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偉的藥癮愛滋人生

阿偉的藥癮愛滋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露德協會志工 陳銘浩(道銘)/整理記錄
露德協會 社會教育暨理念推廣專員 林啟銘/文字校稿

往事刻苦銘心,依舊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五年級生的阿偉,於民國80年得知感染愛滋,從年輕時的叛逆、血氣方剛,及受環境影響而走進藥癮,再到現在受到宗教洗禮,成功戒斷的找到生命的寄託,組織幸福的家庭,拾回人生信心。一路走來,阿偉生命中富含滿滿的人生經驗,也曾在因緣際會下,受到監所邀約去分享生命的故事。

raw-image

在衛教觀念不充足的環境下,備受恐懼、排斥及異樣眼光

阿偉年輕時個性較為氣盛,從小受到在耳濡目染下漸漸走上藥癮這條路。他曾短期在監所度過一小段時間,直到在某一天忽然地被隔離,並婉轉告知可能得到某種疾病...名為「愛滋病」時,他才知道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阿偉描述,監所宛如一個封閉的小型社會,在早期對於醫療疾病觀念不普及、不完善的情況下,隱約覺得愛滋病是一個絕症。甚至當自己以紙條方式和監所工作者傳遞訊息時,對方還會戴著手套來接遞物品,以異樣眼光來看待阿偉的疾病身分。被歧視的狀況,並不只有在監所中發生,阿偉提到自己回歸社會後,曾因為車禍造成膝蓋碎裂、大腿骨折,需進行大型手術而住院,當時卻因為愛滋感染者身分的關係,在急診室躺了八天,最後還好有涂醒哲醫師團隊的協助,才能順利地進行開刀治療。



從拒絕,到轉念,再到轉變

在面對服用愛滋藥物上,對於阿緯來說,儘管身體內的免疫數值CD4為零了,他依舊非常排斥。他認為服藥後會長期受到它(抗病毒藥物)控制與綑綁,因此打從心底抗拒。現在想想,阿偉覺得一來是因為當時還不願意接納自己的感染者身分,甚至也拒絕結新交新朋友。不過,在車禍住院期間曾阿偉受到志工及關懷朋友們的幫助與陪伴,開始漸漸打開心房瞭解更多愛滋相關資訊,並開始主動參加團體活動。某一天,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在接觸宗教的同時,遇到了生命中的伴侶,但卻也碰到相異伴侶們最常遇到的困難「告知議題」,而最後在志工第三方協助才順利告知伴侶自己的疾病身分,與其交往、結婚。阿偉一路走來,受到信仰的啟發、朋友的陪伴,與伴侶的扶持下,逐漸轉念與接受愛滋感染者的身分,慢慢提升自我認同的力量,並且為了能更長久陪伴太太而決定開始服藥。



多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別人一個機會,試著多去瞭解可能被你誤解的那些人

阿偉希望大家在社會上,不管面對人生、家庭、情侶或朋友上,都能多互相尊重,多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設想。畢竟彼此相處都是不同文化與價值觀的結識,在相處上難免會有摩擦產生,唯有找尋彼此的平衡點方能長久相處。多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別人一個機會,試著多去瞭解可能被你誤解的那些人!面對疾病亦是如此,恐懼往往來自於無知,當試著多去理解與包容,就會發現:事實沒有想像中這麼可怕!

avatar-img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的沙龍
6會員
31內容數
關於生命的這些聽說...那些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他叫Yuki,在軍公教上班,是一位同志,也是一位 #愛滋病 感染者。 十多年來確診至今,他深深感嘆——「社會中對愛滋存在許
人生似乎一下子走入黑暗的谷底,這其實似乎是二十年前的思維了,但也存在是媒體或特定組織長期在無知主導下所呈現對HIV的汙衊與歧視。 台灣約莫十五年前在HIV感染者的治療上已經有了良好的成效,大多數感染者都能在愛滋指定
永遠也不會忘記被毒品所折磨後的那副沮喪、齷齪、病骨嶙峋的模樣,整天為了吸食毒品疲於奔命,棄親情於不顧,無視周遭親友投以異樣的眼光,麻木不仁的我完全沉溺於毒品深淵中無法自拔。父親的痛心叮嚀,卻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他叫Yuki,在軍公教上班,是一位同志,也是一位 #愛滋病 感染者。 十多年來確診至今,他深深感嘆——「社會中對愛滋存在許
人生似乎一下子走入黑暗的谷底,這其實似乎是二十年前的思維了,但也存在是媒體或特定組織長期在無知主導下所呈現對HIV的汙衊與歧視。 台灣約莫十五年前在HIV感染者的治療上已經有了良好的成效,大多數感染者都能在愛滋指定
永遠也不會忘記被毒品所折磨後的那副沮喪、齷齪、病骨嶙峋的模樣,整天為了吸食毒品疲於奔命,棄親情於不顧,無視周遭親友投以異樣的眼光,麻木不仁的我完全沉溺於毒品深淵中無法自拔。父親的痛心叮嚀,卻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