝地。在涼亭簡單吃些行動糧,喝水小休。裡面有居民(捲葉象鼻蟲?不好意思拆開人家的房子,只能亂猜)

raw-image

12:20 午餐後爬石階往上要回去擎天崗。

raw-image

經過大路邊田(早上從這邊轉叉路),溪邊出現了可愛的蛇蛇,大概被我們驚擾了,就這樣很流暢的滑到對岸。

raw-image

12:34 之前都是往下走,現在要爬石階回金包里城門怎麼這麼陡!一邊喘越爬越慢~我的魚簍要臭酸了啦!(別說了,真的背了魚貨我根本爬不動,直接倒在路旁芒草堆)

金包里大路

金包里大路

12:53 總算爬上來穿過城門,走在擎天崗的環形步道上。回程右方路過的草坡,剛好是11號堡的入口,我就帶上去找11號碉堡,從草坡上看過去擎天崗草原,中間有頂小帳棚耶。

擎天崗草原

擎天崗草原

來一張180度的照片(右邊是七星山)

raw-image

13:02 台灣省/台北市界基石01號,H784M。這顆基石被新命名為擎天崗東峰。

raw-image

13:08 下方的10號碉堡,最近找碉堡的人不少,所以這一片原本是芒草園都被走出路徑來囉!

10號碉堡

10號碉堡

直接切下去環形步道,正對著七星山。

草原與七星山

草原與七星山

13:14 走出來到擎天崗遊客中心,沿著馬路往下走,我說那順便去一下11號碉堡好了(順路~愛走的話哪裡都順路)
13:18 馬路旁的入口,蠻清楚一個洞。

raw-image

13:22 往上走來至11號碉堡處,剛好有隊伍在此,我們就先在旁邊賞景,等他們先拍完照。

11號碉堡

11號碉堡

站在11號碉堡處,路旁的草被整理過,視野也蠻好的。(嗯~右邊那山是誰啊?北五指山草原嗎?)

raw-image

還有玩具小房子和小車車

raw-image

13:47 從馬路旁的叉路走步道回冷水坑,先經過雞心崙的6號碉堡(跟隊友說,現在帶你們路過4個碉堡啦!)

雞心崙觀景台&6號碉堡

雞心崙觀景台&6號碉堡

13:52 然後我就說要逛生態池一圈,上次來霧霧的什麼都看不到啊~今天這樣就是可以唱著:那裏湖面總是澄清,那裏空氣充滿寧靜~

冷水坑生態池

冷水坑生態池

13:58 過吊橋後要欣賞落羽松大道。

冷水坑落羽松

冷水坑落羽松

14:01 然後彎去看牛奶湖,完全就是觀光客每個景點都要踩一下的沾醬油玩法。本來還說要走去看夢幻湖,不過我好像感覺到下雨的聲音,所以就在冷水坑搭公車下山去吃冰吧!

牛奶湖

牛奶湖

下山到士林捷運站吃冰囉!之後的健行爬山文章後面可能會常常出現食物犒賞照,這樣才有動力繼續走下去啊~

吃冰

吃冰

註:
1.本次路線參考:挑硫古道-大油坑
2.採硫歷史文獻參考:陽明山及鄰近地區考古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陽管處研究報告-95年度)


牛走後,擎天崗還有什麼?

擎天崗碉堡巡禮
https://vocus.cc/article/62fb7a14fd8978000153daed

魚路古道北段.擎天崗-金山磺港
https://vocus.cc/article/6308aa38fd897800019929da

魚路古道南段.士林(芝山岩)-擎天崗
https://vocus.cc/article/626ba427fd8978000187ec8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0會員
112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先說一下這標題,魚路古道也有一個名稱叫做金包里大路,是一條可以從陽明山走到金山的路,本來我想寫成初訪,但我並不是去金山玩,重點不是我到達的地方而是路的本身,但我又沒有足夠的詞彙,所以就用最簡單明瞭的單詞來完成。
Thumbnail
先說一下這標題,魚路古道也有一個名稱叫做金包里大路,是一條可以從陽明山走到金山的路,本來我想寫成初訪,但我並不是去金山玩,重點不是我到達的地方而是路的本身,但我又沒有足夠的詞彙,所以就用最簡單明瞭的單詞來完成。
Thumbnail
金包里大路為昔日金山至士林間的交通捷徑,亦為居民運送魚貨、茶葉及硫磺等物資的連絡通道,故又稱魚路古道。又因此一步道貫穿陽明山南北兩端,故為山友將其稱為陽明山南北大縱走,此一路線由台灣東北角海岸金山磺港出發,經八煙圳翻越陽明山擎天崗,再由山豬湖圳下至士林,直到淡海唭哩岸,可謂是北台灣的山海圳。
Thumbnail
金包里大路為昔日金山至士林間的交通捷徑,亦為居民運送魚貨、茶葉及硫磺等物資的連絡通道,故又稱魚路古道。又因此一步道貫穿陽明山南北兩端,故為山友將其稱為陽明山南北大縱走,此一路線由台灣東北角海岸金山磺港出發,經八煙圳翻越陽明山擎天崗,再由山豬湖圳下至士林,直到淡海唭哩岸,可謂是北台灣的山海圳。
Thumbnail
這條道路建於清朝光緒29年,當時它是連接金包里(今金山)和士林的交通要道。先民們必須背負著漁獲跨越陽明山的擎天崗,前往士林、大龍峒、大稻埕等地進行買賣,然後再原路返回家鄉,帶回一些日常用品。 這也是為什麼這條古道被稱為「魚路古道」的原因之一。雖然如今這條古道的經濟價值已經消失不見,但它仍然是陽明山區
Thumbnail
這條道路建於清朝光緒29年,當時它是連接金包里(今金山)和士林的交通要道。先民們必須背負著漁獲跨越陽明山的擎天崗,前往士林、大龍峒、大稻埕等地進行買賣,然後再原路返回家鄉,帶回一些日常用品。 這也是為什麼這條古道被稱為「魚路古道」的原因之一。雖然如今這條古道的經濟價值已經消失不見,但它仍然是陽明山區
Thumbnail
看蕭郎記錄是聯合艦隊新整理好的路線,想說趁路跡新鮮來走一下,結論就是:嗯~前面和後面都要踢長長的產業道路。玉京山東峰和主峰就分別在大羅上仙府後左右側,根本和左右護法一樣。皇帝殿東峰岩稜上人潮眾多,拍個照都要排隊很久。石壁尾尖的路線雖新整理過,但冷門路線又沒基石少人走,可能不久路就會被草木淹沒。
Thumbnail
看蕭郎記錄是聯合艦隊新整理好的路線,想說趁路跡新鮮來走一下,結論就是:嗯~前面和後面都要踢長長的產業道路。玉京山東峰和主峰就分別在大羅上仙府後左右側,根本和左右護法一樣。皇帝殿東峰岩稜上人潮眾多,拍個照都要排隊很久。石壁尾尖的路線雖新整理過,但冷門路線又沒基石少人走,可能不久路就會被草木淹沒。
Thumbnail
陽明山的大油坑硫磺區,以前是重要的採硫磺礦區。1897年英商德記礦業公司取得大油坑的礦權,開啟大油坑與陽明山區的採硫史。而後因為大小油坑劃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採礦活動因此停止。走一趟挑硫古道,探訪過去的硫磺採礦遺跡。
Thumbnail
陽明山的大油坑硫磺區,以前是重要的採硫磺礦區。1897年英商德記礦業公司取得大油坑的礦權,開啟大油坑與陽明山區的採硫史。而後因為大小油坑劃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採礦活動因此停止。走一趟挑硫古道,探訪過去的硫磺採礦遺跡。
Thumbnail
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擎天崗曾是戰略要地,為避免敵軍空降在草原上侵襲台北城,就在草原上建立營舍、崗哨,防空壕、建碉堡等。現在有前輩根據文史資料把擎天崗的碉堡(含明堡和隱堡)找出來,這陣子北部山友們就在玩尋找擎天崗十一座碉堡的大地遊戲。可惜的是這天很霧,沒景也沒牛,就在各草原中穿梭專心尋寶。
Thumbnail
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擎天崗曾是戰略要地,為避免敵軍空降在草原上侵襲台北城,就在草原上建立營舍、崗哨,防空壕、建碉堡等。現在有前輩根據文史資料把擎天崗的碉堡(含明堡和隱堡)找出來,這陣子北部山友們就在玩尋找擎天崗十一座碉堡的大地遊戲。可惜的是這天很霧,沒景也沒牛,就在各草原中穿梭專心尋寶。
Thumbnail
百年前金山的漁民擔著魚貨翻山越嶺到士林販售,然後運送茶葉等貨物越嶺返回金包里,因此稱為魚路古道。全程的魚路古道從金山磺港村到台北士林約30公里。若把魚路古道分為南北段,北段從金山到擎天崗,也稱為金包里大道,是陽明山的古道熱門路線。南段就是從陽明山下到士林,這次就來看看魚兒們怎麼從擎天崗游到士林吧!
Thumbnail
百年前金山的漁民擔著魚貨翻山越嶺到士林販售,然後運送茶葉等貨物越嶺返回金包里,因此稱為魚路古道。全程的魚路古道從金山磺港村到台北士林約30公里。若把魚路古道分為南北段,北段從金山到擎天崗,也稱為金包里大道,是陽明山的古道熱門路線。南段就是從陽明山下到士林,這次就來看看魚兒們怎麼從擎天崗游到士林吧!
Thumbnail
在芒花季時,因為想要感受被狂風吹拂的比人高芒花亂舞包圍的感覺,就趁著芒花時節去牡丹山鑽芒花看個夠吧! 金字碑古道也是淡蘭北路的一段,金字碑、奉憲示禁碑以及古早的土地公廟,這些遺留在我們土地上的遺跡,訴說清代在此的歷史。一路行去,走著清朝入蘭的路,看山望海在芒花中游泳悠遊。
Thumbnail
在芒花季時,因為想要感受被狂風吹拂的比人高芒花亂舞包圍的感覺,就趁著芒花時節去牡丹山鑽芒花看個夠吧! 金字碑古道也是淡蘭北路的一段,金字碑、奉憲示禁碑以及古早的土地公廟,這些遺留在我們土地上的遺跡,訴說清代在此的歷史。一路行去,走著清朝入蘭的路,看山望海在芒花中游泳悠遊。
Thumbnail
20210905 陽明山擎天崗算是台北市近郊最知名的大草原, 記得10幾年前和爸媽到擎天崗玩耍, 我和小姪子在天然的大草皮上翻滾玩球不易樂乎, 偶而見到休息的牛群, 感覺非常新奇, 這算是都市小孩的小確幸.   不過, 108年因為遊客與牛群近距離拍照, 造成攻擊事件,  陽明山國家管理處利用圍
Thumbnail
20210905 陽明山擎天崗算是台北市近郊最知名的大草原, 記得10幾年前和爸媽到擎天崗玩耍, 我和小姪子在天然的大草皮上翻滾玩球不易樂乎, 偶而見到休息的牛群, 感覺非常新奇, 這算是都市小孩的小確幸.   不過, 108年因為遊客與牛群近距離拍照, 造成攻擊事件,  陽明山國家管理處利用圍
Thumbnail
好喔,上個月寫了計畫書,前兩天,9/22 就執行了。很早以前就知道陽明山縱走,但是一直都沒有付諸行動,這次要謝謝同學的push,才能成行。這次同行的有我同學、我妹妹還有瀚哥。 捷運南勢角站到捷運劍潭站,出口旁邊就是小18的站牌,挺好找的。搭上了七點的班車,搭乘到聖人橋。
Thumbnail
好喔,上個月寫了計畫書,前兩天,9/22 就執行了。很早以前就知道陽明山縱走,但是一直都沒有付諸行動,這次要謝謝同學的push,才能成行。這次同行的有我同學、我妹妹還有瀚哥。 捷運南勢角站到捷運劍潭站,出口旁邊就是小18的站牌,挺好找的。搭上了七點的班車,搭乘到聖人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