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筆記|一萬六千平方公分、黃色笑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曾在許多影視作品中看過病人躺在狹小的病床上,其家人、愛人或朋友為了表達一種(我無法理解的)親暱跟著擠在病床上陪著病患聊天,看到這樣的畫面總覺得很不合理,我一直習慣獨自睡在雙人床上,即使是身體健康也不喜歡太擁擠,何況是生病?
填寫住院登記表,我勾選的是單人房,但這登記就是在入住前一小時,想當然耳無法搶到熱門的單人房,只好住進雙人病房。布廉隔起來後就是一張陪病床、一個小邊櫃,保留一道護理師的推車可以通過的小走道的狹小空間——有住過院或陪病過的人大概都理解——於是我也只能盡量待在那張床上。
本來我是有些潔癖,還未梳洗過或者換上乾淨衣物前不可能坐在床上,但病房內也沒有多餘的椅子,而且那張床大概也不是太乾淨(剛好看到外包人員的清潔過程)就沒什麼矜持的坐在床尾上讀書,坐了半小時後又覺得肩頸痠痛,索性就在下午三點洗澡,之後就一直躺在床上直到出院。
還好只要住兩個晚上,當我看到病房內的污衣桶內有沾染血跡的手術衣之後就開始焦慮,也導致那兩晚都睡不著覺。醫院怎麼沒在新病人入住前先換過污衣桶?
我是一個比標準體重要輕上不少的矮個子,但病床對我而言還是很壅擠的,感覺身體放在那裡就沒有多餘空間,隔壁的老先生家人還在他的床四周放滿紙巾,可能也是我平常不習慣床上有物品,包括枕頭⋯⋯病床上只擺了閱讀器就差不多了,左手上吊著點滴也不方便將東西放在邊桌上。
事實上,因為左手吊點滴不太能動,手術後的右手也無法抬舉,卡在病床上應該是很恰好的。好奇算了一下病床的尺寸,差不多是一萬六千平方公分。
看著放在手邊的黃色笑臉,那是一個壓力球。
開刀當日的下午,一名穿著白袍的專案管理師走到我的病床邊,拿了一個本子說明我的各項指數、交代我以後吃藥可能會有的副作用,也要留心一陣子就要掛哪些科別,最後她拿出一個黃色笑臉要我回家後多「練習」。
以前以為那是給老人鍛鍊手指用的。
專案管理師說我要多用動手術的右側,刷牙、梳頭盡量使用右手——還好她有提醒我,通常我習慣用左手進行這些事項。原本我的心情並沒有太大的波動,直到她告知我要練習做那些一向習以為常的事,在她說明之前,我以為手術就只是拿出腫瘤,等傷口恢復就好了!
那好像是手術過後的第八個小時,宿醉的感覺差不多要消去,一開始還是很明白管理師說了什麼重點,其中有些我之前已經搜尋過了,但當她開始解釋起我之後治療會吃到的藥物可能造成哪些影響時,我又好像恢復了喝醉的感覺,耳朵突然很重,她說的話都輕飄飄的在空中,每一句我都有聽到卻不是很明白那是什麼意思。
最後,她微笑的問我:「那妳現在心情都還好嗎?」
我看了一臉黃色笑臉,真是有點諷刺,但還是微笑回應:「還好耶!」
她又說:「那妳真的不簡單。」
管理師走後,我問阿姨:「她會不會覺得我是智力有問題的人,才感覺不到悲痛?」
反正遇到也只能積極治療,說自己心情不好也無濟於事吧?我很快的就拿起笑臉開始練習,回家的那天順利自己洗好頭(本來想去巷口的美髮院,但穿著太邋遢),還能用右手梳頭、吹頭髮,隔天又開始打掃房子,好像也沒什麼異常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2會員
231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總太輕易談論死亡,因為那是每個人最終的結局,人的一生就是邁向死亡的路——天天逼近死亡,努力活過就是最大的反抗——當我想清楚這點之後,發現人活著就是一種激勵,根本不用說誰做了哪些偉大的事,或許像卡繆說的,世界的一切包括美德、道義都無意義,死守這些終將逝去的準則,都成為一種「荒謬」。
經常讀我文章的人大概會發現我若想表達對一現象或人物的負面想法都是直接寫出,也是沒能力寫出太婉轉的字句,出生在一個(應該是)有言論自由的國度,沒有需要討好的政治人物和權勢者,這大概是養成「直接」的原因吧?
曾聽過幾代以前人們上街頭抗爭的故事,小時候上歷史也有讀過,這是他們城市擁有自由與民主的血淚史。但到了文生這代,已沒有人能體會何謂自由民主了。
我從以前讀波娃的文字能感受到的一種同理並不是因為她是名女人而是她提出的那些想法剛好與我很契合——這麼說感覺我好傲慢——也剛好在自己患病時刻讀了《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那是西蒙.波娃用很平易近人的敘述方式記錄了母親離世前六週的生活,此時她不再是一名暢銷女作家、哲學家、女性主義者,而是佛蘭索瓦的女兒。
這種感覺是好幾個人在為你的身體、生命做一件重要的事,而你沒有參與到,若幸運的話,下次就是在告別式上才有的權力了。
寫於住院的前夕。早在一週前就在心中盤算好要帶什麼東西住院,遲遲到現在還不敢打包,雖然醫院也好像西蒙波娃說的,和機場差不多都有人提著行囊走來走去,但要打包住院的行李卻一點也不期待。
我們總太輕易談論死亡,因為那是每個人最終的結局,人的一生就是邁向死亡的路——天天逼近死亡,努力活過就是最大的反抗——當我想清楚這點之後,發現人活著就是一種激勵,根本不用說誰做了哪些偉大的事,或許像卡繆說的,世界的一切包括美德、道義都無意義,死守這些終將逝去的準則,都成為一種「荒謬」。
經常讀我文章的人大概會發現我若想表達對一現象或人物的負面想法都是直接寫出,也是沒能力寫出太婉轉的字句,出生在一個(應該是)有言論自由的國度,沒有需要討好的政治人物和權勢者,這大概是養成「直接」的原因吧?
曾聽過幾代以前人們上街頭抗爭的故事,小時候上歷史也有讀過,這是他們城市擁有自由與民主的血淚史。但到了文生這代,已沒有人能體會何謂自由民主了。
我從以前讀波娃的文字能感受到的一種同理並不是因為她是名女人而是她提出的那些想法剛好與我很契合——這麼說感覺我好傲慢——也剛好在自己患病時刻讀了《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那是西蒙.波娃用很平易近人的敘述方式記錄了母親離世前六週的生活,此時她不再是一名暢銷女作家、哲學家、女性主義者,而是佛蘭索瓦的女兒。
這種感覺是好幾個人在為你的身體、生命做一件重要的事,而你沒有參與到,若幸運的話,下次就是在告別式上才有的權力了。
寫於住院的前夕。早在一週前就在心中盤算好要帶什麼東西住院,遲遲到現在還不敢打包,雖然醫院也好像西蒙波娃說的,和機場差不多都有人提著行囊走來走去,但要打包住院的行李卻一點也不期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Thumbnail
這次住院,早早報到的我住到了三人病房中最悲慘的中間位置,一直很怕被打擾的我,開始擔憂我接下來的兩天該怎麼度過!結果很意外的,雖然晚上確實不太好睡,但倒是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
Thumbnail
在舒服的床上躺久了都會不舒服,尤其是醫院的病床,不隨時翻翻身很容易把皮膚壓壞成褥瘡。骨科的床算是相較之下較乾淨的,因為很少病患從骨科離世的,但也還是能感覺到床上累積的病氣,所以多下床別躺著會比較舒服。 病房唯一一張厚重的木椅是這段時間的好幫手,下床都得靠它扶著站立著,坐著它時能清楚感覺到脊椎歪了,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Thumbnail
這輩子好像還很長,當人到底值得不值得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只要想到醫院裡有著那麼多人飽受身體和心理的疼痛,我就好怕,好想現在就去當一粒灰塵......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原來手術的病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睡一覺而已… 一幕幕的醫院天花板燈具格局,配合護理師們推床的急促腳步聲,病人視角是這樣的啊! 進到金屬質感變多的手術病房,移到自動發熱的床上,護理師們幫我戴上檢測儀器與呼吸設備,她們各種對業務上的氣憤或焦急的對話,每每把我從未知的擔憂中拉回現實,聽到:「我現在相
Thumbnail
生病那些事(10) 這家醫院是最後一家醫院,他是跨縣市的醫院!我來返有五次吧⋯醫院看起來外觀破舊破舊⋯可是醫院內房間倒是還蠻新的!重點是空間很大還有一張桌子,但沒有電視之類的⋯可以打發時間,但是那邊的護理師都不錯⋯我記得當初我跟女朋友提分手,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好了,就算好了⋯未來生活也變了!不想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Thumbnail
這次住院,早早報到的我住到了三人病房中最悲慘的中間位置,一直很怕被打擾的我,開始擔憂我接下來的兩天該怎麼度過!結果很意外的,雖然晚上確實不太好睡,但倒是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
Thumbnail
在舒服的床上躺久了都會不舒服,尤其是醫院的病床,不隨時翻翻身很容易把皮膚壓壞成褥瘡。骨科的床算是相較之下較乾淨的,因為很少病患從骨科離世的,但也還是能感覺到床上累積的病氣,所以多下床別躺著會比較舒服。 病房唯一一張厚重的木椅是這段時間的好幫手,下床都得靠它扶著站立著,坐著它時能清楚感覺到脊椎歪了,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Thumbnail
這輩子好像還很長,當人到底值得不值得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只要想到醫院裡有著那麼多人飽受身體和心理的疼痛,我就好怕,好想現在就去當一粒灰塵......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原來手術的病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睡一覺而已… 一幕幕的醫院天花板燈具格局,配合護理師們推床的急促腳步聲,病人視角是這樣的啊! 進到金屬質感變多的手術病房,移到自動發熱的床上,護理師們幫我戴上檢測儀器與呼吸設備,她們各種對業務上的氣憤或焦急的對話,每每把我從未知的擔憂中拉回現實,聽到:「我現在相
Thumbnail
生病那些事(10) 這家醫院是最後一家醫院,他是跨縣市的醫院!我來返有五次吧⋯醫院看起來外觀破舊破舊⋯可是醫院內房間倒是還蠻新的!重點是空間很大還有一張桌子,但沒有電視之類的⋯可以打發時間,但是那邊的護理師都不錯⋯我記得當初我跟女朋友提分手,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好了,就算好了⋯未來生活也變了!不想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