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仿冒品必依循的法則

2022/09/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仿冒美心月餅
對於多數品牌商來說,默默無名時,總利用各種方式與機會,希望自己品牌或商品可以大量在市場上曝光,不論好與壞。
然而,仿冒品或相似品,就如同螞蟻般聞到蜜糖一樣,突然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侵蝕品牌商的市場份額。
從事打擊仿冒品行業這15年來,看過、遇過與查緝過各式各樣的仿冒品,不論是國際知名精品、化妝品、酒類或是民生低價瓶裝水,這些各式各樣的仿冒品,我總歸類出5個仿冒品必依循的法則,提供品牌商在查緝或抵制仿冒品時,作為一個參考指南。
  1. 大魚、小魚法則:
    經常出現在真品代理商更換、商品包裝更換前後或品牌併購前後。由於包裝的多樣式和通路混亂,讓仿冒商可以簡易仿冒,而不容易被消費者識別,而成功進入於通路市場。
  2. 浪頭法則:
    當品牌商積極推動某項商品時,會利用各種機會、方式,大量讓商品曝光,吸引消費者採購。這一時積極行銷,創造出短暫的需求高峰,讓消費者忽略通路與商品來源可靠性與信賴性,而使仿冒品順這浪頭,依序鋪貨到終端市場上。
  3. 長青樹法則:
    常言道,讓自己最好活下去方式,就是讓宿主不知道自己存在。仿冒商有系統性、策略性與區域數量管制的方式,針對市場廣泛性、通用性商品,適時釋放一定小量的仿冒品,不引起品牌商(宿主)的注意,透過特定通路商,將商品滲透於市場上。通常,這類商品的外觀包裝仿冒等級,是與真品最具有相似性。同時,由於透過通路嚴格管控釋放數量,以及極相似包裝,也因此,品牌商極難發覺被仿冒。是目前最難查緝的一種仿冒活動。
  4. 撿便宜法則:
    相信,大家都被教育,低於市價商品,有很大可能是仿冒品。這句話是沒錯。所以,越來越多賣假貨的賣家也開始將售價提高到真品9折。不過,在實體通路上,低價卻依舊是一種盛行銷售方式。但改用『即期商品』模式,設定商品到期日在一~三個月內,讓消費者自動忽略了注意事項,而落入低價圈套內。部分仿冒品會採用『相似真品』商品來銷售。例如『顧媽媽』就改『顧奶奶』。由於多數集中於特定區域與消費族群,因此,也是經常被品牌商忽略。
  5. 節慶循環法則:
    每到節慶時,總會有配合節慶而出現的特定商品。例如聖誕節--最常出現假IPHONE(2020年則為假APPLE WATCH)和假球鞋。當然,目前這些商品,不一定在節慶時才會出現在Amazon或其他銷售平台。以中國節慶來說,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年尾臘月的臘肉...等等,都只有在特定日期或節慶時才出現。節慶結束就消失無影,使得仿冒查緝面臨很大挑戰。過去,這類仿冒品僅限於特定區域範圍,但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發展與完善的物流服務,使得這類仿冒品儼然成為新一世代快閃仿冒品,侵蝕物流服務可以到達的任何角落。
品牌商遇到商品被仿冒後,應該如何做?我們將會於後續文章中分享讀者,5招必殺仿冒品!
尋求專家協助,打擊仿冒品
Jack Hsu
Jack Hsu
從事訊息安全加密與文件商品防偽十數載,看了很多,也經歷很多。網路、物流與COVID19這三個驅動力,改寫了全球仿冒生態市場。當然,台灣也在這一波下,大量商品被仿冒。仿冒商、品牌商與消費者,這三角關係,就像是一場永遠不會停的三人舞會,但最後,誰會先下場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