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朱熹解格物為「究物窮理」,這顯然與陸象山以致與先儒不同。誠然,天下物,有則有理;究物,固然可以窮理,但此乃認識論的路子,與良心的感應何干?
陽明解「格物」。「格物」就是「正物」,就是憑良知來正視事事物物,憑良知來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故說:「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
陽明解「致知」。「致知」就是「致良知」,就是讓吾心之良知不斷發用,淺白地講,就是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莫被私心、私意、私欲、私利所阻隔。
陽明解「誠意」。人的意念一起,是善的呢?抑或是惡的呢?良知是一清二楚的,只是有時會被外物(權位財色)所遮擋,明知是惡,明知是不對,但仍然欺騙自己,而任意妄為。有時候,還撐大眼睛說謊話,甚至自圓其說,謂工作上需要。這已經自棄本心,自蔽良知。
要意誠、要意善,就必須致良知、彰顯良知,而使意歸於誠、歸於真、歸於善。
陽明解「正心」。心不正,就是意不誠;意不誠,就是未能致知,良知未能充份朗現。故此,要心正、要意誠,還是那句話,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
陽明解「修身」。「修身」不是修煉身型,而是把目、耳、嘴、四肢所生發出的視、聽、言、動,能夠憑著良心發而皆中節。故此,修身在正心;而正心在誠意;而誠意在致知。然而,致知不是懸空去致的,必須落在實事上去反省、落在實事上去格。陽明認為人能憑著良心去格物,人皆可以為堯舜,正在此也。
陽明對《大學》的格、致、誠、正、修,是有一套嚴謹的邏輯架構的,這也就是陽明心學的工夫。這工夫,對內是成己,對外是成物;能成己成物,始可齊家治國平天下。
(寫於2022年7月29日)
陳年鎖事
提起「格物」一詞,很自然就想起一件陳年鎖事。
四書,當年是要必修三年的,而且又不計算學分。三年級上學期修《大學》,下學期修《中庸》。那年原教授休假,改由他的前期弟子代課。上學期考試,全份試卷,我只疏釋「格物」之義,其它題目就沒時間回答了。結果,幸獲九十分。
下學期考《中庸》,全卷都是填充題、簡答題,完全死背書,把《中庸》的義理精神,通通迴避(這樣比較容易改卷)。當時年少氣盛,一氣之下,簽了名,一字不寫,交白卷。當天連飯都吃不下。其後讓我補考,原卷再考,又簽了名,交白卷。
四年級下學期重修,原教授回來了(他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講課,我卻是三板學生,那三板?黑板、地板、天花板,就從不目視那位教授。有一次,他特意讓我講講他剛才的意思,我說好的,不過要站在臺上講。一講,就講了一堂課(五十分鐘)。最後,教授說你不用來考試啦。可他沒說也不用來上課呀,那我上課將就,做法照舊。最後我是沒去考試的。結果如何?哈哈!
(202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