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觀察】《Side x Side》--親密的人跟你想的一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Do Engaged Couples Remember Their Proposals the Same Way? 》

《Do Engaged Couples Remember Their Proposals the Same Way? 》

影片內容簡介

分別拍攝兩位關係親密的人,例如伴侶、未婚伴侶、前伴侶、家人、好友等,詢問他們一樣的問題,例如對這段關係的發展歷程與看法等。將兩人的說法相互對照,呈現給觀眾。

身為愛窺探他人生活的一員,看到前伴侶對分手原因認知不一,或兩人對求婚當天的記憶,或對某事件的想法截然不同等這類可以觀察人生百態的狀況,我覺得還滿有趣的。

之前討論愛情節目時有提過,愛情這個主題有很多環節、元素可以做為節目內容。《Side x Side》系列不全然都在講愛情關係,但愛情絕對是大宗。我也在思考還有哪些關係適合、可能可以拍這樣的影片呢?可能就是親子、兄弟姊妹、朋友了吧,就台灣普遍的價值觀看來,親子可能也不太適合,因為有太強的上下關係,我也因此判斷工作場域的上司和下屬不適合參與這類型的錄影。綜上所述,如果要引起共鳴、滿足大眾愛看熱鬧、八卦的心態,伴侶關係絕對是首選。

另一個類似形式的系列是Jubilee的《Both Sides》,我也有寫影片觀察,可以一併看看。

影片格式

YouTube影片。
影片大約6-8分鐘。(相同一批來賓的內容會被剪成兩到三支內容不盡相同的影片,每支影片皆各是6-8分鐘)
現場拍攝。
1個來賓配1台攝影機拍攝。每集約有4到5對,共8到10位來賓。

影片編排

1.受訪者談話精華片段。
2.字卡說明影片內容(分別採訪兩位親密關係者)。
3.從自我介紹名字開始,會將每一對來賓的影片並列、穿插呈現。4到5對來賓對同樣的問題的回答會在同一大段落呈現。

其中一人在回答時,偶爾會搭配另一位來賓看向隔壁,好像在聆聽對方說話的感覺。不知道是否為製作單位有刻意要求的。

製作費

推估不高。
因為攝影棚的布置感覺算簡單,其他費用可能就是來賓費、錄影前中後人力與設備成本。

推測會遭遇的困難

無特別的困難。

備註

此系列來自美國的YouTube頻道 CUT。這個頻道除了這個系列,還有很多素人參加的遊戲類型企劃,他們的企劃比較成人向(比較常以性、約會為題)、娛樂性質比較重。

他們也有將一些遊戲企畫中的道具開發成實體卡牌、遊戲,我覺得適合在瘋狂風格的派對玩。我很好奇這個周邊帶給他們的商業利潤如何,因為感覺如果常看他們影片,就能自己把內容轉化成遊戲了,購買這個周邊可能表示支持的成分比較大?

另外我發現之前介紹過的《Kids Meet》系列的youtube頻道 HiHo Kids,和CUT屬於同一的影音製作公司。

封面照來源

《Do Engaged Couples Remember Their Proposals the Same Way?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C的影視觀察
4會員
31內容數
觀察分析節目、影片。
YC的影視觀察的其他內容
2025/01/21
每一季有10位青少年運動員參與,每週會比賽一個運動項目。由專長者當小教練,和已在世界運動圈大放異彩的運動員搭檔,一起教導其他參與者。
Thumbnail
2025/01/21
每一季有10位青少年運動員參與,每週會比賽一個運動項目。由專長者當小教練,和已在世界運動圈大放異彩的運動員搭檔,一起教導其他參與者。
Thumbnail
2022/11/20
影片內容簡介 同屬於某族群五至七位參與者在不露臉、互不相見的情況下,對於該族群較尖銳的敘述相互交流想法。我看了三部同系列的影片,覺得所謂「間稅敘述/尖銳問題」其實還好,留言也有觀眾反應相同狀況。另外有觀眾說讓參與者可以聽到彼此說了什麼,有些參與者會被帶風向。但如果將他們互相隔離,好像就失去節目想要的
Thumbnail
2022/11/20
影片內容簡介 同屬於某族群五至七位參與者在不露臉、互不相見的情況下,對於該族群較尖銳的敘述相互交流想法。我看了三部同系列的影片,覺得所謂「間稅敘述/尖銳問題」其實還好,留言也有觀眾反應相同狀況。另外有觀眾說讓參與者可以聽到彼此說了什麼,有些參與者會被帶風向。但如果將他們互相隔離,好像就失去節目想要的
Thumbnail
2022/10/16
拍攝一對伴侶面對彼此,在對方戴耳機聽不到的狀況下,分別回答關於兩人關係的問題。
Thumbnail
2022/10/16
拍攝一對伴侶面對彼此,在對方戴耳機聽不到的狀況下,分別回答關於兩人關係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章開始的開頭 我要聲明 我們感情沒有問題 因為我知道這標題容易讓人誤會😮‍💨 接下來我就要切入重點了 我和老公目前是分居的狀態 但我們都享受這分居的感覺 雖然 此分居非彼分居 但因此分居才明白 分居原來不是負面詞 我們的分居其實不是自願的 是因為老公工作的關係 結果卻意外的讓彼此覺得舒服🤣
Thumbnail
文章開始的開頭 我要聲明 我們感情沒有問題 因為我知道這標題容易讓人誤會😮‍💨 接下來我就要切入重點了 我和老公目前是分居的狀態 但我們都享受這分居的感覺 雖然 此分居非彼分居 但因此分居才明白 分居原來不是負面詞 我們的分居其實不是自願的 是因為老公工作的關係 結果卻意外的讓彼此覺得舒服🤣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個Netflix的影集 最後通牒-酷兒的愛 故事的背景有5對情侶 其中的五個人對另外的五個人發放最後的選擇題 『一起步入婚姻』或者是『兩人分手』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個Netflix的影集 最後通牒-酷兒的愛 故事的背景有5對情侶 其中的五個人對另外的五個人發放最後的選擇題 『一起步入婚姻』或者是『兩人分手』
Thumbnail
記得之前跟大家介紹過《最後通牒 不結婚就拉倒》當初是在美國爆紅的實境秀,現在戰場拉到法國啦!這次一樣是老樣子玩法,節目嘉賓必須帶著自己另一半出席,而兩人有一方是超想結婚,另一方因為某些原因堅決反對立場。
Thumbnail
記得之前跟大家介紹過《最後通牒 不結婚就拉倒》當初是在美國爆紅的實境秀,現在戰場拉到法國啦!這次一樣是老樣子玩法,節目嘉賓必須帶著自己另一半出席,而兩人有一方是超想結婚,另一方因為某些原因堅決反對立場。
Thumbnail
人到中年後,就必須開始思考:要跟誰共度餘生?最近才出自傳的管理學大師韓弟寫說:「近來,我有時會開玩笑,說我現在正處在第二段婚姻,只不過娶的是同一個女人。」當他們夫妻倆進入空巢期,也開始調整雙方的生活方式,藉此維繫雙方的友誼、婚姻以及珍視的一切。 我同意他的看法,成功的婚姻需要經歷多次的戀愛,但對象必
Thumbnail
人到中年後,就必須開始思考:要跟誰共度餘生?最近才出自傳的管理學大師韓弟寫說:「近來,我有時會開玩笑,說我現在正處在第二段婚姻,只不過娶的是同一個女人。」當他們夫妻倆進入空巢期,也開始調整雙方的生活方式,藉此維繫雙方的友誼、婚姻以及珍視的一切。 我同意他的看法,成功的婚姻需要經歷多次的戀愛,但對象必
Thumbnail
拍攝一對伴侶面對彼此,在對方戴耳機聽不到的狀況下,分別回答關於兩人關係的問題。
Thumbnail
拍攝一對伴侶面對彼此,在對方戴耳機聽不到的狀況下,分別回答關於兩人關係的問題。
Thumbnail
分別拍攝兩位關係親密的人,例如伴侶、未婚伴侶、前伴侶、家人、好友等,詢問他們一樣的問題,例如對這段關係的發展歷程與看法等。將兩人的說法相互對照,呈現給觀眾。
Thumbnail
分別拍攝兩位關係親密的人,例如伴侶、未婚伴侶、前伴侶、家人、好友等,詢問他們一樣的問題,例如對這段關係的發展歷程與看法等。將兩人的說法相互對照,呈現給觀眾。
Thumbnail
婚姻,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成為"伴侶"之前,我想需要先認知-"伴",我們都有一半的責任;"侶",我們都需要好好對話、溝通。伴侶關係跳的是雙人舞,每個狀態的發生都需要一起承接,找到還可以一起前進的方向。預備進到婚姻成為伴侶,在婚前做些準備與調整,一起討論成為怎樣的”我們”,使婚姻中的適應更順利。
Thumbnail
婚姻,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成為"伴侶"之前,我想需要先認知-"伴",我們都有一半的責任;"侶",我們都需要好好對話、溝通。伴侶關係跳的是雙人舞,每個狀態的發生都需要一起承接,找到還可以一起前進的方向。預備進到婚姻成為伴侶,在婚前做些準備與調整,一起討論成為怎樣的”我們”,使婚姻中的適應更順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