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台灣電影如何共振法國〈電影筆記〉理念-「反人類中心主義」影像實踐

2021/03/1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製圖:Yo Chen)
緣起:有幸參與【Filmosa x 無影無蹤】合作之線上對談,與煌德對話〈不斷死而復生的法國影評〉,試圖延伸討論,希冀能對「電影存在生態」提出一種探索,將議題以 4 篇獨立小論文表現-
  1. 〈電影筆記〉七十年,不斷生存危機與戰鬥
  2. 法國電影生存環境,與競合方向
  3. 「反電影」作為「解藥」-閱讀阿薩亞斯爭議著作《電影現在式》
  4. 台灣電影如何共振法國〈電影筆記〉理念-「反人類中心主義」
在此呈現終章-第四篇!

「電影民主化」-法國新浪潮如何波動世界新電影

這個連結台灣電影與法國〈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之題目,靈感其實全來自導演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2020年寫下的《電影現在式》(Le Temps présent du cinéma),其中一小句話-在這本「反電影作為解藥」的爭議著作中,雖然事實上完全沒提到台灣電影,卻明確指出,〈電影筆記〉從創辦之初,如何反抗菁英美學主義,讓電影從「純粹美學」解放,不僅隨即在法掀起新浪潮,更數十年波動世界,「引發世界電影浪潮」,其中我們讀者,完全可以從這段話,延伸解讀至台灣新電影…
阿薩亞斯本人作為影評人和導演,正是〈電影筆記〉從思想到實踐上,連結台、法電影的首要關鍵人物。八十年代中,身為筆記的新銳影評人,阿薩亞斯受命飛到香港,調查方興未艾的香港新浪潮,沒想到在只是路過的太平洋小島,遇見侯孝賢、楊德昌、陳國富等年輕電影人,回到歐洲之後,第一手報導島嶼正在發生的電影運動,成為將台灣新電影引薦給法國的第一人… 阿薩亞斯和台灣電影的關係不僅於影評,也在電影實踐-他不但拍攝了著名的新電影紀錄片-《侯孝賢畫像》(HHH - Portrait de Hou Hsiao Hsien, 1999),更在其劇情長片中,與侯導風格共振,如兩位導演同在奧賽美術館( Musée d’Orsay)的支持下,拍攝都以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作為女角的兩部生活光線電影-《紅氣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2007),與《夏日時光》(L'Heure d'été, 2008)。
阿薩亞斯在《電影現在式》企圖將〈電影筆記〉七十年思想演變,共鳴世界新浪潮的發展,例如當時新銳影評人如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如何「開炮」轟擊看似象牙塔完美、片廠權威的「爸爸電影」,預見一種生活光線捕捉、街頭拍片的游擊,預言一種「電影民主化」的將臨-法國新浪潮如何與街頭生活共振,理念如何與世界新電影共享… 以一種藝術思想的發展演化,阿薩亞斯以影像實踐出發,在《電影現在式》拋出與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共鳴之爭議議題-面對「政治美學化」(esthétisation de la politique),一種完美形式烏托邦想像,從法國新浪潮到世界新電影,如何可能行進「藝術政治化」(politisation de l’art),連結藝術與街頭,於不完美現實試煉…

「不純電影」作為「反美學主義」影像實踐

阿薩亞斯以自己身在其中的〈電影筆記〉數十年發展,追朔其創建之初心-創辦人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面對數百年發展的巴黎菁英「純粹美學」,如何異想天開,提出「不純電影」(cinéma impur)作為挑戰…
巴贊完全自知,法國學界殿堂-近四百年發展之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如何醉心於柏拉圖「理型」(Idée)、奉亞里斯多德《詩學》(Poétique)為文本圭臬,創造出決定性影響思潮,如古典主義、絕對理性主義、新古典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如此菁英機構思想,質疑現實再現、追尋完美形式,巴贊稱之為「柏拉圖天堂」,進而自覺站在其相對一邊,提出藝術自史前、文藝復興、法國革命、現代到當代,都於民間自發,不斷嘗試連結人間藝術與自然現實,探索現實再現,發覺自然造化超越人類理性之心靈需求,不管是近兩萬年前之拉斯科洞窟壁畫(Grotte de Lascaux)中的動物形象,都靈裹屍布(Suaire de Turin)之耶穌身影,還是攝影機發明,捕捉不知名路人之影像… 對比菁英機構「柏拉圖天堂」,千百年追尋超越自然日常的「純粹美學」,巴贊自覺以民間街頭在地實踐,融會藝術與現實,不惜以「不純」為代價…
〈電影筆記〉誕生契機,以街頭「不純電影」作為「反抗」,不僅於巴贊英年早逝之後,隨即掀起法國新浪潮,更於〈電影筆記〉數十年演化之中,試圖與世界新電影共振;若說阿薩亞斯在八十年代,為筆記引薦台灣新電影之第一人,二十一世紀肇始,知名影評人傅東(Jean-Michel Frodon)接下筆記主編,更成為台灣新電影建構世界影響力的主力作者,尤其他主編、由〈電影筆記〉出版的《侯孝賢電影》(Hou Hsiao-hsien),其撰寫之《楊德昌電影》(Le cinéma d'Edward Yang),試圖力將台灣電影與導演,進出歐洲學術殿堂與法國迷影文化… 傅東完全知曉侯導電影風格,如何與〈電影筆記〉創始精神共振,於是於巴贊逝世五十周年國際研討會之際,力邀侯孝賢出席,將其視為「不純電影」、藝術融會自然,東方當代第一人…

「反人類中心主義」作為東、西方思索共振-藝術與自然之共享

若傅東認為侯孝賢為根本實踐巴贊精神之當代創作者,神奇的是,侯導本人卻不甚認識這位思想家。就在參與〈電影筆記〉創辦人研討會之前,侯導特別請助理將巴贊的電影都找來看看,才愕然驚覺他原來是個影評人,不是導演。若說巴贊現實電影精神越過半個地球,掀起台灣新電影、中國第五代,奇異的是,巴贊的著作當時並未完整翻譯成中文,卻經由二手、三手、甚至非文字的傳播,〈電影筆記〉的原創精神-「電影民主化」夢想、「不純電影」實踐,經由跨文化想像,跨海移民至異世界,於華語文化興風作浪,生出驚艷世界的在地奇葩…
或許正是藝術與自然的共享,促成〈電影筆記〉初心理念與台灣電影民主化夢想,一種非文字精神共振。七十年代電影進入學院系統,以某種美學、形式主義論述,批判巴贊的書寫缺乏學術嚴謹性與理論一致性,然而,適逢巴贊百年,逝世六十周年,三千頁《巴贊全集》(Écrits complets d’André Bazin)出版,新近研究指出,巴贊雖以周刊、雜誌影評維生,其著作等身的浩瀚書寫,卻呈現一種思想強度與韌性,不僅「反柏拉圖」(anti-platonic),「反美學主義」(anti-aesthetism),更呈現一種原創的「反人類中心主義」(anti-anthropocentric)。巴贊發現,人造藝術與自然現實關係,如此柏拉圖以來千古難題,與其說純粹是美學問題,不如說首先是道德問題,人類作為非完全理性的物種,身於自然,死於自然,與其追求超越自然的「柏拉圖天堂」、征服自然的馬克思無神烏托邦,巴贊於戰後浩劫的震攝下,信步另開蹊徑,追尋人類藝術與自然造化生生不息的環境關係,日新又新的存在連結,似與東方文明長期的探索,展開跨海跨界的靈性共鳴,一種「天地不仁」之感悟哲思,一種「大塊假我以文章」之詩文聯繫,一種「細草微風岸」之現實感知…
〈電影筆記〉數十年之探索,如何交會台灣電影的某種夢想,以一種影像實踐與自然造化的關係思索,以一種可能的東、西哲思橋樑,形成跨文化精神共振可待開拓的一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5會員
    196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