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新局勢下催生的「新FAANG」! 燃料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raw-image


寫新的尖牙股也來到尾聲了,黃金(Gold)不算產業,我們不會特別寫一篇,所以這次把燃料(Fuel) 的部分分析一下。

燃料指的是可以產出能源的原物料,通常會指燃煤跟石油,在台灣就是石化產業。石油及相關副產品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塑膠用品、化學藥劑、人造紡織纖維、交通運輸等,甚至化學肥料中的氮肥也是石油煉製過程中的附產品,因此大宗農作、飼料及畜牧產業亦受石油價格影響。

石油跟金屬一樣,在戰爭前價格就一直不斷高漲,當時是因為OPEC減產的關係,但是烏俄戰爭開打之後,油價更是波動不斷,帶動全球通膨,日常民生用品由於石油價格上漲、成本不斷提高,拉高物價指數。美國政府因通膨壓力,選取升息政策,也因此讓全球匯率受到影響。我們會來看最近各國對於石油的策略,以及台灣石化產業的個股吧。

  1.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2. 燃料產業在台灣的上下游
  3. 台灣石化產業概念股
  4. 結論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最近的燃料(石油)議題,其實鬧得很大,主要是因為美國最近公布的CPI指數繼續在高點,美國政府在6月10號說通膨都是因為俄國總統普丁侵烏導致物價上漲,同時把矛頭對準埃克森美孚 (Exxon Mobil) 等「貪婪」的油商,以及「高得離譜」的海運運價。

白宮認為美國可以做更多事,把通膨更快壓制下來,並呼籲國會通過法案,以降低能源成本、海運運價和處方藥價格。

最近美國境內怨聲載道,有感覺政府的聲音越來越大了,我認為FED短期鴿派的動作不太可能出頭,雖然經濟有機會下滑,但目前美國政府依然是把打擊通膨當成首要任務。

拜登懇求國內廠商增產石油

上面我們有說到,拜登認為油價是造成通膨的重大原因,所以我們看到他這幾周,不斷地在國內外做出許多動作。

對美國國內,政府放話石油探勘井數量創逾兩年新高,不斷暗示產量增長,但是卻好像被國內的業者拒絕。

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間關閉的礦山尚需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運轉,因為用於採油的壓裂砂價格飆升,加上勞動力成本上升,增產石油的成本正在大幅增加,業者表示,即使他們願意也無法在一夜之間說增產就增產。

美國求助 OPEC+  7、8月原油增產50%

OPEC+在6月2日同意7月、8月均增產64.8萬桶/日,遠超當前增產幅度43.2萬桶/日。這意味著OPEC+將其石油供應增加幅度擴大約50%。

對於OPEC+大幅擴產,美國白宮隨後表示,歡迎OPEC+增加原油供應的決定。

此舉正值美國向OPEC+施壓求助、以尋求降低油價之際。

這次答應每日增產64.8萬桶,是OPEC+自去年夏天開始增產以來,首次偏離其標準月度增幅43.2萬桶/日。該決定將加快OPEC徹底逆轉其長達數年減產的進程,比計劃提前一個月。

原先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皆因考量俄羅斯立場而對於增產有所保留,不過以同意量產的結果來看,OPEC成員國對美國顯示出妥協的態度,包含中東地緣政治、安全保障等,在在顯示地緣政治升高的緊張關係。

另外我們也看到拜登傳出消息會在七月訪問沙烏地阿拉伯跟以色列,大家都認為他應該會嘗試著降低美國汽油價格,和沙國進行談判。

拜登想向俄每天採購10萬桶石油

美國第三個動作,我是認為比較匪夷所思拉,拜登希望俄羅斯原油設定一個較低售價,讓俄國石油進入市場。

拜登之前說短時間內沒有立即壓低汽油價格的方法,然後說「關於我們可採取哪些行動,我們正在做很多考量,包括為(俄國原油)油價設定一個價格上限,並允許其銷售。」

然而,俄羅斯方面則表示不會做任何虧本生意。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石油供應國列表中,俄羅斯 3 月份從原本的第九位提升至第六位,供應美國的石油量高達 421.8 萬桶。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 3 月向俄羅斯購買 1782.5 萬桶石油,較 2 月和 1 月分別增長 10.9%、103.5%。

歐盟年底前切斷90%俄羅斯石油進口量

歐盟在上個月對俄第六輪制裁達成協議,同意禁運俄羅斯石油,禁令將斷絕2/3的俄羅斯石油進口,希望切斷俄國戰爭機器所需的龐大資金。

目前俄羅斯出口到歐盟的石油,有1/3透過管線運送、2/3船舶運輸,許多內陸國家依靠管線進口石油及其他能源,因此歐盟各成員國在經過多週的爭論和激辯後,同意透過管線進口的俄羅斯石油可享有「暫時性豁免」,透過海運進口到歐洲的俄國石油則將在禁令簽署後立即受到影響。

這次的禁令預計到2022年底的時候,歐盟將禁運90%的俄羅斯進口石油,整個制裁過程將分階段進行。 總之歐盟中還是有些國家希望能仰賴俄羅斯的石油,像是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但後面兩個國家先前已表示願加入制裁行列,但希望獲得幾年的緩衝期。目前是匈牙利拒絕加入軍事援助烏克蘭的行列,反彈的力道比較大。

這次的動作會帶給歐盟什麼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使原本就高漲的石油價格進一步飆升,加重歐洲的生活負擔及企業營運成本,並且造成經濟不斷下滑。如果經濟不斷遭受打擊,制裁俄羅斯的支持力度可能會減弱。

烏俄開戰前,歐洲每日從俄羅斯進口約280萬桶原油,禁令簽署後,到了年底預計進口量僅剩下透過「德魯日巴」(Druzhba)南部分支管線供應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的25萬桶。

經濟、通膨還有是否能持續制裁俄羅斯,將會是這次禁令後,可以觀察的幾項事情。

歐盟目前仍為俄羅斯天然氣、石油最大買家

能源與清淨空氣研究中心(CREA)在6月13日公布,俄烏戰爭前100天內,俄羅斯化石燃料出口收入約達930億歐元,歐盟是迄今為止俄羅斯天然氣及石油的最大買家。在2022/2/24 ~6/3,歐盟占俄羅斯化石燃料出口的61%,約相當570億歐元。而中國是最重要的單一採購國,金額約126億歐元;其次是德國,為121億歐元;義大利為78億歐元。

俄國460億歐元的收入主要來自原油銷售,其次是天然氣,金額約240億歐元。其餘收入則來自石油產品、液化天然氣(LNG)及煤炭等。

歐盟雖對進口俄羅斯石油實行逐步禁運,但有例外情形。至俄羅斯天然氣,則因經濟產業依賴甚深,尚未受到影響。儘管今年5月份進口下降,俄羅斯不得不以低價在國際市場上出售其天然資源,然俄國正受惠於全球能源價格的飆升。

俄羅斯不缺能源的買家

雖然波蘭、芬蘭與波羅的海國家自俄烏戰爭以來減少俄國進口,但中國、印度與歐盟成員法國卻增加購買,其中看到法國雖然是歐盟裡重要的成員,但近日對於俄羅斯的態度,是相當有趣的,像是近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呼籲各界,不要因為俄羅斯總統普丁歷史性的錯誤而去羞辱俄羅斯。但我們不是政治評論,就不多加解釋,但可以轉個方向理解,法國在經濟上,可能不會完全去制裁俄國。

再來是印度,根據CNN報導,5月份俄羅斯向印度輸入的原油量預計將達到336萬噸,這比2021年的月平均值38.25萬公噸高出近9倍。以前印度只從俄羅斯購買約2%至3%的石油,但隨著今年油價飆升,政府穩定增加了從莫斯科的進口量。4月份俄羅斯輸入印度的原油量從3月份的43萬噸飆升至101萬噸。5月初印度藉由聲明淡化自俄羅斯進口石油的高峰,雖然印度官方表示這些從俄國進口的能源與印度的總消費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不要把這些合法能源交易政治化。

所以歐盟會從哪邊進口石油

這樣看下來,歐盟目前依然是買俄國能源的最大金主,但之後可能會慢慢去買別的國家的石油,可能是印度或者中東國家。

但是以目前的狀況看起來,匈牙利是表面上直接拒絕合作的國家,法國可能是私底下繼續購買的國家,最後歐盟是不是能按造禁令,切斷90%俄羅斯石油進口量,可以持續觀察。如果真的在2022年底前做到,是滿迅速的一件事,那對於經濟的衝擊會非常劇烈。

俄羅斯石油不怕沒買家

換到俄羅斯的角度,上面講了一堆還講不完,雖然歐盟聲稱要制裁俄國的石油,先不討論是否會成真,石油這東西,還真不怕沒人買。

最近中國超車德國,成為俄羅斯能源出口單一國家最大買主,顯示中國及非歐盟國家對俄國能源出口的重要性隨之增加。

在俄烏戰爭的頭兩個月,德國是俄國化石燃料最大進口國,但在中國買進莫斯科價值約126億歐元的能源之後退居第二。CREA認為,這項轉變反映中國及其他非歐盟經濟體對俄國能源出口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畢竟能源收入占俄國聯邦政府預算約40%。

還有斯里蘭卡,雖然這是個小國又負債累累,最近出現超級經濟危機,油料嚴重短缺。這時俄羅斯卻出售原油並提供大幅折扣,對這種國家極具吸引力。

總之俄國2022到目前為止,能源的營收已增加約50%。據悉,莫斯科今年仍可在能源收入中,每天賺得8億美元(約新台幣233億),比去年的收入還要高出20%。

盧布在戰爭初期貶值的效應,早就升值回到比戰爭前還要高了,到是歐元這邊貶值的非常嚴重。

燃料產業在台灣的上下游

這次的尖牙股要拉回到台灣真的越來越難寫,上次的天然資源,大家應該就能發現,台灣因為沒有開採礦產的緣故,把視野放在世界的話,台灣根本沒有上游可言,在國際市場中,上游是探勘、開採,中游是運輸服務,而煉油廠、石化工業、油氣銷售則屬於下游;但台灣煉油廠反而屬於上游,石化工業屬於中游,油氣銷售與石化相關產品生產廠商是下游。像是下圖所示:

raw-image

我們就先來跟大家釐清在燃料(石化)產業中,台灣的上下游產業如何定義:

  • 上游:原油、由原油提煉而成之輕油、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潤滑油,以及相關開採鑽探設備。
  • 中游:原油經初步分解所產生的石化基本原料,像是乙烯、丙烯、丁二烯、苯、酚等,以及這些基本原料經經聚合、酯化、烷化等化學反應後製成之初級塑膠、橡膠、人造纖維等化學原料。
  • 下游:化學原料加工製成的塑膠、橡膠、人造纖維等,普遍出現在食衣住行中的日常用品,如塑膠製品、橡膠製品、清潔劑、人造纖維、顏染料、接著劑、塑化劑、農藥及化妝品等。
raw-image

台灣石化近年來的政策與措施

台灣最近幾年有成立一個小組是在經濟部底下的石化產業辦公室,他們內部在設計的時候是希望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高值化石化產品發展與運籌重鎮。還有確保石化產業及關聯產業競爭力,維持經濟與環境均衡發展。

因為石化產業是會造成空氣汙染的產業,所以他們一方面又希望推動石化產業高值轉型,發展綠色創新材料。還有增加國內環保意識。

那能不能成功我覺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像是高雄的產業轉型,就讓高雄經濟不好了很久,很多石化產業到了中部,換中部人覺得空汙嚴重,這一塊真的不容易執行。

綠能股獲青睞逆勢大漲

最近的幾個黑天鵝,像是升息、通膨、疫情封控、俄烏戰爭。 讓有一些學家認為是加速綠能產業的時機。

  • 歐洲為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將加速採用綠能技術;
  • 美國去年簽署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月底生效,未來新疆製太陽能產品恐遭「封殺」。
  • 預期台灣相關產業的能見度提高,有望打入國際市場。

因為能源議題並不是我們這次的主題,我們把篇幅留到下次再提。

台灣石化產業概念股

南亞(1303)

  • 南亞主要營收、獲利為電子材料,由於疫情後全球面臨消費性電子市場的需求降低,企業發展方向轉至5G、AI、低軌衛星等高端領域。
  • 因應高階材料在地化需求,南亞將投資逾4,700億元,進行多元化生產布局。目前已投資的投資案約711.5億元,再加上南亞科技投資10nm級的3,600億元,及彰濱工業區正規劃的高階電子材料,包含高階銅箔廠、環氧樹脂廠等約400億元投資案,將為南亞帶來大成長的未來與機會。
raw-image

台塑化(6505)

  • 台塑化110年營收較109年成長近6倍,然而,受到通膨、升息、烏俄戰爭、中國封城等事件影響,景氣走勢恐怕還是難以斷言會往哪個方向發展,未來不確定因素仍多,但公司會謹慎因應。
  • 油品煉製利差佳,但為配合國內油氣緩漲政策,國內汽柴油銷售成長有限。
  • 中國實施靜默管理,上海封城限制石化下游需求,石化基本原料價格與原料成本漲幅脫鉤,且輕油價格跟著原油價格浮動,整體環境充滿挑戰,預期公司經營策略會採漸進式方式布局研發。
raw-image

台化(1326)

  • 由於現階段市場對消費信心不足,眾多品牌廠商訂單延後,至111年5、6 月仍未見好轉。預期若中國疫情趨緩後,有谷底回升的可能,價、量可望改善,帶動營收成長。
  • 預計未來幾年投資 122 億元優化製程、提高能源效率等措施,目標 2030 年前較 2020 年減碳 25%。
raw-image

中華化(1727)

  • 基礎化學品、特用化學品與電子級硫酸業務都持續維持強勁成長,同時積極針對其它濕式電子化學品佈局,未來將持續往半導體、記憶體級封裝測試等產業所使用高階化學品方向晉級,預估在未來2至3年可望大幅推升公司獲利表現。
  • 雖然疫情依然嚴峻,但市場復甦的力道逐步增強,原物料價格持續走高將拉抬整體售價,另外業外亦有中國子公司信實與當地政府簽訂補償款認列入帳,促使獲利創新高。
raw-image

國際中橡(2104)

  • 目前正布局擴增印度廠、並希冀透過土耳其進軍歐洲市場,研發高值化碳黑產品,在油墨塗料領域以外,著重加速推動導電系列產品,及環保題材,三管齊下推動轉型。
  • 特碳產品從初期以泛用塑料應用為主,今年將擴大工程塑料、電線電纜屏蔽料應用的市場,並推廣針對油墨與塗料應用之產品;研發上,將加速推動導電功能的高值化碳黑相關產品,搭上電動車市場。
raw-image

雙鍵(4764)

  • 目前台灣市場為了發展5G,許多材料很多是從日本、歐洲進口,為了增加國產材料的需求,積極投入研發,目前產品正在送客戶認證中,希望未來能取代進口產品。
  • 近年來投入研發國內少有供應商的高透氧隱形眼鏡材料,同時開發數位印花墨水產品,像是可用在紡織領域上的的光固化墨水,也可使用在陶瓷、皮革、木板等,未來將接具有高附加價格訂單。
raw-image

台灣中油(1314)

  • 為了能夠投入半導體產業而開發許多高值化新產品,同時布局精細化產業鏈。此外,子公司鼎越公司已取得台北市信義區北緣5千多坪的土地,目前積極規劃興建5A級的頂級商辦。
  • 精細化工產品將提供電子級供應鏈,預計頭份廠將於年底加入生產線,產品可產品可望涵蓋面板光膜、車用/手機鏡頭膜片,以及LCD黏著劑等電子材料,期望能向下游發展,提高收益能量。
raw-image

美國能源類股 SPDR能源類股ETF〈XLE〉


跟上次一樣,這種原物料的產業,由於台灣產業鏈太遠離原始的上游了,所以推薦一個ETF給大家參考看看,如果不喜歡也沒關係,可以用類似邏輯,直接去購入相關產業或者ETF。

這之ETF主要是追蹤標普能源精選行業指數(S&P Energy Select Sector Index),採完全複製法,也就是完全照著指數成分股與比重投資,是最傳統的追蹤方式,成分股涵蓋了石油、天然氣、能源設備、能源加工等相關產業。

簡而言之,想要買美國上市能源類股公司,卻又想降低單一公司個別風險的話,這隻XLE 是一個選擇,管理費用率每年 0.12%,採季配息。

raw-image
raw-image


前 XLE 成分股包含 22 間在標普 500 下的大型能源相關公司,再加上極少部分現金與迷你標普能源期貨,前 3 大成分股依序為埃克森美孚(股票代號 XOM)、雪佛龍(股票代號 CVX)、依歐格資源(股票代號 EOG),三者權重相加逼近 50% 。



結論


先來看國際局勢的話,原油大漲,嚴重影響民生,在通膨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地緣政治、外交關係將大幅影響經濟,美元升息政策亦使成本雙重拉抬,燃油更首當其衝受到石油上漲的直接影響。

雖然台灣石化工業雖積極布局更新技術的產業,但在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產量供不應求、地緣政治等因素考量,總體經濟影響未知 ,也因此在營收部分建議保守預估。

中下游廠商的獲利受成本影響,毛利有所壓縮。但長期來看,相關技術仍是眾多新興產業裡不可或缺的角色,若穩健布局石化產業,後勢看漲。

總之這次講燃料(Fuel)的尖牙股,台灣可能會比較沒感覺,因為糧食跟金屬都比較有一飛衝天的個股,但這次的石化產業卻沒有,像是這篇新聞標題:「台塑四寶5月營收2進2退」,身為石化產業的一部分,台塑四寶近期卻有營收後退的現象,原因是台灣的產業從國際市場來看都屬於中下游產業,所以其實利潤都有被吃掉。

把我們最後那隻推薦的ETF成分拉出來看,有一半以上都是在做生產石油、天然氣的事業。回來看台灣,像是台塑四寶中的台塑化(6505)5月合併營業額854.86億元,月成長30.8%、年成長61.5%,他們 5月份的煉油事業營業額比4月增加48.6%,就可以看出這種越靠近上游的產業表現會較好。

建議的部分,有點重複三個禮拜了,原物料題材績效好的是投資較高資金比重在上游產業的基金或者公司,所以多關注上游產業,是比較好的投資策略。

這次的燃料(Fuel) 尖牙股,對應的是台灣石化產業,如果油價不斷串高,可觀察營收成長主要來自於煉油事業的台塑化。但是我們一開始也看到了各個國家對於石油的策略動向。美國為了打擊通膨,也慢慢把矛頭指向石油價格,因此是不是會緩緩的一直往上增加,也不是完全說的準。

如果大家喜歡我們文章,可以用一杯咖啡的金額贊助我們
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 斗內連結:https://bit.ly/3qvdV4C
或者在方格子贊助即可
也歡迎大家來我Podcasts看看:
Apple: https://reurl.cc/D63Dz6
SoundOn: https://reurl.cc/n0OXad
Spotify :https://reurl.cc/Z71Lr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史塔克實驗室的沙龍
113會員
94內容數
史塔克音近Stock,我們是一群喜歡研究股市市場並且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的資料科學家,我們最常使用到Python來做量化投資,研究了一段時間的財經跟程式,希望能把我們自己分析的分析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並且和大家在這一條漫長的路一起學習成長!
2024/10/13
2024年只剩下最後兩個月,九月份ETF選股機器人的績效為-0.5%,而0050的績效則達到了9.8%。正如我們上週提到的,在台積電的帶領下,0050表現相當亮眼。許多分析師認為,台積電於10月17日的法說會,加上美國降息後的資金行情,有可能為台股帶來進一步的增溫。 降息效應與籌碼觀察
Thumbnail
2024/10/13
2024年只剩下最後兩個月,九月份ETF選股機器人的績效為-0.5%,而0050的績效則達到了9.8%。正如我們上週提到的,在台積電的帶領下,0050表現相當亮眼。許多分析師認為,台積電於10月17日的法說會,加上美國降息後的資金行情,有可能為台股帶來進一步的增溫。 降息效應與籌碼觀察
Thumbnail
2024/02/21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Thumbnail
2024/02/21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Thumbnail
2024/01/30
#美股收紅 #標普500指數改寫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 現在是怎樣,直接二個世界嗎? 美國最近股票漲成這樣,中國爛成這樣,還好我沒去接騰訊...而且華爾街日報還直接有一篇「Americans Are Suddenly a Lot More Upbeat About the
Thumbnail
2024/01/30
#美股收紅 #標普500指數改寫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 現在是怎樣,直接二個世界嗎? 美國最近股票漲成這樣,中國爛成這樣,還好我沒去接騰訊...而且華爾街日報還直接有一篇「Americans Are Suddenly a Lot More Upbeat About th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先來說說石油起漲的緣由 美國跟中東曾經是石油產出排行前幾名的生產國 在川普總統時代 油價比水還便宜 而且能源自主 多的產能還能銷售到國外 所以才能長期的穩定石油價格 那為什麼在川普總統卸任後的短短幾年時間 油價卻屢創新高...造成通貨膨脹 這就要談到美國民主黨和世界各大組織 不斷推
Thumbnail
先來說說石油起漲的緣由 美國跟中東曾經是石油產出排行前幾名的生產國 在川普總統時代 油價比水還便宜 而且能源自主 多的產能還能銷售到國外 所以才能長期的穩定石油價格 那為什麼在川普總統卸任後的短短幾年時間 油價卻屢創新高...造成通貨膨脹 這就要談到美國民主黨和世界各大組織 不斷推
Thumbnail
2023年注定是台股營利大幅下降的一年 主要還是因為歐美硬要推行ESG環保議程 拜登一上任就停止發證開採頁岩油和停止加拿大美國石油管道 一舉推升油價...後來再發生俄烏戰爭...油價因此再創新高 歐洲也不惶多讓...關核電...關農場(因為牛會放屁)... 只為了達到歐盟規定的碳中和 這就是通貨膨脹
Thumbnail
2023年注定是台股營利大幅下降的一年 主要還是因為歐美硬要推行ESG環保議程 拜登一上任就停止發證開採頁岩油和停止加拿大美國石油管道 一舉推升油價...後來再發生俄烏戰爭...油價因此再創新高 歐洲也不惶多讓...關核電...關農場(因為牛會放屁)... 只為了達到歐盟規定的碳中和 這就是通貨膨脹
Thumbnail
昨天出現讓美國白宮極為憤怒的消息:OPEC+ 宣布將從 11 月起,每天減產 200 萬桶原油以維持油價,為新冠疫情以來最大的減產決定!拜登表示對 OPEC+ 削減產量配額的短視決定感到失望。 P.S. 或許拜登真正後悔的是「無效的碰拳」...(圖一) 200 萬桶的減產看起來確實很誇張,但其實現在
Thumbnail
昨天出現讓美國白宮極為憤怒的消息:OPEC+ 宣布將從 11 月起,每天減產 200 萬桶原油以維持油價,為新冠疫情以來最大的減產決定!拜登表示對 OPEC+ 削減產量配額的短視決定感到失望。 P.S. 或許拜登真正後悔的是「無效的碰拳」...(圖一) 200 萬桶的減產看起來確實很誇張,但其實現在
Thumbnail
昨天 OPCE+ 決定,從 10 月開始每天減產十萬桶原油,先前拜登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時,才剛答應在 9 月象徵性增產十萬桶,結果僅隔了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們先來看各大機構的評論是什麼,根據華爾街見聞的報導: OPEC+ 未來還可能將採取更強硬的手段,連拜登的親自訪問都沒用,可見意志之堅決。
Thumbnail
昨天 OPCE+ 決定,從 10 月開始每天減產十萬桶原油,先前拜登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時,才剛答應在 9 月象徵性增產十萬桶,結果僅隔了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們先來看各大機構的評論是什麼,根據華爾街見聞的報導: OPEC+ 未來還可能將採取更強硬的手段,連拜登的親自訪問都沒用,可見意志之堅決。
Thumbnail
前言: 本文是6月16號第一次會員付費直播,談去美元化這本好書後半部的內容摘要文字版。直播原本預計要談四章,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談了三章,但最後一章的內容這邊補上。 第四章: 從石油美元到石油人民幣 第五章 美元城牆上的另一塊磚頭 (BRICS) 第六章 躍升中的鳳凰(電子貨幣)
Thumbnail
前言: 本文是6月16號第一次會員付費直播,談去美元化這本好書後半部的內容摘要文字版。直播原本預計要談四章,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談了三章,但最後一章的內容這邊補上。 第四章: 從石油美元到石油人民幣 第五章 美元城牆上的另一塊磚頭 (BRICS) 第六章 躍升中的鳳凰(電子貨幣)
Thumbnail
寫新的尖牙股也來到尾聲了,黃金(Gold)不算產業,我們不會特別寫一篇,所以這次把燃料(Fuel) 的部分分析一下。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燃料產業在台灣的上下游 台灣石化產業概念股 結論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拜登懇求國內廠商增產石油 美國求助 OPEC+  7、8月原油增產50% 結論
Thumbnail
寫新的尖牙股也來到尾聲了,黃金(Gold)不算產業,我們不會特別寫一篇,所以這次把燃料(Fuel) 的部分分析一下。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燃料產業在台灣的上下游 台灣石化產業概念股 結論 戰爭下各國的原油策略戰 拜登懇求國內廠商增產石油 美國求助 OPEC+  7、8月原油增產50% 結論
Thumbnail
通貨膨脹 烏克蘭軍事援助 OPEC+ 美聯儲縮表
Thumbnail
通貨膨脹 烏克蘭軍事援助 OPEC+ 美聯儲縮表
Thumbnail
歐盟石油禁運 拜登&鮑爾會談 市場波動
Thumbnail
歐盟石油禁運 拜登&鮑爾會談 市場波動
Thumbnail
二月二十四日爆發的俄烏戰爭的戰場不僅涉及地面戰線,更牽引外交、金融、傳媒、原油等場域的大國博弈。由於各方勢力博弈,儘管美國希望達成協議,但由於俄羅斯、以色列罕見聯手,使伊朗核協議(JCPOA)的談判一波三折,到截稿前已然不如早前西方傳媒般樂觀,大有臨門脫腳之勢。
Thumbnail
二月二十四日爆發的俄烏戰爭的戰場不僅涉及地面戰線,更牽引外交、金融、傳媒、原油等場域的大國博弈。由於各方勢力博弈,儘管美國希望達成協議,但由於俄羅斯、以色列罕見聯手,使伊朗核協議(JCPOA)的談判一波三折,到截稿前已然不如早前西方傳媒般樂觀,大有臨門脫腳之勢。
Thumbnail
1、美國對中國加征的關稅能否取消?拜登說「不確定」: 2、IEA認為石油市場比預期的更加緊張,omicron幾乎未影響需求: 3、美國新屋開工數意外增長,因多戶型住宅開工增加: 4、加拿大12月份消費者價格通脹觸及4.8%,為1991年以來最高: 一周主要经济数据公布: 財經日歷 關於 JRFX
Thumbnail
1、美國對中國加征的關稅能否取消?拜登說「不確定」: 2、IEA認為石油市場比預期的更加緊張,omicron幾乎未影響需求: 3、美國新屋開工數意外增長,因多戶型住宅開工增加: 4、加拿大12月份消費者價格通脹觸及4.8%,為1991年以來最高: 一周主要经济数据公布: 財經日歷 關於 JRFX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