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血的向日葵:環境的呼喊已如此無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倫敦兩名氣候變遷的抗議者,將蕃茄汁罐頭向後一潑,灑向梵谷名畫向日葵,博取全球媒體一日關注。事後抗爭者被逮捕,名畫毫髮無傷,眾人餐桌笑談又添一樁,筆者不知該覺得好笑還是悲哀。

  過去二十年來,關於氣候變遷的呼籲從沒停過。但還記得嗎?就在幾年前,美國總統川普以「騙局」定調氣候變遷,甚至退出《巴黎協定》;而台灣近年則嘗試以綠電、燃氣代替火力,試圖延續工業國家的經濟成長。然而碳排的事實放在眼前,似乎不得不面對:我們真的還能承受更高的經濟成長嗎?能承受家園土地被剷平,蓋起工廠和買不起的樓房嗎?

  而就是這二十年,筆者經歷求學階段,師長不斷苦口婆心,教導愛護環境的重要,講者頭頭是道,聽者點頭感動淚流。而後踏入社會後,那層偽善的皮被揭起,眾人意志呈現不同風貌——經濟(賺錢)優先,其他去死。我們該怪眾人嗎?法制規範形同虛設,農地爽爽蓋工廠;資源傾斜、社會分配不均,水電土地大優待全給半導體產業;更不用提被遺忘的石化園區和塑膠王國了。也難怪每次談及節能減碳,眾口一致推辭:「你們叫工廠先吧!」

  被剝削者的貧窮,被拿來當作需要經濟成長的藉口。坐享利益的大國裝死,打工的小國裝傻,平民似乎也只能視而不見,是嗎?我們是有機會的,但機會在哪裡?媒體除了報導youtube影片和當作政令打手,能發揮第四權的功能嗎?網路除了商業訊息和公關公司洗版,還有社群團結與交流的功能嗎?

  我們最後似乎還是要面對這件事情:如果對環境的倡議,只能以潑灑湯汁的方式進行才能取得關注,那未來的世界再悲哀,也沒有什麼好怪罪的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享/六響的沙龍
5會員
4內容數
不要在河裡了,河裡很冷,所以來看不合理故事吧!所有故事裡的事保證都是真實的,才怪!從隨意想的幾個關鍵詞胡謅故事,或許是超現實,或許是中年男子的無聊笑話,總之不會太合理。
2022/10/17
  這不是一篇教你如何做出好棒棒履歷跟作品集的教學文章,這是一篇面對著「我是誰」這個大哉問的轉職旅人,一邊反覆修改履歷跟彙整作品的懺情錄。   過去有幾個工作都是師長、朋友介紹的。介紹工作時,朋友難免具有擔保人的色彩:因為對這個人夠信任,因為對工作環境文化、管理人夠熟悉,因為對兩方需求和專精夠瞭解,
Thumbnail
2022/10/17
  這不是一篇教你如何做出好棒棒履歷跟作品集的教學文章,這是一篇面對著「我是誰」這個大哉問的轉職旅人,一邊反覆修改履歷跟彙整作品的懺情錄。   過去有幾個工作都是師長、朋友介紹的。介紹工作時,朋友難免具有擔保人的色彩:因為對這個人夠信任,因為對工作環境文化、管理人夠熟悉,因為對兩方需求和專精夠瞭解,
Thumbnail
2022/10/10
  跟朋友聊到我毅然辭職的行動,我聽到最多的,是羨慕我的勇氣。「我沒有勇氣啊,我是一個膽小鬼!」我心裡是這麼想的,但從來不敢說出口。
Thumbnail
2022/10/10
  跟朋友聊到我毅然辭職的行動,我聽到最多的,是羨慕我的勇氣。「我沒有勇氣啊,我是一個膽小鬼!」我心裡是這麼想的,但從來不敢說出口。
Thumbnail
2022/10/08
  我不是第一次摔壞手機了,每一次失去手機都是慘痛的代價。雖然主題不是要抱怨電子產品的消耗性,也不是想喊窮,仍然想說:要捨棄一台修比買還貴的手機時,常讓我心痛不止。這次摔壞手機又不一樣,當我還在猶豫要網購哪台手機時,家人確診,我得跟著隔離,於是有了一段失去手機的日子。
Thumbnail
2022/10/08
  我不是第一次摔壞手機了,每一次失去手機都是慘痛的代價。雖然主題不是要抱怨電子產品的消耗性,也不是想喊窮,仍然想說:要捨棄一台修比買還貴的手機時,常讓我心痛不止。這次摔壞手機又不一樣,當我還在猶豫要網購哪台手機時,家人確診,我得跟著隔離,於是有了一段失去手機的日子。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