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著書,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國人重新思考,論述基礎在於「本小效高」的「整體防衛構想」,屬於國軍少見的優質著作,因為國軍將領很少有能力提出完整論述,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對於解放軍的攻台手段以、國軍後備部隊的問題要朝國土防衛部隊轉型及高存活性的C4ISR為未來戰爭之關鍵都有提到,都是不錯的見解,若能與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教授論點相結合則更加完備,但最後結論都導向「狹義不對稱作戰」,甚至結論出現要與對岸談判,有點過於一廂情願,因此部分論點筆者給予認同,以下建議望請海涵:
1. 過度強調「不對稱」:文中不斷強調傳統戰力的投資過於巨大,戰場存活性低,但卻忽略第五代戰機的匿蹤優勢恰好就是存活性高、海軍神盾艦各種系統的完備也可強化存活性、潛艦更是高存活性的不對稱戰力,李前總長余之後接受採訪時有補充:傳統戰力與不對稱戰力的資源投入建議應以6:4為目標,所以仍以傳統軍力為主,但書中卻未強調這概念。
2. 要求冷靜接受「灰色侵犯」:中共現在就是希望藉由灰色行動麻痺台灣軍民的警戒心,要冷靜接受不就剛好正中下懷,且共軍隨時可由灰色侵犯轉為戰爭,此論點恐難引起共鳴,反而遭致懷疑其提出此論點的動機。
3. 著重開戰日(D-DAY)後的論述:所建議的不對稱武器都屬於開戰後的近戰武器,以這類短程武器來嚇阻敵方發動戰爭得想法,有點忽略敵人各類遠距武嚇威脅,令人質疑論述的合理性,且否定源頭打擊之精準彈藥,有點自相矛盾,因為目前國軍部屬的大量反艦及防空飛彈,成為刺蝟之島,有可直接擊毀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彈道飛彈發射車、集結地、指揮中心、補給點、港口、以及運輸船艦飛機等載台,應比刺針、標槍這類人員攜行的飛彈更具威脅。。
4. 推翻重曾嚇阻構想:雖然重曾嚇阻屬於逐次消耗的範疇,這正是不必等到敵人登陸後的陸地決戰最好方式,經過多年論述,現行「多維防禦」架構已經將「擊敵於彼岸」這類源頭打擊手段以及最後的「濱海決勝」及「城鎮戰」都納入,擴大打擊縱深和延長防禦縱深,也是現行台灣可努力方向的極致了,但李前總長卻獨鍾最後的防衛手段就有點令人費解,有點自斷手腳。
5. 戰略性與戰術性武器對比:李前總長常在媒體論述500億的潛艦或微型快艇哪個可以保衛台灣?這有點大腿比雞腿,潛艦為戰略武器,為最早的不對稱武力,具有強大嚇阻力,反潛必須投入大量兵力(水面艦、反潛直升機、反潛巡邏機)反制,所以我們才會不計代價研製潛艦,而微型快艇屬於戰術武器,受功能單一、海象、維護人力等限制,戰略價值不能與潛艦相提並論,與現今各國以加大艦艇噸位、增裝備、任務彈性及存活性的主流相左,書中甚至花很多篇幅在於替微型突擊艇建案澄清,殊不知戰略戰術都屬於武力展現的藝術,也必須滾動修正,微型快艇與現有光六飛彈快艇重疊,所以才在其去職後被推翻,但無人化仍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美軍也是朝著幽靈箭隊發展,但仍以航艦戰鬥群、神盾艦、潛艦為主戰兵力。
6.海空軍力數量迷思:目前空軍戰機約340架及海軍主戰艦艇約26艘是經過美軍協防時期的計算及多年國軍任務派遣的經驗而成,並不存在數量縮減的空間,未來應加強艦艇自動化以降低人力以,採購空中加油機以增加任務彈性;美國蘭德等智庫都同時存在各種建議可供參考不可視為聖經,以防空系統為主的論點已有
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全殲敘利亞空軍為鑒並不可行。
7. 裁撤或縮編海軍勤務/兩棲艦艇、空軍運輸行政機隊:這有點像陸軍只保留步戰砲等主戰兵科把後勤部隊都放棄的論述,把後勤輜重維持作戰部隊運作的能量都排除,假若可以我想在精進案時海空軍就做了。
8. 外離島防務虛化:外島目前作為前哨,才使台灣有預警時間,未來可作為談判籌碼,但現在卻不是直接自費武功的時候,應加強灰色作戰的準備。
9. 海軍陸戰隊重新定位:日本近年才復編海兵隊(海軍陸戰隊)進行離島收復任務的主戰部隊,此論述將國軍好不容又有此戰力強的戰略預備隊放棄,令人黑人問號。
10. 軍務革新並未被重視:全書並未論述目前國軍疊床架屋的組織、人力浪費、無意義的公差勤務、政戰制度及督導業務如何精進殊為可惜。
近日李前總長密集在媒體曝光闡述其論點,但在偏藍紅的媒體常被斷章取義,出發點恐被扭曲,尤其在上某戰情室節目時,雖然主持人不斷誤導,但李前總長仍堅持軍事專業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所以我不會質疑他的出發點;戰略、戰術都有藝術得屬性,國家戰略及用兵藝術可以經過不斷探討與論證達成共識,所以李前總長的著書應該被肯定;以同屬小國寡民的以色列及新加坡為例,以色列是不對稱作戰的先驅者,是UAV實戰經驗最豐富的國家,兩國都配備大量F-15、F-16、F-35戰機及空中加油機;也都配備大量新銳艦艇及潛艦,新加坡有德製豹二戰車、以色列有自研的梅卡瓦(Merkava)戰車;所以全世界目前都是以傳統作戰為主,不對稱作戰為輔,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可以單純以軍事專業討論這是身為台灣人的幸福,以目前台灣的處境大家都願意為保衛家園而奮戰到底,所以對於國軍的期待更為殷切,這是國防部甚至執政當局應該要重視的,許多建議是希望國軍更好、台灣就會更安全,而不是眼前的政黨利益或是個人官位的利益所以扭曲的,別忘了馬先生執政8年所延遲的國防建設,到現在後遺症還在,台灣需要加緊趕上威脅的成長進度,同島一命奮戰到底,一起當個勇敢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