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小孩到鄉下 (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傳統的農家除了種田,養豬、養雞、鴨、鵝等也是主要的業務之一,農忙之餘靠著賣豬仔、雞鴨等補貼家用,當然也是重要年節時加菜用。菜園則是家家必備的,但主要是自家食用,收成多時也會與周圍親戚分享。台北小孩到了鄉下真的是事事新鮮,不知道為什麼小三子總是喜歡跟著外婆的腳步去看外婆工作,百看不膩。
豬舍
外婆家廚房內有幾個水桶是專門用來裝廚餘的,每天晚飯後,用大灶燒熱水讓大家洗完澡,就是外婆準備豬食的時間,除了桶內的廚餘外,有時會還加一些刨成絲的地瓜、菜葉等,開始在大灶中燒滾,媽媽說是為了讓豬吃了健康不生病(長大後明白,廚餘中可能許多的細菌,須要高溫殺菌後才能給豬食用)。待灶中食物冷卻後,用瓠瓜瓢舀到水桶中,外婆就用扁擔挑去豬舍餵豬。
豬舍是半開放式的棚舍,就位在三合院外,黃槿樹空地邊上。木構造、木屋頂加上三邊未至頂的土磚圍合,面對空地一側,是低矮木頭的圍欄,木頭的縫隙剛好是一隻成豬頭可以伸出來的寬度,圍欄外是豬槽。每次只要外婆一接近,所有的豬都會起來迎接,發出「摳摳」的叫聲,接著外婆就放下水桶,用瓠瓜瓢順著一個方向的開始舀食物到槽中,僅量讓大家都能同時吃到食物,接下來當然是豬搶食啦,擠來擠去(不知道為什麼那些豬都喜歡搶同一個洞口,明明其它洞口也有食物),還開始發出「啪噠啪噠」的吃東西聲,可能是因為水分多,有時食物還會飛噴起來,所以不可以靠的太近。其實豬舍很臭,他們的食物味道也不怎樣,但是他們吃飯的樣子時在太可愛了,好像是在享用美食般的幸福,這應該是吸引小三子喜歡去看他們吃飯的原因吧!
印象中曾經發生豬逃跑的事件,聰明的豬弄開了其中一根木頭跑出來的事情,在盪鞦韆的小三子突然看到豬在空地狂奔,嚇了一大跳,接著就是一群大人從四面包抄,努力的趕豬回豬舍......不知道那天牠有沒有被罰不許吃飯......,之後豬舍的圍欄就變成紅磚砌的了
公共廁所
外婆家老房子屋內是沒有廁所的,一般用尿桶,也稱為子孫桶或夜壺,主要是尿尿用的,如果要上大號是要到房子外公共廁所。那座古早的公共廁所位於外婆家正門空地的右手邊,緊挨著豬舍,也是土磚房,而這廁所就是挖了一個大坑,上面架上幾塊長條型的木板,人就是踩在其中兩條木板上如廁,這種半開放的公共廁所,味道濃郁自然不同說,常年累月的排泄物,也吸引蒼蠅一同生活,木板縫隙的景觀,就是佈滿蠕動的白色蛆,與深色的排泄物成對比,每一個大大落下時,好像掉在了彈簧墊上一樣,還會微微的上下起伏一下,然後被蜂擁而來的蛆給吞噬,這種廁所對習慣台北沖水馬桶小孩來說,真是一大惡夢,當然還不時有毛絨絨的大蜘蛛來做客......
這類似的廁所小三子在高中時參加救國團小瑞士拓荒隊時有見到過,是用竹子加上塑膠布搭的,挖一條窄長的深坑(深度超過一米半),如廁完就用旁邊的土回填掩蓋一下;最近一次是去年在宜蘭同學的田邊,由旁邊一同農作的農友從樸門課程中學的,以竹子搭建的環保廁所,人生轉了一圈,生活又一切從簡,返璞歸真......
avatar-img
1會員
10內容數
正在從虛妄的外在世界 前往空性的修行的路途中 記錄曾經的生活、載浮載沉的人生,修行中的心境變化與領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杉籽的黃粱夢世界 的其他內容
夏天家中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廚房的水缸,因為是直抽的井水,超級清涼,也因此明明知道是一家子重要的生活飲用水(煮菜、泡茶等),該用水瓢舀水出來洗手,總是忍不住搬了小木板凳,爬高把整隻手都浸在水裡......真的是透心涼
水中最常見到的是透明的小蝦、小魚,還有從水中泥土翻出的泥鰍,還有一種腳長長的像是有輕功站在水面上的昆蟲--水蜘蛛。印象中應該也有螞蝗,因為這是小三子的媽媽最怕小孩被咬到而不自知。那個年代環境生態還是很不錯,工程還未進到農村,蝸牛、蜻蜓其實是到處可見的(特別是下雨後),不似
水稻田的田埂窄小不平,田間的灌溉常是田埂挖開進行,之後再以土回填,因此田埂中常會出現特別低、濕、軟、爛的泥土,小三子這種都市小孩,平衡感本來就不好,平時就會一不小心踩進田裡,弄的滿腳泥,現在路上還有陷阱......,水稻田的土很黏,每次踩進去脫鞋就會卡在土中,挖出來後,雖然可以用田裡表面的清水洗一下
目的地的火車站還是日治時期修建的一層木造建築,非常優雅的矗立著,如今現代化的建築,則少了一點靈魂和在地感。火車站的前廣場有三棵大榕樹,許多人圍在樹下下棋,從出站開始母親就開始零零星星的在打招呼,從車站到外婆家之間還有一大段的路程要步行,這段路程其實並不好走。先是沿著沒有人行道的省道邊走約500公尺
外婆家的雞白天都是放養的,晚上才趕回籠子,所以雞到處隨意走動,當然是遍地“黃金”,當時雖然年紀小,但不想踩到“屎”的想法和現在是完全一樣的,想跨大步避開屎,但又踩不穩石頭,結果是摔跤,沾至屎的地方,就不只鞋子了。所以對雞屎的印象深刻,只要看到農民曆上寫“雞屎白”,嗯......腦中馬上
夏天家中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廚房的水缸,因為是直抽的井水,超級清涼,也因此明明知道是一家子重要的生活飲用水(煮菜、泡茶等),該用水瓢舀水出來洗手,總是忍不住搬了小木板凳,爬高把整隻手都浸在水裡......真的是透心涼
水中最常見到的是透明的小蝦、小魚,還有從水中泥土翻出的泥鰍,還有一種腳長長的像是有輕功站在水面上的昆蟲--水蜘蛛。印象中應該也有螞蝗,因為這是小三子的媽媽最怕小孩被咬到而不自知。那個年代環境生態還是很不錯,工程還未進到農村,蝸牛、蜻蜓其實是到處可見的(特別是下雨後),不似
水稻田的田埂窄小不平,田間的灌溉常是田埂挖開進行,之後再以土回填,因此田埂中常會出現特別低、濕、軟、爛的泥土,小三子這種都市小孩,平衡感本來就不好,平時就會一不小心踩進田裡,弄的滿腳泥,現在路上還有陷阱......,水稻田的土很黏,每次踩進去脫鞋就會卡在土中,挖出來後,雖然可以用田裡表面的清水洗一下
目的地的火車站還是日治時期修建的一層木造建築,非常優雅的矗立著,如今現代化的建築,則少了一點靈魂和在地感。火車站的前廣場有三棵大榕樹,許多人圍在樹下下棋,從出站開始母親就開始零零星星的在打招呼,從車站到外婆家之間還有一大段的路程要步行,這段路程其實並不好走。先是沿著沒有人行道的省道邊走約500公尺
外婆家的雞白天都是放養的,晚上才趕回籠子,所以雞到處隨意走動,當然是遍地“黃金”,當時雖然年紀小,但不想踩到“屎”的想法和現在是完全一樣的,想跨大步避開屎,但又踩不穩石頭,結果是摔跤,沾至屎的地方,就不只鞋子了。所以對雞屎的印象深刻,只要看到農民曆上寫“雞屎白”,嗯......腦中馬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一戶人家,早年為了做布匹生意,將名下唯一的一塊薄田賣掉湊本金,最後店順利開了,生意也不惡。然而,家中人口眾多,食指浩繁,加上大家庭,妯娌之間難免攀比計較,這戶人家為了多賺一點錢,在自家後院蓋了一座豬寮養豬貼補家用,全盛時間大約有三、四十頭豬。為了處理豬糞問題,又在豬寮的後面挖了一方魚池,養的全是吃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一天去台灣山豬城家聚 這是個自耕菜烹調的複合式餐廳 吃飽喝足可到外觀賞美麗風景 和欣賞多樣動物與其互動 印象深刻是看見牛兒 我膚淺感觸: 吃多終究尿多 我深度感觸: 想呈現浩瀚蓬勃勢必博學多才 其他觀眾反應更是精彩 ●牛的表情直白 ●牛一個屁屁三個頭大 ●牛的鳥是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進了宿舍房間,小湯便將濕漉漉的尿布脫掉。仔細看著水布會的尿布,小湯不得不承認,這件腰部一圈小動物的尿布真的是超可愛的,在牙醫診所育嬰室內應該多A幾片的。不過下週還是要回診處理其他蛀牙,還有得是機會。 房門有著敲門聲,小湯以為是阿猿忘了帶學生卡,套上白襠就去開門。只是他沒想到的是竟然是黑痞。穿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他在狗籠裏不知道待了多久天,身體都捲曲瑟縮在小小鐵籠裏,無法伸直。他被關在一間農舍紅磚空蕩蕩的房間裏,惡臭彌漫驚心動魄。狗籠下方是泥濘穢土,他還可以看見自己排泄的屎糞。他知道一兩日便會有人戴著口罩,全副武裝,膠衣雨鞋進入打掃,特別是這個時候,在鐵籠裏的他會被強力水柱沖洗,這是他唯一刷洗身體的時候,
Thumbnail
樵夫收養的孤兒小陶在砍柴完的休息時間,無意間發現一隻有著豬鼻子、還會蹦蹦跳跳的小黃雞?!
因為二叔有時喝醉酒,時常和爺爺吵架,二叔說要拿刀砍人,當然沒有砍人,醒過來就沒事了。因為這樣,父母想過要搬家,結果因緣巧合之下,父母和三叔搬到一兒去了,在安邦五條石。三叔住在前面,我們住在後面,是非法屋(木屋),會漏一點水。 哪裏沒有廁所,大家都用公共廁所,建在一個湖的側邊。上大號的時後,魚兒都會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Thumbnail
從小生長在台北都市裡的我,只要媽媽說要回苗栗總是會帶著很期待的心希望那一天趕快的到來,每一年平均都會回苗栗的鄉下一至二次左右,那時候年紀小可以跟表兄弟姐妹們在田野裡跑來跑去的。 外婆家是二合院,二合院的圍牆是用紅磚頭所砌起來的,外圍看上去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圍牆內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空地那是曬穀場,曬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一戶人家,早年為了做布匹生意,將名下唯一的一塊薄田賣掉湊本金,最後店順利開了,生意也不惡。然而,家中人口眾多,食指浩繁,加上大家庭,妯娌之間難免攀比計較,這戶人家為了多賺一點錢,在自家後院蓋了一座豬寮養豬貼補家用,全盛時間大約有三、四十頭豬。為了處理豬糞問題,又在豬寮的後面挖了一方魚池,養的全是吃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一天去台灣山豬城家聚 這是個自耕菜烹調的複合式餐廳 吃飽喝足可到外觀賞美麗風景 和欣賞多樣動物與其互動 印象深刻是看見牛兒 我膚淺感觸: 吃多終究尿多 我深度感觸: 想呈現浩瀚蓬勃勢必博學多才 其他觀眾反應更是精彩 ●牛的表情直白 ●牛一個屁屁三個頭大 ●牛的鳥是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進了宿舍房間,小湯便將濕漉漉的尿布脫掉。仔細看著水布會的尿布,小湯不得不承認,這件腰部一圈小動物的尿布真的是超可愛的,在牙醫診所育嬰室內應該多A幾片的。不過下週還是要回診處理其他蛀牙,還有得是機會。 房門有著敲門聲,小湯以為是阿猿忘了帶學生卡,套上白襠就去開門。只是他沒想到的是竟然是黑痞。穿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他在狗籠裏不知道待了多久天,身體都捲曲瑟縮在小小鐵籠裏,無法伸直。他被關在一間農舍紅磚空蕩蕩的房間裏,惡臭彌漫驚心動魄。狗籠下方是泥濘穢土,他還可以看見自己排泄的屎糞。他知道一兩日便會有人戴著口罩,全副武裝,膠衣雨鞋進入打掃,特別是這個時候,在鐵籠裏的他會被強力水柱沖洗,這是他唯一刷洗身體的時候,
Thumbnail
樵夫收養的孤兒小陶在砍柴完的休息時間,無意間發現一隻有著豬鼻子、還會蹦蹦跳跳的小黃雞?!
因為二叔有時喝醉酒,時常和爺爺吵架,二叔說要拿刀砍人,當然沒有砍人,醒過來就沒事了。因為這樣,父母想過要搬家,結果因緣巧合之下,父母和三叔搬到一兒去了,在安邦五條石。三叔住在前面,我們住在後面,是非法屋(木屋),會漏一點水。 哪裏沒有廁所,大家都用公共廁所,建在一個湖的側邊。上大號的時後,魚兒都會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Thumbnail
從小生長在台北都市裡的我,只要媽媽說要回苗栗總是會帶著很期待的心希望那一天趕快的到來,每一年平均都會回苗栗的鄉下一至二次左右,那時候年紀小可以跟表兄弟姐妹們在田野裡跑來跑去的。 外婆家是二合院,二合院的圍牆是用紅磚頭所砌起來的,外圍看上去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圍牆內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空地那是曬穀場,曬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