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阿祖級的刺繡揹袋,可以帶給我們多少訊息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這是一件在老母親過世後、兒子才從櫥櫃裡發現的揹袋,被老母親珍視地收藏著。然而,兒子從未看過老母親帶著揹袋出門、也沒有印象老母親有精於刺繡的手藝。兒子也已經是現年80多歲的老先生,口述歷史和田調資料的侷限一直苦惱著我們。

這一件在80年代收藏進獅頭社區文史館的刺繡揹袋,儘管多年來受到許多愛好平埔族群、#馬卡道族 文化的人們注意,然而直到最近,我們才真正地從這個刺繡揹袋本身的物質特性,開始去探索她的材質、顏色、形制(可能)能夠表達出的意義。舉例來說:⠀

*繡線是蠶絲或是棉質?哪些顏色用的是蠶絲、哪些是棉線?能夠大量使用蠶絲(甚至連鬆縫的用線都是蠶絲)可能意味著什麼?

*繡線顏色遠非乍看之下以為的黑、紫、紅三色,從未磨損及變色的內層去看,「黑色」部分其實是深藍綠色搭配深棕色而成,「紅色」部分則其實運用了有粉橘色、淺金和深金色。這些配色的邏輯可能是什麼?

*多夾層的設計、夾層開口的弧度、夾層開口的「蟲止」,這些配置,有什麼樣的用途?我們可以做什麼樣的猜測?

raw-image
raw-image

每一次重新檢視,我們總是能夠產生新的發現;每一次觸摸文物的體會,總是能夠成為下一次重新摸索時的養分。除了上述的幾個提問(我們一邊討論一邊驚呼「你看!」「天啊!」「真的欸!」)之外,有更多的探索,是接下來我們要回到部落來嘗試的。(好期待!)

謝謝來自 #大武壟族 #日光小林聚落 怡均姐姐精湛的刺繡技藝和經驗、賴導的專業攝影器材和銳利的攝影師之眼。一起反覆摸索(象徵上和物理上)這件阿祖級刺繡的過程中,我們不只從他們身上學習文物檢視的技巧和實作方法,更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他們活在文化中的企圖和實踐。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以箴
14會員
9內容數
來自台灣南隅的人類學徒。
陳以箴的其他內容
2024/05/22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2024/05/22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2023/09/21
2023年4月底,仲春的朦朧之際,我們趁著花蓮的里行部落開課,跑去跟卡塔文化工作室的秀慧老師學習。 老師提到,解讀每一件物件的時候,都不能脫離物件所處的時空,要設身處地去想像當時人們所見、所用的環境。相似的植物圖樣,在不同地區可能會有不同變化、也可能有不同意涵。 而在分析時,首先要先丈量
Thumbnail
2023/09/21
2023年4月底,仲春的朦朧之際,我們趁著花蓮的里行部落開課,跑去跟卡塔文化工作室的秀慧老師學習。 老師提到,解讀每一件物件的時候,都不能脫離物件所處的時空,要設身處地去想像當時人們所見、所用的環境。相似的植物圖樣,在不同地區可能會有不同變化、也可能有不同意涵。 而在分析時,首先要先丈量
Thumbnail
2022/10/20
我記得在跟同學們討論關於繡片背後的針路是否要追求工整時,我說,如果是創作,我習慣看著正面的圖樣邊繡邊構思圖樣,因為有時繡圖轉化到布面上時,還是會有臨時想要換色或換圖紋位置的想法,所以常常顧不到背面的簡潔。
Thumbnail
2022/10/20
我記得在跟同學們討論關於繡片背後的針路是否要追求工整時,我說,如果是創作,我習慣看著正面的圖樣邊繡邊構思圖樣,因為有時繡圖轉化到布面上時,還是會有臨時想要換色或換圖紋位置的想法,所以常常顧不到背面的簡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分享母親回憶在她小時候和她老奶奶之間的一些故事。本文分享老奶奶的日常生活,她秘密的寶箱,以及老奶奶沈默的溫柔。
Thumbnail
分享母親回憶在她小時候和她老奶奶之間的一些故事。本文分享老奶奶的日常生活,她秘密的寶箱,以及老奶奶沈默的溫柔。
Thumbnail
這是一件在老母親過世後、兒子才從櫥櫃裡發現的揹袋,被老母親珍視地收藏著。然而,兒子從未看過老母親帶著揹袋出門、也沒有印象老母親有精於刺繡的手藝。兒子也已經是現年80多歲的老先生,口述歷史和田調資料的侷限一直苦惱著我們。
Thumbnail
這是一件在老母親過世後、兒子才從櫥櫃裡發現的揹袋,被老母親珍視地收藏著。然而,兒子從未看過老母親帶著揹袋出門、也沒有印象老母親有精於刺繡的手藝。兒子也已經是現年80多歲的老先生,口述歷史和田調資料的侷限一直苦惱著我們。
Thumbnail
二十多年來,母親的那件紗質碎花套裝,依然靜靜地躺在台北家衣櫃的某個角落,收藏在塑膠密封袋內。 記得我結婚的時候,母親就是穿著這套衣服,穿梭在結婚宴客的場合中,大家都誇說好看,可是卻從此沒再看母親穿過,以後也沒有機會穿了……如今想來,心中頓時湧起一陣酸楚。
Thumbnail
二十多年來,母親的那件紗質碎花套裝,依然靜靜地躺在台北家衣櫃的某個角落,收藏在塑膠密封袋內。 記得我結婚的時候,母親就是穿著這套衣服,穿梭在結婚宴客的場合中,大家都誇說好看,可是卻從此沒再看母親穿過,以後也沒有機會穿了……如今想來,心中頓時湧起一陣酸楚。
Thumbnail
https://youtu.be/PSoOFn3wQV4 華人世界裡 女人的玉鐲 象徵寵愛與護持 家母年輕時戴了一咖紫玉 那種紫 就像綿軟大甲芋調一點鳶尾花 某日 就像尋常的假日上午 媽媽曬被子時 無端從每天採踏的凳子上摔落 玉鐲應聲斷 母親毫髮無傷 數年後 家父為媽媽再選了點點墨玉 斑斕卻不張揚
Thumbnail
https://youtu.be/PSoOFn3wQV4 華人世界裡 女人的玉鐲 象徵寵愛與護持 家母年輕時戴了一咖紫玉 那種紫 就像綿軟大甲芋調一點鳶尾花 某日 就像尋常的假日上午 媽媽曬被子時 無端從每天採踏的凳子上摔落 玉鐲應聲斷 母親毫髮無傷 數年後 家父為媽媽再選了點點墨玉 斑斕卻不張揚
Thumbnail
Day (36) 2022 6/23 阿嬤織毛衣時, 用四根毛線針, 採立體編織法, 織出來的毛衣沒有多餘的接縫, 她一面織, 一面在我們身上比大小、長短,還會織出漂亮的圖案和花朵,很神奇。
Thumbnail
Day (36) 2022 6/23 阿嬤織毛衣時, 用四根毛線針, 採立體編織法, 織出來的毛衣沒有多餘的接縫, 她一面織, 一面在我們身上比大小、長短,還會織出漂亮的圖案和花朵,很神奇。
Thumbnail
阿嬤我仆倒了!(台語) ,乖孫耶、阿嬤看覓耶!(台語) 。 小時候回南部阿嬤家,只要摔倒瘀青或受傷都會去找阿嬤。 因為阿嬤房間的床頭櫃,放了幾盒百寶箱(鐵盒子)。 其中一盒百寶箱裡面有各式各樣外傷藥品, 比如明通黃金油、仁丹良藥、萬金油…等等。 可染品牌手繪設計作品 在阿嬤細心的呵護下,以及塗上阿嬤
Thumbnail
阿嬤我仆倒了!(台語) ,乖孫耶、阿嬤看覓耶!(台語) 。 小時候回南部阿嬤家,只要摔倒瘀青或受傷都會去找阿嬤。 因為阿嬤房間的床頭櫃,放了幾盒百寶箱(鐵盒子)。 其中一盒百寶箱裡面有各式各樣外傷藥品, 比如明通黃金油、仁丹良藥、萬金油…等等。 可染品牌手繪設計作品 在阿嬤細心的呵護下,以及塗上阿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