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會問:良心在哪裡?
你憑良心時,良心就出來了;你不憑良心,良心就躲起來了。
你看家長督促孩子要用心寫作業,為什麼說要用心,而不說用手?
工作投不投入,也會說上心不上心。可見:心才是人的意識行為的主宰。
問題來了,心既是人的意識行為的主宰,那又何以要反求其放失之心?又何以要正心?
大家放眼看看,為什麼會有立心不良、居心叵測、心術不正、攻心計、心虛、心病、心慌、心花怒放、心驚膽跳、心不在焉、心存僥幸、心猿意馬、心煩意亂、心狠手辣、心有千千結…等等的落於「有」而且對心作負面的描述,那是不是心體也會沉落於經驗層而成為有善有惡?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有常道,就自然也有非常道。那麼,常道與非常道兩者是對立的嗎?不是,只是兩個不同的層面而已。同理,有仁心,也會有非仁心。嚴格來說,非常道,是指道的非常之態;非仁心,是指心的非仁之態。
人的意念,本屬於心,意動就生發善的意或惡的意,就好像波浪本屬於水,浪起,可能是驚濤駭浪,讓人處於生死時刻;也可能讓人乘風破浪,踏浪而歸。人,要選擇無明執著,陷落深淵呢?抑或會選擇清明自在,自我人格挺立?悉隨君便。良知心體若一旦陷落深淵,萬劫不復,似受盡委屈;其實,真正受委屈者,是人自己啊!
要解釋上述的情況,借用大乘佛法所講的「一心開二門」。二門,一扇是真如門,而另一扇是生滅門。真如門,就是覺悟貞定,純潔清淨,隔絕塵囂。生滅門,就是執迷妄作,欲念流轉,患得患失。人的一生中,就在這兩扇門之間打滾,時而清醒自在,時而誘惑難耐。
痛苦抑或喜樂,就看你選擇哪一扇門了!
(寫於2022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