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fic》,法國傳奇電影刊物,將由季刊轉為年刊

《Trafic》,法國傳奇電影刊物,將由季刊轉為年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法國繼巴贊之後,可說最具影響力的前《電影筆記》影評人,塞吉·丹尼(Serge Daney),於 1992 年因愛滋去世前一年,特意創辦的《Trafic》電影刊物,至今已存在三十年,可說其「面對電影的遺書」。這個刊物特別不用任何劇照,任何圖像,放棄一般刊物吸引讀者的新聞性甚至主題性,每期都讓所有作者自由發揮,表現對電影思考的眾聲喧嘩。然而大環境變遷,出版業大者越大,小者越小,擠壓到藝術論述出版品空間,以致於 120 期之後,本刊物將從季刊轉變成年刊模式,繼續生存下去。

於三十周年 120 期紀念刊中,我們可看到法國電影書寫的多代人士共襄盛舉,可看出法國電影評論界的百家爭鳴(各據山頭),各個學派的充滿張力的關係,從本期多位作者,我們可以大致看出:

  • 《電影筆記》影評系統:《Trafic》即由筆記的(前)影評人-後轉向〈解放報〉的塞吉·丹尼,和後轉向導演的 Jean-Claude Biette,兩人共同創辦,並有兩位筆記(前)主編作為法國影評中間主力-曾提出【電影不是美學】、【長期批判後現代】的 Jean Narboni,與【長期關照亞洲電影】、【傳承巴贊電影藝術與無為自然關係】的傅東(Jean-Michel Frodon)。
  • 梅茲符號學巴黎三大系統: Raymond Bellour 長期擔任《Trafic》主編工作,梅茲的得意弟子,賈克·歐蒙(Jacques Aumont)教授,更長期擔任編輯與撰稿人。
  • 前衛藝術精神系統:傳奇伊朗裔電影評論者,Youssef Ishaghpour,專長將電影帶進當代藝術脈絡。前衛電影研究 Nicole Brenez 也為撰稿中堅份子。
  • 思想抵抗巴黎八大系統:八大榮譽教授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反對後現代作為科學】五十年如一日。其思想抵抗精神,可說由現任八大教授 Dork Zabunyan 傳承下來。

從這期的作者,似可看出法國半世紀以來電影論述不斷演變,電影思想之合作發展、競爭活力。


【延伸閱讀】

〈電影筆記〉七十年,其不斷之生存危機,與思考實踐戰鬥

台灣電影如何共振法國〈電影筆記〉理念-「反人類中心主義」影像實踐


raw-image


avatar-img
陳潔曜的沙龍
324會員
240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法國劇場年度盛事,昨天晚上頒發的 2025 年莫里哀獎,以古典復興、現代民主、底層寫實劇作,全力抵抗川普橫掃世界的權貴民粹風潮。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作為法國劇場年度盛事,昨天晚上頒發的 2025 年莫里哀獎,以古典復興、現代民主、底層寫實劇作,全力抵抗川普橫掃世界的權貴民粹風潮。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