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行女人,一起去看汝窯一批
邊喝茶邊賞玩時
外行的我無法辨別真偽
於是認真喝起古董主人煮泡的好茶
不一會兒
兩三個女人陸續離座至戶外
古董主人繼續古董文物來歷的介紹以及未來的投資報酬率
同行的人中,有人從背後推了推我,示意要至戶外等待
汝窯鑑賞最後留下朵津和我
朵津跟我說她不喜歡古文物
我問她為什麼?
她說古文物的來歷與保存不可考,怕是會附帶什麼看不見的
我突然想起剛才ㄧㄧ離座至戶外等待的女人們
我又想,如果有錢就全要了這一批汝窯
上等汝窯出現的時期約西元1086~1106年
若以時間長短相較,其他窯品是短暫的,多半只有20年的時間
傳說汝官窯品多數毀於宋金之戰
我用臉部表情示意朵津該離席了
朵津於是與古董商禮貌寒暄後與我款款走開
…………………………………………………………………………………………
朝代衰落因人禍天災
我想起宋朝國祚300年,朝代末,皇家治理無能又遇天災
洪水氾濫似乎雨棚民有關,棚民逐山區而居砍伐林木過活
林木被砍乏殆盡後,水土保持不易,以至於下游農田栽種欠收
據載大洪水發生的頻率每2-3年1次,與農民起義的頻率相同
古代民不聊與生朝廷無能及皇帝驕奢有關
貪官汙吏起因於皇室團隊認知不足用才不當
大洪水發生出現看似天災,然而棚民的人禍問題凸顯朝廷管理漏洞
深究其因,古時對自然界萬物的知識尚未有系統地普及和共識
幾十年壽命的人類何以能知億萬年的自然界?
每一任皇帝登基都背負著他的子民生計與皇族延續
帝制之天子之位,足以令智昏
鞏固地位的迫切性大於百姓生計,以致遭受威脅的被動與否
全數列為政敵,凡政敵者削之殺之
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在位僅4年,靖難之變後失蹤
畢竟是青年皇帝手段還是太嫩,執政理念對百姓雖然寬大為懷
面對叔輩藩王削其爵位貶為庶人的直接作法卻太操之過急
人與人之間的為難,常常來不及是非明白,世道已更迭
永樂帝年間,朱允炆是躲起來的,一直到朱棣去世
這期間一去40年,估歸來已盈頭白髮
如果不削藩,改寫朱允炆帝王史的朝代社會又是甚麼光景?
朱棣對朱允炆並沒有趕盡殺絕
有這麼一說,鄭和下西洋也有尋找失落帝王的任務痕跡
…………………………………………………………………………………
我和朵津走進冷氣無限供應的百貨公司
朵津堅持要請我吃飯地問我想吃甚麼?
當下我特別想吃沾上番茄醬的炸薯條
朵津的品味檔次正受到嚴重挑戰
那一天從欣賞汝窯的那一刻起我彷彿走了900多年
朵津問我,她們都出去了你怎麼沒有
我聳聳肩示意,我也不知道,天性如此吧
邊吃日本料理邊欣賞師傅熟練的廚藝時
我跟朵津說起青蛙和蠍子的故事
青蛙和蠍子都要過河
蠍子央求青蛙背它過河
青蛙起初不願意,擔心蠍子因害怕河水而螫自己
蠍子告訴青蛙不會的我若螫了你我也會跟著被淹死
青蛙被說服後,就背起了蠍子過河
蠍子面對匆匆河水果然既緊張又害怕然後真的螫了青蛙
青蛙絕望的說,螫了我你也會死呀,為什麼?
蠍子無奈的說,我沒辦法,因為我的天性就是這樣,
朵津說她有聽過這個故事
接著換她跟我說
其實,青蛙背蠍子那麼多次了
它們的合作關係已經可以毫髮無傷了
朵津不婚,家族企業到她手中就像皇室帝位世襲般,是理所當然的承擔
青蛙和蠍子的故事於朵津的解讀格外務實也沒那麼悲傷
人嘛異於昆蟲動物是因為能夠思考
即便是天性也會有因環境改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