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開二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許多人都會問:良心在哪裡?

你憑良心時,良心就出來了;你不憑良心,良心就躲起來了。

你看家長督促孩子要用心寫作業,為什麼說要用心,而不說用手?
工作投不投入,也會說上心不上心。可見:心才是人的意識行為的主宰。

問題來了,心既是人的意識行為的主宰,那又何以要反求其放失之心?又何以要正心?

大家放眼看看,為什麼會有立心不良、居心叵測、心術不正、攻心計、心虛、心病、心慌、心花怒放、心驚膽跳、心不在焉、心存僥幸、心猿意馬、心煩意亂、心狠手辣、心有千千結…等等的落於「有」而且對心作負面的描述,那是不是心體也會沉落於經驗層而成為有善有惡?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有常道,就自然也有非常道。那麼,常道與非常道兩者是對立的嗎?不是,只是兩個不同的層面而已。同理,有仁心,也會有非仁心。嚴格來說,非常道,是指道的非常之態;非仁心,是指心的非仁之態。

人的意念,本屬於心,意動就生發善的意或惡的意,就好像波浪本屬於水,浪起,可能是驚濤駭浪,讓人處於生死時刻;也可能讓人乘風破浪,踏浪而歸。人,要選擇無明執著,陷落深淵呢?抑或會選擇清明自在,自我人格挺立?悉隨君便。良知心體若一旦陷落深淵,萬劫不復,似受盡委屈;其實,真正受委屈者,是人自己啊!

要解釋上述的情況,借用大乘佛法所講的「一心開二門」。二門,一扇是真如門,而另一扇是生滅門。真如門,就是覺悟貞定,純潔清淨,隔絕塵囂。生滅門,就是執迷妄作,欲念流轉,患得患失。人的一生中,就在這兩扇門之間打滾,時而清醒自在,時而誘惑難耐。

痛苦抑或喜樂,就看你選擇哪一扇門了!

(寫於2022年9月2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66會員
842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2023/12/16
剛剛登入方格子,竟然有位新讀者追蹤我的〔陽明心學〕專題,實在難得。〔陽明心學〕一共寫了四十篇,由陽明先生的傳略,順序闡發其心學的核心,以致其弟子師友的遭遇。其中一位師友,出身進士,為官十五年,因追奉陽明心學,竟被藉故罷官還鄉,在回鄉途中,去信陽明問學,至於自身遭遇,則隻字不提,毫不憤激、不怨悔、不尤
2023/12/16
剛剛登入方格子,竟然有位新讀者追蹤我的〔陽明心學〕專題,實在難得。〔陽明心學〕一共寫了四十篇,由陽明先生的傳略,順序闡發其心學的核心,以致其弟子師友的遭遇。其中一位師友,出身進士,為官十五年,因追奉陽明心學,竟被藉故罷官還鄉,在回鄉途中,去信陽明問學,至於自身遭遇,則隻字不提,毫不憤激、不怨悔、不尤
2022/12/10
當人生走進死暗的幽谷,不見天日,求助無門,還可以做些什麼?呼天搶地?抑或認命呀? 王陽明只是上書為同僚伸冤,仗義執言,說對諫官是不能因言獲罪的,結果因此而被下詔獄。忍受廷杖四十,已奄奄一息,被拖回大牢,恐怕還是九死一生的呀!
2022/12/10
當人生走進死暗的幽谷,不見天日,求助無門,還可以做些什麼?呼天搶地?抑或認命呀? 王陽明只是上書為同僚伸冤,仗義執言,說對諫官是不能因言獲罪的,結果因此而被下詔獄。忍受廷杖四十,已奄奄一息,被拖回大牢,恐怕還是九死一生的呀!
2022/10/06
— —寵辱皆忘南元善(再刊) 當受到莫名的打壓,受到莫須有的指控,受到誹謗讒言,人身攻擊,甚至趕盡殺絕,斷人衣食,人離家散,在這樣的處境,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陽明屢受朝廷忌恨讒毀,廷杖下獄,生死一髮;即使在他的晚年,被朝廷奸佞指陽明心學為偽學,反傳統、搞山頭,至死後三十九年始得平反。
2022/10/06
— —寵辱皆忘南元善(再刊) 當受到莫名的打壓,受到莫須有的指控,受到誹謗讒言,人身攻擊,甚至趕盡殺絕,斷人衣食,人離家散,在這樣的處境,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陽明屢受朝廷忌恨讒毀,廷杖下獄,生死一髮;即使在他的晚年,被朝廷奸佞指陽明心學為偽學,反傳統、搞山頭,至死後三十九年始得平反。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