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ビックカメラ買了第一台底片機後,便在札幌街道上開始拍照紀錄。
旅程中,每天都把票根、發票、收據、文字或圖像紀錄,以線性的時間軸把生活細節整理在手札裡。
就好像在雪地裡走了一段路後,轉過身能看見自己沿路踩出的腳印。
旅行的過程中,交集的人來來去去。我不禁感慨又珍惜的想著,也許這輩子和現在這個人,也就只有在這個當下能有所交會。即便未來有機會見面,又是完全不同的一場雪了。
兩個個體間深刻的關係之所以能有機會建立(不特定指朋友或愛情或其他,就是單純人與人之間),除了天時地利,以及頻率有沒有對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當時的人生階段和狀態能夠對起來,某種程度上也許可以簡化為俗稱的「緣分」。
但這些東西本來就會不停的變動,任何一個當初建立這段關係的要素有了改變,都會影響這份連結。在階段的改變、想法或人生狀態改變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各自的積極更新(這又涉及到每個人能給出的時間空間都有限,有時候即使有心、也未必有力),或沒有機會推動彼此一起創造新的回憶,那這個連結就會漸漸成為一灘死水,開始消耗以前累積的一切,而它有一天終將耗盡,然後,導向某種程度上可以簡化為俗稱的「走散」。
活在日常裡,這樣的感受很常失焦於生活的循環。但是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旅行,卻讓上述這件事變得極為清楚,因為旅行的新鮮和冒險的悸動,能讓每個當下都被更精密的檢視,每個正要成為過去的「此時此刻」都讓人用放大的感官在體驗,每個新連結都是「緣分」與「走散」的縮影。
後來仔細想想,也許試圖把這件事情想的太清楚本身就是一種保護機制,讓自己毋需面對情緒的大起大落,像旁觀者一樣抽離的靜靜看著。但是我覺得這樣很好,也感謝自己生出這個保護機制。
有些時候會從旁觀者回到我自己,看著身邊那些揀選後依舊熾熱珍貴的關係,感到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