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日記(二)媽媽,我可以抱抱妳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女兒確診後的隔天,換我也確診了。確診第一天食不下嚥,幾乎吃什麼就吐什麼,雖沒有發燒,但因為整天沒有進食,整個人四肢無力癱軟在床上。唯一慶幸的是,家中第一個確診的女兒,隔天已恢復正常,只剩下輕微咳嗽。

人在生病的時候特別脆弱,昏睡了一整天,一有醒來就是直奔廁所抱著馬桶狂吐。朋友說,這場疫情會反應身體的狀況,會吐就表示身體積累的不舒服太多,吐完就好很多。所幸,視訊看診吃完藥後,嘔吐的症狀緩解許多,精神狀況也很快就恢復七八成左右。

比起確診,更可怕的其實是在家上網課。兩個孩子輪番上陣,一下子這個視訊沒聲音,一下子那個看不到畫面,也就這樣手忙腳亂地熬過了一星期。

原以為可以安全下樁,兒子還成天在家裡臭屁自己是無敵星星,結果在解隔的前兩天,先生開始咳嗽流鼻水,兒子也出現了頭痛、打噴嚏的症狀。不驗則已,一驗果然兩個人都是兩條線,好不容易我和女兒終於要解隔出關,這下輪到先生、兒子要被關在家裡。

正當我陷入憂愁之際,沒想到驗出兩條線的兒子,居然開心地跳起來大喊:「耶!我終於可以抱媽媽了!」其實早在我確診第四天時,兒子就因為好幾天沒抱到我,徹底崩潰大哭了一場。

「媽媽,我可以抱抱妳嗎?」

「我真的好想好想抱抱妳。」

聽到兒子淚眼汪汪地說著這些話,我的心也跟著揪在一起。孩子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害怕因為病毒而無法跟媽媽擁抱。尤其是在看到我吐得那麼厲害,對孩子來說,害怕媽媽會消失的恐懼,比病毒還可怕。即便是冒著染疫的風險,也想好好抱著媽媽,在媽媽懷裡安心入睡。

頭一次看到有人為了確診而開心,開心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抱著媽媽,終於可以和媽媽一起睡覺。但開心才沒多久,兒子就發燒了。燒燒退退了三天,看著兒子病懨懨的樣子,心裡滿是心疼,直到第四天症狀才終於緩解。看到兒子又開始活蹦亂跳,懸在心上的石頭才稍微放下。

原本看到兒子發燒難受的樣子,還一度很自責是自己傳染給孩子,孩子卻成熟地告訴我:「媽媽,又不是妳的錯,妳不用怪自己啦!就像姐姐確診也不是故意的啊!我一定會打敗病毒的!」說完,孩子還握緊了小小的拳頭,流露出篤定的眼神。

是啊!沒有人願意染疫,不必急於責備批判,也不必忙著揪戰犯,更重要的是活在當下,學會與病毒共存,進而戰勝病毒。

一場疫情顛覆了原本的生活方式,卻也意外獲得更緊密的家庭生活,一家人成天膩在一起,也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有彼此的陪伴。

感謝疫情幫我們上的這一課,感謝一家人平安健康,感謝孩子的愛,我們都要好好的,我們都會好好的。

想看更多育兒經分享嗎?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按讚喔 和你一樣都是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和你一樣都是媽的沙龍
39會員
169內容數
韓劇王后傘下系列劇評,道出媽媽的心聲,看劇學教養
2024/01/16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份禮物,來自生命的禮物。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繁忙的生活中,能夠靜下心來閱讀,透過文字的魔力,找回身心安在力量。 當媽媽之後,時常聽到專家們強調,教養孩子必須要「溫柔而堅定」。對於急性子的我來說,忍不住懷疑:「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溫柔而堅定?」面對怎麼講都講不聽的孩子,沒有火冒三丈就
Thumbnail
2024/01/16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份禮物,來自生命的禮物。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繁忙的生活中,能夠靜下心來閱讀,透過文字的魔力,找回身心安在力量。 當媽媽之後,時常聽到專家們強調,教養孩子必須要「溫柔而堅定」。對於急性子的我來說,忍不住懷疑:「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溫柔而堅定?」面對怎麼講都講不聽的孩子,沒有火冒三丈就
Thumbnail
2024/01/07
若要問我,人生中最愛自己的時刻,我想那就是此刻。母愛就是最好的保養品,雖然有時候母愛不小心也會燃燒殆盡,但即便吼了孩子三千遍,他們還是愛妳不厭倦,覺得媽媽全世界最溫柔、最漂亮的人。孩子無條件地愛我,才讓我更懂什麼是愛
Thumbnail
2024/01/07
若要問我,人生中最愛自己的時刻,我想那就是此刻。母愛就是最好的保養品,雖然有時候母愛不小心也會燃燒殆盡,但即便吼了孩子三千遍,他們還是愛妳不厭倦,覺得媽媽全世界最溫柔、最漂亮的人。孩子無條件地愛我,才讓我更懂什麼是愛
Thumbnail
2023/11/24
這是一本很溫暖的書,並不是讀完書後,從此關係就暢行無阻,或是自信心大幅提升。但至少可以善用書中「給自己的心理學小蛋糕」實踐指南,替自己送上一塊蛋糕,在感到心累或不知道如何應對時,翻閱這部分,實踐在生活中,相信就能慢慢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2023/11/24
這是一本很溫暖的書,並不是讀完書後,從此關係就暢行無阻,或是自信心大幅提升。但至少可以善用書中「給自己的心理學小蛋糕」實踐指南,替自己送上一塊蛋糕,在感到心累或不知道如何應對時,翻閱這部分,實踐在生活中,相信就能慢慢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兩個星期前才中燒久姬一整個禮拜高燒不退安穩不到一週,莫名的病毒拚命流鼻水咳嗽之後又接著發燒,把氣喘都咳回來,(沒有中流感) 3歲的時候,不知道幾個夜晚為了稍微可以好睡只能坐著抱你墊高到睡著。過了這麼久,這次又是一躺下就咳到要吐,幸好抱著拍著還能有效抱著拍著還能舒緩就可以睡著雖然手一停就馬上咳起來但
Thumbnail
兩個星期前才中燒久姬一整個禮拜高燒不退安穩不到一週,莫名的病毒拚命流鼻水咳嗽之後又接著發燒,把氣喘都咳回來,(沒有中流感) 3歲的時候,不知道幾個夜晚為了稍微可以好睡只能坐著抱你墊高到睡著。過了這麼久,這次又是一躺下就咳到要吐,幸好抱著拍著還能有效抱著拍著還能舒緩就可以睡著雖然手一停就馬上咳起來但
Thumbnail
我很幸運,我還能夠依賴
Thumbnail
我很幸運,我還能夠依賴
Thumbnail
2024年2月15日 今年的過年假期非常辛苦。全家7口,除了嫂嫂全都感冒😷,尤其是剛滿月的小小孩,真讓人心疼。
Thumbnail
2024年2月15日 今年的過年假期非常辛苦。全家7口,除了嫂嫂全都感冒😷,尤其是剛滿月的小小孩,真讓人心疼。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