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NCC駁回中天換照或許是正確,同時卻是危險和需要警惕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0年, 是對各個民主體制充滿挑戰的年份。美國有選舉舞弊和交接的爭議, 歐洲有封城是否違反自由人權的論爭。 可見政府或公共機構的組成和權限,從來不能一成不變,而是需要從不斷檢討中改善以建立認受性。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有學者表示尊重決定但要求NCC對其他媒體也應一視同仁。
個人而言, 我認為雖然該決定理由本身充分,但同時也反映NCC之組成的確有值得垢病之處,而是次決定所埋下的危機亦需警惕。

言論自由的原則與媒體審查之關係

要討論NCC駁回中天新聞換照的對錯, 我們要先討論言論自由的原則與實施。

從言論自由原則而言, 即使一種言論(在我們角度而言)如何荒謬和違反事實, 我們本應無權阻止。 但在現實上言論自由從來不是絕對的, 因為言論自由也需和阻止敵國滲透,維護國民利益,保護心智未熟者等現實考慮間互相平衡,故此審查機制在民主國家一樣存在。

我認為換照事情重大,單就中天新聞政論是否違反公俗等難免滲有委員個人價值判斷,是未成駁回有力理由的,但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由執政當局委任,難免有政治考量之嫌

NCC名義上是獨立機關,但其產生方法卻是由行政院院長提名再由立法機關審批。 實質上人選完全操縱在執政黨手中,當局或會選擇委任政治立場相近或願意聽命行事的人士,客觀上容易受當權者操縱。

由於產生方法的缺憾和缺乏獨立性, 即使假設現任委員全無政治考量完全按照規章辦事, 但從對方或第三方而言卻無法洗脫政治審查之嫌疑。 故此我認為即使普遍台灣認同是次決定, 或客觀上是正確, NCC委員產生方法應有所改變以保障其獨立和認受性。

不改現行機制,政黨輪替易招惡性報復

涉及親在野黨媒體的議題,本應如履薄冰,慎重處理。 是次駁回換照的決定是危險的, 因為在台灣藍綠對立分明的政治氛圍下, 必然不會得出純粹行政決定的解讀。

而在可見的將來, 除非國民黨亡黨或第三勢力取代國民黨, 否則一旦藍營回朝, 必然會視換照事件為綠營打破民主化後不碰對方媒體的慣例而實施惡性報復, 以行政手段對付綠營和第三勢力的媒體甚至本身, 把台灣推向互相限制言論自由的惡性民主。

以行政手段達致專政的危機,從來存在

假若我們只將情緒停留在親痛仇快,為紅媒倒下歡呼,不去梳理現有問題,現行審查制度未來總有一天會變成言論自由的惡夢。 是否可以為審查制度增加民主成分, 或者至少為委員議會分配作一些成文或不成文規定, 是我們可以思考的方向。

avatar-img
2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畸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港民眾明白互相幫助皆因脣亡齒寒,但大部分香港人從未把台灣人的聲援和幫助視作必然,反而一直心存感激。 然而最近部分人士不識大體地暗示或明指台灣當局「欠」了香港人,令人為之側目。  背後原因相信台灣進步人士必然明白,但有些話由香港人點明會比較適合,別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離間港台關係。
歷史上,每段瘟疫大流行時期都是人類價值觀探索與重塑的契機。正如在中世代後期爆發的黑死病,動搖了教會在人們心中無上的精神地位。 我們正面臨的這場瘟疫,必然地為世界帶來秩序上改變。 我們日夜遵循的秩序也許有日就如中世代看似無可動搖的神權一樣,變成明日黃花。
前幾天在Facebook得知從前波蘭旅行時到過的一間「牛奶吧」(Bar Mleczny)因武漢肺炎影響而生意大減,故此決定暫時休業以待轉機。 「牛奶吧」是什麼? 它的由來吧是? 它的未來何去何從? 讓我為你一一道來
跟朋友談起香港一些過氣政治人物關於防疫的陰謀論。 其「偉論」大約是各國政府現在嚴厲政策,是收緊人民的自由的陰謀。這堆人更嘲笑戴口罩的香港人是服從的「港豬」,以自己不戴口罩為榮。 我對這類陰謀論不置可否,更不屑點名批評這堆人,只覺得這類陰謀論其實很廉價...
格但斯克(Gdańsk),或在德語中的但澤(Danzig),自古以來便是波羅的海的貿易重鎮,波蘭和德語勢力如條頓騎士團、普魯士等反覆交替佔領這咽喉之地。格但斯克在千年爭戰後,最後因二戰後重劃領士而花落波蘭。 在這個港口城市,除了有如童話中的古城大街和很chill的水岸風光外,還有一段近代的自由史詩,
台港民眾明白互相幫助皆因脣亡齒寒,但大部分香港人從未把台灣人的聲援和幫助視作必然,反而一直心存感激。 然而最近部分人士不識大體地暗示或明指台灣當局「欠」了香港人,令人為之側目。  背後原因相信台灣進步人士必然明白,但有些話由香港人點明會比較適合,別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離間港台關係。
歷史上,每段瘟疫大流行時期都是人類價值觀探索與重塑的契機。正如在中世代後期爆發的黑死病,動搖了教會在人們心中無上的精神地位。 我們正面臨的這場瘟疫,必然地為世界帶來秩序上改變。 我們日夜遵循的秩序也許有日就如中世代看似無可動搖的神權一樣,變成明日黃花。
前幾天在Facebook得知從前波蘭旅行時到過的一間「牛奶吧」(Bar Mleczny)因武漢肺炎影響而生意大減,故此決定暫時休業以待轉機。 「牛奶吧」是什麼? 它的由來吧是? 它的未來何去何從? 讓我為你一一道來
跟朋友談起香港一些過氣政治人物關於防疫的陰謀論。 其「偉論」大約是各國政府現在嚴厲政策,是收緊人民的自由的陰謀。這堆人更嘲笑戴口罩的香港人是服從的「港豬」,以自己不戴口罩為榮。 我對這類陰謀論不置可否,更不屑點名批評這堆人,只覺得這類陰謀論其實很廉價...
格但斯克(Gdańsk),或在德語中的但澤(Danzig),自古以來便是波羅的海的貿易重鎮,波蘭和德語勢力如條頓騎士團、普魯士等反覆交替佔領這咽喉之地。格但斯克在千年爭戰後,最後因二戰後重劃領士而花落波蘭。 在這個港口城市,除了有如童話中的古城大街和很chill的水岸風光外,還有一段近代的自由史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羅智強、翁曉玲各自提出「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法,很明顯在為中天敞開大門,迎接中天回歸52台。這次,我們整理傳播監管的理論基礎,重新「衛廣電視還需要高度管制嗎?」、「為什麼需要NCC?」、「為什麼需要廣電三法?」等問題。
我昨天在討論區發帖,提出了這段時間内一直困惑我的兩個問題。 1、國民黨到底是不是真的黑箱操作,違法亂紀。2、立法院加强權力是更民主了?還是更專制了? 在帖子中,我引用了兩位不同觀點的格子作者文章,想看看持對立觀點的人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可惜到最後都沒有。 我相信,這兩個問題是有正確答案的,而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由於 ❙臺灣❙ 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一方的論調一直在問題核心的外圍兜轉,故需再草一文以示警惕。 所謂的「程序正義」什麼的,與這一次的「國會改革」沒有丁點兒的關係。 難道符合了「程序正義」理論 (是的,這是一個理論!) 的某些標準,大家便接受它的結果嗎? 對 ❙臺灣❙ 獨立自主前途來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本文是作者分享對台南海淡廠最有利標評選和決標的流程,以及猜測的決標日期,在國統聯盟優秀的前提之下,同時期招標的台南和新竹兩案,國統當能拿下至少一案:台南廠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羅智強、翁曉玲各自提出「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法,很明顯在為中天敞開大門,迎接中天回歸52台。這次,我們整理傳播監管的理論基礎,重新「衛廣電視還需要高度管制嗎?」、「為什麼需要NCC?」、「為什麼需要廣電三法?」等問題。
我昨天在討論區發帖,提出了這段時間内一直困惑我的兩個問題。 1、國民黨到底是不是真的黑箱操作,違法亂紀。2、立法院加强權力是更民主了?還是更專制了? 在帖子中,我引用了兩位不同觀點的格子作者文章,想看看持對立觀點的人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可惜到最後都沒有。 我相信,這兩個問題是有正確答案的,而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由於 ❙臺灣❙ 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一方的論調一直在問題核心的外圍兜轉,故需再草一文以示警惕。 所謂的「程序正義」什麼的,與這一次的「國會改革」沒有丁點兒的關係。 難道符合了「程序正義」理論 (是的,這是一個理論!) 的某些標準,大家便接受它的結果嗎? 對 ❙臺灣❙ 獨立自主前途來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本文是作者分享對台南海淡廠最有利標評選和決標的流程,以及猜測的決標日期,在國統聯盟優秀的前提之下,同時期招標的台南和新竹兩案,國統當能拿下至少一案:台南廠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