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筆記|一萬六千平方公分、黃色笑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曾在許多影視作品中看過病人躺在狹小的病床上,其家人、愛人或朋友為了表達一種(我無法理解的)親暱跟著擠在病床上陪著病患聊天,看到這樣的畫面總覺得很不合理,我一直習慣獨自睡在雙人床上,即使是身體健康也不喜歡太擁擠,何況是生病?

填寫住院登記表,我勾選的是單人房,但這登記就是在入住前一小時,想當然耳無法搶到熱門的單人房,只好住進雙人病房。布廉隔起來後就是一張陪病床、一個小邊櫃,保留一道護理師的推車可以通過的小走道的狹小空間——有住過院或陪病過的人大概都理解——於是我也只能盡量待在那張床上。

本來我是有些潔癖,還未梳洗過或者換上乾淨衣物前不可能坐在床上,但病房內也沒有多餘的椅子,而且那張床大概也不是太乾淨(剛好看到外包人員的清潔過程)就沒什麼矜持的坐在床尾上讀書,坐了半小時後又覺得肩頸痠痛,索性就在下午三點洗澡,之後就一直躺在床上直到出院。

還好只要住兩個晚上,當我看到病房內的污衣桶內有沾染血跡的手術衣之後就開始焦慮,也導致那兩晚都睡不著覺。醫院怎麼沒在新病人入住前先換過污衣桶?

我是一個比標準體重要輕上不少的矮個子,但病床對我而言還是很壅擠的,感覺身體放在那裡就沒有多餘空間,隔壁的老先生家人還在他的床四周放滿紙巾,可能也是我平常不習慣床上有物品,包括枕頭⋯⋯病床上只擺了閱讀器就差不多了,左手上吊著點滴也不方便將東西放在邊桌上。

事實上,因為左手吊點滴不太能動,手術後的右手也無法抬舉,卡在病床上應該是很恰好的。好奇算了一下病床的尺寸,差不多是一萬六千平方公分。

看著放在手邊的黃色笑臉,那是一個壓力球。

開刀當日的下午,一名穿著白袍的專案管理師走到我的病床邊,拿了一個本子說明我的各項指數、交代我以後吃藥可能會有的副作用,也要留心一陣子就要掛哪些科別,最後她拿出一個黃色笑臉要我回家後多「練習」。

以前以為那是給老人鍛鍊手指用的。

專案管理師說我要多用動手術的右側,刷牙、梳頭盡量使用右手——還好她有提醒我,通常我習慣用左手進行這些事項。原本我的心情並沒有太大的波動,直到她告知我要練習做那些一向習以為常的事,在她說明之前,我以為手術就只是拿出腫瘤,等傷口恢復就好了!

那好像是手術過後的第八個小時,宿醉的感覺差不多要消去,一開始還是很明白管理師說了什麼重點,其中有些我之前已經搜尋過了,但當她開始解釋起我之後治療會吃到的藥物可能造成哪些影響時,我又好像恢復了喝醉的感覺,耳朵突然很重,她說的話都輕飄飄的在空中,每一句我都有聽到卻不是很明白那是什麼意思。

最後,她微笑的問我:「那妳現在心情都還好嗎?」
我看了一臉黃色笑臉,真是有點諷刺,但還是微笑回應:「還好耶!」
她又說:「那妳真的不簡單。」

管理師走後,我問阿姨:「她會不會覺得我是智力有問題的人,才感覺不到悲痛?」

反正遇到也只能積極治療,說自己心情不好也無濟於事吧?我很快的就拿起笑臉開始練習,回家的那天順利自己洗好頭(本來想去巷口的美髮院,但穿著太邋遢),還能用右手梳頭、吹頭髮,隔天又開始打掃房子,好像也沒什麼異常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喬安納-avatar-img
2022/09/14
焦慮到睡不著真的很痛苦啊 @@
Ch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9/14
對啊,我當時很怕醫師要我再留一天檢查XD
avatar-img
Chin的沙龍
202會員
231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Ch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Thumbnail
這次住院,早早報到的我住到了三人病房中最悲慘的中間位置,一直很怕被打擾的我,開始擔憂我接下來的兩天該怎麼度過!結果很意外的,雖然晚上確實不太好睡,但倒是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
Thumbnail
這次住院,早早報到的我住到了三人病房中最悲慘的中間位置,一直很怕被打擾的我,開始擔憂我接下來的兩天該怎麼度過!結果很意外的,雖然晚上確實不太好睡,但倒是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
Thumbnail
在舒服的床上躺久了都會不舒服,尤其是醫院的病床,不隨時翻翻身很容易把皮膚壓壞成褥瘡。骨科的床算是相較之下較乾淨的,因為很少病患從骨科離世的,但也還是能感覺到床上累積的病氣,所以多下床別躺著會比較舒服。 病房唯一一張厚重的木椅是這段時間的好幫手,下床都得靠它扶著站立著,坐著它時能清楚感覺到脊椎歪了,
Thumbnail
在舒服的床上躺久了都會不舒服,尤其是醫院的病床,不隨時翻翻身很容易把皮膚壓壞成褥瘡。骨科的床算是相較之下較乾淨的,因為很少病患從骨科離世的,但也還是能感覺到床上累積的病氣,所以多下床別躺著會比較舒服。 病房唯一一張厚重的木椅是這段時間的好幫手,下床都得靠它扶著站立著,坐著它時能清楚感覺到脊椎歪了,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Thumbnail
這輩子好像還很長,當人到底值得不值得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只要想到醫院裡有著那麼多人飽受身體和心理的疼痛,我就好怕,好想現在就去當一粒灰塵......
Thumbnail
這輩子好像還很長,當人到底值得不值得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只要想到醫院裡有著那麼多人飽受身體和心理的疼痛,我就好怕,好想現在就去當一粒灰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