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那場誤會

44公開內容
12私密內容

《那場誤會》是我斷斷續續寫的「故事性散文」,寫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我想要說的事情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關於一個人的存在價值和歸屬感——有點過於哲學式的命題,很難以自己真實的經歷去寫清楚,最後就漸漸變成像是故事的散文。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文生-avatar-img
2024/07/17
"理所當然的中國女人職業"~喜歡這句~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莫泊桑寫過一篇短篇提到一個荒謬的諾曼第人,再來我就只能想到安妮艾諾自述的族人,說著方言、不修邊幅、生活不太富裕,盡可能的勞動又經常是酒鬼,我理解中的諾曼人是偏紅頭髮、淺色眼睛,兩頰總是紅紅的,皮膚白皙,特別明顯的雀斑,就像安德烈一樣。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靈感來自於我看到阿爾及利亞籍的記者、作家Kamel Daoud提到他在巴黎最先注意到的是年輕情侶在地鐵出口處擁吻的畫面而非任何一座橋或是建築物。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剛剛查前天在書展寄的包裹,已經送達我的城市了,二十分鐘前的狀態是「配送中」,期待今晚回家就會收到。其中有本我最掛念的書,購買當天在飯店翻閱了一下卻捨不得讀太多,隔天又帶去現場和其他書一起寄送。
Thumbnail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寫作者與作品間的真偽是很難釐清的,寫作者很容易營造出一種人物設定,是文字自然給人的印象也可能是作者刻意為之。以我為例,就是傲慢或傲嬌吧?我並不排斥自我嘲諷,甚至經常會在文字中滲入,同時寫下不同系列文章用的是不同人設,就造成一種人格分裂的形象⋯⋯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她對於此事的發生最先會想到是不是自己哪裏錯了?難道自己給人一種輕浮可以被沒禮貌的感覺?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在路易大帝中學讀書的盧卡
Thumbnail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上次我更新此「專題」文章已將近兩個月,總有人以為我人正在巴黎,有些不好意思誤導讀者,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能夠拆解那許多小點又將其放大,變成一篇篇的文章,有時明明就是發生在一天的事或是從書上讀到的一個很小的細節,而我將其與巴黎連結起。
Thumbnail
帳號不存在-avatar-img
2022/09/03
歌曲給人的感覺真像作者!
Ch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9/03
哈哈,這麼神奇!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喜歡閱讀文字,必須要是一個個字的讀。我會寫信,等待回信。他花了兩週寫成了一封信給我。「第一個週末完成內容,另一週的時間進行校稿」他說。
Thumbnail
我比較好奇的是,之後讀完這封信件的她,心境會是如何XD
Ch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09
其實我也不知道XD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要回家,就要一直爬到下行之處。
Thumbnail
喬安納-avatar-img
2022/07/21
<3 喜歡這篇
Ch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21
謝謝喜歡啊~我也喜歡上寫這種文章的感覺了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我首先注意巴黎和台北生活上的差異是進屋後會把外衣掛起來,到別人家作客也是如此。其實是所有開暖氣的地方都這樣做。 女生和男生同時進屋,一個轉身,男生就幫女生脫下大衣掛起來,此時男性的地位就像是餐廳或俱樂部的服務生,我總想:為什麼在台灣的女生沒有這樣待遇?
Thumbnail
Elvis Lin-avatar-img
2022/07/19
很有意思。也讓人想起了巴黎。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想起一次在巴黎朋友蒙帕納斯公寓的聚會中,現場有律師、檢控官、哲學博士、一些藝術家和出版商,他們在針對一個我不太熟悉的議題辯論,通常我不管熟不熟悉議題都會先聽——不是擔心得罪了誰而是之前有提過自己通常對一件事情有十足把握才認為自己懂——除非真的無法接受某人的論點才會開口。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不確定這個敘述是不是正確的,但我記得那天在巴黎十八區的一處不知名的公園中看到一群黑色的禽類,應該是烏鴉吧?對了,無法確定這是真或假是我偶爾會把幻想、夢境和事實混淆,過了幾年後就無法記得。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有人說法國人很浪漫。對你而言,「浪漫」是什麼意思? 如同老舍的《二馬》:「你老說我太注重事實嗎,我得學著浪漫一點,是不是?」——他們不總是被描繪成不切實際的那種「浪漫」。
Thumbnail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文友私下的discord中討論到《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Dans Le Cafe De La Jeunesse Perdue),這本由法國猶太裔小說家派屈克·莫迪亞諾寫的著作,書中提到那群大學生待的咖啡廳在左岸。其中有問到左岸與右岸是否是有明確的分水嶺?於是借題發揮寫了這篇。
Thumbnail
九月-avatar-img
2022/06/09
嗯嗯嗯 我倒覺得 左岸是浪漫 中文的美就是美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我不是個巴黎通,一開始這系列是想寫我看到的巴黎和曾經以為的巴黎——多半是媒體上所看到的差距。海明威離開巴黎之後曾表示後悔自己在「還在巴黎的時候就寫巴黎」,很多事情是離開後才看清楚的,我的想法也大概是如此,那時還不理解自己的故鄉與生活真實面,很難寫出真正的觀察。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好久以前,我只知道巴黎大學、索邦大學,只知道拉丁區和左岸。想像自己會在拉丁區的校園附近散步,走到書店與一個男孩有邂逅,但我甚至不知道他是我同學,然後又到咖啡廳喝咖啡、寫寫字,實現在電影中看到的場景。
Thumbnail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電視上播著歐蘭德的演講,我隨口問了一句:「你會去投票嗎?」他說自己從沒有投票過。在台灣的青年沒投過票也不敢說出來吧?他沒注意到我吃驚的表情,口氣平淡的說:「不論左派或右派當選,對我們而言都沒差,我幹嘛投票!」
Thumbnail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還想著第一次去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當時不是很習慣閱讀法文名字,大概錯過了很多偉人的墓。觀光客說要來看你、看王爾德、看蕭邦或是看比才,但我只是純粹喜歡在墓園散步,觀賞著雕刻和偶爾猜測墓碑上的拉丁文(假裝我看的懂),那裡總是特別平靜和涼爽——因為有樹蔭。
Thumbnail
avatar-avatar
Chin
發佈於那場誤會
後來我縱觀(或綜觀)自己所有的文章,發現同樣的觀念總是經常出現,但這卻是合理。我有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若經常改變想法或立場才會令人無法接受,另一方面除了少數人重複的閱讀我寫的文章之外,大多數的人讀到文章都只是一個巧合,他們並不知道我過去寫了什麼。 愛是愛 非女性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