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與言論不負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網路大聲公比現實大聲公更可怕
曾看過一則報導,一個27歲女子,因為網路霸凌而輕生。網路言論自由已成間接殺人工具,心術不正的人,利用網路匿名攻擊別人。這些躲在網路背後攻擊的人,公然說謊汙衊別人,這類人大都不敢露臉,不敢用真實姓名,只會用一些人頭帳號攻擊別人。另外一種說話不負責的網民,雖然是真人,但是容易受網路言論影響,亂傳一些不實訊息,像是以下這類內容:
...誰是負心漢、浪蕩女,請大家要小心這個人。
...可憐老人需要幫助,請大家傳出去。
目前這些言論,走在法律邊緣,雖沒有攻擊別人,卻已構成不實言論散播的事實。依我國《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規定:「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即便是在網路匿名發表言論,仍需負刑責!不過,這些匿名網路言論,在界定「加害」上,蒐證較為困難,除非情節很重,像是學捷運殺人主角放出恐嚇言論者。大家有警覺,才會請網路警察追查源頭,揪出幕後散佈者。其他像是一些無關緊要似是而非的言論,並沒有完整的網路規範,無法讓散佈不實言論者受到應有的警惕。
從網路的言論自由,我看出很多網民,在網路傳播言論上,很不負責任,不敢露臉,不敢以真名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在現實生活上,我觀察出這一世代,很容易在網路上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馬上就「斷章取義」。沒有完整的網路判斷能力,加上亂放訊息的態度非常不負責任,濫用網路言論自由,這一代人應該反省的「言論自由」,是如何不亂用,而不是怎麼用。期望未來看到一個言論負責的網路環境。而不是假言論自由,行霸凌之實的環境。
身為網民,每一個人都要有責任去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說白話點:「有臉批評,就有種留臉負責!!」
躲在背後暗箭傷人,不只傷到別人,也會傷到自己,被自己不實言論所帶的怨,如影隨行跟著內傷一輩子。
勸聰明的網民,千萬不要這樣做。
生活品味,需要懂玩,人生有樂趣,才能活出好品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政治跟一般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有,但是很難馬上產生連結。 經濟、稅收、社會福利、最低工資、勞動法規、物價控制、健康保險、醫療資源。法律對於少數群體的保護。如何處理污染問題、如何規劃城市建設、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治安政策、警察與司法體系的運作。國際貿易政策、外交關係。選舉權和參政權。文化政策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政治跟一般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有,但是很難馬上產生連結。 經濟、稅收、社會福利、最低工資、勞動法規、物價控制、健康保險、醫療資源。法律對於少數群體的保護。如何處理污染問題、如何規劃城市建設、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治安政策、警察與司法體系的運作。國際貿易政策、外交關係。選舉權和參政權。文化政策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