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軍戰法討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你以為超過100公里射程的雄二雄三魚叉,可以靠平面或水上軍艦的雷達找到目標敵船?其實根本沒辦法,依照地球的曲率,你的雷達不在幾千公尺的高山、天上,50公里外你都看不到了。

有這個基本概念之後,那你該問,發展這些長程反艦飛彈、巡弋飛彈、彈道飛彈,要怎樣導引?當然就是靠整體的戰場管理系統,用衛星、預警機、前進的友機,讓這些長程武器獲得座標,然後發射出去靠自己找到攻擊對象。

所以台灣的主力艦、三級艦、飛彈快艇、陸基飛彈、機動飛彈車,都吃這個系統餵養的資訊。要靠自己的雷達去找到100公里外海面上的敵船,大概只有空射魚叉的F-16跟P-3C可以。所以就算是一級艦,靠他們艦上雷達系統反艦,也只能把雄二雄三當成雄一打,因為太遠的水面目標,他們一樣也看不到,只能對空。

2.你對敵人有100公里以上的攻擊範圍,那敵人對你也要從100公里外就開始對你接戰,這時匿蹤就是最好防衛。相較於主力艦、錦江級,沱江級、光六、微型都是相比之下雷達上超小的目標,敵人在有限的飛彈攜帶下,一定是先打大目標,小到如微型快艇這樣,不可能100公里外就用反艦飛彈,頂多到幾十公里用輕型飛彈處理,而在此之前,敵人要先等清光你的防空系統。雄三誤射漁船已經證明,大飛彈只會穿透小船,無法引爆,所以對這些小快艇來說,在海上被攻擊的機率遠小於主力艦,而被攻擊時的損害也更小。

同樣的,空中預警機也是找大目標優先,就算看到雷達上忽隱忽現的小點,你也不會動用反艦飛彈直攻,匿蹤就是極大的生存率,更何況是小船又匿蹤。至於船艦上方,除非你飛到艦艇的幾公里內,不然幾十公里外看到的都是正面、側面、背面的雷達蹤跡,不可能看到正上方。就算是遠遠的找到你,卻沒有方法攻擊,這就是微型快艇的大優勢。

而船艦的軟殺系統,本來就不是很高效率的防禦措施,一是防禦距離有限,二是接敵數量沒人有實戰經驗,在飽和攻擊下,主/被動電子反制能發揮多大威力?神盾要做的那麼強,就是要提早擊落反艦飛彈,而不是到近距離才用軟殺。大型艦艇迴轉慢,就算你干擾成功,他用慣性能量也能打到你大大的身體,而這點就不是飛彈快艇要擔心的。不要倒果為因,以為一級艦配備那麼多是要更厲害,其實只是因為他們更容易被這樣攻擊,沒辦法一定要防禦,而小型艦艇相對來說很難遇得上,自然不需要裝太多呆重裝備。

當戰情系統被癱瘓,盲射可以打哪裡?一級艦靠自己雷達,但這時可能早就被反艦飛彈圍攻,退到太平洋去了。陸基飛彈受限地面,可以打到的點就那幾個。所以此時微型快艇可以標定的點,就比其他載具更有彈性,要往臺灣南北延伸都有可能,加上前面描述的匿蹤優勢,如果中國全面對台灣開戰,一周後在台灣海峽內還能保有反艦攻擊能力的,大概就剩這些躲在小漁港的微型快艇了。

你要知道,如果中國侵略台灣,臺灣周圍200公里都是交戰範圍,中國全區也會是台灣的攻擊目標,國家都被侵略了,臺灣平民死傷一大堆了,你卻跟我說不能反擊侵略國,還要考慮不能打到中國人,有這種國際法庭嗎?

如果是古老的海戰常識,以為面對強敵時艦艇的作戰存活思維是盡早開出港的話,那現代戰爭如果你不能匿蹤,不能應對飽和攻擊,那你出港在茫茫海上要躲避攻擊的唯一方法,就是盡早逃離敵人的雷達搜索,不然在港內或出海,其實生存機率不會差別太大。

微型快艇吃水1.4公尺,能夠分散到小型漁港,中國打完軍港、大型商港,還要去清查小型漁港?嗯,就是要讓中國忙翻,臺灣才有防禦優勢。艦艇跟飛機不一樣的是,戰機要起飛才有攻擊能力,而艦艇的攻擊能力只要在水面上,就一直都在。如果敵機臨空,也要台灣的空優喪失,然後敵機來了要打你小小的飛彈快艇?還是其他更重要的目標,能消耗中國的攻擊力量,就是最好的防衛。

現代戰爭,請不要用啥獨當一面的武士的想法,美國兩次波灣戰爭嚇死中國的原因,就是美國軍力是全部整合在一起的戰士,沒有人需要獨當一面,所以每個人都有友軍可以掩護,沒人必須孤獨作戰,如果你落單了,先保命就好。合作、合作、合作,才是現代戰爭威力的可怕之處。如果連狼群作戰都不知道智慧戰場指揮的精粹所在,那以後無人機戰術要怎樣發揮呢?

3.過去飛彈快艇就是防禦的好方法,但是受限於飛彈射程與雷達範圍,看不到就打不到,所以大概是遠程精準火砲的概念。這幾十年呢,最需要飛彈快艇防禦的,大概就是中國022級飛彈快艇,因為中國海軍實力遠遠不如美國,先用最有效的飛彈快艇抵銷美軍的優勢。此時台灣還在用主力艦,因為中國飛彈快艇跑不遠,飛彈打完了就沒後續,對台灣威脅性不大。

那這20年呢,中國擴增軍備,放棄飛彈快艇,往遠洋海軍建構,航母、神盾、飛彈化,要跟美國爭奪西太平洋的主導權。這種狀況下,臺灣一級艦的生存機率大大降低,但防禦優勢還在,加上戰場指揮系統發達,大成、Link16等都越來越熟練,還有100公里以上射程的防空、反艦飛彈,預警機、長程陸基雷達都有了,這時還欠缺的,就是大量可以接收資訊,散布各地應戰的各種武器載台了。機動飛彈發射車、匿蹤飛彈巡邏艦、飛彈快艇,都是這樣應運而生,先有蛋,蛋長大成雞,然後雞再生出新的蛋,最後就是一整群完整的防衛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知-avatar-img
2022/11/11
我對台灣的防衛和台灣軍人的戰鬥力很有信心,但是更應該注意的是中共對台灣政界和商界的滲透。
Bob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8
梁知 內外交逼,中國才有機會打贏
avatar-img
Bob Chen的沙龍
116會員
862內容數
用科學的方式,還原占星真正的樣貌
Bob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如果中國要打台灣,要看打哪邊,就得花多少時間。要打全壘打、犧牲打、 安打、短打,要準備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要登陸台灣,至少要留6個月可以持續登陸,不然就是犧牲打。最早4月可以登陸,打到10月就得控制台灣,不然運補受阻於東北季風,就算已經登陸幾萬人,可能都壓不住。3、4月有春雨,5月有梅雨,6月以後
Thumbnail
2025/04/08
如果中國要打台灣,要看打哪邊,就得花多少時間。要打全壘打、犧牲打、 安打、短打,要準備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要登陸台灣,至少要留6個月可以持續登陸,不然就是犧牲打。最早4月可以登陸,打到10月就得控制台灣,不然運補受阻於東北季風,就算已經登陸幾萬人,可能都壓不住。3、4月有春雨,5月有梅雨,6月以後
Thumbnail
2025/04/06
川普的全球對等關稅,唯一的解法,其實是中國民主化。 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與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冷戰結束,理論上只要沒有戰爭,美國會成為獨霸,但也開放自己的市場輸血全世界。經歷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原本資本主義期待的全球化,並沒有隨之帶來全球民主化的體制大轉變。雖然中國在江胡體制下,摸著石子過河、
2025/04/06
川普的全球對等關稅,唯一的解法,其實是中國民主化。 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與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冷戰結束,理論上只要沒有戰爭,美國會成為獨霸,但也開放自己的市場輸血全世界。經歷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原本資本主義期待的全球化,並沒有隨之帶來全球民主化的體制大轉變。雖然中國在江胡體制下,摸著石子過河、
2025/03/31
中國要如何打台灣,完全取之於台灣防衛能力有多強。如果以台灣陸基反艦飛彈射程200公里,海空軍制海範圍400公里來看,假設中國航母防衛範圍也要200公里,既然出海就要到陸基空軍到不了的地方才有戰略意義,那中國航母艦隊要能發揮戰略效果,又能夠維持基本安全作戰的區域大概只有3個。 安全區域選定的條件:
Thumbnail
2025/03/31
中國要如何打台灣,完全取之於台灣防衛能力有多強。如果以台灣陸基反艦飛彈射程200公里,海空軍制海範圍400公里來看,假設中國航母防衛範圍也要200公里,既然出海就要到陸基空軍到不了的地方才有戰略意義,那中國航母艦隊要能發揮戰略效果,又能夠維持基本安全作戰的區域大概只有3個。 安全區域選定的條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軍事話題衝上新聞大熱門,一堆人著急台灣要像烏克蘭這樣,全民皆兵,要能扛著反坦克飛彈在城鎮裡打中國坦克。但問題是台灣跟烏克蘭的軍事戰略完全不一樣啊,烏克蘭國防衰弱、土地跟俄羅斯接壤,地形平坦缺乏高山丘陵掩護、阻礙,海空軍實力薄弱,陸軍對比俄羅斯也不足
Thumbnail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軍事話題衝上新聞大熱門,一堆人著急台灣要像烏克蘭這樣,全民皆兵,要能扛著反坦克飛彈在城鎮裡打中國坦克。但問題是台灣跟烏克蘭的軍事戰略完全不一樣啊,烏克蘭國防衰弱、土地跟俄羅斯接壤,地形平坦缺乏高山丘陵掩護、阻礙,海空軍實力薄弱,陸軍對比俄羅斯也不足
Thumbnail
台灣戰力是要用來打甚麼的?如果是海空戰,那長期型募兵才有辦法操縱複雜的高科技兵器,去搶奪台灣海峽的海空權。如果你是想打陸戰,就需要一大堆拿步槍的阿兵哥去面對面互射,那徵兵制才OK。以前蔣介石想要反攻中國,所以需要一大堆陸軍去登陸中國,現在台灣要防衛國家,海空戰才是重點戰力。
Thumbnail
台灣戰力是要用來打甚麼的?如果是海空戰,那長期型募兵才有辦法操縱複雜的高科技兵器,去搶奪台灣海峽的海空權。如果你是想打陸戰,就需要一大堆拿步槍的阿兵哥去面對面互射,那徵兵制才OK。以前蔣介石想要反攻中國,所以需要一大堆陸軍去登陸中國,現在台灣要防衛國家,海空戰才是重點戰力。
Thumbnail
台灣海軍要在哪邊作戰?照馬英九與親中派的首戰即終戰或是終戰指導來說,海軍就是守在台灣周邊,等中國來打。但如果台灣真的想要打贏中國侵略戰爭,不利用周邊海洋的防衛縱深,就是擺明要打輸投降。
Thumbnail
台灣海軍要在哪邊作戰?照馬英九與親中派的首戰即終戰或是終戰指導來說,海軍就是守在台灣周邊,等中國來打。但如果台灣真的想要打贏中國侵略戰爭,不利用周邊海洋的防衛縱深,就是擺明要打輸投降。
Thumbnail
海空軍的作戰半徑一直都不小,海軍在大海上巡弋,航母問世前的砲戰就已經拉開到十數公里,到後來目視不了的距離,還規畫過用水上機去觀測修正彈道過,只是此一概念還沒實現就已經被雷達跟航母消滅;戰機則是打一開始就把戰場放大到數百公里的空中。但從波灣戰爭前後,我們仍可看出一些不小的差距。
Thumbnail
海空軍的作戰半徑一直都不小,海軍在大海上巡弋,航母問世前的砲戰就已經拉開到十數公里,到後來目視不了的距離,還規畫過用水上機去觀測修正彈道過,只是此一概念還沒實現就已經被雷達跟航母消滅;戰機則是打一開始就把戰場放大到數百公里的空中。但從波灣戰爭前後,我們仍可看出一些不小的差距。
Thumbnail
概況 可能許多人聽到會很訝異,但是台灣的國際軍事排行長期在二十名前,這由於對岸長達七十二年的威脅,所以有一定的自主防衛能力基本上是國防面相最重要的事。 但隨著近年來中共軍事能力飛躍性的提升(尤其是海軍,每年以"下餃子"的程度下水新的船艦),兩岸的軍事差距越來越大,可能的戰爭型態漸漸轉為"不對稱作戰"
Thumbnail
概況 可能許多人聽到會很訝異,但是台灣的國際軍事排行長期在二十名前,這由於對岸長達七十二年的威脅,所以有一定的自主防衛能力基本上是國防面相最重要的事。 但隨著近年來中共軍事能力飛躍性的提升(尤其是海軍,每年以"下餃子"的程度下水新的船艦),兩岸的軍事差距越來越大,可能的戰爭型態漸漸轉為"不對稱作戰"
Thumbnail
早在1975年,台灣海軍就打算利用手頭既有的雄蜂甲型反艦飛彈(1984年改稱為雄風一型),裝備於小型快艇,挾其成本低廉的優勢大量建造,構成台灣近海防禦的重要力量。在1975年,台灣海軍正式成立海鷗計畫室,第一階段是利用海軍手頭上現有排水量40噸的復仇(PT-1)與雪恥(PT-2)兩艘日本製魚
Thumbnail
早在1975年,台灣海軍就打算利用手頭既有的雄蜂甲型反艦飛彈(1984年改稱為雄風一型),裝備於小型快艇,挾其成本低廉的優勢大量建造,構成台灣近海防禦的重要力量。在1975年,台灣海軍正式成立海鷗計畫室,第一階段是利用海軍手頭上現有排水量40噸的復仇(PT-1)與雪恥(PT-2)兩艘日本製魚
Thumbnail
是說海軍原本計畫花費316億經費,興建60艘的微型突擊艇,搭載雄風二型反艦飛彈或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做為不對稱作戰的平台。不過在經過數年的評估,並花費二億元預算後,最後以「不符合作戰需求」而撤案,引起外界的議論。由於這是由當時的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所推動,在他卸任後這個案子也旋及被撤案.....
Thumbnail
是說海軍原本計畫花費316億經費,興建60艘的微型突擊艇,搭載雄風二型反艦飛彈或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做為不對稱作戰的平台。不過在經過數年的評估,並花費二億元預算後,最後以「不符合作戰需求」而撤案,引起外界的議論。由於這是由當時的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所推動,在他卸任後這個案子也旋及被撤案.....
Thumbnail
2021/5月 台灣新一代飛彈快艇 把玉山艦那個匿蹤飛彈發射架改裝到光榮之星上,艦體放大以承受更重的飛彈,為了發射後座力,改成直列式安裝。可以放2枚雄三+4枚雄二,或是8枚魚叉或雄二,然後加上30mm鏈砲,如果帶4枚雄三可能就太集中了。當成塔江級輔助火力,能裝雄三,甚至雄二E,能單艇飽和攻擊,分散
Thumbnail
2021/5月 台灣新一代飛彈快艇 把玉山艦那個匿蹤飛彈發射架改裝到光榮之星上,艦體放大以承受更重的飛彈,為了發射後座力,改成直列式安裝。可以放2枚雄三+4枚雄二,或是8枚魚叉或雄二,然後加上30mm鏈砲,如果帶4枚雄三可能就太集中了。當成塔江級輔助火力,能裝雄三,甚至雄二E,能單艇飽和攻擊,分散
Thumbnail
不管怎麼算,中國要達到渡海登陸,徹底奪下台灣的作戰能力,僅剩下彈道飛彈的海量攻擊,期望可以儘量削弱台灣空防能量,好讓空軍可以執行對地打擊的任務,使得台灣陸軍喪失組織性的抵抗能力,才能保證登陸部隊上岸後,還有可以推進的能力。
Thumbnail
不管怎麼算,中國要達到渡海登陸,徹底奪下台灣的作戰能力,僅剩下彈道飛彈的海量攻擊,期望可以儘量削弱台灣空防能量,好讓空軍可以執行對地打擊的任務,使得台灣陸軍喪失組織性的抵抗能力,才能保證登陸部隊上岸後,還有可以推進的能力。
Thumbnail
前陣子陸戰隊出事後,吳怡農寫了一篇很微妙的評論,國內大概軍事界(不是軍武)有點程度的都翻了,藍綠都有不過方向不同。罵就算了,因為黃澎孝又從這延伸出了中國渡海的困難,導致換另一批人又翻了……這講到底都是戰術跟武器的細節,所以我們要怎樣檢驗這些?
Thumbnail
前陣子陸戰隊出事後,吳怡農寫了一篇很微妙的評論,國內大概軍事界(不是軍武)有點程度的都翻了,藍綠都有不過方向不同。罵就算了,因為黃澎孝又從這延伸出了中國渡海的困難,導致換另一批人又翻了……這講到底都是戰術跟武器的細節,所以我們要怎樣檢驗這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