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過去竟然幫蘋果工作過?比爾蓋茲時代裡的微軟|趕快tech我 EP2.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怪獸科技公司,用10分鐘帶你探索最新科技趨勢。
收聽Podcast:https://linktr.ee/monstech_inc
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monstech.inc/
上一回,我們介紹到B2B和B2C不同的經營模式,然而,我們卻發現到這樣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且在科技巨頭上尤其明顯。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微軟,也有上述的現象。微軟的創辦人就是大家熟知的比爾.蓋茲,最起先是以B2B的形式起家的,卻如何開始漸漸在B2B和B2C的界線上越來越模糊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微軟(Microsoft)公司簡介

微軟第一階段:小規模代廠時期

從小相識的微軟創辦好夥伴

微軟的意思是「微型電腦」和「軟體」,除了廣為人知的比爾.蓋茲之外,其實還有一位創辦人,是1975年蓋茲和他從小認識的朋友保羅.艾倫,他們就讀哈佛時因為熱愛Coding創立這間公司。
蓋茲與保羅的年輕時合照(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公司成立的契機是因為他們倆合作的一個案子,這個案子就是為一間美國的電子公司MITS的Altair 8800微型計算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PC,但和我們現在對電腦的認知不一樣,沒有鍵盤、沒有滑鼠也沒有顯示器顆顆)開發BASIC直譯器,簡單來說就是幫這台電腦開發一個初學者可以使用的軟體。

BASIC直譯器是甚麼?

開發BASIC的重要性在哪裡呢?我們先從剛剛的Altair 8800說起。
在1970年代時,計算機是非常稀少的,開發者只能透過紙和筆去coding,把寫滿代碼的卡紙在大型計算機上去讀取,而這樣的大型計算機不只不能糾錯,速度和效率也都非常的低。
而Altair 8800的發明,給寫程式的人擁有自己計算機的機會,不過這個計算機畢竟只是硬體,除了硬體還需要軟體才能執行(軟體就好像是電腦的靈魂),所以蓋茲和保羅就看準這個商機,為世界上第一台PC開發機器語言,也就是BASIC直譯器,能讓人和計算機進行交流
不過有趣的是,當蓋茲他們在向MITS提案時,其實只是提出軟體的原型的假設,甚至連機上測試都沒有做過(當時連這台計算機都沒看過),他們卻能夠憑藉編寫程式的專業、精湛的口才拿下這個案子(果然是天才)。
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呢?是人們發現軟體其實是可以獨立於硬體的,可以單獨開發,而這在當時大多數人都開發硬體的時代特別具有意義。
蓋茲與保羅(圖片來源:CNBC)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蓋茲和保羅真的在短短幾星期就將BASIC直譯器完成,並成功用高達一百萬美元賣出,賺到了他們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後,兩人就決定休學,專心他們的事業。
然而,不久他們便發現,因為當時的「共享文化」,使大多人都免費下載盜版的直譯器,只有十分之一的消費者願意「花錢」購買這個直譯器,導致和Altair 8800相比之下,開發BASIC直譯器實在不怎麼賺錢。
因此,微軟正視了商業模式如何變現這個問題,蓋茲還曾經寫過一封很有名的信控訴「大家花錢買硬體覺得理所當然,但為何會覺得可以共享軟體而不付費呢?」
當然除了用文字抨擊了當時的這個現象,蓋茲自己也有想出軟體的商業模式,也就是授權碼,替未來的軟體公司起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為了要讓軟體能夠大量變現,他們就使出一招,也是蠻常見的策略就是盡可能地讓大家用這軟體,吸引用戶,進而透過授權費賺錢,用戶越多,邊際效應也就越強。也因此微軟和MITS簽了協議以盡最大努力將BASIC發放許可、推廣並商業化。
不過當時的PC先驅MITS並沒有認真執行協議,於是歷經官司後,法院判決微軟可以將軟體賣給任何人,使得微軟擺脫軟體要和硬體一起賣的限制,並找蘋果做為新的合作對象,也就是說,微軟早期不過是幫蘋果macOS寫Office的軟體公司而已。

蘋果打造硬體平台,微軟開發硬體平台上的軟體

一開始PC只是小眾市場,頂多一些商業公司會用來做一些股票分析,直到蘋果二號的出現才打開了電腦的市場,微軟看到蘋果硬體搭配軟體居然賣這麼好,於是便緊隨蘋果的腳步,讓自家的Office軟體透過外插的方式在蘋果二號上面工作,讓微軟在1981年一年就大賺了800萬美元,也形成了「蘋果打造硬體平台、微軟成為硬體平台上的軟體開發商」這樣的合作型態。
現在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現今市佔最高的微軟,居然當時是要幫蘋果工作,而微軟之所以可以在PC領域反超蘋果,就必須說到微軟的重大轉折。
比爾蓋茲和賈伯斯的合影(圖片來源:cool3c)

微軟第二階段:IBM 合作時期

轉捩點!IBM的秘密契約讓微軟反超蘋果

當時以高端商用計算機聞名的電腦大廠Big Blue,也就是IBM,發現蘋果二號這種以個人電腦為主的市場非常具有市場潛力,於是,IBM決定將這些構成PC軟硬體的技術外包,將硬體先打造好了,並和微軟秘密地簽了合作契約,讓微軟負責開發接下來IBM要推出的個人電腦中的作業系統。
不過微軟的強項是機器語言和軟體,當時並無法獨立完成作業系統,所以一開始蓋茲請IBM找當時的系統操作之父,卻受到IBM拒絕,於是案子又再回到了微軟身上,讓蓋茲決定收購一個操作軟體公司,開發出PC-DOS,也就是IBM專屬的MS-DOS。
1984年MS-DOS搭配IBM的PC軟硬結合的方式已經成為業界主流,一下子就反超蘋果,甚至和當時蘋果軟硬整合的策略互相對立,一個開放、一個封閉。
MS-DOS的商業成功引起了其他廣大製造商的注意,紛紛希望自家的廠品也可以裝上這樣的系統,而IBM的市佔也幫之後微軟的產品普及立下良好的基礎,也就是從這個時候微軟系統的普及率開始上升,蘋果沒有不好,只不過相較於麥金塔而言,微軟多了廣大消費者這塊,推出合理商業模式並且讓大家幾乎都在使用、達到巨大用戶基數的規模經濟。

微軟第三階段:打造微軟天下時期

蘋果微軟長年大戰展開

雖然成功,但微軟卻沒有停下來享受這樣的喜悅,而是默默的開發新的作業系統,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Windows。
微軟深知MS-DOS其實有很多的缺陷,像是它的任務執行必須一個接著一個,也就表示使用者只能一次做一個工作,不能多工,此外,當時業界已經有企業將系統進行圖像化GUI,這對於MS-DOS這種僅能用程式語言工作的系統,顯然是極大的威脅。
而這個已經圖像化的企業就是蘋果,當時微軟受到蘋果邀請想要微軟幫他們開發應用軟體。進到公司後,賈伯斯詳細的為蓋茲介紹新開發的產品,果然英雄所見略同,蓋茲在看到的正在研發的麥金塔電腦就深深的知道,這絕對是未來電腦的趨勢。
不過蘋果也不是沒有防範的機制,隨後就和微軟簽約,禁止微軟將蘋果提供的作業軟體用在非蘋果開發的硬體上。沒想到的是,微軟竟然繞過了這個規則自己開發了一個相似的作業系統,而這套軟體就是後來大家所熟知的Windows,自此兩家科技巨頭的長年大戰也就此展開。
DOS時代微軟是一次性收取軟體的授權費;Windows時代因為有這些生產力軟體,所以微軟改變策略,變成是透過使用軟體的數量收取費用的變現模式。1985年憑藉著MS-DOS軟體的超高普及率,微軟正式在當年的Comdex大會上發表了Windows,再憑藉著過往在IBM時期的特色──兼容性,真的達成了在大部分的人電腦中都有微軟系統的願景,隔年,公司就上市,一上市股價就顯著上升,投資中出現4位億萬富翁,12000位百萬富翁。
1990年,微軟推出其辦公套件Microsoft Office。這個軟體將辦公室生產力應用程式打包成一個服務,如Microsoft Office Word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等。並在當年發表Windows 3系統。Windows 3.0有精簡的使用者介面,圖形效能和適合Intel處理器的改良。從此,Microsoft Office和Windows在各自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此後,蓋茲仍然不斷地推出Windows的改良版本,持續擴大使用的普及率。
不過同時,網際網路的應用開始爆炸性成長,當時網景這間公司打造了全球首個有圖形介面的網頁瀏覽器,對於市場趨勢意象很敏銳的蓋茲,馬上下令公司開發一款自己的圖形瀏覽器,也就是為人所知的IE,並且將IE和Windows相互綁訂,於是很快的IE也成為最多人用的網頁瀏覽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3K會員
402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2B就是Business to Business,意思是企業對企業,也就是說這個企業主要交易的客群就是企業;B2C則是Business to Customer,意思是企業對消費者,詳細來說就是直接將商品或服務與消費者進行交易。
從整個蘋果的發展史看到現在,蠻多人會調侃這些年頭蘋果的佈局,像是現在即使有 ATT 政策、注重隱私權但卻要發展廣告市場的蘋果大大打臉賈伯斯時代,在庫克的帶領下,蘋果變了,甚至是背離蘋果的本質。
ATT 聲稱能限制 App 對用戶行為的追蹤程度,讓用戶自行控制 App 的追蹤活動,但隨著版本更新,隱私條款變得更加嚴苛,這是不是要削弱競爭者的影響力、在自家產品內置入更多廣告的一種舉措,美其名示弱化「他家應用程式」的追蹤程度,還是用來強化「蘋果」自家的追蹤狀況、獨佔 iOS 用戶廣告市場的手段?
蘋果執行長庫克曾表示,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十分重要,是少見的深度技術,而目前正在開發的 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可能會成為旗下智慧眼鏡 Apple Glass 的前身。再者,蘋果進軍元宇宙的策略和對手 Meta 不太相同,有別於 Meta
雖然蘋果的本質就是硬體製造業,靠的是硬體銷售的高毛利賺錢,但現在蘋果打造諸如 iCloud+、Music、TV+、Arcade(合稱Apple One)等多重服務,為的就是找到單純改變硬體的突破口,鞏固客戶黏著度,使其硬體賣得更好。
談到蘋果(Apple),你可能就會想到賈伯斯(Steve Jobs)這號人物、或是聽說過其各類產品諸如智慧型手機 iPhone、平板電腦 iPad 等等,但你可能不知道蘋果這間公司是怎麼狀大起來的——唯有透過了解一間公司從過去到現在的歷史,你才能更透徹地看清楚這一路下來蘋果是如何佈局,進而思考未來它
B2B就是Business to Business,意思是企業對企業,也就是說這個企業主要交易的客群就是企業;B2C則是Business to Customer,意思是企業對消費者,詳細來說就是直接將商品或服務與消費者進行交易。
從整個蘋果的發展史看到現在,蠻多人會調侃這些年頭蘋果的佈局,像是現在即使有 ATT 政策、注重隱私權但卻要發展廣告市場的蘋果大大打臉賈伯斯時代,在庫克的帶領下,蘋果變了,甚至是背離蘋果的本質。
ATT 聲稱能限制 App 對用戶行為的追蹤程度,讓用戶自行控制 App 的追蹤活動,但隨著版本更新,隱私條款變得更加嚴苛,這是不是要削弱競爭者的影響力、在自家產品內置入更多廣告的一種舉措,美其名示弱化「他家應用程式」的追蹤程度,還是用來強化「蘋果」自家的追蹤狀況、獨佔 iOS 用戶廣告市場的手段?
蘋果執行長庫克曾表示,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十分重要,是少見的深度技術,而目前正在開發的 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可能會成為旗下智慧眼鏡 Apple Glass 的前身。再者,蘋果進軍元宇宙的策略和對手 Meta 不太相同,有別於 Meta
雖然蘋果的本質就是硬體製造業,靠的是硬體銷售的高毛利賺錢,但現在蘋果打造諸如 iCloud+、Music、TV+、Arcade(合稱Apple One)等多重服務,為的就是找到單純改變硬體的突破口,鞏固客戶黏著度,使其硬體賣得更好。
談到蘋果(Apple),你可能就會想到賈伯斯(Steve Jobs)這號人物、或是聽說過其各類產品諸如智慧型手機 iPhone、平板電腦 iPad 等等,但你可能不知道蘋果這間公司是怎麼狀大起來的——唯有透過了解一間公司從過去到現在的歷史,你才能更透徹地看清楚這一路下來蘋果是如何佈局,進而思考未來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劇情概述: 開頭以微軟和蘋果競爭的世代不停歇,直到在一場波士頓的演講會上,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宣布競爭已經結束,但這一切,到底是如何發生的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生產上的技術優勢以及過去半個世紀科技產業的發展。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都對科技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摩爾定律促成了電腦和電子產品的逐漸普及。此外,文章還探討了蘋果、微軟和英特爾在科技領域的崛起,以及智慧手機和ARM架構對微軟和英特爾的挑戰。
超微(AMD)資料中心營收翻倍,股價飆8%,儼然成為AI村民希望。對照輝達今日則創下三個月來最大跌幅7%。微軟則因為雲端季成長趨緩,股價慘跌。 ********************---- 7-8年前的5g 3-4年前的電動車 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 但之後都沒人再提
Thumbnail
IBM 1Q24財報更新 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美股代號IBM)為個人電腦(PC)產業的先驅者,是PC能夠普及的重要推手,生產並銷售電腦硬體及軟體,並且為企業系統架構和網路代管提供諮詢服務。近年來業務重心從傳統業務轉型到高利潤的雲端運算業務。
Thumbnail
你知道誰是「疫情後受災戶」嗎?不只是被防疫保單打垮的金融族群,目前庫存堆滿天的 筆電「慘業」更是!對於2023年展望,筆電一哥 廣達 董事長 林百里 以一句「保守、保守再保守」回應,這也意味著筆電業的春天結束了。 最近幾個月,臉書、IG到處有人曬旅遊照,觀光、旅遊、餐飲等疫情受災股,撐三年總算熬出
Thumbnail
1. 為什麼你需要認識IBM 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美股代號IBM)為個人電腦(PC)產業的先驅者,是PC能夠普及的重要推手,生產並銷售電腦硬體及軟體,並且為企業系統架構和網路代管提供諮詢服務。近年來業務重心從傳統業務轉型到高利潤的雲端運算業務。
Thumbnail
你好,我是理財人妻Vivi。 這是微軟連載的第一篇。 微軟FY24Q2財報 微軟公布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營收盈利都優於市場預期。 微軟FY24Q2的業績說明電話會中, CEO 納德拉強調了人工智慧在推動客戶生產力增長方面的重要性, 重點是將人工智慧注入到軟體應用的每一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微軟推出了 Copilot 虛擬助手的新付費版本,並擴展到小型企業和個人使用。這一舉措旨在讓更多客戶接觸生成式人工智慧,以提高性能、生產力和創造力。微軟的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表示人工智慧在公司身份中的核心地位,強調了微軟的願景和目標。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劇情概述: 開頭以微軟和蘋果競爭的世代不停歇,直到在一場波士頓的演講會上,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宣布競爭已經結束,但這一切,到底是如何發生的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生產上的技術優勢以及過去半個世紀科技產業的發展。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都對科技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摩爾定律促成了電腦和電子產品的逐漸普及。此外,文章還探討了蘋果、微軟和英特爾在科技領域的崛起,以及智慧手機和ARM架構對微軟和英特爾的挑戰。
超微(AMD)資料中心營收翻倍,股價飆8%,儼然成為AI村民希望。對照輝達今日則創下三個月來最大跌幅7%。微軟則因為雲端季成長趨緩,股價慘跌。 ********************---- 7-8年前的5g 3-4年前的電動車 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 但之後都沒人再提
Thumbnail
IBM 1Q24財報更新 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美股代號IBM)為個人電腦(PC)產業的先驅者,是PC能夠普及的重要推手,生產並銷售電腦硬體及軟體,並且為企業系統架構和網路代管提供諮詢服務。近年來業務重心從傳統業務轉型到高利潤的雲端運算業務。
Thumbnail
你知道誰是「疫情後受災戶」嗎?不只是被防疫保單打垮的金融族群,目前庫存堆滿天的 筆電「慘業」更是!對於2023年展望,筆電一哥 廣達 董事長 林百里 以一句「保守、保守再保守」回應,這也意味著筆電業的春天結束了。 最近幾個月,臉書、IG到處有人曬旅遊照,觀光、旅遊、餐飲等疫情受災股,撐三年總算熬出
Thumbnail
1. 為什麼你需要認識IBM 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美股代號IBM)為個人電腦(PC)產業的先驅者,是PC能夠普及的重要推手,生產並銷售電腦硬體及軟體,並且為企業系統架構和網路代管提供諮詢服務。近年來業務重心從傳統業務轉型到高利潤的雲端運算業務。
Thumbnail
你好,我是理財人妻Vivi。 這是微軟連載的第一篇。 微軟FY24Q2財報 微軟公布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營收盈利都優於市場預期。 微軟FY24Q2的業績說明電話會中, CEO 納德拉強調了人工智慧在推動客戶生產力增長方面的重要性, 重點是將人工智慧注入到軟體應用的每一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微軟推出了 Copilot 虛擬助手的新付費版本,並擴展到小型企業和個人使用。這一舉措旨在讓更多客戶接觸生成式人工智慧,以提高性能、生產力和創造力。微軟的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表示人工智慧在公司身份中的核心地位,強調了微軟的願景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