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OPEC+減產與俄烏戰爭無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俄烏戰爭爆發後,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展現了中立姿態,既不參與對俄製裁,也不承認烏克蘭「四地入俄」的公投結果。如此立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歐美默許,各方由此「相安無事」了半年以上。

然而10月之後,情況有了變化。當地時間10月5日,OPEC+在維也納舉行部長級會議,隨後宣佈將自11月起進行原油減產,幅度高達每日200萬桶,為疫情以來最大規模。可想而知,這對飽嘗高通脹、高油價之苦的美國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果不其然,美國政壇紛紛指責沙特「借油價上漲幫助俄羅斯」,民主黨政治人物更是激憤,呼籲美國「展開報復」,並稱「斷交也是選項之一」。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在11日受訪時稱,是時候「重新審視」美國同沙特之間的關係,沙特將會面臨一些「後果」。美國媒體同樣跟進追擊,稱沙特有意暗助俄羅斯「充實國庫」;更有媒體直言,沙特此舉「會讓拜登及民主黨付出政治代價」。

然而面對美國抨擊,沙特也不甘示弱展開反擊。10月11日,沙特外交大臣表示,OPEC+的決定「純粹是出於經濟考量,而非政治因素」;海灣國家在內的OPEC+成員國也紛紛發聲,支持組織的減產決定。沙特同時「加碼爆料」,稱拜登政府曾向沙特提出「推遲減產一個月」的要求,目的是避免油價飆升衝擊11月的中期選舉、重挫民主黨選情,但沙特最後沒有答應。

想當然耳,美國全盤否認了上述「爆料」,並且強硬回擊。10月16日,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拜登不打算在11月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進行會晤;然沙特也還以顏色,於10月17日釋出消息,稱今年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FII,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將不邀請任何一位美國官員與會,以免會議成為「政治平台」。

平心而論,不論沙特主導OPEC+實施減產的目的為何,隨之而來的「親俄」指控、油價看漲,已然影響了美沙關係。而從國際關係的變遷來看,即便沙特力陳減產與政治因素無關,卻不能否認其與俄烏戰爭指向了同一格局變化:美國宰制世界的力不從心。

美沙關係早已生變

有不少分析指出,OPEC+減產將會摧毀美沙關係,如此評述雖是對現實的直觀反應,卻有些言過其實。首先,美沙關係仍有其政經基礎,不會因此次衝突而全然崩毀;第二,早在減產風暴前,沙特便已開始了對美疏離,此次衝突更多是暴露兩國關係的「今時不同往日」,而非一段「完美關係」的首次齟齬。

而由上述兩重描述也可發現,如今的美沙關係處於尷尬區間:兩國基本上不可能一朝脱鈎,石油美元的綁定關係仍將持續一段時日;然而這種綁定又已出現鬆動跡象,例如今年3月便傳出,沙特正考慮將部分售向中國的石油改以人民幣計價,政治場域更是屢有「叛逆」之舉,包括不參與對俄制裁、促成OPEC+減產等。簡言之,如今的美沙關係尚未走到山窮水盡時分,卻已與過往有所不同。

而促成此一變化的關鍵,便是奧巴馬(Barack Obama)任內施行的戰略轉向,導致美國在「重返亞洲」的過程中,持續於中東進行「戰略收縮」,先是規劃自伊拉克、阿富汗等地撤軍,更同意緩和與伊朗的高漲敵意,故而會有2015年的伊朗核協議(JCPOA)。往後即便特朗普(Donald Trump)出於內政與外交考量,選擇於2018年單邊退出核協議、對伊朗祭出極限施壓,卻也終究未停下撤出中東的腳步。從結果來看,若無特朗普任期之末宣佈的阿富汗撤軍時間表,拜登的撤軍決策恐無法順利進行。

然而任何決策都無法免除成本。美國雖想縱橫天下、來去自如,卻無法迴避「撤出中東」必須付出的聲望與盟友代價。首先是聲望這一層次,退出中東美其名是為「重返亞洲」服務,實則反映了實力萎縮的美國無法兩頭兼顧,只能被迫抉擇割捨,而其結果便是伊朗、土耳其、俄羅斯趁着「阿拉伯之春」引發的內戰趁勢坐大,從而侵蝕了以色列、沙特對美國的戰略信任。

故在盟友層次上,「撤出中東」帶給美國的挑戰,便是維護美以關係與美沙關係的分身乏術。其中以色列向來蠻橫行事,故為應對美國撤退的事實,其一方面持續在敘利亞轟炸伊朗革命衛隊,希望打亂核協議的談判節奏,拖慢美國撤出的腳步,一方面爭取與阿拉伯國家展開關係正常化,希望儘可能降低周遭敵意;沙特則開始耕耘多極化的大國關係,增加與中俄兩國政經接觸與互動,同時向周遭敵國伸出橄欖枝,希望緩和彼此的宿敵關係。

2021年1月,沙特與卡塔爾恢復了外交關係,海灣風暴正式落幕;2021年4月,沙特與伊朗高級官員進行不公開對話,討論修補兩國關係;2022年6月22日,沙特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訪問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是為2018年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遇害案以來,穆罕默德首度到訪土耳其。

以上種種,皆是沙特佈局「後美國時代」的政治努力,卻也暴露其心中正在萌芽的「美國靠不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沙特對伊朗與土耳其的和緩、對中俄的友善,原本皆是美國一家壟斷的戰略專利;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分享多少紅利便能收穫多少忠誠,在沙特看來,既然美國往後已無法再提供地緣安全保障,自己當然無須再事事「以美為尊」。

不論此次OPEC+減產的真正考量為何,沙特不顧美國面子、公然讓華盛頓難堪,都是不爭事實。即便石油美元短時間內不會裂解、美沙關係亦可能回暖,沙特在可見未來內,都將以「更平等姿態」同美國相處。

多極化的世界正在到來

而上述中東地緣變化,只是時代變局的一隅。

如前所述,OPEC+減產未必表示沙特有意襄助俄羅斯,也未必是俄烏戰爭的直接結果;但從國際格局的視角來看,美沙關係的鬆動與俄烏戰爭共享了同一時代旋律:多極化世界的成形。在此變局下,沙特希冀與美國之外的大國創建新關係,俄羅斯則看到了翹動後冷戰國際秩序的戰略契機。

從各種結構因素來看,俄烏戰爭是美歐俄地緣矛盾的總爆發,北約東擴、頓巴斯內戰、烏克蘭顏色革命、俄羅斯無法見容於西方社會等,皆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然而普京(Vladimir Putin)之所以選在此時發動戰爭,有着超出上述矛盾的宏觀考量,那便是認為在多極化趨勢漸顯的時空環境下,衰弱的美國未必能號召世界聯合制裁俄羅斯,也未必有能力介入俄烏戰場,再加上普京的國內威望相當穩定,此時動手可謂風險最小、勝算最大。

當然從結果來看,普京既有妙算也有失算。失算的是,由於俄軍未在第一時間挫敗烏克蘭的抵抗意志,導致了戰事的久拖未決,原本不看好烏克蘭的歐美國家由此見獵心喜,遂在「放血俄羅斯」的目的下爭相軍援烏克蘭。到頭來,北約確實沒有出兵,卻通過支援情報系統與軍備、協訓烏克蘭戰鬥人員,實質介入了這場戰爭。

然在國際結構上,普京的事前研判有一定準確度,即美國確實喪失了冷戰結束之初的大國威望,無法號召全球共同反俄。在歐洲內部,各國受限政治正確、反俄傳統、美國壓力,只能被迫在能源危機、援助烏克蘭的兩難間苦撐;但放眼亞非拉地區,除了少數「美國盟友」積極響應制裁外,絕大部分國家皆展現了不同程度的中立姿態,既不支持俄羅斯的政治聲明,也不參與西方的反俄包圍圈,中國與印度如此,沙特與土耳其亦然。

而此一現象歸根結柢,不是因為俄羅斯的國力與威望值得討好,而是各國對美積怨已深,包括其以自由主義之名干涉內政、通過「顏色革命」顛覆政權、早已喪失單極霸權實力卻仍要求各國俯首貼耳等,種種原因使得全球輿論場產生質變,即便俄羅斯的傳播渠道盡被封鎖,仍能受此時代之風加持,被反西方輿論場加冕為「英雄」。而事實上早在俄烏爆發前,2021年8月的阿富汗變天便是前例,彼時的反西方輿論場同樣對塔利班進行了「浪漫化敘事」,為的亦是挑戰西方既定的話語議程。

眼下俄軍的戰場攻勢有所受挫,其傳統「後花園」中亞、高加索亦皆出現「遠俄」的不穩傾向,俄羅斯的「終極命運」引發不少討論。但平心而論,不論戰事如何發展,俄羅斯又將面對怎樣的未來,其實力下降必然引發歐亞大陸秩序的分化與重組,結局卻未必是重新鞏固後冷戰時代之初的單極秩序。畢竟如今美國焦慮的真實根源,並非簡單的「中國超越美國」或「俄羅斯威脅美國」,而是其身為老化的霸權,已經無法維持過往規模,為全球提供大範圍的安全、經濟場域公共財,這才促成了多極化秩序的出現。

在此情況下,即便其成功在俄烏戰場拖垮俄羅斯,歷史也不會倒退回蘇聯解體的時空;正如OPEC+的減產風暴終會過去,美沙關係卻已難回過往般。

原文發表網址:

2022.10.22

誰說OPEC+減產與俄烏戰爭無關?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2766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燕婷的沙龍
80會員
421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劉燕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發出震驚全球的「解放日」衝擊波,宣布了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後最大規模的關稅調幅:各國進口產品將被徵收10%至50%的驚人關稅,對象包含美國的地緣敵人與傳統盟友,中東當然也在其中。
Thumbnail
2025/04/10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發出震驚全球的「解放日」衝擊波,宣布了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後最大規模的關稅調幅:各國進口產品將被徵收10%至50%的驚人關稅,對象包含美國的地緣敵人與傳統盟友,中東當然也在其中。
Thumbnail
2024/12/26
12月15日至19日,第19屆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暨2024年利雅德互聯網治理論壇在沙特舉行。
Thumbnail
2024/12/26
12月15日至19日,第19屆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暨2024年利雅德互聯網治理論壇在沙特舉行。
Thumbnail
2024/10/08
2023年10月7日「阿克薩洪水行動」爆發以來,加沙戰爭已經持續一年。這是過去幾場中東戰爭後,以色列歷時最長的對外軍事行動,也是巴勒斯坦人近年遭遇的最大生存危機。
Thumbnail
2024/10/08
2023年10月7日「阿克薩洪水行動」爆發以來,加沙戰爭已經持續一年。這是過去幾場中東戰爭後,以色列歷時最長的對外軍事行動,也是巴勒斯坦人近年遭遇的最大生存危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沙國王儲表態:我受夠"取悅"美國了...主持人認為,公開這樣說話表示沙國已經另有心上人了...在還身為總統候選人時,說出要把沙國當賤民(pariah)的狠話,而當美國需要便宜石油時,飛往沙烏地求見,媒體紛紛大喊:"總統先生!現在沙烏地阿拉伯還是賤民嗎?還是賤民嗎?"豈止尷尬...
Thumbnail
沙國王儲表態:我受夠"取悅"美國了...主持人認為,公開這樣說話表示沙國已經另有心上人了...在還身為總統候選人時,說出要把沙國當賤民(pariah)的狠話,而當美國需要便宜石油時,飛往沙烏地求見,媒體紛紛大喊:"總統先生!現在沙烏地阿拉伯還是賤民嗎?還是賤民嗎?"豈止尷尬...
Thumbnail
  這一陣子中國在中東石油國家的動作頻頻,甚至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語伊朗恢復外交,取得十份重大的外交協處勝利,當然有一大堆人跳出來各說各話,總的來說,安全和平對人類整體發展總是利大於弊,我們就不善加評論。   但緊接著的這則新聞,才是更讓人震驚且具有長遠殺傷力的經濟事件。
Thumbnail
  這一陣子中國在中東石油國家的動作頻頻,甚至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語伊朗恢復外交,取得十份重大的外交協處勝利,當然有一大堆人跳出來各說各話,總的來說,安全和平對人類整體發展總是利大於弊,我們就不善加評論。   但緊接著的這則新聞,才是更讓人震驚且具有長遠殺傷力的經濟事件。
Thumbnail
科技巨頭拆分國防部合約,美股短線上回升,原物料持續下降中,阿拉伯賺爛了,失業提升一點了
Thumbnail
科技巨頭拆分國防部合約,美股短線上回升,原物料持續下降中,阿拉伯賺爛了,失業提升一點了
Thumbnail
俄烏戰爭爆發後,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展現了中立姿態,既不參與對俄製裁,也不承認烏克蘭「四地入俄」的公投結果。如此立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歐美默許,各方由此「相安無事」了半年以上。
Thumbnail
俄烏戰爭爆發後,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展現了中立姿態,既不參與對俄製裁,也不承認烏克蘭「四地入俄」的公投結果。如此立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歐美默許,各方由此「相安無事」了半年以上。
Thumbnail
昨天 OPCE+ 決定,從 10 月開始每天減產十萬桶原油,先前拜登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時,才剛答應在 9 月象徵性增產十萬桶,結果僅隔了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們先來看各大機構的評論是什麼,根據華爾街見聞的報導: OPEC+ 未來還可能將採取更強硬的手段,連拜登的親自訪問都沒用,可見意志之堅決。
Thumbnail
昨天 OPCE+ 決定,從 10 月開始每天減產十萬桶原油,先前拜登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時,才剛答應在 9 月象徵性增產十萬桶,結果僅隔了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們先來看各大機構的評論是什麼,根據華爾街見聞的報導: OPEC+ 未來還可能將採取更強硬的手段,連拜登的親自訪問都沒用,可見意志之堅決。
Thumbnail
为了让莫斯科为其乌克兰战争付出代价,并将中国排除在中东技术交易之外,美国总统试图依靠旧的海湾联盟。 沙特阿拉伯吉达 — — 他在沙特阿拉伯与一系列阿拉伯强人进行了痛苦的遭遇本周末,拜登总统不断回到与美国盟友恢复关系的单一原因,这些盟友在他经常描述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的斗争中站在了错误的一边。
Thumbnail
为了让莫斯科为其乌克兰战争付出代价,并将中国排除在中东技术交易之外,美国总统试图依靠旧的海湾联盟。 沙特阿拉伯吉达 — — 他在沙特阿拉伯与一系列阿拉伯强人进行了痛苦的遭遇本周末,拜登总统不断回到与美国盟友恢复关系的单一原因,这些盟友在他经常描述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的斗争中站在了错误的一边。
Thumbnail
前言: 本文是6月16號第一次會員付費直播,談去美元化這本好書後半部的內容摘要文字版。直播原本預計要談四章,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談了三章,但最後一章的內容這邊補上。 第四章: 從石油美元到石油人民幣 第五章 美元城牆上的另一塊磚頭 (BRICS) 第六章 躍升中的鳳凰(電子貨幣)
Thumbnail
前言: 本文是6月16號第一次會員付費直播,談去美元化這本好書後半部的內容摘要文字版。直播原本預計要談四章,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談了三章,但最後一章的內容這邊補上。 第四章: 從石油美元到石油人民幣 第五章 美元城牆上的另一塊磚頭 (BRICS) 第六章 躍升中的鳳凰(電子貨幣)
Thumbnail
寫新的尖牙股也來到尾聲了,黃金(Gold)不算產業,我們不會特別寫一篇,所以這次把燃料(Fuel) 的部分分析一下。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燃料產業在台灣的上下游 台灣石化產業概念股 結論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拜登懇求國內廠商增產石油 美國求助 OPEC+  7、8月原油增產50% 結論
Thumbnail
寫新的尖牙股也來到尾聲了,黃金(Gold)不算產業,我們不會特別寫一篇,所以這次把燃料(Fuel) 的部分分析一下。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燃料產業在台灣的上下游 台灣石化產業概念股 結論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拜登懇求國內廠商增產石油 美國求助 OPEC+  7、8月原油增產50% 結論
Thumbnail
二月二十四日爆發的俄烏戰爭的戰場不僅涉及地面戰線,更牽引外交、金融、傳媒、原油等場域的大國博弈。由於各方勢力博弈,儘管美國希望達成協議,但由於俄羅斯、以色列罕見聯手,使伊朗核協議(JCPOA)的談判一波三折,到截稿前已然不如早前西方傳媒般樂觀,大有臨門脫腳之勢。
Thumbnail
二月二十四日爆發的俄烏戰爭的戰場不僅涉及地面戰線,更牽引外交、金融、傳媒、原油等場域的大國博弈。由於各方勢力博弈,儘管美國希望達成協議,但由於俄羅斯、以色列罕見聯手,使伊朗核協議(JCPOA)的談判一波三折,到截稿前已然不如早前西方傳媒般樂觀,大有臨門脫腳之勢。
Thumbnail
近日美國打擊伊朗的力道加劇,從終止原油進口豁免上升到制裁伊朗金屬,意在逼使伊朗與美談判,也有敲打神權政體的效果。而針對美國的蠻橫行徑,伊朗以兩大策略還擊:威脅封鎖荷姆茲海峽,並宣佈部份退出核協議。美國舉措雖強硬,但其過於單邊的外交策略,將使美伊關係前景一片黯淡。
Thumbnail
近日美國打擊伊朗的力道加劇,從終止原油進口豁免上升到制裁伊朗金屬,意在逼使伊朗與美談判,也有敲打神權政體的效果。而針對美國的蠻橫行徑,伊朗以兩大策略還擊:威脅封鎖荷姆茲海峽,並宣佈部份退出核協議。美國舉措雖強硬,但其過於單邊的外交策略,將使美伊關係前景一片黯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