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365] 31. August (28/36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The White Birch - Lamentation
(Oslo, 31. August Version)

我也與電影中的Anders一樣34歲了。
我已經學會 使耳膜如鰓葉般閉鎖自如
讓舌尖在標本罐中醃泡至麻木
雕塑出你們在我眼中的模樣後
就能舉起長長的針尖往瞳孔刺入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
"Except it won't."
2022.08.31
----以下節錄自《好威映像》---
The White Birch 是來自挪威的三人組,以 Ola Fløttum為首,成員有貝斯手Ulf Rogde、鼓手Hans Christian Almendingen。他們為電影《Oslo, 31. August》所創作的原版 Lamentation 並沒有提供歌詞。因為導演Joachim Trier 希望歌曲能像電影主角般,以一種喃喃自語的狀態呈現。所以不要公開歌詞,讓耳朵自己決定聽見什麼。 後來,樂團於2015年發行專輯〈春天的重量〉(The Weight of Spring)時,則為此曲釋出完整歌詞的版本,同樣細膩優雅而扣人心弦。
avatar-img
21會員
71內容數
blahblahbla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bertang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歐噴愛- 塑膠味 已經2022年了,這首2007年的經典歌曲MV畫質還是只有240p,我對未來的想像也跟這個模糊不清的畫面一樣,青澀中帶點低級、看似純情其實有點變態。
● Modena City Ramblers - I Cento Passi。從他們家,走到當時支配整個城市的幕後黑手黨老大的家,只有百步之遙,那個恐懼與犯罪的根源一直都在你身邊,幾分鐘就能走到的距離。
● Damien Rice - It Takes a Lot to Know a Man (with Cantus Domus) "Takes a Lot" ,有種自己必須有所付出、投入其中,經過許多努力與消耗、甚至一起經歷過什麼,才能真正認識一個人的意思。
總結幾個重點: 1. 梅林茂很讚。 2. 陳珊妮也很讚。 3. 《花樣年華》4K修復,9/16要上映了,要去看,很讚。 4. 珊妮老師的《調教X教條》高雄專場選在隔天 9/17舉辦, 這是巧合嗎?我不這麼認為。
● Michel Legrand & Maurane - Je ne Pourrai pas vivre sans toi
● 歐噴愛- 塑膠味 已經2022年了,這首2007年的經典歌曲MV畫質還是只有240p,我對未來的想像也跟這個模糊不清的畫面一樣,青澀中帶點低級、看似純情其實有點變態。
● Modena City Ramblers - I Cento Passi。從他們家,走到當時支配整個城市的幕後黑手黨老大的家,只有百步之遙,那個恐懼與犯罪的根源一直都在你身邊,幾分鐘就能走到的距離。
● Damien Rice - It Takes a Lot to Know a Man (with Cantus Domus) "Takes a Lot" ,有種自己必須有所付出、投入其中,經過許多努力與消耗、甚至一起經歷過什麼,才能真正認識一個人的意思。
總結幾個重點: 1. 梅林茂很讚。 2. 陳珊妮也很讚。 3. 《花樣年華》4K修復,9/16要上映了,要去看,很讚。 4. 珊妮老師的《調教X教條》高雄專場選在隔天 9/17舉辦, 這是巧合嗎?我不這麼認為。
● Michel Legrand & Maurane - Je ne Pourrai pas vivre sans toi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清新的曲風,治癒的聲音,來自這位90後唱作人黎曉陽。《I will be alright》收錄在Michael 2017年推出的《Some Things I keep to Myself Some Things I share》EP,由他親自譜曲,林日曦填詞。一直很喜歡acoustic,所以一聽
Thumbnail
曾經,這首歌一度成為我心目中的悲歌。隨着Ellen的離開,這首歌的意義好像也一併抹去了。有段時間,只是聽着前奏,也止不住眼淚,每句歌詞都是來得這樣的揪心。我在想,如果當時她聽着這首歌,是否就不會發生這一切?然後,又有一陣子,播着歌,隨機放出了這首,就馬上把歌換掉。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你一如
因為太過大而化之、獨立自我而被拒絕的恐懼留在細胞裡,讓他變成了斤斤計較而只在意別人的人。 例如在意沒有人回應他的訊息,或只有自己的回覆沒有得到愛心、是因為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份量和其他人有落差。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6koTHuoSQ 歌詞/Lyric In the forest hear the breeze Leaves are whispering with ease Guitar playing soft and sl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試唱的日語歌曲《花に亡霊》的音檔,作為個人的備份。雖然唱腔輕柔,但作者覺得成果不甚滿意,僅當作紀錄。後記提到這首歌是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主題曲,推薦觀眾欣賞。也分享了其他好聽的翻唱版本供讀者洗耳朵w。
Thumbnail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日常的完美不是每天都沒有瑕疵,而是當有了超出預期的事件時,能夠用妥善的方式面對,然後處理,再把今天的事情留在今天,明天依舊是完美的開始。
把彆扭的心意寫成 一首不著調的歌 一邊顫抖著靈魂 一邊唱 十二月,命運的海岸線 可以是一條 恰好的走廊 比較好的人輪番走過 只有剛好的人 會留下來 時間指引著鳥群 去他們該去的方向 十二月,我的心思 是靜謐的 一片樹葉 所有的脈絡 都在低聲的祝福 願所有迷茫與清醒的人 終將安穩懷抱著自己 心甘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清新的曲風,治癒的聲音,來自這位90後唱作人黎曉陽。《I will be alright》收錄在Michael 2017年推出的《Some Things I keep to Myself Some Things I share》EP,由他親自譜曲,林日曦填詞。一直很喜歡acoustic,所以一聽
Thumbnail
曾經,這首歌一度成為我心目中的悲歌。隨着Ellen的離開,這首歌的意義好像也一併抹去了。有段時間,只是聽着前奏,也止不住眼淚,每句歌詞都是來得這樣的揪心。我在想,如果當時她聽着這首歌,是否就不會發生這一切?然後,又有一陣子,播着歌,隨機放出了這首,就馬上把歌換掉。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你一如
因為太過大而化之、獨立自我而被拒絕的恐懼留在細胞裡,讓他變成了斤斤計較而只在意別人的人。 例如在意沒有人回應他的訊息,或只有自己的回覆沒有得到愛心、是因為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份量和其他人有落差。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6koTHuoSQ 歌詞/Lyric In the forest hear the breeze Leaves are whispering with ease Guitar playing soft and sl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試唱的日語歌曲《花に亡霊》的音檔,作為個人的備份。雖然唱腔輕柔,但作者覺得成果不甚滿意,僅當作紀錄。後記提到這首歌是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主題曲,推薦觀眾欣賞。也分享了其他好聽的翻唱版本供讀者洗耳朵w。
Thumbnail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日常的完美不是每天都沒有瑕疵,而是當有了超出預期的事件時,能夠用妥善的方式面對,然後處理,再把今天的事情留在今天,明天依舊是完美的開始。
把彆扭的心意寫成 一首不著調的歌 一邊顫抖著靈魂 一邊唱 十二月,命運的海岸線 可以是一條 恰好的走廊 比較好的人輪番走過 只有剛好的人 會留下來 時間指引著鳥群 去他們該去的方向 十二月,我的心思 是靜謐的 一片樹葉 所有的脈絡 都在低聲的祝福 願所有迷茫與清醒的人 終將安穩懷抱著自己 心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